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贾母八旬之庆并不是八十大寿,而是人生进入第八旬的庆典。
人生七十古来稀,每十年为一旬。老人过了七十岁生日就进入人生的第八旬,算作长寿之人。
儿孙为了孝敬,会选黄道吉日为老人庆祝,就叫八旬之庆。
尽管贾母生日在正月下旬,八旬之庆却放在八月初三,只因八月初三是黄道吉日,彼时贾政出差三年回家儿孙满堂,更能借此与朝中己方势力交集而不引人注意,一举两得。
不过《红楼梦》中有些伏笔特别有意思,越是提“寿”往往代表不寿。
比如刘姥姥给贾母讲雪下抽柴故事,张口就是“老寿星”。但若根据八十回前的线索伏笔来看,雪下抽柴的故事影射薛宝钗被贾宝玉以续弦之礼迎娶为妻,为病入膏肓的贾母冲喜,不想贾母当晚去世,宝玉宝钗因守孝不能圆房。至此薛宝钗一生完璧,贾母也坚持了反对金玉良姻的始终立场。
刘姥姥称贾母“老寿星”,实际引出贾母“不寿”。贾母的八旬之庆,肯定也有贾母寿终正寝的伏笔。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贾母的八旬之庆上,发生了两件事最不起眼的事,实际却最重要。
一,粤海将军邬家送的玻璃炕屏,只比江南甄家的满床笏屏风略差。
二,南安太妃来祝寿,期间要看姑娘·们。
玻璃炕屏有两层隐喻。
第一,玻璃稀碎,代表了贾府最终抄家的结局。
第二,炕屏代表萧墙。预示祸起萧墙,兄弟阋墙。贾府内乱是衰败之因。外患则来自贾府与粤海将军邬家这种手握军权的人家关系太紧密,导致皇帝猜忌。
而玻璃炕屏前后两副,一副是刘姥姥见到贾蓉来管王熙凤借。
王熙凤的炕屏来自九省都检点王子腾。王子腾是北部边防一把手。王家,亡家也。
粤海将军邬家,是南方边防一把手。邬家,无家也。
贾府与南北边防一把手如此亲近,才导致被皇帝猜忌抄家,也是他们惹祸之源。
所以,除了邬家的玻璃炕屏,还有甄家的满床笏屏风,结果没两天甄家就被抄家,预示贾府结局。
至于贾母的死,则通过南安太妃来祝寿体现,关键就在“看姑娘”这个环节。
南安太妃与贾母是同时代的四王八公老人,肯定是二代南安郡王妃。
唐代以后,国公与郡王品级基本相当,贾母和南安太妃都是王朝第一等的命妇,基本地位相当。
不光如此,当日老太妃去世,北静王与贾家租院子,北静王太妃都住在贾母的西首下院,也表明贾母荣国公诰命夫人的现实地位。
然而南安者,难安也。南安太妃在此出场,曹雪芹分明在暗示贾母这次寿庆,不光有抄家之祸的伏笔,更有让贾母寝食难安,最终寿终正寝之事。贾母一死,贾家树倒猢狲散,一环扣一环。
(第七十回)南安太妃笑道:“既这样,叫人请来。”贾母回头命了凤姐儿:“去把史、薛、林四位姑娘带来。再只叫你三妹妹陪着来罢。”凤姐答应了,来至贾母这边,只见他姊妹们正吃果子看戏,宝玉也才从庙里跪经回来。凤姐说了,宝钗姊妹与黛玉湘云五人来至园中,见了大众,俱请安问好……因一手拉着探春,一手拉着宝钗,问:“十几岁了?”又连声夸赞,因又松了他两个,又拉着黛玉宝琴,也着实细看,极夸一回,又笑道:“都是好的!不知叫我夸哪一个的是。”
南安太妃要看姑娘,这件事在当时豪门贵妇圈是个常事。贾府姑娘·们年纪大了,难得盛会来的都是各家王公诰命,岂有不叫出来露露脸,为日后姻缘预作筹谋。
这事贾母和贾家人都不方便安排,只有南安太妃这种老关系,又有身份的人做这个“巧宗”。既是卖贾母个人情,也为各家留一份香火情。
日后真有人家看中了贾府的姑娘,婚姻成了便是她做了一桩好事,得两边的人情不说,更叫贾家念好。
至于是不是南安太妃自己需要,大概不会如此。皆因相看别人家女儿做自家媳妇,不符合规矩礼仪。
贾母知道南安太妃的意思,大家心照不宣,这种事她以往也是常做。
但选谁出来见客,才是真有说法,当时家里除了三春、钗黛、湘云、宝琴等,还有家里和亲戚们家的姑娘。既不好全是自家姑娘见面,也不能呼啦啦全叫出来失礼。贾母安排初见的必然是她最看好,最拿得出手,也最需要应酬这些王公诰命的人。
所以,贾探春陪着林黛玉、薛宝钗、薛宝琴和史湘云一同出来,便是贾母的分寸和风度。
这些人言谈举止,应酬答对全是上上之选,不会出错,只会增长脸面。
史湘云是史侯的小姐,贵妇们大多认识且已经定亲,湘云出场便冲淡了“相看”的功利性。显得贾母进退得当,不小家子气。
