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越是当着孩子的面喊穷,越是在害孩子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9-09 11:46: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有的父母,会富养孩子,而有的父母,却喜欢穷教育。

那到底对着孩子喊穷,是好,还是坏呢?

其实,过度强调“家里没钱”,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还可能阻碍孩子的自我发展。

首先,过度强调“家里没钱”容易让孩子产生焦虑和自卑感,孩子们往往会从家长的话语中,感受到来自经济上的压力和负担,从而产生自卑感和不安全感,这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

其次,过度强调“家里没钱”可能会限制孩子的视野和发展。

越是当着孩子的面喊穷,越是在害孩子

所以千万不要对孩子喊穷,看完你就明白了。

01、喊穷的父母,会让孩子自卑

对着孩子喊穷,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为。

毕竟孩子的心理是比较脆弱的,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进行负面的暗示,那么孩子可能会感到自卑和无助。

那些从小就被父母灌输“家里没钱,要懂事,要省吃俭用”的孩子,长大了,都是自卑的。

没多久看过一个帖子,一个女儿在飞机上,将看到的云彩拍下来,满心欢喜的分享给自己的妈妈,可是妈妈却回复了一句:“你过的富人生活,爹娘过的地域的生活。”

帖子中的女儿明显是很高兴,把妈妈当成朋友,分享在飞机上看到的风景罢了,可是妈妈却不为女儿高兴,反而觉得女儿在向自己炫富,认为女儿就不应该去“花钱坐飞机”。

也许在父母的眼中,自己过得苦,孩子也要苦,他们见不得孩子花钱,他们只想让孩子有负罪感,才得意。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即便是没钱,也要在精神上去富养他们,而不是一直灌输他们“家里没钱”等等。

这样,孩子长大了,看到喜欢的东西,都会不舍得去买,看到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也不敢去和对方玩。

这就是父母,灌输家里没钱,对着孩子喊穷的结果。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态度和言行都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多多关照孩子的心理,而不是对孩子喊穷或者传递负面的信息。

越是当着孩子的面喊穷,越是在害孩子

02、天天喊穷,也改变不了家庭的状况

一个天天喊穷的人,浑身都充满了“穷人气”,越喊穷,越不会富裕。

因为从心底,就已经开始否认自己了,否认自己是一个穷人,甚至认为自己此生就这样了。

一次次地喊穷,就会被贴上一个坏标签,无法撕下来,成为了比标签所标定的人。

尤其是对着孩子喊穷,越喊越起不到什么作用,孩子会从小就认为“自家不如别人”,甚至认为所有亲戚朋友的家庭,都是他高攀不起的。

这是一种负面能量,相互传递,自我否认,自我贬低,从起点就输了,将来只会越来越穷。

与其这样子喊穷,不如调整好心态,想象如何能够往上爬,不要自我贬低,要相信一家人的实力。

并且做父母的,要给予孩子鼓励,要激励孩子勇敢,因为经常把“穷”挂在嘴上,是改变不了什么的,只有鼓励孩子,孩子才有动力去改变他的人生,才能使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越是当着孩子的面喊穷,越是在害孩子

总结:

