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杭州12月1日电(记者魏一骏)在浙江桐乡市境内的苏台高速(二期)罗家角大桥建设现场,大运河从桥下流过,桥西南侧约400米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家角遗址。“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一直围绕保护大运河主线,全力推进项目高质量建设。”桐乡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长殳魏说。
记者近日走访浙江部分在建高速公路项目现场看到,通过数字化手段和现代施工工艺赋能,绿色和智能已成为公路建设的趋势。
苏台高速(二期)主线北起浙江湖州市,顺连苏台高速江苏段,南接钱江通道,串联起G50、G60等5条高速公路,是浙江接沪连苏的重要通道。殳魏介绍,为更好地保护大运河,项目前期对桥型结构、施工工艺等进行了充分研究论证,选择了与环境更为融合、对文物影响小的双层钢箱组合梁结构,上层是高速公路,下层是省道,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
罗家角大桥钢结构共计8800吨,现场通过BIM技术优化工艺流程,仅7个月就完成了双层钢箱梁的顺利合龙。相比传统钢桁架、拱桥结构,工期至少节约5个月,封航时间仅48小时,大大减少对航道航运的影响。
在浙江绍兴市境内的杭绍甬高速杭绍段沥青路面管控中心,大屏幕上原料拌合、摊铺、碾压各环节进展一目了然。现场工作人员刘燕燕介绍,原料精准拌合是路面工程质量的关键,数字化系统对关键筛孔通过率、加热温度、拌合时间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全方位监控拌合质量。
自2018年起,浙江省大力推进交通领域工业化进程,截至今年9月底,浙江全省共布局工业化生产基地27个,目前已实现集约化用地,流水化生产,精细化管理。据统计,这些基地辐射带动140多个项目,累计节约用地近1万亩,降低10%建设成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万吨,避免了重复性、高能耗、低质量的建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