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杭州-巴黎,我们-赵无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01 21:09:00 来源:杭州网

潮新闻讯 1985年春天,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的三位年轻教师正在北京招生。有一天,其中一位老师许江发现同行的佟振国老师不见了。另一位老师梁铨跟他说,“佟振国回去参加赵无极讲习班了。”

还有这么一个学习班?许江当时在工艺系教书,系里并没有派人参加这个油画讲习班。从北京回杭州后,他赶紧向工艺系打报告,“系里不太情愿地让我参加了这个班。”

“人生的遭遇总是变化莫测。我一生感激这个班,它给我太多的力量,几乎是我绘画自信的不平凡的源起。”

1985年4月,华裔法国画家赵无极为报答祖国,回到曾经接受启蒙的母校,举办绘画讲习班,讲授自己半个世纪的艺术实践技艺和思想。

赵无极了解他的学生们,他们是来自全国最优秀的美术学院的师生,他们满腔热情,认真地来接受指导。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将经历漫长而辛苦的道路。“我尽量向他们讲解自己的经历,使人明白传统不该被抛弃,就像我自己经历的那样。但传统仅仅是画家开始从事绘画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其最终目的。”

1.

赵先生穿着衬衫,外面罩一件薄款羊毛衫,但不是穿在身上,是搭在肩膀上的,颜色又是出挑的浅黄色,洋气极了。

1985年4月底,28岁的章晓明第一次见到赵无极先生。这位驰名国际艺坛的大画家风度翩翩,平易近人,“他皮肤白里透红,总是笑眯眯的,说话南方口音,声音不大。”

当时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郑圣天先生,任命刚留校任教一年的章晓明老师作为“赵无极85讲习班”的班长,负责组织、联络班级的各类事务。于是章晓明有了一次在开班前与赵先生接触的机会。

原本召集的听课学员,是来自全国各大美院油画系的18位骨干教师。结果赵先生一看学校准备的教室,就对大家说:“太浪费了。”他说在巴黎的美术学院,这样大的画室,他起码能带二、三十个学生。

当时中国盛行苏派教学模式,绘画教室里一般就容纳十个左右学生;模特分两组,以墙为背景,学生围绕在正面和侧面位置画画。章晓明他们没有多安排学生,也是担心时年65岁的赵先生上课太疲累。

但是赵先生强烈要求多招一些学员。后来,除了这些青年教师,浙江美院油画系85届毕业班的同学也全体加入。1985年5月,为期一个月的讲习班正式开始,总共27名学员参加。

2.

2023年9月20日,当年的学友们围坐下来,竟然彼此有些错愕:怎么都成了两鬓斑白头的老人了?

是啊,距离“赵无极85讲习班”开班,38年过去了。距离赵无极先生仙逝,也有整整十年了。

因为“大道无极”特展而组织起来的这场纪念座谈,取名“西湖寻梦”。大家都说,当年上赵先生的课啊,就跟做梦一样。

那时候赵先生每天都是早早地到教室里,他通常只在学员写生中间休息时,一边改画一边跟大家讨论。

当时留下的影像资料,多是所有人围在赵先生边上的场景。有一张照片,先生十分专注认真,边上年龄最小的学员滕英瞧着,“表情却傻乎乎的”。至今大家看到这个情形,一边笑一边说,“其实我们那会儿全是这样子懵的。”

刚开始上油画人体课,模特儿上了台子还没有准备好给大家画,底下学员们早已经调好颜色了。当时的美术教育,以记忆作为创作依据,大家习惯默写。

“你们不看一眼就调颜色,怎么知道颜色正确呢?”赵先生说的正确色彩,是每个人自己根据环境和心境观察到的色彩,“绘画不用眼睛看,只是凭记忆,这不是创作。”

在赵先生的课上,模特儿也不再贴着白墙了;先生把他们安排到人堆里,周围360度都是可以写生的位置,你不仅得画人体,还要考虑模特和复杂背景的整体关系。这下可好,大家几乎都不会画画了。

有同学向赵先生提出来:“能否向我们表演一下如何画?”

赵先生回答:“我不会表演,我只知道画。”他说用法语讲,就是“barboille(乱涂)”,“不用害怕,随心所欲。”

3.

