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4 19:00: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我们是否还会惊讶于,一个开国之君,会在功德正盛之时,迷糊地给自己的政权埋下祸根?

280年九月,在司马炎率军攻占东吴都城建业的那一刻,整个天下终于再次统一在了西晋政权的版图之下。作为这个伟业的缔造者,司马炎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来自朝中的百官们热烈地“恭请封禅”的奏折。

封禅乃是古代帝王最高规格的“颁奖典礼”,通过举行仪式,在天下人面前最大化地彰显皇权的神圣和威严。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身为这个时代的真正九五至尊,司马炎却婉拒了。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纵观司马炎执政以来的作为,不难看出这是个聪慧却过分患得患失的君主。他在面对权力时,从来都是矛盾克制的。一方面,他渴望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另一方面,他又害怕受到权力的侵蚀和蛊惑,时刻警惕着失去自我。

灭吴一役,无疑成为了司马炎权力欲望的最高点。但同样,这也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必须时刻警惕,不能沉迷其中。

权力是会上瘾的,它能把人变成怪物。所以,封禅之事,就让它成为司马炎心中永远的遗憾吧。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还没有完全迷失自我。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一、朝野劝进,皆遭婉拒

自古以来,每当天下大乱告一段落,皇权意识到进一步强化的必要性时,封禅泰山就成为标配操作。

泰山神奇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使它成为中原君主展示声威的理想场所。先秦以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无不亲自登上过泰山,以昭告天下。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也举行过一次最高规格的封禅活动,只不过地点选在了泾水入渭河之处。汉武帝更是上蹿下跳最鼎盛的年华,三次举行封禅,每次都要劳师动众,耗时一年有余,可见其嚣张气焰。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所以,面对朝中群臣的一再恳请,司马炎的反应简直令人匪夷所思。这群臣子们,从尚书令始,级别越来越低,一路奏请到太常卿,前前后后足足递交了5道奏折,结果居然全都石沉大海。

其中一次,众臣更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譬如你爷爷奠定基业,你叔叔继续开疆拓土,你爸爸定型江山......可见明君神武是有传承的。而今你I司马炎当此大晋之世,兼并江东,完成统一大业,正应了命运的天时地利人和,岂能不顺应苍天旨意,举行一场最高规格的颁奖典礼,以彰显你我的共同成就?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司马炎看似温和有礼,内里却极端敏感多疑。他马上就意识到,这群奸臣居然用这套宿命论套路暗示他是白捡便宜的!

可就在司马炎准备发飙之时,他忽然想到,批奏折的人中间居然没有他政敌贾充的名字。这下可好,正中贾充下怀。这老奸巨猾的狐狸明显就是故意让群臣来冲在前面,自己则装作高高在上的样子。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二、政敌唱对台戏,克制达顶峰

要说起司马炎和贾充的恩怨,那可是源远流长。在司马炎还是魏国世子的时候,他和贾充就结下了梁子。当时年仅10岁的他被迫与一个不喜欢的女孩订婚,司马炎气愤之下,居然在王朝朝堂上当着众臣的面大哭大闹。如果不是贾充飞身上前,用温和的话语将他劝导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贾充私下里严厉地批评了司马炎的失态。一个王室成员,居然在公共场合暴露自己的软肋,简直是政敌居心叵测的绝佳机会。更何况,他还是未来的帝王。

从那时起,司马炎心中就对贾充又爱又恨。他不得不佩服贾充的政治智慧和言谈举止,但也对其高高在上的姿态极度反感。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如今,贾充的位置已然是三朝元老、能力上政法专家、性格上是谨慎深层、人脉上是结交甚广。简而言之,就是司马炎政权中最深不可测的双面人。

在封禅事件上,贾充果然又开始了他的老套路——扮演难以捉摸的独立个体,时而支持司马炎,时而针锋相对。

眼见众臣的奏折递交了五六次,贾充还是纹丝不动。司马炎心灰意冷之余,终于在最后一道奏折上看到了贾充的签名。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贾充这一招果然奏效,让司马炎深感为难。要知道,贾充可是唯一一个在众臣让司马炎“三请三辞”的过程中没表态的人,这无疑给了司马炎极大的心理压力。

一个人就这么难以捉摸,司马炎又怎敢轻举妄动、鲁莽封禅?其实,贾充之所以态度暧昧,实则是在角力。他明白一旦司马炎封禅受命,皇权最高化,那么身为灭吴重要功臣的羊祜等人就会因此一飞冲天。而这些嫡系将领们原本就是贾充在朝堂上的政敌。

所以,贾充必须极力制衡皇权,维护他在朝堂上微妙的权力平衡。而司马炎面对如此强大的政敌,也只有强忍痛苦,隐忍克制了。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三、驱逐亲弟,权力真空扩大

282年,让司马炎恶心了大半辈子的贾充终于老死之后,司马炎也总算松了一口气。

很快,他就开始启用亲信如荀勖,设计整治自己的亲弟弟、齐王司马攸。283年正月,他直接下旨调司马攸到一个偏远的地方任职,明显就是想让他远离权力核心。

司马炎自认已经完成了一统天下的伟业,有资格要求弟弟们听话。更何况,司马攸这个弟弟向来就跟自己唱对台戏,简直就是心头大患。

然而让司马炎惊愕的是,他这一招居然引来了全天下的反对浪潮。无论是宗室诸王还是朝中大臣,无不劝谏司马炎收回成命。甚至还有两位大佬被司马炎强硬应对的态度激怒,直接气得去世了。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这场围绕司马攸的政治生死较量,在许多士大夫眼里,已经上升到了维护西晋体制的高度。因为一旦司马攸这个皇室重要成员被突然驱逐,势必会造成朝中权力的真空。司马家的统治合法性也将受到极大冲击。

