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消费日报
陪拍兴起得益于颜值经济下人们对美的热切追逐。除此之外,陪拍还在社交表演、旅游打卡、陪伴经济和社交补偿方面展现出了自身的发展优势。
社交表演需要:
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美照,美化自身的社交形象是个体常见的表演。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就将人们的日常社会交往比作表演,个体出现在他人面前时总会试图控制他人对当下情境的印象,通过种种方式建构个人形象上的神圣完美,完善理想化印象。
对比之前的写真、跟拍和约拍等服务,陪拍出片虽然可能不够精致好看,但作为社交美化的工具,陪拍其实满足了更多普通人的需求——既充满生活化气息,显得自然不刻意,又能达到审美要求,有助于人们完成恰当的日常社交表演。
旅游打卡热度助推:
艾媒咨询出品的《2022年中国千禧青年消费行为调研分析报告》指出,近一半的千禧青年偏好通过旅游来社交。
在旅游中,拍照打卡成为人们的消费风尚。陪拍的兴起也得益于人们的这一消费习惯,甚至一些陪拍还自动附带了地陪、导游的性质,帮助游客规划当地旅游和绝佳出片地。
陪伴经济需求:
近年来,单身人士越来越多。据百合佳缘集团和艾瑞咨询联合出品的《2021年中国当代不婚主义白皮书》,中国单身人口总数约3亿人。针对这部分人群兴起了“一人经济”和“陪伴经济”。
2020年,腾讯营销洞察出品的《2020写真消费人群需求报告》还曾指出,18-44岁女性群体是写真的目标人群,约2.38亿。可见,女性更偏爱拍照记录自己的美,是拍摄类服务的重要消费者。
尽管单身,但是渴望爱与陪伴是人的天性。陪拍其实也是一个陪玩陪逛的过程,迎合了单身人士寻找“陪玩搭子”的需求。由此,一些陪拍帖子往往也会顺势挂上“给一个人出去玩想拍照的姐妹提供方便,只给女生拍”之类的宣传语。
寻求社交补偿:
陪拍也是一种弱社交补偿。陪拍的摄影师虽然不够专业,但胜在擅长社交,对不擅社交的模特尤其友好,且双方是年纪相仿的年轻女性,通过“社牛”摄影师来带动“社恐”模特,有助于让双方基于兴趣圈层开展话题,寻找到社交的舒适边界,更有利于让模特自然放松,呈现出更好的拍摄状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1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