赵先生常跟学员们说,不要紧张,画画就是要“胸无成竹”。大家听了又吓一跳。

宋代诗人苏轼提出“胸有成竹”,他讲画竹是“胸有渭川千亩,气压十万丈夫”。赵无极先生却提出要抛弃一切定见,一切先见,用活生生的眼光去看。他说:“不要让画笔停下来,要随心所欲地画。”

用心观察,然后大胆地表现。赵先生的老师也是这样教他的。

1935年,15岁的赵无极考入国立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他的老师,是林风眠、吴大羽、林文铮先生等中国第一代留法艺术家。

彼时,这所当时最先进的美术学院刚成立不到十年。首任校长林风眠先生,为中国20世纪的艺术发展提供了一条包容中西、触及本性的精神道路。他的学生赵无极,日后就成为了这条路上的旗帜。

1930年代,在一次二年级学生的作业展览上,赵无极的几幅彩色写生,在构图、色彩的把握上和表现方面,都有过人之处。这引起了校长林风眠的注意,他看出这个学生是可造之材,特意关照任课老师吴大羽重点培养。

西画系的吴大羽先生,是当时另一位备受学生尊敬和喜爱的名师。吴先生的威望,一方面建立在他自己作品的说服力,他的创作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绚丽的色彩;同时也在于先生讲课极富魅力,他的许多经典之语振聋发聩,比如“绘画即是画家对自然的感受,亦是宇宙间一刹那的真实!”

因为吴先生非常强调个人的感觉表现,他说:“画画最重要的就是感觉。对象的第一感觉很重要,能发现,能抓住,能表现感觉,便成功了。”

学生时期,赵无极一心想成为画家,他非常勤奋,每到下午学校的教室都关门了,他就从窗户里爬进去画画。吴大羽先生理解他的努力。按学制,在国立艺专学习的六年里,学生需要先学三年素描,第四年才开始学画油画,欣赏赵无极的吴大羽先生为他开了方便之门,准许他一开始就学油画。

对赵无极来说,吴先生是一位善于点亮学生眼睛的老师,先生教他“眼睛要观察一切,尤其要洞察人的心灵”。

“吴先生平时话不多,改画的时候话却比较多,板着脸不大有笑容的。”赵无极记得吴先生教课严格得不得了,总是在早上8点以前就到了。他每天都来看赵无极画什么。假如有时候他不太用心,吴先生就会说:“无极!有什么毛病啊?”

4.

赵无极后来自己当老师,继承了吴大羽先生的教学理念,作风也很像。只是赵无极做老师时多是言笑晏晏,幽默答话;时而兴起,爽朗地大笑。

85讲习班时,学校准备了一台大录音机放在教室前面位置。赵先生如果开始讲课,章晓明就去按下录音键。可是后来这台录音机的用武之地不大,先生专门讲课的时间并不多,只有在给大家改画时,会聊很多。

班上有一位天津美术学院来的孙建平老师,自己带来一个小小的随身听——比章晓明那台得插电的“大家伙”好用,赵先生走到哪里他可以录到哪里。每天晚上回到宿舍,孙建平就赶紧把赵先生当天的讲课语录整理出来。这其中,孙建平记下最多的语录,就是赵先生对画的点评和大家的讨论。

出现频率最高的评语之一,就是赵先生经常指着一张画讲:“他又画死了。我不知道他自己知不知道画死了。”……“还没有画死之前,赶紧放松。”

赵先生最重要的一个理论,是绘画呼吸论。他认为每幅画都是有生命的,需要呼吸。“呼吸”的意涵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指绘画的行为,另一方面是讲绘画表现出来的气韵。

赵先生用他的示范,向大家传达“绘画要呼吸”的道理。他喜欢用大刷子(大约2-3寸),常常左手插在口袋里,右手握着一把刷子就过来了。他总是眯起眼睛观察对象,然后开始动手,有时候把原作抹掉一片,有时候继续加几笔,无论画什么,好像一把刷子就够了。

当时大家就开玩笑要搞一个“刷子画派”,因为赵先生用起刷子来实在太迷人了。许江在今年画展的论坛上,又跟大家追忆当年赵先生用刷子时手在画布上展开的动作,“那样的果断挥洒,又那样的柔情万种,就像用手轻轻地抚过婴儿的脸蛋和屁股一样。”

“他这种宽广的大刷子刷大背景好理解,但那些高光和细节怎么办?赵先生一样用大笔。他用大笔的侧边,尤其是画了之后有点呲开的侧边,通过涂抹、提按、皴擦等诸多的随性的动作,来实现肌理和线条效果。”许江说,赵先生是将他对油画油色的理解,化入了东方的浑茫气象,并以神经纤维般的线条,来表现挥洒淋漓的山水意象。

5.

那么中国,法国?东方,西方?哪个才是属于赵无极的世界?