在此形势下,身为君主的司马炎必须慎重应对。他也在正月下旬主动放软姿态,大量赏赐、安抚司马攸。甚至专门划出济南郡的税收作为齐国的补偿。

众臣们见司马炎终于让步,也都松了口气。谁知就在风头正劲的时候,36岁的司马攸突然暴毙身亡,原因至今成谜。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在弟弟就这么莫名其妙死去的冲击下,司马炎整个人都处在极度恍惚的状态。他下意识想要重新掌控大局,却无从下手。

此时此刻,他才意识到,自己在这场争斗中打击惩处的宗室、大臣太多太多,已无力再替自己收拾残局。真正的赢家,恐怕就是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外戚集团了。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四、防范外戚,权力分散之局

289年,洛阳城中多处祥瑞之地同日起火,士大夫们纷纷上书预言灾异,警示司马炎防范外戚乱政。

司马炎这才恍然大悟,外戚势力的膨胀以及皇室势力的衰弱,已经严重威胁到西晋王朝的基业。他赶紧采取行动,将几位外戚重臣打发走。同时加强几个儿子和弟弟的王国实力,分布在要害之地,以防范外戚作乱。

其后数年间,司马炎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场与外戚的消耗战之中。他千方百计防范外戚,殊不知西晋的根基已在这场权力较量中濒临崩塌。

皇室与外戚不信任,士族与皇室也早已心生芥蒂。诸王势力强大带来的诸侯分裂隐患,更是历史的预兆。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是如何埋下的亡国祸患?

结语

西晋政权本就隐藏着种种弊端,是个典型的必死之局。司马炎认为可以一力承受,实则权宜之计不过苟延残喘。

灭吴之后,他本该顺应时势,稳固原有格局。可一时迷茫,他放任外戚的枝繁叶茂,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西晋江山就此瓦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4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晋武帝分封制度揭秘:从稳固政权到八王之乱的幕后推手
...分封制度为何在西晋王朝失灵了呢?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晋武帝的治国“智慧”。西晋建国的背景1、司马家族三代努力七十岁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铲除曹爽而获得曹魏实权。其子司马昭发动
2024-04-04 06:47:00
石崇从有钱任性到身亡财尽,演绎了西晋王朝的兴衰
...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作为推荐选拔官员的标准,但晋武帝司马炎篡魏,是靠着士族官僚的支持,因此,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士族官僚利益的政治、经济制度。 在政治上,“九品中正制”开始
2023-05-31 11:57:00
八王之乱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皇族内耗,此后近三百年动乱
...。西晋王朝的政策完全是围绕着世家大族的利益而展开,晋武帝司马炎是依靠“禅让”才取得皇位的,他深知,某个世家大族羽翼丰满了之后,将会不可避免的走上司马氏的老路——“禅让”,为了
2023-02-23 15:21:00
为何说司马炎选错继承人,令中原陷入近两百年的混乱
...,完成中华民族又一次的大一统。虽然西晋一统天下,但晋武帝司马炎的那颗心并没有放下来。因为司马家族的天下是依靠士族官僚得到的,士族就是西晋王朝维持统治的阶级基础。只要司马家族和
2024-07-12 11:08:00
比较一下曹魏、西晋对待诸侯王的态度
...父、堂叔父同时封王者达27人。 西晋分封制度并未实现晋武帝巩固司马氏政权的初衷,封王们结纳封国内的士族人士,引用在西晋士族制度确立以后难以仕进的寒族士人,形成一个个与中央政
2024-06-22 14:52:00
曹丕、司马炎相继吸取前政权灭亡的教训
...魏政权。265年,晋王司马昭去世后,子承父业的司马炎(晋武帝),不再为曹魏撑门面,而是效仿曹丕,改朝换代,建立了西晋王朝。于是,曹魏王朝完结了他短短四十六年的历程。呜呼!若曹
2023-01-29 22:23:00
祸起萧墙,历史上的“八王之乱”有多乱?
司马懿父子三人辛苦创立的万世不拔之业,传到孙子辈晋武帝司马炎手中,国运日盛。晋武帝在位初期,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厉行节俭,推行法制,社会一片繁荣,史称“太康之治”。灭掉吴国之后,
2023-01-19 21:46:00
西晋兴亡录:从高平陵事变到永嘉之乱的历史变迁
...,司马炎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他就是西晋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吴国的孙休去世后,他的侄子孙皓即位,他性格暴虐,司马炎趁机水陆并发,平定江南,吴国正式灭亡。至此,司马炎完成统一大业
2024-03-13 01:06:00
西晋悲歌:从司马炎的四大错误决策看王朝的覆灭
...?走进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揭开八王之乱背后的真相。晋武帝司马炎的四大错误决策晋武帝司马炎可谓是一代明君,他凭借过人的智谋和胆识,最终夺取了曹魏王朝的江山。然而,就在他开创了西
2024-05-09 21: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