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
健全资助育人体系,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学生资助工作交出亮眼答卷
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15年来,玉林市学生资助工作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提质增效,形成了“奖、助、贷、免、补、减” 多元政策相结合的学生资助体系,全市累计共发放资助资金40.23亿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55.86万人(次);累计发放助学贷款58.59亿元,惠及35.1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
创新工作模式,确保应助尽助
为了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一个都不少”,玉林市不断探索与完善精准资助工作机制,并积极转变管理方式,着力提升监管能力,确保应助尽助。
玉林市编印了《玉林市学生资助工作手册》,统一全市学生资助工作流程,规范全市学生资助工作档案管理,形成了“三监督、四统一、六严把”的管理模式;2016年在全国、全区学校率先开展中职指纹考勤、手机App认证试点工作,规范资助资金管理,优化监管服务;2019年组建“数据比对”团队,开展学生资助信息数据比对工作,建立健全全市特殊群体学生信息数据库,并为特殊群体学生开通入学“绿色通道”。
为了方便学生就近办理助学贷款,打通服务惠民“最后一公里”,2016年,玉林市在全区率先设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乡镇代办点。目前,全市共设有助学贷款受理代办点22个,覆盖城区和边远乡镇,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玉林市还实行“首贷预约”“续贷线上”办理模式,建立市、县、乡、村(校)多层联动管理机制,推动全市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工作场所、工作队伍标准化建设。
坚持立德树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玉林市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贷前、贷中、贷后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进一步丰富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形式和内涵,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让他们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实现了资助工作“帮扶—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从初中到研究生一直享受国家相关政策资助的容县学子赖培林,今年毕业后,心怀感恩之心的他放弃高薪企业,返回家乡容县十里镇大坡村做一名基层村干部,服务家乡人民,助力家乡发展。
生源地助学贷款让面临辍学的陆川妹子黄彬顺利圆梦大学,学成之后的她,带着满腔的感恩情怀和奉献精神,10年来坚守在教学条件艰苦、边远的乡村教学点,用自己的光与热照亮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很多得到资助圆梦大学的学生,在学成后积极回报社会、反哺家乡。
坚持资助赋能,打造育人品牌
今年秋季学期,玉林市开展“国家资助 成就梦想”资助育人品牌建设工作,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机制,积极推动学生资助从“保障型”向“发展型”拓展,不断提升资助育人实效。
记者了解到,目前选定了部分试点单位(学校)深化培育和打造“一县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学生资助品牌,如北流市以榜样育人、文化育人、心理育人、基地育人,打造资助育人“北流品牌”;陆川县开展爱心传递“我为资助代言”、党史教育与资助育人等资助育人系列活动,推动“A+211”育人品牌建设;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打造“五航联动,助力成才”资助育人工作模式;玉林市第一中学则以正思想、美心灵、讲诚信、懂感恩、树榜样、扬美德6个板块为突破点,创建“非常6+1”资助育人品牌。
下一步,玉林市坚持资助赋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持续强化资助育人功能,不断探索和创新“资助”+“发展”的资助育人新模式,继续延展资助育人的温度与深度,打造学生资助育人“玉林特色品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6 21:46: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