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
初夏的重庆,草木葱郁,万物并秀。两江之畔,涌动着深学细悟新思想的热潮。
“通过集中教育推动全党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是一条重要历史经验。”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围绕“以学正风”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为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以学正风·重庆见行动”主题系列报道,集中呈现全市主题教育的亮点成绩和特色做法,以促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
“我们天天都在期盼,家门口的步道赶紧建好,不仅茶余饭后休闲散步多了好去处,孩子上班乘坐轨道也方便。”家住九龙坡区奥园康城C区的刘大妈,一有空就溜达到小区旁,看看正在建设中的谢家湾轨道站步道。
山城步道,已成为重庆城市的一张“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发挥更大作用,市住房城乡建委大兴务实之风,深入一线,听取群众的真需求、真问题。
作风建设,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以学正风的态度和力度,直接决定主题教育质量和成效。
深入调查研究
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刘大妈口中的谢家湾轨道站步道,原本是一片荒坡。为了便捷居民出行,2021年,该步道启动建设,项目起于黄杨路,途经建川博物馆和抗战兵工街,止于龙腾大道上跨桥,全长约1100米。
今年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市住房城乡建委道路处的工作人员,通过随机走访、问卷调查、工作座谈等方式,合理、精准地对山城步道开展调研。
谢家湾轨道站步道方便了市民出行。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得知有居民担心谢家湾轨道站步道晚上光线不够亮、沿途休息设施设置不够等问题,市住房城乡建委第一时间对建设方案进行调整,新增了900多盏照明灯和座椅。
据谢家湾轨道站步道施工方、中国十八冶项目经理刘相佐介绍,目前,步道已完成96%,预计6月底能基本完工。“针对居民之前反映,从步道去轨道站不够方便的问题,我们正抓紧建设一部电扶梯,方便步道和轨道站接驳。”
大兴务实之风离不开调查研究的支撑。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这也体现在近日印发的《重庆市中心城区山城步道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上,重庆力争再用三年的时间,打造山城步道“2.0版本”。
谢家湾轨道站步道全长约1100米。受访者供图
“为了科学、合理、精准对山城步道开展调研,我们结合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对山城步道提出的建议,综合市民群众意见,科学设计调研问卷。”市住房城乡建委组织人事处处长刘洪科表示,同时,选定具有代表性的11条步道、3个商圈、2个街道为调研点,并邀请涵盖不同年龄、职业的市民参与座谈,全面获取了山城步道建设、管理和日常使用中的存在的问题。
这也是市住房城乡建委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一个缩影。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住房城乡建委组建专题调研组,发放调查问卷72838份,完成调研报告86份,深入查找分析推动高质量发展问题短板及根源。
聚焦所忧所盼
解决棚户区改造“最后一公里”
“以前我们家每当下雨家里就要拿盆子接水,心里很不踏实。”位于巴南区木洞镇棚户区的居民反映,居住的筒子楼大多“年过半百”,出现建筑结构老化、外立面破损、屋面渗漏、管线杂乱等问题,群众要求改造的呼声十分强烈。
巴南区木洞镇,搬迁安置后,统一打造的街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为切实消除居民房屋安全隐患,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及条件。近年来,巴南区针对木洞镇危旧房现状及分布点位,以“居民自愿”为原则,采取修缮加固、原址改建、搬迁安置等三种方式,分类分期实施棚户区改造,让810户居民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今年6月,市住房城乡建委深入到木洞老街棚户区改造现场,现场指导木洞老街排水管网整治及房屋外立面改造等工作,推动木洞镇棚户区改造项目顺利实施。
巴南区木洞镇,修缮加固后的住宅焕然一新。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为让更多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市住房城乡建委一方面,以主题教育为契机,聚焦旧城区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推进棚户区改造,切实消除房屋安全隐患、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一方面,将消除城镇C、D级危房安全隐患作为棚改工作的重点,全面摸排危房情况,按照“先搬离、后整治”思路,因地制宜制定实施计划。
据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到2025年,全市将实施城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三年行动计划,预计推进8.3万户棚户区改造。
注重成果转化
解决企业审批“最后一公里”
2023年5月,《重庆市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帮代办工作方案》出炉,明确各区县以政务服务机构及相关职能部门为工作主体,开展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帮代办”服务工作。
“以前来跑新建厂房手续,有时候会因为资料填写不规范,要跑几次才能办好。”在九龙坡区行政服务中心三楼“帮代办”专区,重庆途安道路工程维护有限公司行政主管陈斌,正在为即将新建的厂房办理施工许可证。“现在有了专人帮我代办,从指导准备申报资料、填报审批系统,到审批过程跟踪催办、审批结果信息反馈,提供全流程服务,省事又省力。”
谢家湾轨道站步道成了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帮办”是指政务服务机构及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作为帮办专员,根据项目单位需要,为其提供咨询、指导、协调等服务;“代办”是指政务服务机构及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作为代办专员,代替项目单位完成相关事项的办理,项目单位只需提交符合要求的申报资料和收取结果文件,不参与中间办理过程。
这也是市住房城乡建委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在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通过走访、调研后,发现企业最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市住房城乡建委还将对照整改目标、整改时限,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推动解决余下问题;落实“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督查回访”工作闭环要求,每两周动态更新调研问题和成果转化运用“两份清单”,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具体举措。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董进/文 李文科/图、视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09: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