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狡悍善战”的石达开,为何会因大渡河百年一遇的涨水而失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5 22:0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852年9月,太平军攻占自金田起义以来的第一座城市——永安,并于同年十一月在此进行分封建制,石达开受封为翼王五千岁,职责是羽翼天朝。1854年—1856年,石达开先后为太平天国赢得湖口九江大捷、樟树镇大捷、摧毁江南大营等巨大军事胜利,将曾国藩湘军、向荣统帅的绿营八旗军打得落花流水,闻风丧胆。此外,石达开在安庆推行改革,允许私有制,鼓励工商业;设置州、郡、县等三级地方行政体制;拉拢知识分子,注重选拔人才。李秀成在《自述》中对石达开的评价是“文武双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狡悍善战”的石达开,为何会因大渡河百年一遇的涨水而失败

令人遗憾的是,1863年6月27日,翼王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只身前往四川总督骆秉章处请降,受凌迟而死,年仅32岁。其五岁儿子石定忠,因年纪太小,不宜实行凌迟而改为用石灰粉堵住嘴巴,让其窒息而亡。石达开文武双全,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因为他一错再错,无可挽回。

大错之一:追随天王洪秀全,跟错老板。翼王石达开本是贵县一富裕人家,生活条件相当优越,从不会为温饱问题而担忧。不过,石达开志向高远,想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于是应洪秀全与冯云山之邀请而出山。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最大的错误,因为洪秀全不是一位干大事的王者,他只会在最关键时刻出来捣乱,而且常常意气用事,不顾客观实际。例如,冯云山为了改变拜上帝教过于极端的教义,主张禁止破坏孔庙,缓和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可是,洪秀全心血来潮,非要拉着冯云山去捣毁当地寺庙,以致被官府逮捕,杨秀清乘此机会玩“跳大神”,取得紫荆山区拜上帝教的实际控制权,为后来的“天京事变”埋下祸根。在太平天国后期,陈玉成、李秀成等人兵力强大,战功赫赫,洪秀全又想方设法削弱他们权力,以致太平军指挥失灵,败绩不断。

“狡悍善战”的石达开,为何会因大渡河百年一遇的涨水而失败

大错之二:负气出走,心灰意冷。跟错老板自然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但在必要情况下,自己也是可以当老板的。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洪秀全便下诏让石达开回京辅政,当太平天国的军师。但是,由于受不了洪仁发、洪仁达两位碍事哥的牵制,石达开于1857年5月宣布脱离天京,并在安庆号召部队前来为其效力,这是第二错。在洪秀全不掌握实际权力的情况下,石达开凭借自己的威望,可以效仿曹操,架空洪秀全,出走完全没必要。脱离了洪家王朝后,石达开心灰意冷,完全没有往日的威风。石达开在江西一待就是几个月,在此期间,既不训练部队也不制造攻城器械,更不发兵救援九江守将林启荣。进入浙江后,又毫无目标的攻击城池,遇到抵抗后便改攻它处,整支部队就如同无头的苍蝇到处乱窜。

“狡悍善战”的石达开,为何会因大渡河百年一遇的涨水而失败

大错之三:不能扯旗自立,部下逃离。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单干,就不应该犹犹豫豫,还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作战,自称为所谓的“通军主将”,自欺欺人。因为石达开不舍得和太平天国完全脱离关系,所以他便在无形之中受制于洪秀全,不能给部下封侯拜将,以致下属多有逃亡,自己成了光杆司令。1860年,朱衣点、童容海、彭大顺、汪海洋等率二十多万军队宣布脱离石达开,从广西一路北上天京,向天王“请罪”。毫无疑问,他们回到天京后,立马被授予高官厚职;东征取得胜利后,直接封王,汪海洋就获封为康王。经过多年转战,也就只有赖裕新一位名将陪伴在翼王周围,何等感慨,又是何等悲哀。

