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宁日报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创伤手外科主任张波
显微镜下“精雕细琢” 妙手仁心守护健康
张波(前排左二)与团队医务人员研究患者治疗方案。(陈永尚 摄)
张波(右一)为患者进行手部手术。 (陈永尚 摄)
南宁市首位荣膺“南宁工匠”称号的医学专家,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骨科外科主任、创伤手外科主任张波从医以来,立足手术台,心系患者,五年来带领团队开展显微外科手术2500余例,大大降低了百姓因伤致残率,重塑他们的人生,唱响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解人之难,救人之患”的时代赞歌……
敏于行
精雕细琢“手”护患者健康与尊严
在手术台前“针线”飞舞,挽救患者手足;在病房内细心观察患者恢复情况,耐心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室、病房,“两点一线”构成了张波的工作常态。其中,手术更是占据了张波大部分的时间。
“创伤手外科接诊的几乎都是急诊外伤患者,需要第一时间救治处理,且手术时间长,通宵达旦更是家常便饭。”张波说,他至今仍保持着最长30个小时没有离开手术室的工作纪录。当时为了挽救3名因工作不当造成断指而被紧急送入医院的患者,经过30个小时的手术,确保3名患者离断的10根手指全部成活。后经过康复训练,这3名工人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像这样经过断指(肢)再植手术后,重新为患者修复残肢和人生希望的例子不计其数。从2007年开始,张波深耕于显微外科、手外科的研究,专注断指断肢再植技术至今,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从未改变,只要一上手术台,集中精力透过显微镜在那些细如发丝的血管和神经组织上探查、修复、吻合、缝合,每一个细节,他不敢有一丝疏忽。
张波就是这样一位显微镜下精雕细琢的“手”护神,17年来他像工匠一样,用无影灯下的一针一线,让离断的肢体修补、再植成功,为无数患者圆了保肢补残的健康梦。
善于思
倾囊相授强学科引领团队行稳致远
作为医生,张波处处为患者细心考虑;作为科室管理者,他积极开展前沿新技术研究,带领科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2014年,市二医院创伤手外科开科,张波认为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强不过一个团队的合力。他积极传授知识经验,与团队一起成长。在他的带领下,18名医生可独立开展断指再植手术,团队技术力量日渐强大。五年来,张波带领科室完成断指再植手术近2000例,再植数量及再植成活率在市级卫生系统中均排名第一,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成绩的背后,是默契配合的团队实力的体现,彰显了医者护佑健康的职责和使命。
依托强大的学科优势平台,市二医院于2022年成立广西首个断指(肢)再植中心;同年11月,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正式为市二医院授予“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牌匾,医院正式加入国家级创伤救治大平台,成为南宁市及周边区域严重创伤救治中心。该中心实现速度快、技术精、治疗准的“多发伤多学科联合治”的目标,建立起区域范围内联盟单位双向转诊、协同救治的长效机制,同时搭建院内多学科协同诊疗、远程会诊平台,警医联动,开通救治绿色通道,为创伤患者提供了可信赖的医疗保障。
敢于先
精进医术超显微镜下解决患者难题
外科医者,游走于微毫之间,面对的是惊心动魄、生死搏斗。
经过多年实践,显微镜下行断指(肢)再植术已是市二医院创伤手外科的成熟技术。但是,他们前进的脚步不曾停歇,继续在发展技术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今年2月,张波得知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想联合创伤手外科通过显微外科为一名患者实施乳房再造手术,面对挑战,他果断同意了此次合作。
经医院医疗专家团队深入讨论,制定了采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进行修补的手术方案。此次手术对全体医务人员来说,是一次新技术的挑战,考验的是医生精湛的手术技艺。手术团队积极克服困难,在超显微镜下游刃有余地进行出神入化的精细操作。经过多学科联合协作,手术圆满成功。治愈出院后的患者为医务人员送来锦旗表达感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超显微血管吻合突破0.2mm,缝线纳米级别,难不倒这支年轻的团队;如今就连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痴呆症)的部分治疗难题,他们和神经内科也逐步联手攻克……
目前,老年痴呆症尚无根治方法,治疗主要侧重于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国内有专家团队通过超显微手术取得了一定成果,并有了成功的病例。面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的请求,张波带领团队联合神经内科李通主任团队已经为4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广西率先开展了超显微手术——颈深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去年起,张波主攻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事实证明,这些超显微手术是成功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初期效果不错,家属较为满意。张波说:“接下来,医院将大力推广该项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造福更多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庭。”
一颗仁心佐以妙手,张波默默耕耘,攻克了众多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为患者带来福音。他是优秀的医学专家,也是无私伟大的奉献者。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吴青华通讯员汪婕 覃楚琳 李玄妙
本版审核:张娜 本版统筹:覃颖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6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