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赤壁之战三大关键人物,其中一人坑了曹操两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3 19:15:00 来源:戏说三国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关键战役之一,战前曹操平定了北方后意气风发南下牧马,兵锋所指,荆州刘琮投降。孙权和刘备虽然联盟,但是实力和强大的曹操相比差距很大,一场大战之后结局却是出人意料,曹操大败仓皇北遁,不仅丧失了统一南北的最好机会,还使得刘备乱中取胜一举得到荆南四郡,进而以此为跳板拿下西川,孙权则是稳固了江东基业,从此天下三分。

赤壁之战三大关键人物,其中一人坑了曹操两次

赤壁之战,孙刘获胜曹操败北的原因很多,这个今天不做详细分析,只说在此战役中的三个关键人物,没有这三个人周瑜的计策就不能成功,曹操也就不会三番两次被周瑜坑,被自己人坑,从而一次次做出错误的判断,使得胜利的天平慢慢的倾向周瑜,最终导致大败。

赤壁之战三大关键人物,其中一人坑了曹操两次

我们先来梳理下赤壁之战的大概脉络和经过:曹操大军压境--孙刘联手抗曹,周瑜是总指挥--曹操北军不习水性,曹操任命原荆州水军大将蔡瑁张允出任水军都督--蔡张二人熟悉水战,周瑜忌惮--蒋干过江探江东虚实寻机劝降周瑜,反被周瑜设计,蒋干中计偷得蔡瑁张允通敌的假书信返回曹军大营--曹操中计杀了蔡张二人,周瑜大喜--黄盖献计火攻曹军,但需要有能放火之人,于是黄盖献计诈降曹操--周瑜施苦肉计打黄盖,曹操中计,相信黄盖是真降--虽然黄盖诈降成功,但是如果曹操水军船只不是连在一起而是散布江中,火攻也起不到太大作用,周瑜空有连环几次却苦于无法实施--蒋干意图将功补过再赴江东,周瑜等人张网以待,蒋干再次中计把庞统带回了曹操大营--庞统连环计,曹操再次中计把大船连在一起,程昱荀攸提醒曹操,曹操自信没听从劝告。自此,周瑜大事成矣。

从以上可以看出,赤壁之战有三个人物非常关键,说是左右了战役的结果也不为过,这三个人就是蒋干,黄盖和庞统。

赤壁之战三大关键人物,其中一人坑了曹操两次

先说蒋干,他是曹操的幕僚,和周瑜是旧相识。他是三人中最关键人物,没有他的两次江东之行,周瑜的反间计不会成功,反间计不成功,蔡瑁和张允安然无恙,两人久居荆州对水战很在行,训练出的水师战力不在江东之下,这是其一;其二,有他们两人在,庞统的连环计也不可能成功,曹操之所以把大船连在一起不怕火攻,就是因为以曹操的经验冬天不会有东南风,可惜曹操忘了他那是在北方,在南方就难说了,蔡张两人对水战既然在行,也一定知道赤壁冬天会不会有东南风,有他们在一旁提醒,加上荀攸和程昱,曹操肯定不会再干把船连在一起的蠢事。

同样的,没有蒋干的第二次江东之行,庞统也没机会见到曹操,你想如果是庞统贸然主动去找曹操,以曹操生性多疑的性子肯定会怀疑,那事情就黄了,现在是曹操的自己人蒋干偷偷的在江东眼皮底下把庞统带过来就不一样了。曹操可怜啊,被自己的手下连续坑了两次,说到底还是曹操自己得意忘形了。

赤壁之战三大关键人物,其中一人坑了曹操两次

再说庞统。如前所述,不管是周瑜借蒋干之手除去蔡瑁和张允这两个心腹之患,还是后面苦肉计黄盖诈降,如果没有庞统忽悠曹操的连环计,把大船连在一起,“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火势再大也起不了大作用,曹操把把大船连在一起相当于是作茧自缚。庞统献的连环计给整个计划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

赤壁之战三大关键人物,其中一人坑了曹操两次

最后说黄盖。周瑜的计划堪称完美,一环扣一环,先除蔡瑁张允,再使曹操作茧自缚把大船连在一起,现在只差一个放火之人,这个人就由第三个关键人物黄盖完成。可是要接近曹操放火也不容易,于是两人实施苦肉计:周瑜打黄盖,五十大板那是真打,打完之后黄盖就有了充足的借口诈降曹操。在取得曹操的信任之后,周瑜以黄盖为先锋,轻舟突进,终于一把大火把曹操大军烧死烧伤大半,取得了赤壁之战的大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3 23:45:3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说说曹操生平最忌惮的三大将
...人才。曹操对周瑜有所忌惮是从实质上来说的忌惮,就像赤壁之战曹操吃的亏可是不小,不过小编要在这里说一下,或许大家都会认为赤壁之战是诸葛亮的功劳,其实咱们历史上的赤壁之战还真就和
2023-06-22 15:25:00
周瑜的军事才能弱于姜维吗?
...声来,周瑜比姜维要大一些,尤其是苏轼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风流潇洒、雄姿英发的形象就定格在
2023-08-24 17:25:00
三国时期这三位名将建功立业无数,却被《三国演义》黑得很惨
...衬出诸葛亮初出茅庐立下的“第一功”。这还不算完,在赤壁之战之后,镇守南郡的曹仁又中周瑜所设下的陷阱,丢失了城池。但是实际上,曹仁为曹操的称霸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攻打袁术、大破
2023-01-06 16:26:00
这位东吴名将,曹操对他朝思暮想,刘备视其为眼中钉
...大都督周瑜。曹操对其朝思暮想,却被拒绝于千里之外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其影响之深远,不亚于曹袁官渡之战。也正是因为周瑜在此战中取得胜利,一举斩断了曹操在有生之年
2023-06-19 09:29:00
东吴帅才周瑜、吕蒙、陆逊,他们的结局如何?
...与他们有关。比如“既生瑜,何生亮”,唐朝诗人杜牧《赤壁》里“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三国三大战役里有两大战役与他们有关。赤壁之战周瑜挥斥方遒,踌躇满志,孙刘联军最后
2023-04-25 09:28:00
周瑜和陆逊两位大将对比,谁的实力更强?
...终。周瑜弹琴周瑜,字公瑾,三国时期东吴的大都督,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刘备大军大败曹魏,是个极具个人魅力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的典故常见于后世的诗词中。在老版的《三国演义》中,能看到很
2022-12-19 20:21:00
赤壁烽火照青史,周瑜英名永流传
...国名将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智慧,成为了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人物,为后世留下了永恒的英名。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周瑜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在这场战役中,
2024-07-25 20:32:00
周瑜生前指挥了哪三大战役?
...江夏之战结束半年后,周瑜又指挥了人生第二场大战——赤壁之战,时年周瑜33岁。208年秋,曹军兵临江东,周瑜力主抗曹,并亲率吴军,以火攻大败曹军于赤壁。赤壁之战奠定了周瑜汉末名
2023-01-22 16:01:00
雄姿英发话周郎
...肃坚决主战。孙权以他为统帅,联合刘备军,大破曹兵于赤壁,巩固了孙氏政权。次年击败镇守南郡的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欲率军取蜀,在由京城(今江苏镇江市
2023-10-17 14: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