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劳动报
科技界的工匠精神如何定义?
西井科技:让越来越多的新质生产力“被看见、被认可”
Q—Truck正在测试。■摄影 颜筱依
■劳动报记者 陈宁
日前,上海公布了2024年上海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榜单,数据显示,上海共发布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156家,估值超1.2万亿元,其中涵盖已上市独角兽企业22家、独角兽企业56家、独角兽潜力企业78家。
近几年,上海已经成为一片催生独角兽企业的“热土”。那么,这些企业是如何诞生的,它们的成长轨迹又有何特点,在细分赛道奔跑的“独门秘籍”又是什么?近日,本报推出《“独”出上海》专题报道,讲述“独角兽”在上海的故事。
在青浦区,有一条老街道名叫西井街,生于斯长于斯的谭黎敏以此为灵感,在2016年创立了一家名叫西井的科技公司,主要研发无人驾驶。8年时间,这家独角兽企业已经将业务拓展至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的无人驾驶车队在全球累计作业50.6万标准集装箱……
“精专之道”是“独”门秘籍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出现的无人驾驶卡车并非电影特效,在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里,记者见到了原型——无人驾驶新能源商用车Q-Truck。
2020年4月起至今,西井向泰国林查班港输送的无人驾驶Q-Truck车队,已实现了与有人驾驶卡车的常态化混行,并且安全完成了超过40.5万TEU(集装箱吞吐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指1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或等量的装载能力)实船作业。这也成了在疫情下首批出海的中国智能项目,并助力林查班港成为全球首个无人驾驶与人工驾驶混合作业的码头,并且是目前唯一无需安全员,同时也是全球首个支持用户独立运营的无人驾驶集卡项目。
西井科技副总裁兼Qomolo事业合伙人张波介绍说,Q-Truck全程自主无人换电,可应用于海陆空港、工厂等多个场景,即便在气候恶劣、路况复杂的作业环境下,也能不停歇地工作,将人从高强度、长时间、高危的驾驶作业中解放出来。
深谙“精专之道”,在特定行业应用上做深做透,是西井科技的“独”门秘籍。记者了解到,西井聚焦于港口物流、新能源自动驾驶等垂直领域,通过精准解决行业痛点,实现技术与实际场景的深度融合,这一“深耕细作”的策略为其构建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我们专注于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技术的自主研发,公司基于对智慧物流、智慧港口方案的聚焦探索,保持了良好的活力与韧性。”张波表示,在这一领域,西井与海外自动驾驶公司相比,已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
科技界也有工匠目标
西井科技的自动驾驶卡车是如何养成的,它们又是如何胜任这些繁杂的港口工作?这背后还要从这家企业的青年团队开始说起。
张波告诉记者:“‘西井’取自上海市朱家角百年石板街‘西井街’,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八成以上是留学回国的硕士和博士。”
优秀的团队无疑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力量。在访谈中,谈及公司团队的贡献时,张波陷入了满满的回忆中。他记得,在产品测试初期,团队曾经选择上海郊区某车库和停车场作为试验场地。冬天的郊外寒风萧瑟,他带领团队在零下三四度的环境下和难题死磕,在铺着煤渣的停车场一站就是3个小时。
“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不同凡响。’”作为公司的“技术担当”,张波先后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正高级工程师、上海市首席技师等称号。他的这种工匠精神也感染着年轻的科技人才。
张波说,“让越来越多的新质生产力‘被看见、被认可’,是科技界工匠的目标。”正是带着这样的愿景,他带领着西井的一群80后、90后,将自动驾驶技术从实验室转化为全局人工智能港口产品。
AI赋能适配多领域
近两年,大模型是绕不开的焦点。这项技术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级的生产力工具,各行各业都在关注可能由它带来的生产范式变革。这其中也包括了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
在张波看来,工匠精神还体现在对产品的创新、精雕细琢和不断优化上。除了“当家花旦”Q-Truck外,西井科技还研发了适用于空港、工厂等场景的小型新能源无人驾驶牵引车Q-Tractor和基于大模型打造的集装箱物流新型智能机器人专家TerminalGPT等,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的产品矩阵。
今年,西井科技不仅想让AI大模型赋能车端,而是赋能平台级系统。大模型平台X-Terminal应运而生,它不仅打通了“人”与“车”,还打通了“场”,将安全监控、能效管理、智能运营等多个软硬件系统融合在一个平台来统筹,从而实现真无人化。
“通过多元产品矩阵和标准化服务,我们已具备‘全球产品研发+商业落地+规模化’能力。”从长远来看,西井科技的愿景并不止步于此,张波向记者展露,而是整合构建一套更全局的大物流绿色智慧解决方案,涵盖海港、陆港、铁路、工厂等更多场景,真正做大物流行业的独角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2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