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抗倭大都督胡宗宪,为何最后悲惨自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5 17:4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戚继光俞大猷是明朝的抗倭名将,尤其是戚继光,他的戚家军名震当时,他的兵法流传后世,他早已成为我国古代军事领域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而实际上,在当时的抗倭战争中,戚继光还有一位刚强果敢,才能出众,统帅一方的顶头上司,这个人是嘉靖朝的封疆大吏,位极人臣,最后却惨死狱中。

这个人就是胡宗宪。

今天我们就聊聊胡宗宪其人。

明朝抗倭大都督胡宗宪,为何最后悲惨自杀

胡宗宪是安徽宣城绩溪人,他早年学习刻苦,进士及第,成为朝廷官员。在任职期间秉公执法,颇有政绩,官运亨通。嘉靖朝中后期,东南倭寇横行,严重威胁当时中国的赋税基地。

胡宗宪以东南地区总督的身份负责抗倭事务,在他的统筹指挥下,明军在东南地区逐渐掌握了主动权。在胡宗宪的幕府中,集结了一大批能人异士,著名的如徐渭、茅坤、沈明臣、罗文龙等人。

同时,胡宗宪还提拔任用戚继光俞大猷等一批才能出众的基层军官,让他们放手编练军队,为明朝锻造了一支精锐的武装力量。

明朝抗倭大都督胡宗宪,为何最后悲惨自杀

为祸明朝东南地区多年的倭寇终于被胡宗宪荡平,按理说,这样的功劳足以让胡宗宪荣华富贵,安享晚年。

但是没想到,嘉靖后期的政局十分动荡,胡宗宪卷入了政治斗争,闹得晚节不保。

嘉靖晚年开始着手清理严嵩一党,而胡宗宪任总督期间,与严嵩关系密切,徐阶等人控制内阁以后,一直怂恿嘉靖彻底处理胡宗宪,永绝后患。

本来嘉靖念及胡宗宪的功劳,只是将其罢免,并没有杀胡宗宪。

但是,徐阶等人利用抄没罗文龙家产时获得一件早年胡宗宪巴结严嵩严世蕃的书信,说书信中有胡宗宪假拟圣旨的内容,以此要致胡宗宪于死地。

明朝抗倭大都督胡宗宪,为何最后悲惨自杀

假拟圣旨在古代是不赦之罪,嘉靖大怒,将胡宗宪下狱。

胡宗宪写了一篇万言书,为自己辩解,可是始终没有得到回复,最终,53岁的胡宗宪死于狱中。

有人说他是自杀,还有人认为他是病死,据说他临死前写下一句诗

:“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

实际上,胡宗宪之死是纯粹的政治斗争的产物。

严嵩作为嘉靖早年的“白手套”,大肆敛财满足嘉靖的奢侈生活,待民怨沸腾,嘉靖便抛弃严嵩,找了一个替罪羊。

徐阶作为嘉靖留给儿子的政治遗产,在嘉靖晚年备受重用,而徐阶为了清算曾经的政敌严嵩,对胡宗宪自然不会手软。

胡宗宪如果不死,在功劳上他不输徐阶。胡宗宪又是天然的严嵩一党继承人,日后很可能对徐阶形成威胁。另外,胡宗宪集团的势力范围和徐阶家族的利益有冲突,徐阶除掉胡宗宪是“于公于私”都对自己有利。

明朝抗倭大都督胡宗宪,为何最后悲惨自杀

胡宗宪被杀固然有冤情,但是胡这个人的个人作风并不好,他在权、钱、色等方面都饱受诟病,而且他本人虽然工作雷厉风行很有能力,但其实他也是一个马屁精,对严嵩对嘉靖都曾极尽吹捧之能。

