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
建设美丽家园 唱出舒心日子
——晴隆县沙子镇丰富乡村文化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记者手记:
屋后茶园满目青绿,屋前屋侧菜园规整、果园丰富、花园美丽,这是记者时隔一年再到晴隆县沙子镇,看到的三合社区的美丽蜕变。而在沙子社区的村歌大舞台上,来自各地的群众一展歌喉,唱民歌、唱山歌、唱流行,唱的都是开心与舒心。采访中,当地干部群众总是提到一个词——“盘活闲置资产”,这里曾是当地发展山地养殖的重要村寨,如今“腾笼换鸟”闲置设施一律激活、各有所用,过去集中流转的土地如今集中连片经营,因地制宜种植了梯田水稻、销售了生态稻米,发展了油菜种植、开办了榨油作坊……在三合、在沙子,无论是村庄整治,还是全民K歌,总会让人想到一句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乡村振兴的路子要走出来,能走出来,还真得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当前,正是油菜播种的季节,三合社区三千余亩田地里陆续撒下了充满希望的油菜种子。而在沙子社区欢快、嘹亮的歌声里,每一个周末舞台,都是群众自己的主场。
“庭优、院美、果蔬香”这是晴隆县沙子镇三合社区村民刘志有家门前的标语。这既是宣传标语,更是真实写照。记者时隔一年再来三合社区,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每家每户新修的庭院矮围墙,守护装饰着白墙灰瓦的农家院舍,小院里卫生、花草修剪打理得井井有条,一旁木制篱笆围挡着的菜园里蔬菜、果树长势很好。
菜园规整、果园丰富、花园美丽的“三园·庭院”,在三合,不止刘志有家有,而是家家有。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三合社区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022年以来,“三园·庭院”建设思路在沙子镇全镇推广,晴隆县沙子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和切入点,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内容模式,搭建村歌大舞台,让全民来K歌,激活文化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园”建设增强群众幸福感
深秋的三合社区,茶园一片绿意、田地里刚撒下会在春天开满田野的油菜种子、还有沿路整洁美丽的屋舍,村子充满生机和希望。
“这是刘勇家,没改造前,房屋前堆放了很多废旧木材、建筑废弃物,比较脏乱,现在既干净又漂亮。”在三合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建的指引下,走进了村民刘勇家,院子里花草陈设美,环境整洁,还有充满设计感的水池,一幅美丽农家之景。
王建介绍,在推进“三园·庭院”建设中,三合社区坚持“不大包大揽、不大拆大建,谁来建,建成什么样都是村民说了算”的工作思路,召开群众会、院坝会,经过和群众共商,以“群众主体、一户一策”的做法,通过对菜园进行规整加装围栏、花池绿化美化、果园修复增建景观等方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做到了整体有亮点、户户有特色。
“村民们自己投工投劳,最大限度地节省了劳动力开支,村里召集的石匠、水泥匠、木匠就成了设计者和建设者,镇里负责提供水泥、钢筋、砖头等必备材料,遵循就地取材原则,在节约建设资金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王建说。
融入群众想法,就地取材、村民家里无处堆放的坛坛罐罐变成了装饰品,废弃的石头砌成了鱼池,喜欢种菜养花的有了菜园、花坛。于是,三合社区的农家小院房前屋后,菜园规整、果园丰富、花园美丽,逐渐变得别具一格。老乡们的建设热情慢慢被调动,不少在外务工人员都回到家乡加入到庭院改造中来。
“我们自己参与改造,现在哪里都干干净净的,还修了鱼池,院子美丽多了。”谈到乡村建设“三园·庭院”提升改造,三合社区村民冯有华笑容满面。
“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了,大家越来越注重自家卫生、也越来越爱护周边环境,都在为建设和爱护我们的美丽乡村出力。”
冯有华家门前的院子不大,但有花、有小菜园、有鱼池,风吹过几片树叶飘落在池面,充满了诗意。
与此同时,沙子镇还不断思索创新,结合实际,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凝心聚力干、集思广益干、自力更生干“三干”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示范、群众主体、社会帮扶、乡贤助推“四方”作用,开展“两违”清理、村庄清洁整治、“三园·庭院”自建、村容村貌提升、乡风文明提升“五项”行动。初步实现菜园规整、果园丰富、花园美丽、庭院舒适的建设效果。
一户一景,推门是景。三合社区实现庭优院美的美丽嬗变,正是干群团结一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成果。
“建设改造还在持续进行中,我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村庄会越来越美丽,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幸福。”王建感言。
“美丽村歌”唱响幸福生活
丰富的文化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
今年8月以来,由沙子镇6个村(社区)联合主办的贵州村歌大赛活动每个周末在沙子社区火热进行。比赛接地气、奖品出新意,参赛选手面向全社会招募,只要爱唱、想唱、能唱,都能登上舞台一展歌喉。赛事期间不收门票、不收摊位费、不收停车费等形式,更好地激活了乡村自有的文化内涵,形成乡土文化的向心力、感召力。
“我们知道要举办村歌大舞台活动后,早早就报名了,为了把我们的山歌唱出来,唱得红红火火的,比赛前天天都在排练呢。”参赛选手、三合社区群众梁泽美提到该活动仍激动不已。
据了解,该活动采取人民主创、群众主推、社会参与的形式开展,以沙子社区为举办地,每周末举办一期,分别进行周歌赛、月歌赛和年歌赛,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举办以来每场活动都座无虚席。
“在月歌赛上得了第一名,奖品是一头300多斤的大肥猪,太惊喜了,其他奖项奖品还有黄牛、山羊、茶叶等农特产品,非常具有特色,不仅让我们唱得开心,奖品也很有意义。”谈到这次活动,大赛月冠军萧伟印象深刻。
好戏一台接一台。台上歌声满足观众视听,台下土特产品满足观众味蕾。比赛现场,群众通过把猕猴桃、红薯、百香果等土特产品免费发给观众品尝,宣传推介本地土特产品,赛场周边,当地群众摆摊设点,销售各种特色小吃、展示和推荐当地的农特产品。
“活动期间,我们的客栈、餐饮以及土特产品的消费都有了大幅提升,全镇上万斤百香果已经脱销,活动带来的经济收入达100多万元。”贵州村歌大赛组委会副主任王建说,增加群众收入,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振广大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精气神,正是贵州村歌大赛举办方的初衷。
目前,沙子镇村歌影响力在持续扩大、品牌也逐渐打响,活动开展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沙子镇的IP浏览量超过了4000万。村歌饱含着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他们以音乐为媒,展示乡村新生活、新面貌、新风尚,唱响美丽乡村新乐章。
作者:记者 龙波 单微
栏目:乡村行·看振兴
值班总编 邓伯祥 编 辑 黄莹 校 对 田倩 版 式 刘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