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的孙子为何比儿子差太多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01 14:3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靖难其实颇让人费解,为何拥兵百万的建文帝会输给兵士只有30万的朱棣呢?

建文失败主要由以下三个原因

一、朱元璋的大清理使得建文无将可用。

在开国之后,数位开国名将不是病死,如徐达,常遇春。就是被杀,如蓝玉,朱亮祖等。而且杀人的明目繁多,著名的洪武四大案就是明例。仅其中空印案就连坐数万人,所有主印官员全部被杀,这其中就包括千古忠臣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而后来的郭恒案更是直接杀掉了六部中的几乎所有的办事官员,运气好的部只余尚书(部长)一人,侍郎(副部长)两人,运气不好的连尚书都被杀了。可见朱元璋在肃清异己上下的决心。

没了优秀将领保护的明帝国该如何面对当时还有一定实力的北元呢,朱元璋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他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锻炼自己的儿子--朱棣,派他挂帅出征,朱棣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率军大破北元军队。

朱元璋的本意是想派擅于指挥骑兵的朱棣镇守边疆,然而不幸的是,正是朱棣,后来攻破了南京

二、朱棣的坚决与建文帝的“仁慈”

在朱棣造反的那一刻,他就没有退路了,要么攻入京城登基称帝,要么兵败沙场马革裹尸。朱允炆也是一样,要么镇压平叛,要么兵败退位。成王败寇!

但是朱允炆明显没有认识到这点,他甚至给自己的军队下命令不要伤害朱棣,因为不想使自己背上杀叔之名。

而朱棣在这点上明显继承了他父亲的“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行事风格,他金钱收买宁王部下,迫使宁王交出强悍的朵颜三卫,率领不到二十万的军队李景隆的六十万大军对决并且完败李景隆。在与盛庸军对战时甚至亲自带领骑兵到前方侦察敌情,就是因为知道对方士兵不敢杀自己,盛庸无法派神机营(火枪手)射杀骑兵,万般无奈派骑兵追击,最后自然是不了了之。

估计南军心里也憋屈的够呛,眼前就是对方大官,杀掉就可以结束这场战争,但是皇帝不让,万一杀掉了长官怪罪下来,谁会干这费力不讨好的事呢。

三、建文用人能力太差

首先让我们看下第一次北平防御战时双方几位知名将领

北军:统帅朱棣,副将张玉,朱能

南军:统帅李景隆,副将盛庸,平安

这里面除了李景隆是个庸才之外,其他都是非常优秀的将领,但建文选得却是“用兵如神李景隆”

张玉朱能在北军中声望分别居一二位,常年随朱棣南征北战。

盛庸在后期被提拔为统帅,用火枪阵大破朱棣,杀张玉朱能,使得北军士气低沉,若不是后期朱棣绕过山东直攻京城,和盛庸军打下去朱棣必败无疑。

平安,曾经是朱棣部将,十分熟悉朱棣战法,作为前锋大将在朱棣第一次南下过程中大破北军。

显而易见,如果开始时南军统帅是盛庸或者平安,那我们就可能不会看到永乐大帝这个名号了。然而建文帝却偏偏选了个李景隆。

我们来看看建文帝这边的选入用才:

听闻朱棣造反的时候,本来建文帝朱允炆派大将耿炳文平叛,却在半路上又换成了李景隆。可惜李景隆不但是个军事庸才,而且懦弱至极。本身如果元帅是耿炳文的话,那最少南军不会败得那么惨。

而李景隆乃开国大将李文忠之子,小时候常和朱棣在一起玩,朱棣很是熟悉,这样的人更不适合作为主帅。

建文帝这边的谋臣也差强人意: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各个都是庸才,特别是当李景隆惨败之后,收到消息的黄子澄竟然自主掩盖,只因李景隆是他推荐,不想折了面子,最后朱棣围攻南京时,他居然跑去给朱棣开门,使得原本牢固的京城被破。

朱棣曾送到京城当人质的三位皇子后来也被建文帝放了。数年后,正是其中的二皇子率援军赶到京城,才挽救了朱棣军的士气。最终攻入京城。

再看北军朱棣这边的选入用才:

