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恩江畔,文脉悠悠(大地风华·走进古村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14 06:1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罗 铮

很少有人在大雨倾盆时游览古村。但从下车的那一刻起,雨中的流坑古村就深深吸引了我。

流坑古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抵达古村已近傍晚,天色在雨中愈发显得昏暗。万籁俱寂,偶有几声虫鸣传来。远处,岚雾飘拂,灰蒙蒙的青山若隐若现。宽阔的恩江从群山中奔腾而来,绕村向西流去。村口的老樟树枝叶繁茂,一栋栋古建筑错落有致。高墙小窗,青壁黛瓦,质朴而简洁,典型的赣派民居外形。与恩江连为一体的龙湖穿村而过,雨滴在湖面上荡起阵阵涟漪。

鹅卵石和青石板铺就的地面有些湿滑,我和友人小心前行。长街深巷,纵横交错,仿佛走进了历史深深的褶皱里。房檐上,写有“董”字的灯盏在雨中摇曳。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流坑村开基之祖董合见此地青山环抱,江水绕流,常有云气氤氲,遂将全家徙居于此,拓荒建宅。“坑”乃江西方言,意指山间分布的小盆地。在农耕时代,盆地内肥沃的耕地和山野间丰饶的物产资源,是当仁不让的立村之本。经数世繁衍耕耘,流坑村发展壮大为董氏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

整座村的格局,不像一个村落,反倒更像一座小型的城。“七横一纵”八条街巷,其间若干小巷连通,好似棋盘格局。绕村的恩江和龙湖,有如城池壕沟。村内的层楼群宅,相互守望。七条横巷的东端直对恩江江岸,每个巷口均建有一个码头,既方便商船停泊,亦使江风顺畅入村,调节村内温度。码头上修筑七座二层阁楼,楼间以高墙连接围合,如同一座坚固的城堡,有防御功能。码头下设排水渠,解决了排涝清淤的难题。横巷西端与纵巷相接,状似一把梳子。间以若干小巷相连通,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难怪徐霞客到访流坑村,也忍不住赞叹“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

在流坑村,“古”字被衬托得熠熠生辉。有典雅别致的民居古宅,有雄浑大气的古代祠堂,有精妙考究的古街古桥,还有古塔、古书院、古戏台、古牌坊、古水井、古码头等各类古建筑。村内房屋建筑六百八十六处,其中明清时期的建筑二百一十六处。最富代表性的是窄巷“一线天”,一边是明代建筑,一边是清代深宅。眼神游移间,穿越时空的恍惚感油然而生。

村中民居多为一层半的砖木结构,二进三开间,一堂一厅。堂前皆有一天井,集采光、通风、聚水等功能于一身。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里的古建筑几乎都有准确的建造年代。檐宇、墙头、门楣、窗栏等处,均有形态各异的木雕、砖雕和石雕,刻有麒麟、凤凰、花卉、瓜果等式样,色泽斑斓,疏密有致,透露着村庄往昔的富庶昌盛。雕刻堆塑之外,不时可见庭院中悬挂的木匾和楹联,散发出深沉的气息。它们或表明主人身世,或彰显家族荣耀,或讲述传统道德,皆有深远意境,且相当一部分出自历史名人之手。

董氏一门崇文重教,一大批饱读诗书的儒士在村里兴办书塾学馆,心斋书院、雪峰书院、蓉山书院等书院群源远流长。长时间的文化浸润,终于在北宋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结出硕果。村中董姓五人同时考中进士,让流坑村声名大噪。村里为纪念这一“五桂齐芳”的盛事,特意建了一座五桂坊。五桂坊一侧的棋盘街通往状元楼,那里是整个村落的制高点。站在两层重檐、穿斗式梁架、蝴蝶瓦屋面的状元楼前,我仿佛看见一批批饱读诗书的学子背着行囊,昂首挺胸踏上赶考之路。村中还有翰林楼、魁星阁、文昌阁、文武魁元坊等老屋,光听名号,便知文气兴盛。