薛宝琴是梅翰林家的准儿媳妇,如今在贾府认了王夫人做干妈。贾母叫她出来,一个是给薛宝琴这商贾女儿抬身份,增加她嫁去梅家后的身份底蕴。毕竟梅翰林的妻子也认不得这些王公诰命。还有一点是对外宣告梅家准新娘,被贾府老太君照顾的很好,别影响了声誉。
剩下贾探春、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没有姻缘的,才是贾母最要展示的。
其中贾探春是贾母主推,自家姑娘才是各位王公贵妇关注的重中之重,又是贤德妃的妹妹,哪有不好的。
而薛宝钗出场贾母也有私心。万一有人家看中宝钗,岂不就顺水推舟帮薛家解决了“好姻缘”,也不用在贾家耗着,贪心谋求金玉良姻让她不快。
至于林黛玉是贾母说了算。别人看中与否,给不给全在她一句话。再说黛玉来这么久,有些人也早认识。见见这些王公诰命只是开拓社交。
然而,意外就出在这次“见姑娘”的事上。贾母越是笃定的事,就越容易出现意外。
既然南安太妃隐喻贾母未来会“寝食难安”,见姑娘就成了关键。贾母最在意的无疑只有贾探春和林黛玉二人。
贾探春的判词和“姻缘签”杏花签,预示她日后远嫁异国做王妃。
林黛玉的判词和“姻缘签”芙蓉花签,借昭君出塞故事,也影射远嫁异国做王妃。
林黛玉的外号潇湘妃子,是贾探春所取。
潇湘妃子是娥皇女英二女同嫁舜帝为王妃的典故。
“石呆子扇子案”,石呆子就是贾宝玉,扇子通散。被抢去的二十把扇子正好是湘妃(潇湘妃子林黛玉)、棕竹,麋鹿(蕉下客贾探春)和玉竹(贾宝玉)。预示贾宝玉遭难,导致林黛玉被迫与贾探春二女同嫁海外异国,就此分散。直到贾宝玉出家后,才出海寻到林黛玉坟前,为她守墓余生。应了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对林黛玉发的誓言。
林黛玉和贾探春远嫁的去向,好巧不巧也与南安太妃有点关系。
当初薛宝琴得了赖大家的送的四盆花,不给别人只送了探春一盆腊梅,黛玉一盆水仙。引出潇湘馆四美讲述西海沿子真真国美人作诗故事。
薛宝琴背诵的那首诗,分明就是汉家女子远嫁异国思念故土之情。尤其“昨日朱楼梦,今宵水国吟”,联系林黛玉的水仙,紧扣《红楼梦》主题。
据此便能推测,林黛玉和贾探春日后南下西去,嫁去西海沿子的范畴,大概在如今东南亚与南亚之间的某地。可参考郑和下西洋路线。
而当初的暹罗国贡茶,林黛玉很喜欢便是个重要伏笔。
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第二首《交趾怀古》是写探春远嫁后声震海外的伏笔。交趾古名安南,就是如今的越南,比邻泰国。
安南与南安太妃谐音。
粤海将军邬家在南,也与南安郡王的爵号对应。
南安太妃让贾母难安,预示未来贾母之死,源于林黛玉和贾探春二女同嫁海外后,老太太寝食难安一病而终。
当初元宵节,提到贾母珍藏的慧纹,“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
贾府的三副慧纹“进上”两副,预示主动送了贾元春贾探春做帝王妃之事。贾母留下最喜欢的一副要自用,则是指林黛玉和宝黛姻缘。
但越是想留下就肯定越留不下。既然其他两副“进上”,林黛玉也肯定要被“进上”。
黛玉判词“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玉带就代表皇权。
香菱被薛蟠打死冯渊抢走,薛蟠字文龙,也是影射黛玉被帝王抢走。
而慧纹的作者慧娘十八岁去世,也与刘姥姥讲的茗玉小姐接近,暗示林黛玉“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在远嫁后很快与刘兰芝、唐婉、祝英台一样去世。
不管如何,南安太妃在贾母八旬之庆上见姑娘的事,暗示贾母之死与林黛玉和贾探春远嫁有关。二女日后南下西去嫁去西海沿子。
贾母在二女去后寝食难安很快病入膏肓,不久贾宝玉娶薛宝钗为贾母冲喜当日,贾母去世“树倒猢狲散”。贾府终因军权遭忌,更与北静王结党不轨被皇帝抄家。基本都从贾母八旬之庆的伏笔上得以体现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