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后世人为何总是贬低清朝,清朝真的那么差劲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0 09:52:00 来源:戏说三国

作为一个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人,我对古代所有王朝都不怎么感冒,就像鲁迅先生写的那样,翻开历史的每一页,都歪歪斜斜的写着“吃人”两个字。如果非要从矮个里挑个高得,我觉的清朝还算可以的,就是后期运气太背,几千年来,农耕文明对阵工业文明的机会,让清朝给摇到了。这没什么可说的,工业对农业完全是降维打击,搁谁身上结局都一样。

后世人为何总是贬低清朝,清朝真的那么差劲吗?

也许身处汉族正统中原文化,让我们对于女真人建立的清朝生来便带有偏见,认为这是对汉文化的腐蚀,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不增反退。我固执的认为,清朝对明朝就是野蛮攻陷了文明,就像蒙古对宋朝那样令人发指。后来研究下明史,发现后期的明朝,已经到了不灭就天理难容的程度。准确来说明朝得覆灭不是清朝直接所致,一开始是内部所致,清朝入中原一开始也是打着“保明”的旗号来的。刚开始清朝的十几万八旗子弟,见到明朝还是内心发怵的,人口相差太大看不到一点赢的希望。这得多亏“友军”相助,才让清朝捡到这么大的瓜。

清朝总结过往王朝的弊端,进行逐一革新。第一没有藩王叛乱,对于皇子不封地全部得在我眼皮底下活动,这样一来有点风吹草动我就能察觉。

第二就是没有宦官乱政,纵观清朝除了后期出了个梳头梳好手艺人李莲英,就没有像样的宦官能臣。再说李莲英没什么实权,除了在慈禧面前吹吹风。

第三没有朋党之争,乾隆时期出了个和珅是个巨贪,但一直在乾隆的掌控之中,和珅能讨好乾隆但被他儿子嘉庆给宰了。这说明这样一个权力巅峰的能臣,并没有自己的派系,杀他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无后顾之忧。不像明朝整倒一个严嵩,差点要了明朝半条命。清朝帝王的平衡之术玩的还是不错的,集大成于一身。

第四皇帝勤勉,清朝皇帝的质量都是相当不错的,那康熙雍正那就不多说了,放在现代社会也是妥妥的劳模,什么996、007在人家那都是小菜,就连光绪帝,在被囚禁期间都在恶补英文,以图以后能重出江湖再撑大清。

第五火耗归公摊丁入亩,清朝虽然也剥削,但不像其它王朝这么歇斯底里,制定政策缓解底层人民压力,当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民变。明朝从刚建立就发生民变一直到结束,清朝前中期民生还是可以的。有人说清朝的文字狱,但和明朝等级森严的剥皮抽骨之术还差点味道。

后世人为何总是贬低清朝,清朝真的那么差劲吗?

最后一个说最重要的,那就是领土完整。清朝对于我们最大的贡献就是领土,明朝才400多万到清朝巅峰时期有1300多万,也就是清朝打下的海棠图,如果没有清朝,你今天去西藏、新疆、青海都得办签证。虽然后期也丢了不少,就有不少人拿这说事,称明朝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君王死社稷。明朝是不割地但它也没增加啊,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谁的贡献大?是清朝让阔别千年之久的西域重回中原的怀抱。清朝即使后期被打出屎,也给我们留下960万平方的土地,你从明朝能继承多少土地?一点不丢的情况下也只有400多万平方。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后世人为何总是贬低清朝,清朝真的那么差劲吗?

我前面说过,我对历史封建王朝印象都不怎么好,但我想从事实出发,客观的评价这一切,不刻意的捧高谁或者踩低谁,因为过往历史对我们现代生活影响不大。除了给我们个机会让我们在这里打嘴炮。所以就有个别自媒体神话某个朝代,神话某个人物。这样的造神造物的行为,到现代社会也是屡见不鲜。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深究之下全是惨不忍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0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就有禁海令,为何说是清朝的闭关锁国危害了后世
...就已经有了海禁的命令,为何说是清朝的闭关锁国危害了后世的中国呢?这主要是因为清朝时候的中国闭关锁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明朝时候的“海禁令”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明朝初期的时候对
2024-08-02 16:58:00
雍正在位13年为何总觉得他在位时间短?是比较对象错了
在清朝时期曾出现过“康乾盛世”,这一盛世可谓是清朝发展的顶峰阶段,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曾经的封建王朝有多么的繁荣昌盛,而开创这一盛世也是经历了三个朝代,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可实
2022-12-18 11:06:00
五岳之首:泰山的历史与文化
...的由来。正因他在统一天下后,第一次封禅泰山,才有了后世无数帝王,对于泰山的向往和追求。有祖龙榜样在前,这封禅泰山就成了无数帝王的终极追求。秦始皇追求的是什么?无疑是那盖世荣耀
2023-10-12 08:47:00
除大明锦衣卫外,历史上凶名赫赫的三大王朝侦缉机构
...年的封建政治文化中,作为皇权耳目的特务机构一直也是后世所津津乐道的,甚至被冠上“鹰犬”的称呼。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有名的特务机构当属明太祖朱元璋所创立的大明锦衣卫了,耳目遍
2022-12-27 16:00:00
清朝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殃民的太监。但随着乾隆帝的驾崩,清朝开始由盛转衰,后世皇帝的执政水平和治国能力也逐渐下降,宦官势力再次抬头,也出现了屹立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不倒的太监曹进喜,因为是“三朝元老
2023-06-14 15:35:00
大明朝的纯爱战神:明孝宗朱祐樘
...的钱。果然,文官的嘴骗人的鬼。其实真实的朱祐樘,和后世的败家子乾隆,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只不过乾隆把钱花到了个人享受方面,而朱祐樘把钱花到了求佛问道上。朱祐樘比嘉靖老道更迷
2024-09-02 11:05:00
为何说乾隆活了89岁,带走了“康乾盛世”
...”,却留下很多糟,糕的东西。二、乾隆历史贡献:影响后世的并不少,比较复杂说乾隆是“千古一帝”,估计很多人都不服,认为他是得益于康熙、雍正打下的基础,是典型的“皇三代”,坐享其
2024-07-11 21:02:00
历史上6人比李世民强,李世民望尘莫及,不是一个档次
...建设,还是军事征伐,或者是对外交往,汉武帝都有影响后世数千年的“功绩”,令人敬佩。军事上:汉武帝反击匈奴,多次派兵远征漠北,将战场转移到敌人家里,非常了不起。汉武帝之前,中原
2023-08-20 17:00:00
为何说清朝的强大远远超乎现代人的想象
...明领导,使得国家繁荣昌盛,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为后世子孙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康熙帝幼时登基,年仅八岁,初时依赖重臣鳌拜辅佐。然而,他天资聪颖,胆识过人。及至十六岁,康熙帝机智
2024-08-02 16: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