大错之四:身临险境,以身涉险。在广西的那些日子,部下逃离,团练骚扰,官军追剿,石达开是心灰意冷,焦头烂额,想直接归隐了事。如果石达开真的下定决心归隐,在广西肯定是呆不住,出家也不行,唯有逃往海外,脱离清王朝的势力范围才是惟一的出路。不过,石达开却在广西招到些兵马后,立刻出兵贵州、云南、四川,想在川蜀之地打开局面,然后伺机图谋中原。事实证明,这是一种不顾客观实际的幻想,其危险系数相当高。道理很简单,拜上帝教在四川一带压根就没有什么市场,其群众基础相当薄弱,不失败才怪。在渡河之紧要关头,石达开却下令部队庆贺三天三夜,大搞“最后的晚餐”,以致兵败身死,全军覆没。

“狡悍善战”的石达开,为何会因大渡河百年一遇的涨水而失败

总而言之,文武双全的翼王石达开,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自己受凌迟,儿子被石灰粉闷死!究其原因,就在于他跟错领导,负气出走,决心不强,还以身涉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川南防线空虚,石达开趁机率部渡过金沙江,走小路奔向大渡河,也顺利进入四川。可是,就在一切都看似很顺利时,赖裕新却在越西遭遇土司袭击而死。赖裕新死后,其余部复推唐日荣、杨远富为
2024-07-23 20:41:00
翼王石达开出走,真的是因为洪秀全排挤吗?
...,话又说回来,最终石达开还是失败了,而且失败还是在大渡河,或许会有人会认为是天意。估计就连石达开也会感觉是天意,老天要让他死在大渡河,他还真就是没有办法过去。然而,这些无非就
2022-12-15 19:58:00
石达开被俘虏前,真的将巨额宝藏藏在大渡河附近?专家:有可能
1857年,也就是永历十一年的六月,在大渡河边,那个以前指挥千军万马、让全中国都害怕的石达开,现在带着只剩下的三万士兵,心情沉重地看着眼前这条把南北隔开的大河——大渡河。【一、天
2024-12-09 09:58:00
韦昌辉、石达开、东王余党三足鼎立
...格局”,每一次选择都是错误,将自己带进了深渊,兵败大渡河畔,受凌迟处死。一、回京“勤王”,与韦昌辉联手,稳定局势1856年10月,南京传来消息:“北王杀人太多,滥杀无辜,局势
2023-08-20 17:47:00
石达开有哪4次选择,抓住一次,太平天国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格局”,每一次选择都是错误,将自己带进了深渊,兵败大渡河畔,受凌迟处死。一、回京“勤王”,与韦昌辉联手,稳定局势1856年10月,南京传来消息:“北王杀人太多,滥杀无辜,局势
2024-07-12 16:53:00
石达开少年得志,数次拯救太平天国于危难之中,却被凌迟处死
...可惜,石达开也是个悲情人物,公元1863年,石达开抢渡大渡河失败,为了保全手下两千多名士卒,他选择只身前往清营投降,但清军违背诺言,在将石达开关进监牢后,夜袭石达开部,除三百
2023-02-16 21:46:00
大渡河惨败,石达开如何走向历史的死角,孤独与理想的终极碰撞
...家常说,石达开的失败是注定的,而这一切,早在他兵败大渡河之前就已经埋下了伏笔。石达开,作为太平天国的翼王,不仅是一位拥有卓越军事才能的领袖,也是一位身陷复杂权谋的悲剧英雄。很
2024-11-18 11:35:00
他是太平军中值得佩服的人, 曾不畏强权顶撞天兄, 舍出性命救三军
...带着自己的部下们踏入四川的土地。五月中旬,大军抵达大渡河畔,时遇不济的石达开面对着天降暴雨、河水暴涨、清军的追击,多次阻止士兵们抢渡大渡河,都以失败告终。大军被困大渡河边20
2025-02-20 16:14:00
翼王石达开自画像:格局太小,意志力太弱,运气太差
...翼王石达开之意志力还不如李闯王呢!再则,石达开受困大渡河时,没想着如何血战突围,而是幻想清朝能放他一命,于是主动“请降”,名曰保全部下,舍生取义。自述曰:“达开正欲投河自尽,
2024-08-08 08: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