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戚继光是怎么赶走倭寇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5 14:1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日本是我们的老邻居,但是这个邻居并不安分,自古以来中日之间多次爆发战争。如果你留意的话你就会发现日本的战斗力是越打越强,而中国是越打越弱。唐朝时期中国打日本并没有什么压力,元朝时期中国更是想着远征日本,但是自明朝以后日本越来越难以对付,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更是碾压国军。这到底是为什么?这其实和日本军队的编制有关。明朝时期戚继光用这一方法赶跑了日寇,但是几百年后日寇用同样的方法碾压国军。

明朝初期,中国本土的一些海盗经常与日本的失意浪人合谋走私以及抢劫商船,在当时称之为“倭寇”。倭寇在中国尝到甜头后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十六世纪中叶时江浙闽等地受害最为严重,数十万军民受到倭寇的侵袭。为了解决倭寇肆虐的问题,沿海地区开始反抗,但是因为军队战斗力弱导致节节败退。嘉靖时期,朝廷看不下去了,决定派遣戚继光抗倭。在台州之战时戚继光打了一个胜仗,但是因为军队战斗力不足的问题导致战果颇微。明军战斗力不足的问题并不是装备不行而导致的,而是因为士兵在短兵相接时怯弱不前,甚至有些胆小之人临阵脱逃。

历史上将军面对这种行为基本上都是建立督战队,如果前队怯弱不前,那么就后队斩前队。但是这个方法在当时并不怎么实用,因为当时士兵懦弱的非常多,如果强行采取这一方法那么很有可能导致自己人杀自己人或者军队兵变。戚继光思来想去也没想到什么好方法,最后决定建立新军。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应对方法,那么新军很有可能也怯弱不前。正当戚继光苦恼的时候,冯子明说义乌的人不怕死,建议戚继光去义乌招兵。戚继光听后就决定在义乌招兵,招一批不怕死的人然后编为新军。戚继光的方法非常奏效,这支新军成为日后战功赫赫的戚家军。不仅战绩百战百胜,更是创下了杀敌十余万的记录,被后世赞誉为“十六至十七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戚继光是怎么赶走倭寇的

为什么戚继光的方法能奏效?其原因就是古代流动性很低,一个地方基本上都是由几个大家族组成的。如果你仔细留意,那么你就会发现由很多农村都是以姓氏命名的,比如张庄、冯庄等。一个庄子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个姓氏的人,往上翻几辈都有可能沾亲带故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族出了一个逃兵,那么丢的不只是一个人的脸,更是让整个家族脸面无光。陇西李氏曾经出了一个投降匈奴的将军(李陵),导致家族几十年都抬不起头。人都是有攀比心的,当有一个人奋勇作战了,那么他身边的人多多少少会有一点攀比心理,因此人人奋战。

几百年后,日本军队编成制度和戚继光的编成制度一样,日本第一师团的编成地是东京、第二师团的编成地是仙台……第五十二师团的编程地是金沢。第一师团如果出现减员的情况,那么就会从东京征兵来补充,时刻保持第一师团的人都是或大部分是东京人。至于日本什么时候采取的这种方法已经无处可靠了,但是日本就靠这种方法碾压国军。当然火炮差距也是一个原因,不过主要原因还是军人的思想问题。日本军队作战情绪非常高,但是国军的作战情绪并不高(整体对比,请不要用个例抬杠)。

《亮剑》中山本一木曾经对李云龙说:“自1937年起,你见过几个主动投降的日本人?”为什么?就是因为日本军人不敢投降,因为这会在同乡面前丢人。所以你会发现日本人往往在面临绝境时都会选择刨腹自尽,主动投降的日军少之又少。但是国军不一样,在开战的时候国军投降的、败退的、卖主求荣的不计其数,根据后世统计的数字,抗日时期出了两百多万伪军。当然中国也有一些比较优秀的军队,比如川军、桂军。但是这些军队也都是把同一地方的人编到同一个军队内,一旦把这些人都分散开那么战斗力会锐减。阎锡山是山西五台人,因此他最认可同乡人,所以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

这一方法自古至今都不过时,项羽把同乡子弟编到一个部队、戚继光把义乌人编到一个部队、曾国藩把湖南人编到一个部队,李鸿章把江淮一带的人编到一个部队、抗日时期的川军、桂军、湘军,这些都是最明显不过的例子。如果民国时期部队都能像川军、湘军、桂军一样,那么抗日战争也不会打得那么惨。但是国军统帅部担心把同一个地方的人编到一个军会导致军阀的出现,所以这种方法就逐渐弃用了。但是这种方法被日军采用,这就导致在正面战场上国军被日军碾压,反而是那些地方军战绩辉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5 18: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铁血将领戚继光,兵法拳法集大成者,影响后世的卓越人物
...篇章,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戚继光,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人物。一、以天下为己任戚继光刚出生时其父亲在朝廷任职,所以在戚继光小时候,他就是“官二代”。他的父亲在
2024-02-22 05:50:00
戚继光为何能够成功呢
...大,因此也出现了很多对抗倭寇的名将,在众多名将中戚继光名气最大。戚继光不仅抗倭有功,也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可以全面压制倭寇的将领,那么戚继光为何能够成功呢?这其中有一些必然结果
2023-02-17 13:58:00
此人战场上杀人如麻,可在家却是一个“妻管严”
...侵扰明朝。此时的一位抗击倭寇的名将出现了,他就是戚继光。嘉靖年间,明朝一些商人为了赚钱,开始公然违抗海上贸易的规定。于是商人联络倭寇沿海抢劫,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倭寇十分张狂。
2023-05-14 17:54:00
整个明朝几乎都有倭寇之乱,为何到清朝就没有了
...朝没了倭寇是国家安稳之喜却也是发展之悲。明朝抗倭戚继光说起抗击倭寇不得不提一下戚继光,戚继光的祖籍是山东东平,少年时家境十分贫寒,但却与常人不同,戚继光十分喜爱读书,无论是军
2024-05-11 12:43:00
戚继光在战场上威风赫赫,无一败绩,面对媳妇却两腿发软
...共处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位民族英雄便是赫赫有名的戚继光,正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战场上威风赫赫的戚继光,在面对夫人时却两腿发软。日本倭寇的猖獗其实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明朝就
2023-05-03 19:33:00
...然大波,十分生气和震惊,连忙派年仅27岁正在山东的戚继光到浙江平定倭寇。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出生在山东登州的一个武将家庭。他的父亲戚景通是一个十分正
2024-06-26 17:05:00
倭刀在明代军队是如何推广使用的
...练,而此时的中国则没有可以使用这种刀的刀法。直到戚继光在嘉靖四十年在战斗中缴获了倭寇所携带的《隐流目录》,戚继光根据缴获的倭刀谱残本、与倭寇战斗的经验和自身高超的武艺,自学倭
2024-06-24 12:59:00
他比戚继光更狠,斩杀倭寇14万人威震三国
...渔民纷纷加入倭寇的行列。晴空一声霹雳响,降下英雄戚继光,眼看倭乱横行,戚继光临危受命,组建戚家军,在将近10年的战斗中,据不完全统计,戚家军斩杀的倭寇达到6万多人,至此东南沿
2023-02-04 21:33:00
从丰成秀吉以及当时的明朝来看,戚继光的军事能力有多强?
...身边的军师根本打不过。小牧长久手之战就吃了大亏。戚继光可是在东南沿海和西北都待过的,论经验都压秀吉一头。军事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既有理论性的,又有实务性
2022-12-21 21: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