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贾母:最终被南安太妃要了命,只因最看重的两个宝贝被抢走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19 19:55:00 来源:戏说三国

贾母八旬之庆并不是八十大寿,而是人生进入第八旬的庆典。

人生七十古来稀,每十年为一旬。老人过了七十岁生日就进入人生的第八旬,算作长寿之人。

儿孙为了孝敬,会选黄道吉日为老人庆祝,就叫八旬之庆。

贾母:最终被南安太妃要了命,只因最看重的两个宝贝被抢走了

尽管贾母生日在正月下旬,八旬之庆却放在八月初三,只因八月初三是黄道吉日,彼时贾政出差三年回家儿孙满堂,更能借此与朝中己方势力交集而不引人注意,一举两得。

不过《红楼梦》中有些伏笔特别有意思,越是提“寿”往往代表不寿。

比如刘姥姥给贾母讲雪下抽柴故事,张口就是“老寿星”。但若根据八十回前的线索伏笔来看,雪下抽柴的故事影射薛宝钗被贾宝玉以续弦之礼迎娶为妻,为病入膏肓的贾母冲喜,不想贾母当晚去世,宝玉宝钗因守孝不能圆房。至此薛宝钗一生完璧,贾母也坚持了反对金玉良姻的始终立场。

刘姥姥称贾母“老寿星”,实际引出贾母“不寿”。贾母的八旬之庆,肯定也有贾母寿终正寝的伏笔。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贾母的八旬之庆上,发生了两件事最不起眼的事,实际却最重要。

一,粤海将军邬家送的玻璃炕屏,只比江南甄家的满床笏屏风略差。

二,南安太妃来祝寿,期间要看姑娘·们。

贾母:最终被南安太妃要了命,只因最看重的两个宝贝被抢走了

玻璃炕屏有两层隐喻。

第一,玻璃稀碎,代表了贾府最终抄家的结局。

第二,炕屏代表萧墙。预示祸起萧墙,兄弟阋墙。贾府内乱是衰败之因。外患则来自贾府与粤海将军邬家这种手握军权的人家关系太紧密,导致皇帝猜忌。

而玻璃炕屏前后两副,一副是刘姥姥见到贾蓉来管王熙凤借。

王熙凤的炕屏来自九省都检点王子腾。王子腾是北部边防一把手。王家,亡家也。

粤海将军邬家,是南方边防一把手。邬家,无家也。

贾府与南北边防一把手如此亲近,才导致被皇帝猜忌抄家,也是他们惹祸之源。

所以,除了邬家的玻璃炕屏,还有甄家的满床笏屏风,结果没两天甄家就被抄家,预示贾府结局。

至于贾母的死,则通过南安太妃来祝寿体现,关键就在“看姑娘”这个环节。

南安太妃与贾母是同时代的四王八公老人,肯定是二代南安郡王妃。

贾母:最终被南安太妃要了命,只因最看重的两个宝贝被抢走了

唐代以后,国公与郡王品级基本相当,贾母和南安太妃都是王朝第一等的命妇,基本地位相当。

不光如此,当日老太妃去世,北静王与贾家租院子,北静王太妃都住在贾母的西首下院,也表明贾母荣国公诰命夫人的现实地位。

然而南安者,难安也。南安太妃在此出场,曹雪芹分明在暗示贾母这次寿庆,不光有抄家之祸的伏笔,更有让贾母寝食难安,最终寿终正寝之事。贾母一死,贾家树倒猢狲散,一环扣一环。

(第七十回)南安太妃笑道:“既这样,叫人请来。”贾母回头命了凤姐儿:“去把史、薛、林四位姑娘带来。再只叫你三妹妹陪着来罢。”凤姐答应了,来至贾母这边,只见他姊妹们正吃果子看戏,宝玉也才从庙里跪经回来。凤姐说了,宝钗姊妹与黛玉湘云五人来至园中,见了大众,俱请安问好……因一手拉着探春,一手拉着宝钗,问:“十几岁了?”又连声夸赞,因又松了他两个,又拉着黛玉宝琴,也着实细看,极夸一回,又笑道:“都是好的!不知叫我夸哪一个的是。”

