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29小时回乡路,2700公里山海情(新春走基层)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1-16 05:5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1月14日春运首日,记者跟访厦门至兰州Z126次列车,倾听返乡打工者的收获与期待

29小时回乡路,2700公里山海情(新春走基层)

本报记者  李心萍

1月14日,2025年春运拉开帷幕,厦门北站人头攒动。

身着新衣、拎着年货,马明荣在检票口前翘首以盼:“工作赚钱建新房,过去一年收获不少。”身背双肩包、轻装上阵的柴舜耀在旅客中格外显眼:“年货发快递,轻松把家还。”

他们,有着同一个目标——Z126次列车。从福建厦门到甘肃兰州,从东海之滨到西北山塬,29小时行程,2700多公里的跨越,盛满收获与期盼。

“能外出打工,也能在家门口上班,就业门路广着呢”

满载着1250多名旅客一年的收获,Z126次列车驶向前方

1月14日早上7时刚过,绿色的巨龙在站台整装待发。车门一开,旅客们快步向前,卧铺车厢顿时热闹起来。7时26分,准时发车。

一坐定、打开包,掏出各类果干、零食、饮料,邻铺之间话起了家常,“你家哪儿的?”

“甘肃临夏康乐县的,你呢?”接过瓜子,马明荣轻声答道。

“我也康乐的,去年刚到厦门。”马学兵从上铺探出头来,刚毕业的他还是学生模样。

“那我是老大哥了。”柴舜耀抓上一把果干,“我甘肃白银市的,2008年就来厦门,满打满算16年了。”

“年后还回厦门吗?”马学兵问大伙儿。

“回!”马明荣声音大了不少,“我在厦门百路达公司干抛光,每月能挣上万元。去年家里刚建了两层钢混小楼,还得攒钱装修呢。”

“我也回,还要把爸妈带过来。”柴舜耀说,“如今政策好,我也算是新厦门人了。”

2024年,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成为技能人才、就职于厦门地铁的柴舜耀顺利落户。他们一家三口申请到三室一厅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楼下就是幼儿园,拐弯有座小学,1公里外就有地铁站,每月房租只要1260元。

“小兄弟,你呢?”柴舜耀随口问道。

“不回了,过完年就留在临夏工作了。”马学兵一脸神气。原来,他所在的厦门科司特公司准备把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扶贫车间升级为新厂区,今年正式开张,要招600多人,“在这边培训完,回去当工程师,牵头干产线。”

“你这是‘管理员’呀!”

“真不错,临夏也有大企业了。”

“你们公司还招人不?我看看去。”

车厢里,大伙儿你一言我一句。马学兵乐了,“能外出打工,也能在家门口上班,就业门路广着呢。”

落户、安居、乐业,满载着1250多名旅客一年的收获,Z126次列车驶向前方。

“谁承想,一来就扎了根”

东西互济,1.57万名甘肃籍劳动者已在厦门长期稳定就业

从依江面海的福建,奔向山大沟深的甘肃,蔚蓝大海、巍峨山川、滚滚长江、黄土高坡,窗外景色不断变化。

“厦门、临夏,完全是两个模样。”马学兵感慨,康乐县平均海拔2000多米,一到冬季,白桦林银装素裹、满眼雪白。

一群西北老乡,怎么会在厦门相聚?

连接两地的,除了闪亮、延伸的铁轨,还有山海共融的东西协作新机制。

2010年,厦门市与临夏州结对,10余年帮扶结出累累硕果。

马明荣回忆,当年,厦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组织大批企业到临夏州招聘,往返飞机接送。“免费坐飞机,太诱人。”马明荣带着老婆直奔厦门,“先试试看,实在不合适,就当旅游了。”

“谁承想,一来就扎了根。”马明荣夫妇在同一家企业打工,公司提供夫妻房,每月只要交水电费;食堂提供清真餐,每天有24元餐补;每年回家,车票还能报销,两人越干越起劲。

“我有位小老乡,初中学历,但勤学好学,参加‘师带徒’培训后,一下成为技术能手,还被派去国外当老师呢。”马明荣颇为羡慕。

“我前辈王桃花才厉害呢。”马学兵不甘示弱地说起自己在临夏分厂的上级,“她2019年到厦门工作,才5年就干到了管理岗。”