胡宗宪的下场其实是明朝中后期官场政治生态的体现,后来戚继光成为万历朝的军事支柱,同样勾结内阁首辅张居正,并且用贪污受贿自污以求自保。

从这个角度看,或许胡宗宪的一些出格行为就可以理解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5 2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盘点明朝嘉靖年间的六大平倭英雄
明朝自建立开始,倭寇就已经开始小股的骚扰东南沿海地区,到了嘉靖年间,倭寇肆虐于东南沿海,为此朝廷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平定倭寇,期间也涌现出了众多的平倭英雄,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
2023-02-03 21:28:00
他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培养了戚继光、张居正等贤臣
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45年,培养了戚继光,张居正等贤臣嘉靖皇帝身边的名臣有哪些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其实无外乎有以下这些人物,张居正,徐阶,严嵩,胡宗宪和戚继光。首先,张居正
2023-02-03 21:30:00
揭秘明朝历史上褒贬不一的五大名将
明朝历史上的将领,要么是保家卫国,要么是戍守边疆,肯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些将领可能在立场问题上没有那么坚定,导致了出现了两级分化的口碑,既难以磨灭他的贡献,同时又出现
2024-02-24 20:27:00
嘉靖皇帝是明朝开国以来的第11位帝王,在这之前,明朝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才使得各方领域都发展的趋于稳定,特别是在明朝嘉靖年间,一下子冒出了许多顶级人才,这些才子多数是经过寒窗苦读十
2024-05-28 06:42:00
明朝倭寇的终结者胡宗宪,为什么会死于非命?
要说到明朝倭乱的终结者,大部分人会想到戚继光,但实际上有一个人的作用比戚继光更加重要,这个人就是胡宗宪。然而,后来胡宗宪却惨死狱中,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嘉靖三十四年,胡宗宪就
2023-01-10 12:25:00
俞大猷在抗倭方面的功劳甚至超过戚继光,却被严嵩压下功劳
明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之一,这其中大部分的功劳都要归咎于一位位抗击外敌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当属最出名的明朝民族英雄之一,他抗击倭寇十余载,扫平了多年为祸沿海的倭患,朝廷
2023-02-24 15:27:00
明朝改革家张居正的治国之道
...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作为明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在那时可谓是声名显赫。在他的辅佐之下,万历皇帝成功地推行万历新政,从而使整个国家的政治,
2023-09-08 20:01:00
明朝第一奸相谁能称得上?当然非严嵩莫属
...村(时称,现称“大连坑”村),明清时期人才辈出,仅明朝永乐至天启年间的200年左右,全村出了150多个秀才(含以上学历职称),有8个人当到一品官。62岁当上首辅的严嵩,就是其
2023-01-05 16:42:00
抗倭英雄胡宗宪,是怎么牵连进严嵩案的?
...自己的本事考上进士的,可是我们得搞清楚,这个时候的明朝已经到了嘉靖年间,是中晚期的时候了。考大学,时间越靠前越吃香,为啥?因为越往后,人才就越多。七八十年代,你考个大专,周围
2023-02-28 11: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百岁党员孙继舜:三块弹片仍存体内
孙继舜孙继舜家中珍藏的纪念章等物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在同安区陆丰里,百岁老人孙继舜从床上缓缓起身
2025-09-03 08:54:00
山河铭记| 微笑赴死的“最美抗日女战士”
大皖新闻讯 在刚刚公布的第四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中,唯一一名皖籍抗日英烈便是成本华。1938年春天,安徽和县,24岁的成本华在被日军残忍杀害前
2025-09-03 09:04:00
山河铭记 地名诉说抗战故事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实习生曾丹仲铭桥、家齐路、耀华社区……为铭记抗战英雄事迹,南京一些桥梁、道路、社区以英雄的名字命名
2025-09-03 09:17:00
行程逾万里 寻找和传承父亲的“抗战足迹”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钱建芬张露李子俊在南京雨花台长眠的十万英烈中,已知姓名者仅有1519位,陶家齐是其中之一:南京江宁人
2025-09-03 09: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数以万计的抗联将士慷慨赴死
2025-09-03 09:22:00
潍坊:抗战精神烛照当代奋斗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王玉龙)每年清明时节,潍坊滨海区大家洼街道南陈村的乡亲们都会聚集到烈士陵园,将亲手扎制的花圈敬献于墓碑前
2025-09-03 11:49: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寄存一个文脉图书馆|一见·抗战贵州⑥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3 12:36:00
80年前的这一天,胜利的欢呼穿透硝烟,苦难的土地迎来黎明。那些在山河破碎时发出的呐喊,在枪林弹雨中前仆后继的身影,在绝境中凝聚起的不屈力量
2025-09-03 09:48:00
江苏南京:跨越80年,看四位抗战老兵的过去与现在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抗战老兵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是国家的财富、民族的英雄。近日,记者循着时光足迹,走近这些扎根南京的老兵与老党员
2025-09-03 09: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