越是当着孩子的面喊穷,越是在害孩子,孩子长大了想创业,都没有什么自信,会认为自己不配高品质的生活。

并且在工作中,会不敢表现自我,在老板面前唯唯诺诺的。

我们应该适度地对孩子灌输教育和价值观,让他们能够懂事、听话、节约,但是不应该过度强调“家里没钱”,而是要让孩子们在健康、积极的心态下成长,拥有更加广阔的未来。

趁早知道趁早好,别害了孩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9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过年回家发现一个怪现象:越是儿女学历高的家庭,越容易断香火
...情况却是,李阿姨面临的处境正逐渐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越是儿女学历高的家庭,反而越容易“断香火”,原因是什么呢?#深度好文计划#社会结构转型:个人主义兴盛与丁克现象古语云,“不孝
2024-07-29 09:15:00
当着孩子的面,家长不要讲这2种礼貌,不然受伤害的就是孩子
...过这种强迫式的方式叫孩子跟人打招呼,只会适得其反,越是强迫,越是叛逆。其实孩子之所以不愿主动问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在幼儿阶段养成的警戒,是与生俱来保护自己的能力,透过这
2024-07-01 11:53:00
父母管得过多,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和人际发展
...艰巨的功课。聪明的父母,懂得张弛有度,松紧有方。而越是没有本事的父母,越喜欢在2件事情上对孩子管束的多。这不仅约束了孩子的发展,还可能会让孩子一辈子痛苦不堪。一过度保护孩子的
2023-07-24 22:12:00
宁愿烂在肚子里,也别将子女这3件事说出去,父母务必要谨记!
...子其实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作为父母应该支持才是。你越是在外人面前说孩子多差劲,越是否定自己的孩子,其实越伤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孩子听到你在别人面前是这样说自己的,那么孩子其实也
2024-05-05 11:09:00
...拿我和她比呀!”你看,孩子是最反感这种说话方式的。越是这样比,孩子跟你的距离就会越远。他会认为你喜欢别人家的孩子,你不喜欢他。家长在说这种话的时候可能是无心的,但孩子是很抵触
2024-03-28 09:39:00
那些优秀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会做好以下这三件事
...孩子需要鼓励时,逼迫孩子,给孩子泼冷水。殊不知,你越是打击和否定,孩子就越自卑懦弱。高层次的父母,都擅长为孩子捧场,看到他的努力,肯定他的付出,赞赏他的勇气。懂得捧场的父母,
2023-06-07 22:58:00
“给我妈买羽绒服,我妈却让我给哥哥买”上热搜:背后的真相扎心了
...面影响。父母越想让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好,可能结局越是相反。孩子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爱,从小生活在偏心的家庭中,那么这样的原生家庭,很有可能让被忽视的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这样的
2024-02-27 10:59:00
妈妈偷走录取通知书阻挠女儿入学,别让爱成为困住孩子的牢笼
...自己内心的安全感。当事人社交平台帖子截图但事实上,越是专制强势的家长,越容易导致孩子的心态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失去自我,凡事不敢有主张,唯唯诺诺,要么越发逆反,任性偏激,我行我
2023-08-23 17:38:00
我34岁,做单亲妈妈3年,想给离婚后独自带娃的女人一些建议
...容易,但努力去生活,就会越过越幸福。生活就是这样,越是努力的人,就会越过越幸福,
2023-02-25 10:40: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王老师来了
“王老师”,这个极其平常、耳熟能详,却又不同寻常、别有内涵的称呼,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深藏在岁月的记忆里,虽不常提起,却一刻也不曾忘记
2025-09-11 13:41:00
勇气大爆发!我决定每天都送老师一束“花”……
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哒啦滴哒啦它能实现小小愿望有神奇魔法……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老师就是我们的引路人今天教师节礼物是送?还是不送
2025-09-10 08:29:00
教师节快乐丨跨越时光,与那年的您相拥
教师节快乐丨跨越时光,与那年的您相拥。(视频:刘晓娟 王辉)
2025-09-10 11:45:00
【三尺讲台,你我同行】致敬所有教育工作者
三尺讲台见证着春秋更迭当上课铃声再次响起你们依然站在最熟悉的地方守护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记得您俯身讲解时的耐心作业本上细致的批红晚自习窗边温柔的叮咛那些平凡而珍贵的瞬间如春风化雨
2025-09-10 15:27:00
农行威海分行营业部慧眼识诈,暖心守护七旬老人“养老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通讯员 房莉莉“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及时帮忙,我这些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可就全没了!”9月1日
2025-09-10 18:20:00
别让“比较”偷走你的幸福 珍爱网呼吁理性看待亲密关系
在当下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习惯于晒出自己的生活片段,无论是一束昂贵的鲜花、一顿精致的晚餐,还是一份体贴入微的礼物
2025-09-10 18:31:00
动车上的“生命共鸣”:一句“你多喝点水”,牵起警民情与母子思
2025年6月4日,C6512次动车穿梭在山河之间,车厢内一段因关怀而起的故事,正悄然串联起跨越时光的温情——乘警冯越一句“你多喝点水”
2025-09-09 15:10:00
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携礼赴济宁,上门祝贺宝妈喜添丁!
金秋九月,喜报频传。9月3日清晨,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报喜中心团队带着500元宝宝成长基金和专属嘉乐宝宝的婴儿车,专程赶往山东济宁孙女士家中
2025-09-09 15:17:00
“90后”男幼师杨龙:铁汉带娃也柔情
讲故事、画画、做实验、设计游戏、创设环境、扎辫子、洗杯子……一提到幼儿园教师,不少人会想到细腻温柔的“红颜巾帼”。然而
2025-09-09 20:45:00
【视评】一中学女生被多人霸凌,广西苍梧应当反思什么
广西苍梧的一个中学女生被欺凌,她无助地跪在地上,被泼水、扯头发、扇巴掌。没料到,欺凌者还比出了剪刀手的手势在炫耀。这些画面令人心痛
2025-09-09 12:52:00
AI看东营 | 白露:告别夏末躁动 迎来澄澈清秋
白露至,秋意深。凉夜长,暑气收,白露,秋夜的薄纱轻覆,晨起的微寒初透。白露,告别夏末躁动,迎来澄澈清秋。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
2025-09-08 09:10:00
微视频 | 关注工伤预防 守护幸福时光
关注工伤预防 守护幸福时光
2025-09-08 19:33:00
西安双胞胎姐妹人生相似度90% 75岁了仍是彼此最亲的人
同上一所幼儿园、小学,上山下乡时在同一个村子劳动,就业时进了同一家单位,俩人同一天结婚,丈夫也都是军人。75岁的刘英平
2025-09-08 21:36:00
高中生厌学 从长治跑到太原
一名17岁的高二女生因出现厌学情绪,加之与家人沟通不畅,独自从长治来到太原。9月6日,家长赶至太原,在网格员和民警的协助下终于找到了孩子
2025-09-07 16:36:00
拾光记|钟燕玲:不把自己当病人,日子照样有滋有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牟静萍钟燕玲的抗病故事,要从2007年的一场高烧说起。当时她连续三天发烧,如厕时发现小便呈深色
2025-09-06 10: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