• 我的订阅
  • 国际

帮俄罗斯解围,中国排在第一位,俄方给的回报,送到了中方心坎上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9-06 15:50:00 来源:排头国际站

“一个朋友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但他不会让你独自面对问题。”用这句话来描述俄罗斯现在的处境,是非常贴切的,而这位和俄罗斯共同面对问题的朋友就是中国。

最近,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讨论俱乐部提交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有两个目的,第一是评估俄罗斯在亚洲的地位,第二就是分析莫斯科和这一地区国家关系发展的如何。众所周知,俄罗斯目前在国际上处在一个微妙的地位,而俄方选择现在公布这项调查报告,出于什么原因呢?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截图)

帮俄罗斯解围,中国排在第一位,俄方给的回报,送到了中方心坎上

大家可能对瓦尔代国际讨论俱乐部不太熟悉,别看它的名字叫俱乐部,其实是非常专业的机构,并且内部都是专注研究俄罗斯内外政策的知名专家,甚至还会定期组织会议研讨,而这个俱乐部的背后其实是俄罗斯外交国防政策委员会推动建立的,并且一同合作的还包括俄罗斯多家知名媒体,像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时报》等,所以这家俱乐部给出的报告,专业性、可行度以及权威性都非常高。

而这次的最新出炉的报告名为《俄罗斯与亚洲:新现实的悖论》,其中就提到,西方在世界舞台上孤立莫斯科,然而无论是亚洲国家还是阿拉伯世界各国,都十分积极地帮助俄罗斯摆脱这一困境,并且报告中特别提到,在这些国家中,中国在这方面排在首位。甚至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超过欧盟成为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与中国的贸易额占俄罗斯外贸额的30.7%以上,而欧盟约占19%,并且在欧盟出台的新制裁措施针对俄罗斯后,这一趋势只会越来越明显。

(俄罗斯总统普京计划访华与中方会面)

帮俄罗斯解围,中国排在第一位,俄方给的回报,送到了中方心坎上

也就是说,俄罗斯对于中国“雪中送炭”的行为,不仅心里记着,甚至要拿出“小本本”写份报告记下来。这样看来,中国帮了俄罗斯,没帮错人,俄罗斯这一民族敢爱敢恨,知恩图报。然而毕竟俄罗斯树敌不少,并且中国大力帮助俄罗斯,西方国家也看在眼里,所以中国也是承受了很多压力,甚至招致了不少制裁,而俄罗斯自然也懂,不能让中国流血、流汗又流泪,自然要拿最丰厚的“礼物”回报中国。

所以先前大家都能看到,中俄贸易额屡创新高,并且还在众多领域展开合作,包括农业、能源、工业、高科技和金融。不过俄方最近却提出了新的思路,要对中俄贸易进行一个“再平衡调整”,这难道是俄方不想和中方做生意了吗?

(中俄签署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运输管道项目)

帮俄罗斯解围,中国排在第一位,俄方给的回报,送到了中方心坎上

其实俄罗斯还是很愿意和中国做生意的,只是俄方敏锐的察觉到,近段时间的形势相当不利于世界贸易和中俄经贸关系发展,虽然面临着重重阻碍,但是中俄经贸互动还是砥砺前行。然而目前俄方认为问题出在自身,前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表示,俄罗斯对华出口商品大部分都是矿物原料、燃料和石油产品,但是从中国进口商品的近三分之二是机械和设备,而这在俄对华出口中只占4%。换句话说,俄方对于目前的贸易结构表示担忧,但是并不会改变这一现状,也就是说,这些原料还是会大力出口中国,不过俄罗斯要从自身找问题,要进行工业重组,力争将一些好的俄工业产品对中国出口。

不得不说,俄罗斯是真够意思,不仅将资源便宜卖给中国,还要推动产业升级,卖给中国一些优质的工业产品,其实俄罗斯现在深陷俄乌冲突,纵使战争有一万个不好,却有一点好处,那就是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军工业的进步。其实现在人类科技的进步,很大程度上都是二战推动的,但并不是说鼓励战争,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战争没有胜利者,每一方都是受难者。而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也将重心重新放在了国家的军工业上,自然能够拿出一些好的工业产品出口中国,这样看来,俄罗斯给中国的回礼,送在了中方的心坎上。

(俄乌冲突开始后,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就时常巡视俄军工厂)

