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车托”在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外拉客 每拉一名索10元“人头费”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13 23:47: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车托”每拉来一位乘客就会找车主索要10元“人头费”,从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发往甘肃方向的长途客运班线经营者虽然也不想付这笔钱,但根据以往发生过的事情,如果不给这笔“人头费”,就会遭到“车托”的辱骂或捣乱,他们敢怒不敢言。

“车托”在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外拉客 每拉一名索10元“人头费”

车主反映:

车站外有大量“车托”

拉一名乘客必须给10元“人头费”

吴明(化名)是一名长途客运车辆经营者,他的客车是往返西安——甘肃这条线路,车辆从西安出发需要在位于西安火车站附近的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停靠,而每次他从西安发车时都会遇到“车托”的骚扰。

吴明说,车站是不允许司乘人员在售票大厅或站外拉客,否则会被处罚,但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外有很多“车托”,他们会选择在车站外面拉客然后送上车,向司机或车老板索要每人10元的“人头费”,“如果我们不给钱,会遭到辱骂威胁,他们还会将客人截走送给其他车辆,所以我们只能给钱。”

按照吴明等多名长途客运车辆经营者的说法,这些“车托”已经在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外活动了很多年,他们已经掌握了汽车站的发车规律,如果某一班车没有兑现每人10元的“人头费”,他们就会在轮到这班车发车时将乘客低价拉走带到路边其他路过的车辆。由于淡季客运车辆都拉不满,即便正常买票需要100元左右的票价,这些“车托”提出只给50元也只能让拉来的乘客上车,“一方面多一个乘客就少损失一点,另一方面主要是大家都怕得罪这些人。”

另一位长途客运车辆经营者王明(化名)说,面对这些“车托”他们敢怒不敢言,在淡季他们每趟也就能拉上十几个人,有时候乘客甚至是个位数,其中八、九成都要给10元的“人头费”,“如果不给交钱,他们就要么给你捣乱要么截走几个乘客,那样损失更大,因此也只能给他们钱。”

长途客运车辆经营者张明(化名)表示,他听说有司机因没给10元的“人头费”遭到“车托”的电话辱骂,遇到这种情况的不止一人,即便报了警最后也不了了之。

与华商报记者见面沟通的几名长途客运车辆经营者表示,他们经营的车辆基本都是跑甘肃方向的,他们每个月有15天左右从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发车,每次发车都要给“车托”支付数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人头费”,每辆车每个月至少要支付1000元左右的“人头费”。另外,据这些长途客运车辆经营者粗略计算,仅甘肃方向每天从西安汽车站发出的车辆在30趟左右,按每趟车抽5名乘客50元“人头费”计算,这些“车托”每个月要从长途客运车辆经营者手中共抽走4.5万元,而实际上可能远大于这个金额。而这笔“人头费”对于他们这些经营者来说,原本就惨淡的生意更是雪上加霜。

记者调查:

车站附近活动的“车托”基本都是同一拨人

针对几位长途客运车辆经营者提供的线索,华商报记者分别于近日三次到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周边走访调查后发现,活跃在汽车站周边的“车托”基本都是同一拨人,他们分别在尚德门内出租车临时停靠点、解放路北口西侧以及西安汽车站门口三个地方活动。

一人站外询问乘客目的地后拍照

一人站内接应送上车

12月9日上午10点多,华商报记者先后步行从解放路北口和尚德门向西安汽车站方向前行,不足百米的路程,两个方向都至少有5人主动上前询问“要到哪”或者“到平凉、泾川吗”。

在尚德门里的出租车临时停靠点,有几名男女一直在此徘徊,每当有车辆在此停靠时,都会有人上前询问“到哪?”。华商报记者在此观察20多分钟,没有一辆车被遗漏。就在此处没有车辆停靠的间隙,两名年龄稍大的男子还在交流找哪辆车可以多赚几十元的经验。

在陕西省西安汽车站门口,两名男子和一名女子不停地对过往人员询问“去泾川、平凉吗?”其中一名戴帽子男子手里拿着厚厚一叠10元现金。一名女乘客称要去某地,这名男子便看着手机报价,并在该女乘客转身进入车站的时候,用手机对着女乘客拍照。