薪酬有保障、工作有关怀、提升有培训,围绕就业,两地密切合作,帮助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临夏来到厦门。如今,1.57万名甘肃籍劳动者已在厦门长期稳定就业。

“再过两年,回家会更快”

家乡的味道、春节的团圆,积蓄着新一年奋进的力量

回家的路,团圆的路。家乡味道,最能引起共鸣。

手抓羊肉,细嫩滑爽,不油不腻;筏子面肠,肥而不腻,鲜嫩味美;清汤羊肉,汤鲜肉嫩……不知何时,大伙儿聊起了家乡的美食。

“真希望快点到家啊。”柴舜耀说。

“再过两年,回家会更快。”马学兵消息灵通:“临夏去年通了高速,火车站正在建设,等兰州至合作铁路建成,临夏就通高铁了。”

恰逢列车长路过车厢,调侃道:“唉,到时你们是不是就不待见我们Z126啦?”

“哪里哪里,对您这趟车,我们有感情。”马学兵连忙解释。

2015年前,厦门与兰州间没有直达列车,旅客需先到西安,再转车到兰州。2015年,Z126次列车正式开行,在厦门的甘肃游子回乡有了更便捷的选择。

“去6号车厢看看吧,那里有惊喜。”列车长提醒道。

原来,春运首日,厦门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将招聘会搬上了列车。科司特、百路达、厦门正新橡胶等临夏的“老朋友”发出新邀约。

“节前敲定用工,节后才能开工大吉。”科司特公司负责人说。

边走边看,遇到心仪的再聊聊,不到20分钟,柴舜耀手里攒了一沓资料,通讯录里多了几名好友,“每个机会都不错过。”