帮俄罗斯解围,中国排在第一位,俄方给的回报,送到了中方心坎上

其实要说中俄贸易一开始并不是如今的以能源为主导,其中涉及了很多因素,并且整个时代的缩影都反映在了一款战机上,那就是苏-27“侧卫”。

上世纪90年代,中国首次引进苏-27战机,然而在此之前,中国战机虽然号称数量是世界第三,不过核心飞机仍是几千架50年代水平的歼-5,歼-6和少量歼-7战机,而苏-27一度可是能够有碾压F-15的实力,不仅在当时苏-27的机动性几乎就是天花板,而且它的发动机,正是后来甚至用在了歼-20上的AL31F发动机,所以性能上,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绝对是一款王炸,而这么一款先进的飞机,俄罗斯竟然愿意给中国引进,虽然并未将全部的技术转让给中国,但是就算这样,也使得中国自此才有了现代化的空军。

不过真正让中国“侧卫”家族强大起来的,还是中国人独立自主的研发,在拿到苏-27后,中国便开始了逆向研究和改进,逐步发展出自己的改进型号歼-11B和歼-16等战机,自此不再一味的受制于俄罗斯合同中苛刻的条件,而目前来看,中国已经能够完全自主生产先进的“侧卫”家族战机,师承俄罗斯,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苏-27在1992年引进中国)

帮俄罗斯解围,中国排在第一位,俄方给的回报,送到了中方心坎上

并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俄罗斯的军工专家其实对西方的雷达和电子技术一度不屑一顾,而中国率先将西方的电子技术引进到“侧卫”机上时,俄专家不以为然,一直坚信俄罗斯才是最好的设计,并且这点从苏-27后方那个巨大又不协调的尾椎就能看出,因为在80年代俄方(前苏联)希望在尾椎上安装后视雷达,让导弹可以从后方攻击的敌机,然而这后来被证明是一个错误的技术发展分支。

因为尾椎上的小型火控雷达,在实战中会被敌机更高功率的火控雷达压制,完全无法引导导弹进行攻击, 而退而求其次的就是将这个雷达避开常用的火控雷达波段,只让其承担预警作用,然而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又有一项重磅技术的推出,让尾椎的这一设计显得更加多余,那就是分布式光学系统技术的发展,也就是歼-20和F-35采用的独特功能,能够获得更好的态势感知,远超苏-27这部后视雷达。然而“侧卫”系列的尾椎始终没有被拿掉,俄罗斯的苏-34和苏-35上,俄罗斯还是在尝试为其安装火控雷达,但是最后还是没能出现在量产机上,甚至直到最新的苏-57,俄罗斯依然没有放弃对后置火控雷达的坚持,这其实已经不是一个“执念”了,而是俄方对自己的机载电子设备信心不足,企图用这部后置雷达,等待俄方有更好的技术突破。

(俄罗斯五代机苏-57甚至都保留了尾椎)

帮俄罗斯解围,中国排在第一位,俄方给的回报,送到了中方心坎上

也就是说,俄罗斯目前的军工业的科技树有些点歪了,这不是中国不愿意和俄罗斯在这方面合作,而是俄方自己也在吸收中方对俄军工业的反哺,所以如果要想改变目前中俄的贸易结构,俄方应该更多从自身找原因,不能有当初过分自大的想法,要像中国一样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发展自身薄弱的领域。现在俄方意识到了还不晚,同样,俄罗斯如果能重振工业的优势,也会对中国帮助很大。