“车托”在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外拉客 每拉一名索10元“人头费”

“车托”在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外拉客 每拉一名索10元“人头费”

华商报记者跟随该女乘客进入车站发现,车站内还有一名黑衣男子接应,黑衣男子看手机确定女乘客身份后,并未让女乘客在售票大厅买票,而是带着女乘客直接前去站台,由于两人均未买票,因此该男子带女乘客尾随其他乘客进入站台,在一辆开往泾川方向的客车上车。不久后,一名女子又带着一名乘客以同样的方式将送到这开往泾川方向的客车上。几分钟后,之前在车站内接应的黑衣男子从车站出口离开了汽车站,走到解放路北口附近活动。

截至上午11时30分,华商报记者观察发现,戴帽子男子在汽车站门口至少给六、七名乘客拍照。

上午11时许,一名男子来到车站门口,对一名女子说“来,给你上次的10元”,然后向该女子支付了10元钱。

在解放路北口,有几名男子一直在路口红绿灯处活动,询问过往人员,不过每当巡逻民警从此经过时,他们就会散开,民警离开后就会重新出来活动。如果在这边得知有人去往甘肃方向,就会一直带着人进入车站。

民警巡逻并不能驱离拉客人员

三轮车将两乘客从车站门口带走

12月11日上午9时许,华商报记者再次来到陕西省西安汽车站附近走访观察,发现几乎是同一拨人在车站外活动。不过当天上午有一名工作人员站在汽车站门口,同时车站门口的扩音器反复播放着“不要相信站外拉客人员”的提示,“车托”并没有靠近车站门口,只是在稍远的地方依然不停地拉客。在车站门口的公交站附近,两名女子和一名男子不停地转悠,询问过往行人。

在车站外,两名巡逻的民警反复地在车站门口附近巡逻,其中一名民警不停地看着手里的手机,好像根据手机中的照片在对比,然后口头警告个别“车托”离开。就在民警巡逻时,还有一名“车托”上前笑称“希望给找份工作,生活难得很”。巡逻民警离开不久后,这名“车托”找到了一名目标乘客,并以到某地可以便宜一些将该乘客叫到公交站旁,随后该“车托”打电话联系了一位车主并谈好价钱后,告知了乘客的着装打扮,然后给这位乘客电话号码让其到某地后联系对方。送走这位乘客后,该“车托”继续在车站附近活动。

车站内,华商报记者看到一位身穿马甲的车站工作人员在售票大厅发现一位不停转悠的男子后,上前让该男子离开售票大厅并称“不要在这转悠”,该男子便离开了售票大厅,但不久后该男子又带着一名乘客进入站台。

上午10时许,华商报记者看到站外两名男子拦住了两名拖行李的乘客,经过交流后两名男子叫来了一辆三轮车,将行李放到三轮车车顶,两名乘客明显有些犹豫,但经过劝说后还是上了三轮车。华商报记者本想跟随三轮车看看会将两名乘客带到哪,但三轮车快速驶出尚德门便不见了踪影。不久后,一名民警出现在现场,让仍然在此逗留的两名男子离开。

上午10时10分许,前一天在车站门口对乘客拍照的戴帽子男子再次出现车站门口附近,看到巡逻民警后他并未立即到门口拉客,而是观望了一段时间,等民警离开后才开始活动。

有人带乘客在站外上车

车主称90多元车费只能收50元

12月12日上午10时许,华商报记者再次看到车站内有人带乘客尾随进入站台的情况。在车站外,当巡逻民警离开车站门口附近后,几名男女立即到车站门口活动,询问几乎所有从此经过的路人“要到哪?”,其中大部分人都是之前两天华商报记者在车站附近见过的“熟面孔”。

上午10时20分许,根据部分长途客运车辆经营者提供的信息,华商报记者来到火车站西侧等待,果然发现有人用电动车载着拿行李的乘客在火车站西不远处的路边等待,这辆电动车先后送来三名乘客,而此处距离西安汽车站并不远。

