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最近,穿皮衣发新车的雷军,和“自己砍一刀”的小米SU7Ultra,赚足了眼球。
同日发布的小米首款AIPC新品REDMIBookPro2025,虽显得低调,但也值得留意。
无独有偶,就在REDMIBookPro2025发布前两天,联想和荣耀两大终端厂商,也都上线了AIPC新品。3月5日晚,苹果也发布了两款AI电脑。
这其中,联想甩出了本地化部署的“杀手锏”,而荣耀也不甘示弱,拿出了进化后的调校技术和YOYO助理2.0;一贯以芯片强势的苹果,这次也用上了高性能M4芯片。
被称为“AIPC元年”的2024年,一两万的AIPC,还因为用户感知不到什么AI功能,而被当作噱头。
但是,2025年一开年,AIPC的热度不减反增。AI重塑所有智能硬件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巨头抢滩AIPC,背后是新一轮的用户争夺和生态博弈。显然,这场战火,正在升级。
| AIPC,继续“狂飙” |
2025年的AIPC,进化到了哪一步?我们先根据各家发布会圈一下重点。
作为国内打响AIPC第一枪的厂商,联想曾率先交付了全球第一台AIPC,如今更强调端侧智能的突破。
2月25日,联想发布的YOGAAIPC元启新品,以70亿参数端侧模型的流畅运行,宣告了本地化部署时代的来临。联想也成为了全球首家在AIPC端侧部署和运行DeepSeek大模型的AI终端品牌。
联想这一突破不仅实现了文档处理、翻译等核心功能的离线化,更以硬件级数据隔离加固企业级数据安全,将AIPC的价值从消费端向生产力场景纵深推进。
联想YOGAAIPC元启新品,共包含6款产品,国补后定价最低7000元起,最高超1.5万元,既覆盖了消费级市场,更瞄准了垂直生产力场景,冲刺企业级市场。

与定位中高端的联想AIPC不同,荣耀和小米的新品,更侧重云端协同和生态整合,定位中低端市场。
荣耀MagicBookPro14国补后定价4799元起,注重从硬件调校,到人机交互,再到跨端生态的全面AI重构,尤其是HONORTurboX技术和YOYO助理2.0的深度应用。YOYO助理2.0接入大模型之后,端侧支持智能搜索、阅览、AIPPT等创作、一句话交互等功能。

▲ 图源/京东
小米首款AIPCREDMIBookPro162025国补后价格5199元起,尚未提及接入Deepseek的进展,但以AIPC引擎为核心,依托生态链优势构建起硬件算力与场景应用的协同矩阵。

刚刚更新PC产品的苹果,其MacBookAir是性价比更高的办公产品,面向消费者进一步推动铺开苹果AI,定价7999元起;MacStudio能够训练和部署AI大模型,更面向垂直专业的用户,定价32999元起。
业内对于AIPC的衡量,主要集中在软件算法与模型、硬件配置、AI功能与应用场景、交互体验、数据隐私与安全等几个方面。
作为从硬件芯片到软件生态全都靠自研构建起核心优势的厂商,苹果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AIPC的布局上一直走在前列。
而在苹果之外,从荣耀、小米到联想的升级,可以看到,2025年,更多厂商在投身AIPC,AIPC的性能在升级,AI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交互体验也在优化。
比如,在交互体验层面,联想的天禧AS系统通过端侧部署DeepSeek大模型迎来升级,今年内,联想小天还要达到L3级别的智能体水平,要具备专业化、个性化、自动化的能力。
Deepseek的开放性和可定制化,也让2025年AIPC厂商有了新的竞争维度,谁能更好地将DeepSeek与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融合,谁就能在相关的生态建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或将主导AIPC生态发展方向。
厂商们正在通过AI,系统级重构PC。这场关乎未来计算形态的竞逐中,厂商们都不想落后。
| 厂商狂欢,用户冷淡? |
这些AIPC发布后,市场反应如何?3月1日,壹度Pro来到北京海淀五棵松这几家PC厂商的体验店进行实地探访。
其中,小米还未摆上最新AIPC,而联想虽有新机样品,但并未开放功能体验。只有荣耀,可以现场体验AI智慧搜索等功能。