事实是,赵无极只住在一个国度里——这个国度的名字就叫“赵无极”,它来自东西方两个传统。

而这个无极的世界中,杭州是最重要的象限之一。

1985年这趟回杭州,赵先生带夫人弗朗索瓦兹一起去西湖边散步。这是他梦开始的地方。

当初还在中学求学时,赵无极就向父母诉述想上美术学院的志愿。母亲不同意,她更希望儿子继承父业,将来成为一名银行家。但是父亲立即鼓励他。

在父亲的支持下,15岁的赵无极,凭借一张希腊石膏像的木炭写生素描画,一张水彩画和艺术史测试的优异成绩,考入当时被誉为全国最现代化的学校国立艺专。1935年9月,父亲赵汉生亲自送赵无极从上海前往杭州报到。

在艺专上学时,只要没有课的时间,赵无极就喜爱流连西湖边,观察大自然随着时辰的推衍、季节的嬗递,而产生的无穷变化——水波的潋滟,光影的灵动,云树间的烟岚,都令他出神入迷。

但只是描绘风景、复制自然,并不是赵无极的目标。他说:“我常在心里揣摩的是,如何画风?怎样表现空白?表现光的明朗、纯净?我不想表现自然,而是将形象并列、组合,使人能在其中看到静寂水面空气的荡漾。”

赵无极1948年出国前的作品,虽然多是具象绘画,但其中已经有一种空间在画面中推挤、伸展的力量,隐含着他日后抽象作品中重要的质素。

6.

1985年6月初,85讲习班结束后,赵无极先生组织学员在学校陈列馆里办了一个汇报展览。当时开幕式上有一个小party,赵先生请来几位特殊的客人,其中有林文铮先生。赵无极读书时,林先生是国立艺专的教务长。那天林先生往中间一坐,赵无极开玩笑跟先生说:“上学时您经常批评我。”老先生讲:“不是批评成才了吗?”

赵先生还请来几个他的同学,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是庄华岳先生。赵先生一生认为他有一个同学,如果能获得和他同样的条件,成就将大大超过他。这个人就是庄华岳。

庄先生一生坎坷。学生时期他最为优秀,本来要到法国留学,因为抗战爆发未能成行。在学校西迁时,他在日记上写:“我这一辈子看来是再也没有办法从事绘画了,那么我就当个好教师。”后来庄先生一直在潮州老家当国文和音乐老师。

本以为就这样平静地过完一生,那天庄先生被同学赵无极从遥远的记忆中拉出来,请回来。许江他们这些晚辈当时看到庄先生愣愣地坐在那里,不知道先生是不是怅然所失?

party后第二天,庄先生买了火车票去上海看望吴大羽先生。时年82岁的吴先生对他讲了三段话。刚见面时说:“(你样子)变了,但是结构还在”。第二句话:“我以前教你们的是错的。我说画面四边之外的东西不要管,只要管画面四边之内的东西。这个话语错的,画画更多的是四条边线外面的事情。”

吴先生那时年事已高,非常嗜睡,每天午睡要睡到下午5点。庄华岳受许多老友委托,劝先生别睡太多。吴先生就跟这位学生说:“我做梦了,我梦到我在画画。”第二年,吴先生就去世了。在人生最后的阶段,先生不能画画了,但是他可以日复一日地花费漫长的时间,在梦里头尽情地画画。

7.

吴大羽先生以前对赵无极他们这批学生讲过一句话:“怀同样心愿的人是没有别离的。”

画出自己的新图画,让每一代艺术家不受岁月的限制,青春成为一种心境,一种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感情。

1985年到西湖边那次散步,赵先生还在北山路上找到了他曾经在杭州住过的房子。他当时在四周转了一圈,看一看庭院。

有领导建议去交涉一下,把房子归还主人。赵无极拒绝了。“我这次回来,并非怀念过去的日子。我期待什么呢?我要做的,是要最好地利用我的有生之年进行绘画,画得更好,放胆以新的色彩,使之产生新的空间,轻松自如地创作,画出新的图画。”

相比前辈,我们的幸运是在于时间仍然是我们的,创造也是。就像赵无极先生对85班学员们说的:“从今天开始,我希望你们不要讲以前如何如何,要讲将来的事。”

1985年的汇报展上,许江代表学员发言,到尾声,他高声诵读:“杭州-巴黎,我们-赵无极。”

2023年9月20日,在一张1985年的合影前,85讲习班的大部分学员聚在一起,空出赵先生的位置,与先生再次合影。在快门按动的瞬间,大家不约而同地喊了那句:“杭州-巴黎,我们-赵无极!”