上午10时50许,一辆开往甘肃方向的大巴从车站出来路过此处见到几人后停车,三名乘客上车,但拦停该车的一男一女并未上车,等车辆驶离后两人骑电动车又回到西安汽车站附近。

几位长途客运车辆经营者表示,像这种路边上车的乘客,车主是拿不到全额票价的,比如到平凉站内买票94元,路边上车的话“车托”也就给50元,当然他们也会给乘客便宜一些,不过这样依然比10元的“人头费”赚得多,因为车上有空座,大多数车主即便是50元也会拉上,如果不拉就可能面临“车托”的捣乱,实在是很无奈。

陕西省西安汽车站:

车站工作人员、巡逻民警只能劝离

彻底清除拉客人员并不容易

几位长途客运车辆经营者均表示,车站外的“车托”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只不过以前没有这么猖獗,疫情之后“车托”规模达到二三十人,根据车辆发车时间,从早上5点半开始就有“车托”在车站外活动,直到当天的车发完。现在这些“车托”都认识了车主,还添加了车主的微信方便要钱,即便有乘客是自己进站买票,只要他们知道这名乘客是走这个方向的,他们同样会给车主发来照片要钱,这让车辆经营者苦不堪言。

根据几名长途客运车辆经营者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他们之间的对话主要是讨要人头费和首付款的记录,例如“一个某某地”,然后车主就给对方转10元钱。或者“3个某某地”,车主就给对方转30元,几乎每位经营者手机上都有这样的聊天记录。

12月12日下午,华商报记者向陕西省西安汽车站方面反馈了此事。陕西省西安汽车站方面表示,一些车主或司机也向车站反映了此事,但对于这样的事情,车站的管辖权实在有限,这是并非车站一方能解决的事情。根据相关规定,司乘人员不得在候车室、售票大厅等地拉客,这方面车站可以保证执行到位,但对于车站外非司乘人员拉客,车站没法管。如果这些人进入车站活动,车站管理人员可以将他们劝离,或者请驻站民警劝离,但对于车外站的人,车站只能劝离他们不要阻碍乘客进站,站外拉客只能向公安机关、火车站管委会反映此事,派出所也安排了民警在站外巡逻,不过要彻底清除这些拉客的人员并不容易。

对于有人尾随乘客进入站台的问题,陕西省西安汽车站方面表示,以目前车站的人员配置,无法满足每个闸机都安排工作人员值守,不过会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陕西省西安汽车站方面提醒,建议乘客通过正规渠道在网上或售票大厅购买车票进站,不要因贪图便宜轻信站外的拉客人员,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损害自己的权益。