首先朱棣本身就是公认的最强将领,加手下的大将张玉,朱能,在北平保卫战中以少于对手三倍的兵力把李景隆打的丢盔弃甲

其次任人唯贤,谋士才能杰出,举几个例子:

谋士:姚广孝,朱棣军宣誓出征时,突然狂风大作,骤雨突至,军中皆以不详,姚广孝挺身而出:传说真龙下凡都会有风雨相伴!稳住了军心。朱棣与盛庸作战遭惨败,军心不稳,所有将领都要求撤军时,又是他挺身而出,力主继续进攻。在朱棣无法攻破山东时,提议绕过山东,直击京城,最终实现了他最初许给朱棣的诺言,送给了朱棣一顶白帽子。

马三保,原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兵,朱棣看中起用为亲兵,后在郑村坝战役中出谋划策击败南军,之后便一路随军打仗。哦对了,他就是大名鼎鼎后来七下西洋的:郑和!

还有后来著名的内阁三杨,张辅等等,均为一代名臣。不得不说后来仁宣盛世的出现也有朱棣不小的功劳。

识人用人,北击蒙古,内稳朝政,削藩集权,七下西洋,万国来朝,朱棣不愧为一个好皇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1 1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朱元璋宁可传位孙子,都不传位给朱棣,难道不是亲生的吗?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临终前,他指定了自己的继任者,即皇孙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是朱标的儿子。朱元璋担心战功赫赫的英
2024-02-29 21:48:00
兵败的建文帝朱允炆,何以说出“悔不听辉祖言”
...做出不轨的行为。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故事,就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的接班人朱允炆和臣子的故事。一代豪杰朱元璋我们这里说的臣子,不是别人,正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亲皇叔燕王朱棣。话说当年朱元璋
2024-04-25 23:13:00
徐家忠魂:徐辉祖坚守忠义,宁死不降朱棣
...怎样,太祖赐给中山王开国功臣子孙免死,你敢杀吗?”朱元璋去世后,他的孙子朱允炆即位,成为了建文帝。为了巩固政权,建文帝任命了开国功臣子弟,其中徐达之子徐辉祖掌管了中军都督府。
2024-03-03 14:46:00
他是朱元璋留给孙子的护身符,被建文帝一次用废
明太祖朱元璋,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杰出的君王之一。推翻元朝统治,除暴乱,平定天下,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为大明王朝打下近三百年的基业,他的伟大毋庸置疑。明太祖朱元璋
2023-01-17 22:51:00
朱元璋临死前为何要询问朱棣来没来呢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但是他和其他人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因为他并没有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反而是传给了孙子建文帝,要知道朱元璋的儿子们都是非常优秀的,朱元璋此举无疑是
2024-06-24 15:35:00
《建文皇帝遗迹》披露,建文帝活到了宣德年间,被称为“老佛”
自从朱元璋建立了明朝,这个朝代便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了276年,期间共有12位皇帝登上了皇位。明太祖朱元璋是开国皇帝,而紧随其后的第二位皇帝则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人们都称呼他为建
2024-08-09 11:42:00
明朝开国功臣李文忠,不仅能战善战,十九岁跟随朱元璋征战沙场,此后有成为平定江南、征伐北元的重要将领,而且他是朱元璋的亲外甥。在评定功臣的功绩时,李文忠位列第三,仅次于徐达、常遇春
2023-03-14 11:03:00
徐达长子忠于建文帝,第四子支持朱棣造反,两人的结局如何?
...达因北伐有功被封为魏国公,同时还赏赐一张免死铁券,朱元璋对徐达的功绩非常认可,曾夸赞徐达“功贯古今人第一”,由此徐达成为大明军方的领头羊,就连朱元璋的侄子曹国公李文忠遇到徐达
2023-03-02 21:07:00
建文帝生死之谜,这条密道真的救了他一命?
...解开这个秘密吧!话说这建文帝,其实挺可怜的。他爷爷朱元璋打下天下,为了不让子孙后代争夺皇位,就把自己的儿子们封为藩王,让他们守护国家。可惜事与愿违,藩王势力越来越大,反而威胁
2024-12-12 08: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