特别致谢 中国美术学院美 余旭鸿 徐元 刘杨 金晓依 贾毓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1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吴大羽,到赵无极、吴冠中……中国现代主义艺术的文脉是怎样传承的
...代主义艺术开拓者吴大羽诞辰120周年和他的弟子、艺术家赵无极逝世10周年。近日,“着耕成艺 春水长流——纪念吴大羽诞辰120周年、赵无极逝世10周年艺术特展”在上海普陀区文化
2023-10-27 16:33:00
杭州日报讯 1月27日至28日,“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两个传统、两个世纪——世界艺术史中的赵无极”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浙江省文
2024-02-04 06:44:00
“重返”西湖之畔的赵无极:自中国走出,再走向中国
法籍华裔画家赵无极(1920-2013)一生致力于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性诠释,他曾说:“我自中国走出,使我能再走向中国。”赵无极的艺术生涯萌生于杭州,杭州哺育了他的艺术。在赵无极逝
2023-09-20 13:37:00
中国美术学院迎校庆 成立AI等跨学科研究中心
...故名师巨匠。2023年,该校就曾相继举办“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纪念林文铮先生诞辰120周年、吴大羽先生诞辰120周年、颜文樑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论坛、文献展等
2024-04-08 18:43:00
...国艺术最高成就的艺术人才;李可染、董希文、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罗工柳、李震坚、方增先等几代艺术大师……中国美术学院96年办学历史,汇聚并培养了一大批艺术巨匠。 自202
2024-04-14 07:17:00
往事|葛岭梦痕,无名氏与赵无极的恩恩怨怨
2023年是华裔法籍抽象画派艺术家赵无极辞世十周年。赵无极曾获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勋位、巴黎维尔美勋章、法兰西艺术学院院士等殊荣。《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近日陆续刊发多篇纪念文章。本篇
2023-09-21 13:42:00
...相成”的“通人之学”。随后,9月19日,“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启幕,展出了赵无极油画作品129件,及重要作品和相关文献共200余件,是亚洲最大
2023-11-12 06:54:00
顶配富二代迎娶香港当红女明星,一出手就是5亿?
赵无极在杭州的作品展马上结束,有宝子去看了吗?这个展90%的作品来自私人收藏,光是准备就花了5年时间,作品的安保费用则高达1000w。最令人震惊的是这次展出的赵无极作品总体价值超
2024-02-19 13:29:00
佳士得上海拍卖十周年精品预展在京亮相
...艺术风格精品。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板块汇集吴大羽、赵无极、朱德群等东方现代艺坛巨匠,巴布罗·毕加索、马克·夏加尔、法兰西斯·毕卡比亚等西方大师,丁乙、刘炜、夏禹等中国当代艺术
2023-09-15 22:2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湖北咸宁警方通报一男子持械抢劫金店:被抢金饰全部追回,嫌犯抓获
来源:华商网 编辑:王莉文
2025-11-01 08:3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些年,所谓的“能量石”“保健石”非常受欢迎。有些商家宣称“能量石”可以治病、保平安……小小一颗石头
2025-11-01 08:31:00
“多地女子因网上交友、遭情感诳诱后误入化妆品代理迷局”一事经华商报报道后,已引起多方关注。截至10月31日,四川、广东
2025-11-01 09:02: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10月31日,抖音生活服务发布《2025“苏超”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5月10日至10月20日
2025-11-01 09:43:00
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
南报网讯(记者王峰)10月31日,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式暨“书香润校园”全民阅读活动公益捐赠仪式在金陵STYLE浪漫中心举行
2025-11-01 09:45:00
新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 唐山籍作者榜上有名
河北新闻网讯(殷念慈)10月30日,“第十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唐山籍作者王树久的散文作品《拥抱栗树》榜上有名,该作品原载于《唐山文学》2024年第4期
2025-11-01 09:49:00
“老校长”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成为社区“金牌”调解员
大皖新闻讯 古稀年岁的叶文祥把自己的退休生活变了个模样。从小学校长岗位上退休的他,不爱游山玩水,却偏偏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2025-11-01 10:03:00
与蓝天有关的故事①——《新西伯利亚高等军事航空学校的年轻学员》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1-01 10:05:00
【“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非遗技艺进校园,文港毛笔传文脉——张公镇社科普及周让毛笔“圈粉”青少年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传承,10月30日上午,张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团委,特邀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
2025-11-01 10:06:00
11月1日,十堰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一批网络交易执法领域典型案例。“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临近,为规范网络交易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5-11-01 11:06:00
石家庄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中获佳绩
河北新闻网讯(文晶晶、马文涛)近日,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现场总决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落下帷幕
2025-11-01 11:17:00
客从何来——陕西与客家的历史渊源 文化交流会在西安成功举办
为深入探寻客家文化根脉,促进地域文化交流互鉴,服务文化强国战略,2025年10月31日下午,“客从何来——陕西与客家的历史渊源”文化交流会在西安举行
2025-11-01 14:21:00
中国网11月1日讯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在境外学习、工作或者旅居期间,你是否曾遇到过不明身份人员的刻意接近?是否曾被情感拉拢或威逼利诱所困扰
2025-11-01 14:50:00
一座“冷门”城市,因为中国年轻人的分享走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日前,纪录片《寻找杜塞尔多夫》举办中国、德国首映会。这部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2025-11-01 15:4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雨彤)10月31日,2025阳明心学大会在浙江绍兴开幕。本届阳明心学大会以“阳明心学与文化力量”为主题
2025-11-01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