▲ 联想AIPC/壹度Pro
只不过,这些AI功能,似乎并不是到店顾客们选购PC产品的决定性因素。据壹度Pro观察,到店的消费者在咨询PC时,问的最多的,还是芯片性能、续航和价位。
2025年,用户对于最新的AIPC,反应依然不算热情。
AIPC,当前依然属于锦上添花的状态。其很多AI功能普通用户要么通过AI应用就能实现、要么不经常能用到。普通消费用户对于AIPC的功能和优势了解不足,导致其对AIPC的接受度较低。
具体来说,AIPC的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交互(语音操控、问答)、办公(文件管理、内容创作、会议纪要等)、智能感知、智能互联、隐私保护等。
就比如,隐私保护功能,虽然本地化部署大模型,在理论上可以提供更好的数据保护,但这更针对于对数据安全有更高需求的专业从业者,比如金融、医疗等行业从业者。
AIPC的办公功能,如文件管理、内容创作和会议纪要等,虽然在理论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这些功能,用户也已经通过Kimi、飞书等应用也实现,并不具备独家性。
综合下来,AIPC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因此用户对AIPC的溢价接受度较低。
与用户的冷淡相比,2025年的AIPC市场上,厂商们对AIPC的热情持续高涨,背后原因并不难理解。
一方面,英特尔等芯片巨头对CPU芯片进行了改革,显著提升了AI算力。这些底层硬件的升级,为AIPC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推动PC厂商纷纷拥抱AIPC。
另一方面,AIPC被视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核心入口,厂商们想要通过抢占这一生态入口,构建自己的AI生态体系。
此外,更重要的是,联想、惠普、戴尔等老牌PC厂商,还希望通过AIPC找回曾经的辉煌。
例如,联想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在最新财季的营收达到9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其中AIPC的贡献显著。
IDC数据显示,2024/25财年第三财季联想PC全球市占率达24.3%,超出市场增长2.3个百分点,并领先第二名近5个点。AIPC的推出和发展,帮助联想在PC市场中提高了市场份额,增强了联想在PC行业的竞争力。
只是,2025年,AIPC市场呈现出一种“厂商狂欢,用户冷淡”的奇特景象。厂商们对AIPC的热情持续高涨,而用户对AIPC的反应却相对冷淡。
AIPC,依然面临着技术进步与用户感知的错位和落差。
| AI,何以拯救PC? |
从整个PC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疫情带动PC行业的增长之后,2023年PC行业迎来了历史上最冷的寒冬之一,出货量同比下降了14.8%。
在经历了2023年的低谷后,PC市场在2024年迎来了回暖。据Canalys数据,2024年全球PC出货量增长3.8%至2.55亿台。
至于增长的原因,Canalys指出,这主要得益于商用市场的更新周期及消费者对新设备的需求。尤其是Windows10停服和Windows系统更新,将促使大量企业和个人用户更换设备,释放换机需求。
当PC行业格局趋于固化时,这波换机潮,也为PC行业带来了一个重新争夺用户的窗口期,而AI则是厂商们争夺用户的重要依托点。
显然,在AI领域有着核心技术积累且布局较早的PC厂商,则拥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些传统PC厂商如果不能及时跟上AI技术的发展步伐,可能会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
例如,在AIPC领域率先布局的联想,凭借其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在2024年继续蝉联全球PC市场第一,市场份额达23.5%。AIPC产品更新较慢的戴尔,在2024年的出货量同比微降,市场份额也略有收缩。

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戴尔是唯一一家出货量同比下滑的品牌,降幅为2.2%。联想出货量同比增长4.7%,超过6000万台,市场份额略增;华硕是前五中出货量涨幅最高的品牌,达到11%。
换言之,AI技术的深度整合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了厂商们的重要竞争维度。AIPC的发展,也是重塑PC市场格局的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AIPC已经占据PC总出货量的17%。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AIPC渗透率将同比增长165%,2027年占比将达81%。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AIPC确实为PC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变化,AIPC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成为PC市场的主流产品。
比如,在占市场份额约四到六成的商用PC市场,有分析师指出,未来企业面临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购买AIPC,而是购买哪款AIPC。虽然企业不太可能为AI功能支付额外的费用,但他们仍会为了适应未来的发展而购买AIPC。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厂商们需要克服技术成熟度、软件适配和用户认知等方面的挑战。只有当AIPC的技术优势真正转化为用户体验的提升,并且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PC行业才能迎来真正的复兴。
AIPC是PC行业变革的关键,但这场变革的道路仍然漫长而充满挑战。
图片源于摄图网,侵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0 2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