“到天水了!”列车员一报站,许多人把目光望向窗外。家乡越来越近,大伙儿讨论起来年打算。

“蛇年,争取给家里换辆新车。”马明荣说。

“接上爸妈回厦门,第二故乡生活也甜。”柴舜耀心里暖暖的。

“回了家,更要好好工作,让我们临夏发展更好。”马学兵心气挺足。

1月15日12时26分,行经福建、江西、湖北、河南、陕西后,Z126次列车抵达兰州。历经29小时行程,旅客们走出车厢,清冽的空气扑面而来。家乡的味道、春节的团圆,积蓄着新一年奋进的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6日 06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今年首批”“精准对接” 厦门“点对点”迎来116名甘肃临夏州务工人员
...企业心连心”“欢迎乡亲们来厦门工作”“情谊同明月 山海共潮生”等横幅和手举牌……当晚,在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后,载着116名务工人员的多辆大巴分别驶向各个用工企业。“今年订单比
2024-01-31 16:11:00
...州“点对点”精准劳务对接活动正在进行。我市与临夏州山海情谊深厚,厦门企业薪酬待遇和用工保障好,临夏州农村富余劳动力丰富,双边劳务合作互补性很强,为了帮助临夏籍务工人员在我市用
2024-02-18 08:14:00
大众网记者 曹博宇 济南报道9月1日—9月7日,“山海情・河州味”临夏美食文化与农产品体验集市在济南高新区热闹启幕。这场跨越千里的集市,不仅带来了临夏地区的醇厚风味,更搭建起两地
2025-09-02 09:58:00
...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不以山海为远,提升强化闽宁协作结对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闽宁协作工作中作出新贡献。翔安区马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文杰
2023-08-30 08:00:00
甘肃的明天,因你更精彩
...国家东西部协作,创造了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山海情”绵绵不断。论坛现场,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晓曦回顾了双方合作历程,厦门国贸控股集团作为厦门市属国有企业,于
2023-07-07 06:44:00
...西部教育协作结出的丰硕成果。如今,这段跨越千里的“山海情缘”仍在继续上演,更多动人的“山海故事”也将被精彩续写。 (本报记者范俐鑫)
2023-12-12 11:46:00
跨越山海育桃李!济南高新区景汇小学教师赴临夏县开展支教活动
...师这样的支教教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责任,跨越山海而来,他们的付出如同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乡村教育前行道路的璀璨星河,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着教育公平的实
2025-02-28 17:51:00
...益服务中心携手厦门市纺织服装同业商会会员企业向甘肃临夏地震灾区捐赠物资,一批总价超过255万元的棉衣、棉鞋、防寒口罩即将发往临夏,为受灾群众送去温暖。这批物资包括厦门北纬三十
2023-12-24 08:37:00
...日报记者 蔡镇金)昨日,市委书记崔永辉会见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委书记李海默一行。崔永辉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客人来访表示欢迎,对临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说,厦门与临
2025-04-26 08:5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固安县图书馆:8项“双节”特色活动赋能文化新场景
河北新闻网讯(陈放、姚君楠)金秋“双节”至,书香满固安。10月1日起,固安县图书馆以“家国同欢·美德共传”为核心主线,拉开8项特色文化与健康活动帷幕
2025-10-06 10:12:00
秋染太舞小镇
10月5日,游客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游玩。国庆假期秋意渐浓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层林尽染层层叠叠的树木染上五彩斑斓的色彩漫山遍野的白桦林与枫叶染就了层次分明的金黄与绯红如画的秋色吸引来众多游客打卡游玩10月5日
2025-10-06 07:50: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10月2日上午,北京游客王珊在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外,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最新上线的AI数字人导览
2025-10-05 08:26: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访谈|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访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近日,本届杂技节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 刘子恒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节之一
2025-10-05 08:33:00
“快来韭菜坪,一起吹吹风”
纵情韭菜坪,撒野二台坡。海拔2300米的草原上,那条被网友称为“大地波浪”的13公里公路——车辆驶过连续起伏的坡道,时而冲上“浪尖”
2025-10-05 16:43:00
国庆假期第五天,景德镇“鸡排大道”人气超高
大皖新闻讯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走红后,引发全网关注,每天被各类镜头“围观”。9月30日深夜,大皖新闻记者赶赴景德镇
2025-10-05 16:50:00
进入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旅绽放异彩,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全市旅游市场人气非常火爆。1日至3日,晋祠、北齐壁画博物馆
2025-10-05 18:18:00
10月8日休息?“鸡排哥”澄清:正常出摊,食品安全有检测报告
大皖新闻讯 近日,关于景德镇“鸡排哥”8号将暂停出摊,计划休息的说法在网络上引发关注。10月5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明确表示8号他没有计划休息
2025-10-05 18:37:00
农行城西支行:情暖中秋,一张矮凳的“无障碍”柜台
鲁网10月5日讯“吱呀——”一声轻响,农行城西支行的玻璃门被缓缓推开。正在整理单据的大堂经理张静抬头,看见一位特殊的客户
2025-10-05 22:02:00
视频摄制:李畅 曹铮
2025-10-05 20:40:00
东湖漫评:让“青春馅料”裹满奋斗味道
中秋的月、国庆的红,总会在金秋时节撞个满怀。街巷里飘起的月饼香,不仅裹着团圆的甜,更藏着村社区工作者们专属的“青春馅料”
2025-10-05 23:34:00
与国同庆,与子偕老 这个“十一”婚庆市场有多火?
大河网讯 这个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有喜庆的节日气氛,还有浓浓的甜蜜爱意。“八天假期,七场婚宴”“国庆好像全国人都在结婚”……此类调侃刷屏社交网络的背后
2025-10-05 20:39:00
青春志愿红 服务情更浓
10月5日,国庆假期已过半,太原公交二公司的20余名青年志愿者依旧热情饱满、精神抖擞。每日清晨,他们身着统一红色马甲,手持指引牌与急救包
2025-10-05 18:19:00
公交司机节日坚守岗位 温暖乘客出行路
10月5日,国庆中秋假期过半,太原公交电车分公司二车队驾驶员坚守岗位,以安全、温暖的服务护送市民出行,成为节日里“最温暖的摆渡人”
2025-10-05 18:18:00
紧急增氧!安徽一收费站向患病乘客伸援手
大皖新闻讯10月4日晚,安徽交控集团淮南中心吴山收费站道口一片繁忙。一场突如其来的紧急求助,让这个普通的国庆假期夜晚变得不同寻常
2025-10-05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