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4 19:00: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我们是否还会惊讶于,一个开国之君,会在功德正盛之时,迷糊地给自己的政权埋下祸根?

280年九月,在司马炎率军攻占东吴都城建业的那一刻,整个天下终于再次统一在了西晋政权的版图之下。作为这个伟业的缔造者,司马炎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来自朝中的百官们热烈地“恭请封禅”的奏折。

封禅乃是古代帝王最高规格的“颁奖典礼”,通过举行仪式,在天下人面前最大化地彰显皇权的神圣和威严。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身为这个时代的真正九五至尊,司马炎却婉拒了。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纵观司马炎执政以来的作为,不难看出这是个聪慧却过分患得患失的君主。他在面对权力时,从来都是矛盾克制的。一方面,他渴望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另一方面,他又害怕受到权力的侵蚀和蛊惑,时刻警惕着失去自我。

灭吴一役,无疑成为了司马炎权力欲望的最高点。但同样,这也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必须时刻警惕,不能沉迷其中。

权力是会上瘾的,它能把人变成怪物。所以,封禅之事,就让它成为司马炎心中永远的遗憾吧。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还没有完全迷失自我。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一、朝野劝进,皆遭婉拒

自古以来,每当天下大乱告一段落,皇权意识到进一步强化的必要性时,封禅泰山就成为标配操作。

泰山神奇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使它成为中原君主展示声威的理想场所。先秦以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无不亲自登上过泰山,以昭告天下。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也举行过一次最高规格的封禅活动,只不过地点选在了泾水入渭河之处。汉武帝更是上蹿下跳最鼎盛的年华,三次举行封禅,每次都要劳师动众,耗时一年有余,可见其嚣张气焰。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所以,面对朝中群臣的一再恳请,司马炎的反应简直令人匪夷所思。这群臣子们,从尚书令始,级别越来越低,一路奏请到太常卿,前前后后足足递交了5道奏折,结果居然全都石沉大海。

其中一次,众臣更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譬如你爷爷奠定基业,你叔叔继续开疆拓土,你爸爸定型江山......可见明君神武是有传承的。而今你I司马炎当此大晋之世,兼并江东,完成统一大业,正应了命运的天时地利人和,岂能不顺应苍天旨意,举行一场最高规格的颁奖典礼,以彰显你我的共同成就?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司马炎看似温和有礼,内里却极端敏感多疑。他马上就意识到,这群奸臣居然用这套宿命论套路暗示他是白捡便宜的!

可就在司马炎准备发飙之时,他忽然想到,批奏折的人中间居然没有他政敌贾充的名字。这下可好,正中贾充下怀。这老奸巨猾的狐狸明显就是故意让群臣来冲在前面,自己则装作高高在上的样子。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二、政敌唱对台戏,克制达顶峰

要说起司马炎和贾充的恩怨,那可是源远流长。在司马炎还是魏国世子的时候,他和贾充就结下了梁子。当时年仅10岁的他被迫与一个不喜欢的女孩订婚,司马炎气愤之下,居然在王朝朝堂上当着众臣的面大哭大闹。如果不是贾充飞身上前,用温和的话语将他劝导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贾充私下里严厉地批评了司马炎的失态。一个王室成员,居然在公共场合暴露自己的软肋,简直是政敌居心叵测的绝佳机会。更何况,他还是未来的帝王。

从那时起,司马炎心中就对贾充又爱又恨。他不得不佩服贾充的政治智慧和言谈举止,但也对其高高在上的姿态极度反感。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如今,贾充的位置已然是三朝元老、能力上政法专家、性格上是谨慎深层、人脉上是结交甚广。简而言之,就是司马炎政权中最深不可测的双面人。

在封禅事件上,贾充果然又开始了他的老套路——扮演难以捉摸的独立个体,时而支持司马炎,时而针锋相对。

眼见众臣的奏折递交了五六次,贾充还是纹丝不动。司马炎心灰意冷之余,终于在最后一道奏折上看到了贾充的签名。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贾充这一招果然奏效,让司马炎深感为难。要知道,贾充可是唯一一个在众臣让司马炎“三请三辞”的过程中没表态的人,这无疑给了司马炎极大的心理压力。

一个人就这么难以捉摸,司马炎又怎敢轻举妄动、鲁莽封禅?其实,贾充之所以态度暧昧,实则是在角力。他明白一旦司马炎封禅受命,皇权最高化,那么身为灭吴重要功臣的羊祜等人就会因此一飞冲天。而这些嫡系将领们原本就是贾充在朝堂上的政敌。

所以,贾充必须极力制衡皇权,维护他在朝堂上微妙的权力平衡。而司马炎面对如此强大的政敌,也只有强忍痛苦,隐忍克制了。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三、驱逐亲弟,权力真空扩大

282年,让司马炎恶心了大半辈子的贾充终于老死之后,司马炎也总算松了一口气。

很快,他就开始启用亲信如荀勖,设计整治自己的亲弟弟、齐王司马攸。283年正月,他直接下旨调司马攸到一个偏远的地方任职,明显就是想让他远离权力核心。

司马炎自认已经完成了一统天下的伟业,有资格要求弟弟们听话。更何况,司马攸这个弟弟向来就跟自己唱对台戏,简直就是心头大患。

然而让司马炎惊愕的是,他这一招居然引来了全天下的反对浪潮。无论是宗室诸王还是朝中大臣,无不劝谏司马炎收回成命。甚至还有两位大佬被司马炎强硬应对的态度激怒,直接气得去世了。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这场围绕司马攸的政治生死较量,在许多士大夫眼里,已经上升到了维护西晋体制的高度。因为一旦司马攸这个皇室重要成员被突然驱逐,势必会造成朝中权力的真空。司马家的统治合法性也将受到极大冲击。

