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不少老年人对于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望而却步,唐山70岁的老大爷吕宝宁却玩溜了iPad绘画,有很深美术功底的老爷子通过自学,熟练掌握了相关技能和软件,画出来的作品让人拍案叫绝。他把这些作品发到社交平台上,很快收获了近万粉丝关注,不少年轻人甚至美术生都向他求教,还有人向他求画。他的作品在网上受到追捧,有网友点赞评价:这创作活力,我觉得您是17岁老头!近日,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老爷子表示,自己一生从绘画中受益很多,年届古稀还学习了新技能,“不图用绘画挣钱,心里高兴就行了。”从小找一切机会自学绘画曾因画雷锋肖像受到表扬“师父,几天不见,您已经进化成这样了?山水、花鸟已经不能满足您啦!”11月21日,一位网友在老人最新发出来的iPad绘画作品下留下这样的评论。当天他发的是一幅水粉风格画,描绘的是一个旧门板,看缩略图可能会误以为是一张照片,实际上却是用iPad画成的。
吕老先生用iPad画的旧门板吕宝宁今年70岁,河北唐山人。最近,他在小红书开设账号,名叫“归朴园主”。他发布自己创作的一系列iPad板绘作品,因为作品质量高,且“70岁自学iPad绘画”这个话题也非常吸引人,短短一个月收获了近万粉丝。有了解他的网友评论说,“他有好厚的底子!这不算自学。”这话其实既对又不对。老人自幼喜欢绘画,国画、油画、水粉画都有很高的水平,已经画了几十年,功底确实深厚。但他的绘画一直都是自学的,拿起画笔有些吃力之后改用iPad板绘,也是自己摸索平板电脑和绘画软件的使用方法。虽然他对软硬件设置还不是很熟悉,iPad型号也有点老,不少年轻人看到他的作品之后感叹自己是“差生文具多”。
吕老先生用iPad作画他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小时候物质条件不好,文化娱乐生活更匮乏,唯一接触到的就是小人书。有时候我就照着它的彩色封面和里面的连环画自个儿画,刚开始没有什么基础,画得不成形状,后来慢慢就越画越好了。”吕老先生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当时学校没有美术课,也找不到人指导,但是他天天画画,得到了老师的注意。1963年,全国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有一天,老师问他能不能画一张雷锋肖像,“我说可以。老师就给我找了两大张纸,还有一张雷锋的木刻版画,我用几个晚上画出一大幅雷锋肖像,老师把这张画挂在教室里,还对我进行了表扬,同学们也都特别赞赏。从那以后,我对绘画更有信心了,也更爱画了。”
吕老先生用iPad绘制的作品学校出小黑板报,他就负责绘画部分,小学每年举办画展他都参加,而且能获得比较好的名次。他还寻找一切机会学习绘画。有一次,他去废品收购站卖废品,发现几本美术类的书籍,包括素描、水粉、油画等内容,“我就用自己的废品换回来几本书,照着这些书学。它们都是正规教科书,内容很系统,都是过去各个美院的范画,我就认真跟着学,虽然没有老师指导,不过也算是比较正规的一种自学。”是厂里最会画画的工人因此找到了“好看的”爱人1970年,吕先生中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一个钢铁企业,在轨钢车间工作。因为他有绘画技能,业余时间就在厂里负责一些宣传工作,写黑板报,画宣传画,办展览。“有宣传活动时就被抽调出来做这些工作,没事的时候就在车间搞生产。”因为有厂里的支持,他的绘画水平进步很快,每年都受邀参加唐山市职工美术书法展览等活动。因为在厂里是小有名气的画家,他还解决了终身大事,“我长得不是很好,我老伴长得好看,人家说她就看上我会画画了。”