状元楼旁,矗立着一座古戏台,这是村民们表演“傩舞”的地方。流连间,只见一位老人来取演出服。我们向老人请教关于傩舞的点滴,他缓缓坐到长木凳上,向我们娓娓道来。

傩舞表演有着规范的仪式和程序,不能有丝毫差错。演员们穿着沉重的戏服,头上戴着实木面具,手持道具或兵器,在不同曲牌音乐的伴奏下,把一个个情节演绎得生动活泼。老人有时吹笛子,有时吹唢呐,有时敲锣打鼓,人手不够时,他也要挥舞兵器“上阵杀敌”。虽然已年过古稀,常常汗流浃背,但他从未感到疲倦,始终乐在其中。老人说着,眼里闪烁出光芒。如今,乐安傩舞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村里的年轻人也主动担负起传承的重任,这是最让老人欣慰的。

雨势渐小,游客逐渐多了起来。我们在村中民宿吃晚饭。这时,一阵鼓乐声响起。原来,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流芳》开始了。演员们在灯光秀的映衬下,借助戏剧、舞蹈、杂技等方式,将科举、农耕、商贸、民俗等元素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再现了千百年前流坑的市井生活画卷。到了“傩舞”和“宫廷小吹会”的表演环节,鲜艳的服饰、夸张的面具和独特的唱腔,把传统艺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我辨认了好一阵子,刚才和我们聊天的老人,正在全神贯注地吹着唢呐。

离别时,蛙声阵阵。目光再次掠过这座村落,一路尽是古朴苍劲的建筑。每一砖每一瓦,都在述说着岁月的沧桑,一伸手,仿佛就能触摸到悠长的文脉。

从此,我的乡愁里,多了一个叫“流坑”的地方。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4日 08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35位作家走进冠军故城 感受古村风华岁月
...各地的35位作家齐聚一堂,走进冠军故城,感受这座千年古村的风华岁月。图为启动仪式现场。张村镇负责人表示:“欢迎各位作家来到冠军村采风,感谢河南工业大学长期以来在挖掘、梳理和支
2025-07-16 17:41:00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我国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田镇的古樟林沿乌江两岸绵延十里。与古樟林相依的千年古村流坑,至今保存着260多幢明清传统建筑。清晨,打扫好庭院、料理好菜地,陈冬英在自己的餐馆里忙碌起来。“现在流坑村越来越好
2023-11-07 22:12:00
...杂着植物的清甜。忽然,公路一个急弯降入谷底,大梁江古村到了。真出乎意料,竟这么近。从山口朝村坡上走,迎面是一棵朴茂的唐槐守护着村门。位于河北省井陉县的大梁江古村,如一幅高古的
2024-07-06 07:2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许 锋古村仿佛一首经年老歌,游子念着,游人唱着。念着的人,那里是他的根,承载着童年和少年美好的时光。唱着的人,虽是别人的故乡,但走过、路过,每每给人以启迪。位于
2024-08-12 06:50:00
古樟香溢曾湾村(大地风华·走进古村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王 芸《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31日 第 20 版)持续的降雨,在小暑前夕告一段落,气温急速攀升。蝉鸣激越起来,吸饱雨水和阳光的南方田野进入一年中的
2024-07-31 06:1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7日 第 08 版)时代胜景,风物常新。趁着金秋时节,让我们走出门去,走到青山绿水、古城小镇之中,体悟中华大地上的文脉传承
2024-10-07 06:02:00
节前蔬菜抢“鲜”上市
1月13日,吉安市永丰县恩江镇洋陂坑村,农民正在紧锣密鼓地采收当季蔬菜,大棚蔬菜日上市量达3万斤,丰富了百姓的餐桌,也充实了村民的“钱袋子”。大江网视觉江西吴霞摄
2025-01-16 06:39:00
“千古第一村——流坑村跑”首届挑战赛开跑
江西手机报讯(范文发、胡梦婕)秋风送爽,流坑古村喜迎八方来客;文化抚州,体育赛事彰显运动魅力。11月5日,“千古第一村——流坑村跑”首届挑战赛在乐安县流坑古村景区举行。来自全市1
2023-11-05 11:39:00
初心如磐寻钓源 共绘乡村新篇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楚韵乡耘”社会实践团队调研启航
...师生组成的“楚韵乡耘”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江西吉安钓源古村,在真学真看、笃信笃行中汲取智慧力量、强化使命担当。炎炎夏日,酷暑难耐,抵挡不住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弘扬乡村文脉的热
2024-07-22 12: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