南安太妃要看姑娘,这件事在当时豪门贵妇圈是个常事。贾府姑娘·们年纪大了,难得盛会来的都是各家王公诰命,岂有不叫出来露露脸,为日后姻缘预作筹谋。

贾母:最终被南安太妃要了命,只因最看重的两个宝贝被抢走了

这事贾母和贾家人都不方便安排,只有南安太妃这种老关系,又有身份的人做这个“巧宗”。既是卖贾母个人情,也为各家留一份香火情。

日后真有人家看中了贾府的姑娘,婚姻成了便是她做了一桩好事,得两边的人情不说,更叫贾家念好。

至于是不是南安太妃自己需要,大概不会如此。皆因相看别人家女儿做自家媳妇,不符合规矩礼仪。

贾母知道南安太妃的意思,大家心照不宣,这种事她以往也是常做。

但选谁出来见客,才是真有说法,当时家里除了三春、钗黛、湘云、宝琴等,还有家里和亲戚们家的姑娘。既不好全是自家姑娘见面,也不能呼啦啦全叫出来失礼。贾母安排初见的必然是她最看好,最拿得出手,也最需要应酬这些王公诰命的人。

所以,贾探春陪着林黛玉、薛宝钗、薛宝琴和史湘云一同出来,便是贾母的分寸和风度。

这些人言谈举止,应酬答对全是上上之选,不会出错,只会增长脸面。

史湘云是史侯的小姐,贵妇们大多认识且已经定亲,湘云出场便冲淡了“相看”的功利性。显得贾母进退得当,不小家子气。

贾母:最终被南安太妃要了命,只因最看重的两个宝贝被抢走了

薛宝琴是梅翰林家的准儿媳妇,如今在贾府认了王夫人做干妈。贾母叫她出来,一个是给薛宝琴这商贾女儿抬身份,增加她嫁去梅家后的身份底蕴。毕竟梅翰林的妻子也认不得这些王公诰命。还有一点是对外宣告梅家准新娘,被贾府老太君照顾的很好,别影响了声誉。

剩下贾探春、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没有姻缘的,才是贾母最要展示的。

其中贾探春是贾母主推,自家姑娘才是各位王公贵妇关注的重中之重,又是贤德妃的妹妹,哪有不好的。

而薛宝钗出场贾母也有私心。万一有人家看中宝钗,岂不就顺水推舟帮薛家解决了“好姻缘”,也不用在贾家耗着,贪心谋求金玉良姻让她不快。

至于林黛玉是贾母说了算。别人看中与否,给不给全在她一句话。再说黛玉来这么久,有些人也早认识。见见这些王公诰命只是开拓社交。

然而,意外就出在这次“见姑娘”的事上。贾母越是笃定的事,就越容易出现意外。

既然南安太妃隐喻贾母未来会“寝食难安”,见姑娘就成了关键。贾母最在意的无疑只有贾探春和林黛玉二人。

贾探春的判词和“姻缘签”杏花签,预示她日后远嫁异国做王妃。

贾母:最终被南安太妃要了命,只因最看重的两个宝贝被抢走了

林黛玉的判词和“姻缘签”芙蓉花签,借昭君出塞故事,也影射远嫁异国做王妃。

林黛玉的外号潇湘妃子,是贾探春所取。

潇湘妃子是娥皇女英二女同嫁舜帝为王妃的典故。

“石呆子扇子案”,石呆子就是贾宝玉,扇子通散。被抢去的二十把扇子正好是湘妃(潇湘妃子林黛玉)、棕竹,麋鹿(蕉下客贾探春)和玉竹(贾宝玉)。预示贾宝玉遭难,导致林黛玉被迫与贾探春二女同嫁海外异国,就此分散。直到贾宝玉出家后,才出海寻到林黛玉坟前,为她守墓余生。应了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对林黛玉发的誓言。

林黛玉和贾探春远嫁的去向,好巧不巧也与南安太妃有点关系。

当初薛宝琴得了赖大家的送的四盆花,不给别人只送了探春一盆腊梅,黛玉一盆水仙。引出潇湘馆四美讲述西海沿子真真国美人作诗故事。

薛宝琴背诵的那首诗,分明就是汉家女子远嫁异国思念故土之情。尤其“昨日朱楼梦,今宵水国吟”,联系林黛玉的水仙,紧扣《红楼梦》主题。

据此便能推测,林黛玉和贾探春日后南下西去,嫁去西海沿子的范畴,大概在如今东南亚与南亚之间的某地。可参考郑和下西洋路线。

而当初的暹罗国贡茶,林黛玉很喜欢便是个重要伏笔。

贾母:最终被南安太妃要了命,只因最看重的两个宝贝被抢走了

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第二首《交趾怀古》是写探春远嫁后声震海外的伏笔。交趾古名安南,就是如今的越南,比邻泰国。