总结来说,俄罗斯在面对西方的压力和孤立时,中国和俄罗斯能够并肩共进,共克时艰,这份友谊弥足珍贵来之不易。尽管中俄之间的贸易结构需要调整,但这并不会动摇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相反,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两国的关系将变得更加牢固和深入。俄罗斯自身也正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以实现与中国更为均衡的经贸关系。而这种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态度,正是两国友谊得以长久维系的关键。未来,我们期待看到俄罗斯在工业和科技领域取得突破,与中国共同创造一个和平且美好的世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开发千岛群岛,俄方要邀请中方一起,但在行动前,有一件事得说清
...安插的“排头兵”,日本除了冲在对华第一线外,招惹起俄罗斯来也是格外“积极”,但正所谓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日方放出的大招,很快就得到了“回报”。【日本宣布追加对俄制裁】据共同社
2023-12-20 13:58:00
中国提和平方案,俄方认为是见风使舵,中国用不着,自己就是风向
中国提了和平倡议后,俄罗斯将军认为,中国保留了余地,以便日后转头支持俄罗斯。现在俄罗斯什么都不剩,只剩下乐观了。中国的说法确实保留了余地,但不一定是俄罗斯人想的那种,更不是首鼠两
2023-02-28 18:42:00
中国差点就被“坑”了,俄方跟咱合作留了一手,还好我们技高一筹
中国差点就被俄罗斯坑了,咱从他们那买了一种强大装备,但服役之初“毛病”不断。要不是我们技术精湛,差点就要出大事,而这其中的原因非常耐人寻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现在,中国已经是当
2023-03-18 16:13:00
同样的话,从普京到俄大使重复三遍,与中国关系,俄急着更进一步
最近一段时间,俄罗斯主动和中国的互动显著增多。近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更是表示,中俄关系“无止境、无上限、无禁区”。事实上,相同意思的话,从俄罗斯总统普京到外长再到大使,在这段时间里
2023-02-11 09:03:00
中方对俄发起交涉,要俄方给我们个交待,也让俄罗斯有台阶可下
近日,有5名中国公民入境俄罗斯时,遭到俄方野蛮和过度执法一事,引起了中俄两国的高度关注。对此,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向俄方提出了交涉,希望俄方能就边检人员过度的执法行为,给中方一个满
2023-08-05 13:23:00
开发库页岛,俄罗斯叫了中国和印度,与中方合作,俄方留了后招?
...后,欧洲和美国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巨头,就接连撤出了俄罗斯。在这种情况下,俄方加快了与中方合作的脚步,先后向中方开放了海参崴、库页岛等地,然而在中俄合作开发库页岛的同时,俄方还
2023-06-13 11:08:00
中方对远东不感冒,俄罗斯转向西伯利亚,专盯着中国感兴趣的造
在俄乌冲突的影响下,亟待“回血”的俄罗斯,开始将目光对准国内发展落后的远东地区。但无奈该地区条件恶劣,难以吸引中方投资者,而俄方自身又难以推动远东发展。为此,俄方再出新招,将目光
2023-01-28 16:06:00
俄罗斯担心的事,中国给了答案,俄方很感谢,中方说了掏心窝子话
对于现在的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来说,俄方普遍认为和美方并没有什么好谈的,但是中美和美俄又不同,中美之间也有分歧,但同样有合作,因此中美之间还能在分歧中找共识,在美方看来也认为需要和
2023-11-29 15:14:00
布林肯不来北京,俄方反应很快,大使主动找上门,与中方闭门长谈
...访华行程被推迟,有一个国家看起来舒了一口气,那就是俄罗斯。美国政府此前在媒体吹风会上曾透露,布林肯会与中方谈的第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俄乌冲突。这让俄罗斯内部一些人担心,北京可能
2023-02-08 20:20: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10日,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在《联邦纪事》上发布公告,宣布暂停实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一年。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2025-11-12 03:44: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加拿大外长阿南德通电话。王毅表示
2025-11-11 20:04:00
中使馆:两艘中国渔船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致2人死亡12人失踪
中国网11月11日讯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11日晚间发布消息称,据中国驻光州总领馆通报,11月9日、10日,两艘中国渔船先后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
2025-11-11 22:11:00
据韩联社10日消息,一艘中国渔船在韩国群山附近海域倾覆,船上共9人。来源 新华社编辑 何涛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1-10 14:44:00
中国网11月10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暂停实施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措施答记者问。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9日
2025-11-10 21:28:00
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
“文学之都”对话“音乐之城”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当地时间11月7日,南京—莱比锡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创新交流会在德国“文化艺术中心”莱比锡举行
2025-11-10 08:00: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方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答记者问问:近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在个人社交媒体账户发布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
2025-11-09 23:07:00
美国佛州一车辆高速冲撞行人 已致4死11伤
当地时间11月8日凌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失控冲撞行人并撞入商铺,造成至少4人死亡
2025-11-09 12:42:00
责编:刘强、卢思宇
2025-11-09 06:50:00
11月8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下一代互联网”论坛在浙江乌镇举办。面对人民日报海外网的镜头,加纳教科网董事长,被誉为“非洲互联网之父”的尼·奎诺表示,在互联网发展的进程
2025-11-08 15:59:00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4人死亡 109人失踪
△菲律宾宿务省发生洪水灾情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8日上午6时,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204人死亡,109人失踪
2025-11-08 15:21:00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席检察官办公室7日发表声明,对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37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涉嫌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
2025-11-08 13:47:00
秋风扫尽落叶,万物悄然收藏。11月7日,立冬,这天起冬季正式拉开序幕,人们如何迎接冬季的到来,有着怎样的期待?记者走上街头
2025-11-07 20:02: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1: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