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曲靖日报
本报特约记者李丽 通讯员曹文奇 文/图
眼下正是芦蒿大量采摘上市的季节,走进麒麟区东山镇卡基村的芦蒿种植基地,鲜嫩碧绿的芦蒿映入眼帘,清香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工人们正围坐在一起,把新收割的芦蒿整理、称重、捆扎、装车,一派繁忙的景象。
卡基村2016年引进农业公司种植芦蒿110亩,近年来,芦蒿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卡基村已种植芦蒿200余亩。
芦蒿一般在12月初上市,到次年4月底下市,可采三茬。
每天都有附近的村民来基地打工赚钱,工人张小芬负责整理芦蒿,她戴着橡胶手套、坐在小板凳上,左手掐着芦蒿尾,右手将芦蒿秆上的叶子从上到下“撸”下来,一气呵成,动作特别熟练。“每天到这里打零工赚钱补贴家用,一天工作七八个小时,工资100元一天,一个月可以拿2000多元,在家门口就业,我很满意。”张小芬说。
种植大户李乔光今年种了10亩芦蒿,从11月底起,他基本上每天都“泡”在芦蒿大棚里,从早上七点忙到下午六点,带着工人们收割、整理、包装和运输芦蒿。“我们种植的芦蒿口感好、清脆鲜嫩,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每年春节前是芦蒿价格最好的时候,可以卖到35块钱1公斤。今年是个丰收年,芦蒿价格比往年高,我初步算了一下,今年收入预计在25万元左右。”李乔光开心地说。
东山镇围绕特色产业,举办各种观摩会、座谈会和技术培训会,以“合作社+基地+农户+培训”的方式,推动特色产业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延伸产业链,让农户从中受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0 0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