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缅怀一位抗美援朝前辈
张 柏
八十年代初,父亲还在天峨县六排公社工作,我们全家居住在一套60平方米的旧瓦房里。一位背着旧挂包、身上穿着土布衣服、脚上穿着陈旧却干净解放鞋的七十多岁的老人,每个月总有几天,会在中午或者晚饭时间敲响我家的大门,父亲都会热情的招呼老人一起上桌。老人呢,也不客气,从旧挂包里掏出用塑料袋装着的桃子、李子或者枇杷、葡萄,有时候是土鸡蛋递给我们,然后,掏出一个装有自己熬制的土酒的酒壶,父亲和老人,会开心的碰几杯。
听父亲说,老人是六排公社仁顶大队的,名叫张秀光,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名老党员。
1988年,我到外地一所学校上学,因父亲工作变动,全家搬离了六排公社大院,此后多年,很少再有机会见到老人,但心里却一直没能忘记。
2002年夏天,我供职的电视台接到读者来电爆料,说六排镇高架屯有一位农民老党员,名叫张秀光,参加过抗美援朝等战争,立过功,受过奖,如今,居住在偏远的小村里…… 当时想,是我熟悉的那位老人吗?
记得和同事去采访那天,车子在崎岖陡峭的村级公路上行驶了一个小时后,还需在羊肠小道步行30多分钟,累得汗流浃背,腰酸腿疼。我们不明白,曾经走出大山,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最后载誉归来的他,为什么还要一辈子留在这个水、电、路三不通的偏远小山村?
时任仁顶村党支部书记的陈应文向我们介绍:张秀光1913年出生于六排镇仁顶村高架屯,1948年被国民党抓壮丁。不久,所在的部队投诚,他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先后参加淮海战役、四平保卫战、解放广州、海南岛战斗和广西十万大山剿匪战斗。后来,他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43军127师38团1连,先后任过班长、副排长……屡次战斗中,张秀光都英勇善战,不畏牺牲,多次立功,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授予的立功证书以及华北解放军纪念章一枚、解放华中纪念章一枚……
1953年,张秀光光荣复员,本来有条件安排一份安逸的工作,但他却自愿回到家乡高架屯,而且一辈子没有结婚。几十年来,他从没有向外界炫耀过自己的功绩,也从没有向政府提过任何要求,而是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先后担任过当时的仁顶大队大队长、大队党支部书记和大队养猪场场长等职。他为人低调,忠厚善良,为群众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办实事好事,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荣获过天峨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走着走着,不曾想,在距离高架屯不远的山脚下,竟然偶遇了张秀光老人。虽然多年不见,但我还是一眼认出,这就是经常为我们带水果、小吃的老人!
当时,火辣辣的太阳照在头顶,已是89岁高龄的老人蹲在路边,用手扯杂草、搬石头,旁边放着一根磨得光亮的手杖……老人说,年纪大了,大事做不来了,把路修得平整点,让寨子里的人出行方便些。
老人居住的房屋是农村常见的木质结构,房屋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进入堂屋,寒暄几句,老人转身走进卧室,拿出一个黄色陈旧书包,仔细地掏出一枚枚珍藏多年的纪念章、奖章等,每拿出一枚,都用一种平淡的语气,回忆与之相关的那些不平凡的经历。最后,老人微笑着告诉我们,现在每个月都有生活补助,吃穿不愁,和侄儿一家住在一起,每餐喝一点酒,不抽烟,天气晴朗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到门前菜地里,为蔬菜除除草、浇浇水,他说他很满足。
那期节目播出后,在天峨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天峨县领导深入老人家中看望慰问,邀请老人到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相关部门筹资修通了从天峨县城通往高架屯的公路,还为家家户户接通了电,通了自来水。
2004年6月,张秀光去逝,享年91岁。天峨县组织了悼念和慰问活动,附近的群众也自发前往参加追悼,送别这位慈祥、和善、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值得尊重和缅怀的老人……
老人虽然离去了,但他那舍家卫国、不忘初心的精神,永远激励和鞭策着后人。如今,在党员的带领下,高架屯群众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位优势,种植西红柿、辣椒等高山无公害蔬菜,大力养鸡养猪养山羊,并规模发展中药材、水果等产业,收入不断增加,家家建起了新楼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3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