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宋、辽、西夏,为什么北宋是正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2 06:2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刮起“黑宋朝”的风气,先是否认宋朝是大一统王朝,再就是否认宋朝在历史上的正统地位。这里就宋朝的“正统地位”说一说:

貌似三国鼎立格局的北宋、辽、西夏,为什么北宋是正统?

【从历史传承上说】

唐朝的正统地位没人质疑吧?唐朝之后、五代十国,再到北宋,这是一脉相承的。唐朝到五代的文化、政治、大部分人口、大部分土地,都被北宋继承下来了。历史传承方面,北宋的正统地位不可动摇。

北宋、辽、西夏,为什么北宋是正统

【辽国、西夏跟唐朝有任何继承关系吗?】

契丹人只是唐朝边疆羁縻制度下的边疆小政权,在五代十国混乱期间,趁机坐大。即使它最强盛的时候,也仅仅是越过长城沿线而已,对着传统的中原腹地还只能远远观望。文化上、政治上、土地上、人口上,跟唐朝没有任何继承关系,何来正统说法?

西夏只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小小节度使,撮尔小邦,没有把它列入落草为寇的叛匪、能承认它是一个国已经很给面子了。

北宋、辽、西夏,为什么北宋是正统

【史家绝对不答应把辽国列入正统】

虽然辽国在国史中地位貌似比以前提高,但是绝对不可能将辽国列入正统地位。最关键一点,就是它没有跟前朝的继承关系。要是把辽国列为正统,整个中国历史体系势必要推倒重来。

一个正统王朝,前生后世起码都得有吧?

北宋的前身“五代”,五代的前身唐朝,一目了然、一脉相承。契丹的前生就“嘎仙洞”那点事,能扛起正统大旗吗?重构契丹之前两千年的历史?谁能做到?

北宋、辽、西夏,为什么北宋是正统

这个理由金国同样适用,女真人的前生连“嘎仙洞”都没有,顶多算是继承契丹基础上,做到了一些发扬光大。

【再从人口、经济、文化方面说】

北宋人口最多的时候接近1.25亿;辽国人口最多的时候约900万;西夏人口最多的时候约300万。虽然不是说少数服从多数,但是,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别的人口差,这种情况下,谁来代表正统,还用说吗?

在公元1200年代,南宋人口约8000万,金国人口约5000万。人口差距仍然巨大,但也算是一个数量级。不过,要看到一个事实,金国虽然国祚119年,稳定统治的中原地区的时间,也就半个多世纪。这点时间,对于一个前无传承、后无继承的,仅仅占了半壁江山的国家来说,顶多也就一个割据政权。

北宋、辽、西夏,为什么北宋是正统

【经济文化方面宋朝全面碾压辽国、金国】

北宋、南宋的商业活跃、文化繁荣、科技进步是用目共睹的。手工业方面,指南针、印刷术、火药这些新技术得到广泛使用。金融方面,纸币进入实用阶段,对外大宗贸易得到高度发展。文化方面,唐宋八大家里面宋朝独占其六。

这里要说的是,不能因为军事对抗中的一时强弱,就否认宋朝的正统地位。

北宋、辽、西夏,为什么北宋是正统

【北宋的历史地位】

北宋虽然相比唐朝,在疆域上缩水不少,但是中原王朝历来的核心区域,一直在北宋的有效统治下。

宋朝在疆域上没法跟唐朝一较高下,但是在经济规模、人口数量、文化繁荣这些方面已经全面超越唐朝,这才有了唐宋并称于世的说法,这也是北宋“正统”地位不容置疑的原因。当然了,这也是北宋被承认“大一统王朝”地位的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3 14:45:4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辽国和金国在我国古代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值得丹青铭记
...海国,后来渤海国被辽灭国灭亡,金国建立不久后又灭了辽国,因此辽、金渊源颇深。那么辽国和金国的疆域在今天中国的什么地方呢?一、太祖统一契丹,辽国横扫中原。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历经
2023-01-27 15:07:00
辽金双雄:两个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衰史
辽国,又称辽朝、大契丹国、大辽,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建立的割据政权。907年,耶律阿保机当选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开始任用汉人,并采纳汉人建议,进行汉制改革。耶律阿保机的改革措
2023-09-07 21:31:00
北宋和辽国为唇亡齿寒的关系,为何还要签订盟约?
澶渊之盟公元1005年,北宋和辽国在经过25年的战争后,终于化干戈为玉帛,签订了澶渊之盟。由此,北宋和辽国在遵循双方国界线的情况下,和平相处了一百多年。但是,随着金国的崛起,北宋
2023-04-21 19:14:00
宋朝300年都没收复燕云十六州,朱元璋只用1年就搞定了
...。赵光义也曾率军北伐,灭掉了北汉之后,想要御驾亲征辽国,乘机收回燕云十六州,都打到了幽州,差一点就成功了,但是却功败垂成,赵光义也中箭受伤。宋徽宗赵佶曾经与金国签订了“海上之
2022-12-22 16:23:00
宋朝的强大之处限制了你的想象
...为中原文化的吸引,使他们逐鹿中原。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国要比赵匡胤建立的宋朝还要早,但辽国文化却无法与宋朝相“抗衡”,但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必然要与辽国发生冲突。俗话说:“一
2024-04-23 17:38:00
辽国与金国:宋朝历史的两个重要角色
...宋朝时期,对宋有相当大影响的两个政权。他们分别就是辽国和金国。除了要讲述一下在宋朝时期这两个国家的实力以及发生过的一些事情之外,还要说明了一件事便是,这两个政权在如今的什么地
2023-11-08 15:26:00
辽国与北宋:和平共处背后的制度与文化差异
在北宋建立之时,有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早已经雄踞北方多年,而且对中原王朝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比如五代十国中的后晋和后汉均是辽国扶植起来的王朝。北宋初期的前两任皇帝,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和
2024-02-11 05:43:00
辽金交锋:两个游牧强国的碰撞与女真族的崛起
辽国,是由契丹人在草原上建立的游牧民族,虽说最开始是个小国,但是契丹人个个高大威猛,能骑善射,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游牧小国,发展成了叱咤风云的强国。鼎盛时期,领土占据了半壁江山,人
2023-09-17 15:30:00
契丹人为什么是石姓?现在这几大姓氏,证明很有可能是其后代
...水马若龙",这一句诗描写了契丹的塞外风光,然而随着辽国被金国所灭以后,就再也探寻不到契丹人的踪迹,然而并不是探寻不到他们的踪迹,千载风云变幻,时光荏苒,契丹人的后代早已融入各
2023-01-26 18: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