在此形势下,身为君主的司马炎必须慎重应对。他也在正月下旬主动放软姿态,大量赏赐、安抚司马攸。甚至专门划出济南郡的税收作为齐国的补偿。

众臣们见司马炎终于让步,也都松了口气。谁知就在风头正劲的时候,36岁的司马攸突然暴毙身亡,原因至今成谜。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在弟弟就这么莫名其妙死去的冲击下,司马炎整个人都处在极度恍惚的状态。他下意识想要重新掌控大局,却无从下手。

此时此刻,他才意识到,自己在这场争斗中打击惩处的宗室、大臣太多太多,已无力再替自己收拾残局。真正的赢家,恐怕就是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外戚集团了。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四、防范外戚,权力分散之局

289年,洛阳城中多处祥瑞之地同日起火,士大夫们纷纷上书预言灾异,警示司马炎防范外戚乱政。

司马炎这才恍然大悟,外戚势力的膨胀以及皇室势力的衰弱,已经严重威胁到西晋王朝的基业。他赶紧采取行动,将几位外戚重臣打发走。同时加强几个儿子和弟弟的王国实力,分布在要害之地,以防范外戚作乱。

其后数年间,司马炎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场与外戚的消耗战之中。他千方百计防范外戚,殊不知西晋的根基已在这场权力较量中濒临崩塌。

皇室与外戚不信任,士族与皇室也早已心生芥蒂。诸王势力强大带来的诸侯分裂隐患,更是历史的预兆。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结语

西晋政权本就隐藏着种种弊端,是个典型的必死之局。司马炎认为可以一力承受,实则权宜之计不过苟延残喘。

灭吴之后,他本该顺应时势,稳固原有格局。可一时迷茫,他放任外戚的枝繁叶茂,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西晋江山就此瓦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4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晋武帝分封制度揭秘:从稳固政权到八王之乱的幕后推手
...分封制度为何在西晋王朝失灵了呢?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晋武帝的治国“智慧”。西晋建国的背景1、司马家族三代努力七十岁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铲除曹爽而获得曹魏实权。其子司马昭发动
2024-04-04 06:47:00
石崇从有钱任性到身亡财尽,演绎了西晋王朝的兴衰
...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作为推荐选拔官员的标准,但晋武帝司马炎篡魏,是靠着士族官僚的支持,因此,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士族官僚利益的政治、经济制度。 在政治上,“九品中正制”开始
2023-05-31 11:57:00
八王之乱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皇族内耗,此后近三百年动乱
...。西晋王朝的政策完全是围绕着世家大族的利益而展开,晋武帝司马炎是依靠“禅让”才取得皇位的,他深知,某个世家大族羽翼丰满了之后,将会不可避免的走上司马氏的老路——“禅让”,为了
2023-02-23 15:21:00
为何说司马炎选错继承人,令中原陷入近两百年的混乱
...,完成中华民族又一次的大一统。虽然西晋一统天下,但晋武帝司马炎的那颗心并没有放下来。因为司马家族的天下是依靠士族官僚得到的,士族就是西晋王朝维持统治的阶级基础。只要司马家族和
2024-07-12 11:08:00
比较一下曹魏、西晋对待诸侯王的态度
...父、堂叔父同时封王者达27人。 西晋分封制度并未实现晋武帝巩固司马氏政权的初衷,封王们结纳封国内的士族人士,引用在西晋士族制度确立以后难以仕进的寒族士人,形成一个个与中央政
2024-06-22 14:52:00
曹丕、司马炎相继吸取前政权灭亡的教训
...魏政权。265年,晋王司马昭去世后,子承父业的司马炎(晋武帝),不再为曹魏撑门面,而是效仿曹丕,改朝换代,建立了西晋王朝。于是,曹魏王朝完结了他短短四十六年的历程。呜呼!若曹
2023-01-29 22:23:00
祸起萧墙,历史上的“八王之乱”有多乱?
司马懿父子三人辛苦创立的万世不拔之业,传到孙子辈晋武帝司马炎手中,国运日盛。晋武帝在位初期,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厉行节俭,推行法制,社会一片繁荣,史称“太康之治”。灭掉吴国之后,
2023-01-19 21:46:00
西晋兴亡录:从高平陵事变到永嘉之乱的历史变迁
...,司马炎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他就是西晋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吴国的孙休去世后,他的侄子孙皓即位,他性格暴虐,司马炎趁机水陆并发,平定江南,吴国正式灭亡。至此,司马炎完成统一大业
2024-03-13 01:06:00
西晋悲歌:从司马炎的四大错误决策看王朝的覆灭
...?走进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揭开八王之乱背后的真相。晋武帝司马炎的四大错误决策晋武帝司马炎可谓是一代明君,他凭借过人的智谋和胆识,最终夺取了曹魏王朝的江山。然而,就在他开创了西
2024-05-09 21: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