安南与南安太妃谐音。

粤海将军邬家在南,也与南安郡王的爵号对应。

南安太妃让贾母难安,预示未来贾母之死,源于林黛玉和贾探春二女同嫁海外后,老太太寝食难安一病而终。

当初元宵节,提到贾母珍藏的慧纹,“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

贾府的三副慧纹“进上”两副,预示主动送了贾元春贾探春做帝王妃之事。贾母留下最喜欢的一副要自用,则是指林黛玉和宝黛姻缘。

但越是想留下就肯定越留不下。既然其他两副“进上”,林黛玉也肯定要被“进上”。

黛玉判词“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玉带就代表皇权。

香菱被薛蟠打死冯渊抢走,薛蟠字文龙,也是影射黛玉被帝王抢走。

贾母:最终被南安太妃要了命,只因最看重的两个宝贝被抢走了

而慧纹的作者慧娘十八岁去世,也与刘姥姥讲的茗玉小姐接近,暗示林黛玉“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在远嫁后很快与刘兰芝、唐婉、祝英台一样去世。

不管如何,南安太妃在贾母八旬之庆上见姑娘的事,暗示贾母之死与林黛玉和贾探春远嫁有关。二女日后南下西去嫁去西海沿子。

贾母在二女去后寝食难安很快病入膏肓,不久贾宝玉娶薛宝钗为贾母冲喜当日,贾母去世“树倒猢狲散”。贾府终因军权遭忌,更与北静王结党不轨被皇帝抄家。基本都从贾母八旬之庆的伏笔上得以体现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安太妃要看姑娘,为何让贾母“难安”而死?她悔不该叫出林黛玉
...你不知叫我夸哪一个的是。”贾母安排薛宝钗、薛宝琴、林黛玉、贾探春和史湘云一起出来见客并不奇怪。这五人最是出类拔萃,可为这种大场面。当然,背后也有她老人家的一番算计。史湘云和薛
2024-09-18 18:35:00
南安郡王母子两个都挺满意探春,为何错失良姻
...趟王子腾家。王子腾嫁女儿,贾母王夫人命宝玉、探春、林黛玉、宝钗四人同凤姐一起去王家吃喜酒。想必这天南安郡王在王家偶遇了探春,并一见钟情了。南安郡王肯定和宝玉来往,宝玉又常和姐
2023-11-20 19:37:00
南安王太妃要见贾府的小姐们,贾母为什么只让贾探春出来相见?
...贾探春,一手拉着薛宝钗,问了年龄,连声夸赞。又拉着林黛玉和薛宝琴,着实细看,又夸一回。然后将备用的礼物打点出来五份给她们。这一番操作下来,南安王太妃的相看算是结束了,所以吃完
2024-12-04 09:40:00
红楼梦中人想获得好结局,需要得到一样宝贝,作者写在第一回
...者,都有幸运。先简单说一下莲。金陵十二钗三册之首的林黛玉、香菱和晴雯,都与芙蓉有关。林黛玉是芙蓉花签。香菱是甄英莲。晴雯是芙蓉花神。三册之首奠定了女儿薄命可怜的基调。尽管其中
2024-09-19 19:39:00
红楼梦:南安太妃的出场,不但要了贾母的命,更是害了林黛玉
...为众人姻缘搭桥,影射贾母寝食难安而死的第二个原因是林黛玉与贾探春二女同嫁海外异国之事。关于二女同嫁,以前文章讲过太多就不多赘述。可以搜一下以前与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同嫁作帝王
2024-12-15 17:33:00
刘姥姥的雪下抽柴故事,暗示贾母在薛宝钗的大婚之夜,寿终正寝?
...是贾母王熙凤实施调包计,导致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当晚,林黛玉泪尽而亡。可谓将“悲剧”渲染到极致。然而续书如此一写,就将八十回前的线索全都切断,完全成了两个故事。比如,林黛玉的结局
2024-09-18 18:35:00
皇帝抄贾家的真正心思,被史湘云一语道破,贾家无论如何都没救了
...的打击最大。因为不止贾探春出嫁,由于探春庶出连累了林黛玉和她效仿潇湘妃子二女同嫁,才让贾母寝食难安(南安太妃),前文多次讲过,不多说了。贾母同时失去探春与黛玉,一病不起很快去
2024-10-08 15:50:00
贾探春:远嫁之后才是人生巅峰,王妃尊荣并不是她的人生尽头
...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先是迫害贾宝玉,让林黛玉牺牲自己“卖一送一”,被“有凤来仪”与贾探春效仿“潇湘妃子”娥皇女英姐妹同嫁而去。林黛玉的潇湘妃子、有凤来仪,以及芙蓉
2024-10-06 16:51:00
《红楼梦》四大生日宴,全以悲剧收场,曹雪芹的用意你看懂了么?
...谈不上多愉快。随后更因小戏子的长相,引起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史湘云的不愉快。贾宝玉才有了一句醒悟偈言: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也像鲁智深唱词
2024-09-16 15: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