华商报调查组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06: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端午临近 陕西省西安汽车站推出20余条旅游班线
端午假期临近,陕西省西安汽车站汽车票预售火热进行中。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有关通知,2024年6月8日(星期六)至10日(星期一)放假调休,共3天。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充分考虑社会公众出行
2024-06-03 15:46:00
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全力做好暑运和汛期旅客运输保障工作
2024年暑运工作从7月1日起开始,陕西省西安汽车站提前谋划,充分做好准备,组织了40余辆储备运力,确保客票票源充足、客运运力充沛。针对近期汛期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车站高度重视
2024-07-17 20:43:00
...西安日报本报讯(首席记者 梁璠)“五一”假期临近,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充分考虑社会公众出行预期,结合旅游资源和假期实际情况,提早谋划,科学制定运输保障方案,全面迎接“五一”假期客
2024-04-28 04:19:00
【我与丝路】护航中欧班列十载,老铁路人见证一座小站的巨变
...为列车疾驰的铁路,中欧班列穿行在广袤的大地上。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国际港务区内的西安国际港站,正是中欧班列(西安)的始发站和回程班列目的地。很难想象,如今这座中欧班列在内陆的集散
2023-10-17 09:45:00
...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陕西省知识产权研究会等单位的9位嘉宾,聚焦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企业经营中的商标专利版权风险及
2024-04-28 03:17:00
西安国际港站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陶燕的记忆中。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陕西省、西安市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召集铁路及相关单位开会制定中欧班列开行的可行性调研方案。乘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春风,新筑
2023-10-21 01:51:00
...三秦网、秦闻客户端、公益记者网、公益记者公众号联合陕西省交通运输工会,携手爱心单位启动第十五届温暖回家路之365张免费机票车票等您拿活动。东方航空10条航线、西安七大客运站1
2024-01-22 01:41:00
陕西新增部分药学类医疗服务价格 陕西省医保局:自愿选择 不得强制服务收费
...不得发生将药学服务变相异化为向患者收取门诊和住院“人头费”“门槛费”行为。各市(区)医保部门要建立药品集采政策执行情况与药学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协同机制,加强对辖区内试行医疗机
2024-08-19 18:28:00
6月28日,陕西省政府官网发布《关于认定扶风工业园区等7个工业园区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批复》提到,同意宝鸡市扶风工业园区、陈仓科技工业园区、千阳工
2024-07-01 07:5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编者按】在医院的长廊里,时间总是以两种速度流淌:一种是争分夺秒的急救时刻,另一种是细水长流的温情守候。即日起,兰山区人民医院联合大众网临沂共同推出专题栏目《兰医临床•镜头下的暖光》
2025-09-10 10:17:00
摄制|河北日报记者 郭宝强
2025-09-10 10:29:00
厦门多校倡议教师节走“心”不走“礼”东南网9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连日来,厦门岛内外多所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发出“绿色”教师节倡议书
2025-09-10 10:36:00
为生命而“战”,86天连续奋战救治重症新生患儿
多彩贵州网讯近日,经历了86天救治的小宇(化名)终于康复出院了。回想起三个月前,出生仅6天的他被救护车紧急送至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时
2025-09-10 10:54:00
近两千家企业参会!第六届中国国际冶金材料交易博览会在唐山开幕
9月9日上午,第六届中国国际冶金材料交易博览会开幕式现场。河北日报记者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郭宝强)9月9日上午
2025-09-10 10:37:00
曹职院学子张子甜凭专业急救技能勇救溺水女童
图为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2023级学前教育4班学生张子甜(右1)接受锦旗。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供图河北新闻网讯(李鹏
2025-09-10 09:4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花“不要钱,手艺还这么赞!这条裤子缝补完,跟新的一样。”“可不是嘛!丁师傅手艺确实杠杠的,小朱的手艺也厉害得很
2025-09-10 07:42:00
9月南京迎来多场重点展会,平均每1.5天就有一场逛逛逛!美好生活一“展”尽览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会展业的“金九银十”来了
2025-09-10 07:43:00
南报网讯(记者李花通讯员胥林花)残疾人通道从1米拓宽至2米,轮椅通行更从容;病区治疗车换上静音轮,深夜走廊静谧无声;庭院里的七彩座椅
2025-09-10 07:43:00
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9月8日至11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在厦门举行。作为主宾省,江苏精心布置形象展示馆
2025-09-10 07:43: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通讯员吴倪娜许麟睿9月5日,来自青海海南州牧区13岁的小患儿多吉(化名)在经历了复杂的矫正畸形手术后
2025-09-10 07:44:00
“超级黄金周”长达8天,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南京跻身国内机票预订热门TOP10目的地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再过半个多月,长达8天的“超级黄金周”将到来
2025-09-10 07:44:00
购买新能源汽车后却遇“充电难”,业主在小区地库车位安装充电桩遭物业“盖章难”,多次协商无果对簿公堂。私家车位安充电桩是否需物业许可
2025-09-10 07:52:00
致敬先烈!泰和“姚显微学校”正式挂牌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彭晓华报道:记者近日从泰和县获悉,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该县第四实验小学正式挂牌为“姚显微学校”
2025-09-10 07:03:00
技校都开始招收名校研究生了,学历崇拜的滤镜今年稀碎
长久以来社会的普遍认知是,学历要一路向上攀升,高学历能在一定程度允诺一个相对稳妥的未来。不少专科院校的学生自从入学就为“专升本”的目标努力
2025-09-10 0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