吕老先生用iPad绘制的作品女儿从小受到熏陶,走上美术专业道路,如今在北京从事美术设计工作。他说女儿和自己一样,从小爱画画,“自个儿找点纸,钉个小本子,家里有什么东西都照着画,比如画个脸盆、收音机之类的。”他现在还保留着女儿的这些幼稚的小画本。老人的女儿说,“我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家住平房,分里外屋,我们家外屋摆的都是我爸那些油画框和油画颜料,我爸没事就画两笔,我们家里都是松节油的味道。我爸完全没有教过我,但是每天看他作画,就这样学会了。”1996年企业改制,吕先生离开了工作26年的钢铁厂,靠绘画找到了新的出路。一开始他为广告公司写字,后来兴起婚纱摄影,各大影楼都需要婚纱布景,当时电脑喷绘还不普及,美工主要靠手工来画,“我就去给他们画婚纱布景,设计道具场景,收入比在钢铁厂还高。”
吕老先生用iPad绘制的作品后来电脑喷绘比较普及了,不仅速度快,而且色彩准,慢慢淘汰了人工绘画。另外,照相逐渐不用那种写实的背景了,所以他又转行干别的工作。就这样忙了一段时间,他到了退休年龄。退休之后,他也没有停止绘画创作,“有时候画一些小画发到社区群里给大家看,有些家长就说你这画得这么好,能不能教教我们孩子,我说可以。后来有不少孩子都到我这里来学绘画。”古稀老人时髦学会新技能网友:我觉得您是17岁老头吕老先生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学习使用电子设备进行数字绘画纯属偶然,他和很多老年人一样,学用手机、iPad之类的电子产品有点慢,“尤其是女儿不在跟前的时候,我对电子产品基本上是一窍不通,都是自个慢慢摸索。”老人认识的一些搞绘画的朋友年纪大了以后拿画笔有些吃力,而且也失去了兴趣,慢慢就不画了,但是他对绘画一直保持着热情。吕老先生告诉记者,他用手机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有手动输入功能,在上面可以画出曲线来,“我就在手机上用手涂鸦,这样画了有一年时间,后来女儿看我这样画,2020年的时候给我买了一个iPad,简单讲了一些使用方法,就回北京上班去了。”之后他就开始自己慢慢摸索,一开始挺费劲,对于Procreate之类绘画软件的笔刷一点都不了解。他发现,在iPad上绘画和使用真实的画笔在纸上作画完全是两个概念。“在宣纸上画国画,幅面更大,笔可以挥洒自如,可以随意进行研磨调色铺纸,而iPad的屏幕只有那么大,局限性很大。”以往他在纸上画国画,浓墨和淡墨用笔混合一蘸,一笔就能画出浓淡的效果,“要是用iPad的笔刷,还得先用淡的晕染笔刷,再用干笔的笔刷,互相掺和着用。在纸上画画,那都是作画的感觉,但在iPad上板绘好像在做手工似的,很费事。”但他没有就此放弃,慢慢试了好长时间,失败了很多次后,逐渐找到了方法。起初他发的iPad绘画主要是国画风格,因为他觉得有几个笔刷比较适合国画。他画过小时候的生活场景,还画过一套年俗画。画上的书法和印章也是用手画出来的,画、字和印是他的三件套。吕老先生告诉记者,最近他开始尝试油画和水粉风格的板画,11月20日临摹了一张帆船乘风破浪航行的水粉风格板画,一位网友评论说,“这创作活力,我觉得您是17岁老头。”
吕老先生用iPad绘制的“乘风破浪”和粉丝交流也让他感觉好玩,“小红书的用户大多是小青年,有些还是美院毕业的学生,我像进了‘小人国’,粉丝都叫我爷爷。”有粉丝把自己临摹的作品发出来请他指教,也有粉丝想跟他合作,还有人向他订画。有网友问他是怎么学的,说自己的父亲年轻时画油画,现在也想学习iPad绘画。他回复说,“女儿给我买了iPad就自己摸索着画。当时女儿说就跟在纸张上画一样,选择一种笔,然后在画板上画,我现在只会用笔刷和橡皮。”粉丝关注多了,更新的压力也来了,“每天都为题材发愁,总是在想明天画啥内容,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河里游的都画遍了,再画也是重复。”不过他也认识到这是网络传播的特点,粉丝多了,大家都想看新作品。所以他在摸索新的iPad绘画功能,研究新的风格。老人说,“我这一生从绘画中受益很多,70岁还在学习iPad绘画,不图挣钱,心里高兴就行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2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