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王生银 杨艳娇
它是一个国西南边陲“哨兵”,是一个年轻的佤族村寨,也是一个美丽的边境幸福村,它就是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班搞村垌那海自然村。“垌那海”在佤语中意为有平坝田地和水的地方,代表着和谐平安、健康幸福、富饶美丽的意思,该村距班老乡政府驻地16公里,距159号界碑100米,有“沧源抵边第一村”之称。这里的村民继承传统,不改初心,守护国门,在边境线上开地建房、发展产业、巡边护边,这一守就是36年。
说起村子的由来,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为守护好疆土、保护好边民安全、维护好边境稳定,1987年,班老乡班搞村建立垌那海联营胶队,邀约班搞村16位老人相聚一堂,就如何保护好赖以生存的土地进行商讨,最后一致决定从班搞村3、4、5组抽出13户身强力壮的年轻家庭和1户有威望的老人,搬迁到159界桩旁安寨扎营,取名为垌那海。
从无到有,垌那海成长起来的36年
“这里海拔520米,平均温度25℃,年降水量1750毫米,是疟疾高发地带,没房、没路、没电,到处是荒地野草,没有更多的人愿意搬到垌那海。刚开始没房、没住处,我们就用草把自己捂起来,取暖防虫叮咬,用近两个月时间割草、砍树桩、编茅草片,集中盖房子,就在距离界碑100米处安家扎寨。”班老乡垌那海自然村原胶队队长田新华回忆说,垌那海建寨初期,不仅基础设施薄弱,村民与外界相连的只有一条山间小路。搬迁到这里的14户农户一边种植橡胶、一边踏山开路、一边巡查边境线,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已成为生活日常。
如今,再走进垌那海,村口的“大象喷泉”生动有趣、寓意满满;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开门营业、欣欣向荣;一栋栋美观大气、黄墙红瓦、颇具民族特色的二层楼房镶嵌在“绿宝石”中间,格外耀眼;村子、院子、屋子洁净明亮,农户家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微药园形成“四微”景观,垌那海村民安居乐业,俨然一幅生态宜居的幸福村寨新画卷。
转眼36年过去,从一开始的竹篱笆、茅草房到后来的石棉瓦空心砖房,再到现在的砖混结构小洋楼;从14户人家到35户;从开林种橡胶、踏山开路到通水、通电、通路、通网络;从“杂草丛生”到产业发展兴旺、村民生活富裕……垌那海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步把“泥泞山路”走成了“康庄大道”。
“再危险再困难,我们也要巡边”
“我1995年成为界务员,算是村上的‘第二代界务员’。现在的巡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山路不好走,尤其到雨季巡边艰难更不言而喻,山高坡陡,更加危险,但是为了边境稳定,再危险再困难,我们也要巡边,就怕界碑遭到破坏、界线被塌方掩盖。”肖中华是垌那海村一名外事界务员,从事这份工作已有25个年头,曾被评为“云南省优秀外事界务员”。
每次巡查边境线,肖中华都会约上村里的护林员和护边员,带上事先准备的干粮、巡边工具,便开始巡边,一走就是两天的时间。作为边境上的村民,用实际行动捍卫国门边境安全稳定,为平安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来,为强化守边固防,垌那海以网格化管理和防控为抓手,组织党员对边境线划段管理,建立“十报告”机制,全面清除边境管控盲点,做到“人人是哨兵、家家是哨所、村村是堡垒”。
同时,加大治安巡逻力度,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农村安全隐患治理,突出平安建设。将法治、德治、自治融入乡村治理工作中,常态化开展打击跨境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法治知识宣传,不断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守边固防意识,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守边的初心,“党政军警民一家亲”协作共管的互助模式不断巩固。
从人迹罕至到幸福村庄,守护家园更建设家园
过去的垌那海人迹罕至,村民们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11.4公里的边境线,艰辛、贫困不言而喻。发展,也成为当地群众的共同夙愿。
脱贫攻坚以来,垌那海立足区位优势,把培育富民产业、实现群众增收与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同规划、同进行,巩固橡胶种植和发展林下养殖的同时,组织发动群众在各自庭院种植芒果、荔枝、百香果,发展庭院经济。户均种植20盆鲜花,极力打造集“守边固边、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子,驶入了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快车道”。
垌那海从原先的14户发展到现如今35户142人,产业主要以橡胶、坚果、特色水果、肉牛、生态猪、佤鸡养殖为主,2022年人均纯收入17084.75元,逐步发展成为沧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的示范型村庄。
“村民现在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还有一些在外的年轻人也返乡创业。”班老乡班稿村党总支书记表示,现在大家不仅要守护家园,也卯足劲建设家园。
走进垌那海,聆听这里“成长”的点点滴滴,仿佛看到了过去佤山人民的艰辛岁月。如今的垌那海村庄规划有序、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产业发展有序推进、乡村治理安全稳定,群众正以新的精神面貌踏上新征程、迎接新希望。
几十年来,从群众到“战士”,从“新兵”到“老兵”,在南滚河畔,他们传承佤族祖训,弘扬和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无怨无悔,为边境安全稳定和繁荣发展构建起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堡垒”,世世代代守边、稳边、固边、兴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