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大凉山,会是最后一次“被消费”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23 13: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名为“云南波波”的主播称资助了凉山一名贫困老人3000元。然而,事情很快出现了反转。老人表示,虽然主播给了她3000元,但拍完视频后又收回2800元……当地多名村民及村干部确认,该主播在村里拍摄的多条视频内容均为“自导自演”。目前,涉事的短视频账号已经被封禁,该主播也被行拘。

伪善是门残酷的流量生意

人性深处的良善,一旦被催泪的素材唤醒,置于短视频的场域内,那澎湃的情绪共鸣往往意味着巨大的流量红利。“波波善行”显然深谙其道,为了把自己捧上道德的神坛、享受流量带来的名利,不惜造假摆拍,没有困难制造困难、没有行善假装行善。【详细】

愚弄老人,其行可鄙,消费善心,恶莫大焉。如此自导自演,主播博眼球吸粉、靠流量变现的行为,说白了就是骗钱。这种行为以慈善之名弄虚作假,玷污慈善形象,还构成了双重欺骗,既欺骗了老人,也欺骗了为其打赏的网友。【详细】

别让虚假苦情视频滋扰大凉山

博主们一再对大凉山下手,并非真正关心当地群众的生活,而是利用网友的同情心,为自己打造一个关心贫困地区的人设,最终目的是博取眼球,骗取流量。采取造假的卑劣方式,不仅伤害当事人,消费网友爱心,同时也是对当地发展成果及民生救助等工作的抹黑。【详细】

为此,有关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督促短视频平台负起主体责任,严把审核关,对存在编造故事、虚构人设等问题的短视频,必须发现一个封杀一个。个别主播以摆拍“卖惨”来骗取爱心款,这涉嫌诈骗,对此要该立案的立案,该查处的查处,该判赔的判赔,该责令公开道歉的责令公开道歉。【详细】

愿世间每一分良善不会错付

给一些主播提个醒,既然选择做慈善主播,就应先摆正自己的态度,带着帮扶弱者的诚心和善意去工作。如果以谋取私人利益为出发点,用消费弱者苦难的方式搏出位,不仅失了本心,也会付出更多代价。【详细】

慈善,是世间最高贵的事业。遗憾的是,一些动机不纯、行事鬼祟的慈善博主混迹其间、攫取私利。严打造假的伪善之徒,净化网络信息生态,势在必行。愿这世间每一分良善,皆不会错付。【详细】

(以上综合光明网、东方网、红网、北京晚报、羊城晚报)

V视角:

@夜知深:这种主播应该终身不得直播。

@理想三旬:网络主播也得设门槛才行。

@一花一草:平台要负起责任来!

@源石的重量:人们的善心经不起“摆拍式慈善”的消费。

@果果乐:碰到此类视频也要留个心眼,不要轻易打赏。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慈善,多少罪恶假汝之名。大凉山再次成为伪慈善的“取景地”,令人愤慨。有关部门对此及时查处,也给那些爱动“歪脑筋”的主播敲响了警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流量生意”如此让人趋之若鹜,责任或许不仅仅在供给方。大凉山不容易,这会是最后一次“被消费”吗?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新闻背景:

近日,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名为“云南波波”的主播称资助了凉山一名贫困老人3000元。然而,事情很快出现了反转。老人表示,虽然主播给了她3000元,但拍完视频后又收回2800元……当地多名村民及村干部确认,该主播在村里拍摄的多条视频内容均为“自导自演”。目前,涉事的短视频账号已经被封禁,该主播也被行拘。

伪善是门残酷的流量生意

人性深处的良善,一旦被催泪的素材唤醒,置于短视频的场域内,那澎湃的情绪共鸣往往意味着巨大的流量红利。“波波善行”显然深谙其道,为了把自己捧上道德的神坛、享受流量带来的名利,不惜造假摆拍,没有困难制造困难、没有行善假装行善。【详细】

愚弄老人,其行可鄙,消费善心,恶莫大焉。如此自导自演,主播博眼球吸粉、靠流量变现的行为,说白了就是骗钱。这种行为以慈善之名弄虚作假,玷污慈善形象,还构成了双重欺骗,既欺骗了老人,也欺骗了为其打赏的网友。【详细】

别让虚假苦情视频滋扰大凉山

博主们一再对大凉山下手,并非真正关心当地群众的生活,而是利用网友的同情心,为自己打造一个关心贫困地区的人设,最终目的是博取眼球,骗取流量。采取造假的卑劣方式,不仅伤害当事人,消费网友爱心,同时也是对当地发展成果及民生救助等工作的抹黑。【详细】

为此,有关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督促短视频平台负起主体责任,严把审核关,对存在编造故事、虚构人设等问题的短视频,必须发现一个封杀一个。个别主播以摆拍“卖惨”来骗取爱心款,这涉嫌诈骗,对此要该立案的立案,该查处的查处,该判赔的判赔,该责令公开道歉的责令公开道歉。【详细】

愿世间每一分良善不会错付

给一些主播提个醒,既然选择做慈善主播,就应先摆正自己的态度,带着帮扶弱者的诚心和善意去工作。如果以谋取私人利益为出发点,用消费弱者苦难的方式搏出位,不仅失了本心,也会付出更多代价。【详细】

慈善,是世间最高贵的事业。遗憾的是,一些动机不纯、行事鬼祟的慈善博主混迹其间、攫取私利。严打造假的伪善之徒,净化网络信息生态,势在必行。愿这世间每一分良善,皆不会错付。【详细】

(以上综合光明网、东方网、红网、北京晚报、羊城晚报)

V视角:

@夜知深:这种主播应该终身不得直播。

@理想三旬:网络主播也得设门槛才行。

@一花一草:平台要负起责任来!

@源石的重量:人们的善心经不起“摆拍式慈善”的消费。

@果果乐:碰到此类视频也要留个心眼,不要轻易打赏。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慈善,多少罪恶假汝之名。大凉山再次成为伪慈善的“取景地”,令人愤慨。有关部门对此及时查处,也给那些爱动“歪脑筋”的主播敲响了警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流量生意”如此让人趋之若鹜,责任或许不仅仅在供给方。大凉山不容易,这会是最后一次“被消费”吗?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3 15: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近日,在某短视频平台,自媒体博主“云南波波”展示了大凉山一名老人和小女孩的简陋生活环境,称女孩是老人捡来的孤儿,两人相依为命。不少网友看后,直呼“太心酸”,纷纷留言想要资助这
2023-02-22 14:04:00
...,在某短视频平台,自媒体主播“云南波波”展示了四川大凉山一名老人和小女孩的简陋生活环境,称女孩是老人捡来的孤儿,两人相依为命。记者实地调查发现,这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当地多名
2023-02-24 07:16:00
潮评丨凉山农村,怎么就成了无良主播“流量密码”?
...主播因此被行拘,也有主播被判刑。2016年,一段主播在大凉山搞假慈善让村民排队领钱的视频刷爆网络。事后,发钱男子承认,目的是为了增加粉丝数和观看量,让“粉丝多刷礼物”。凉山农
2023-02-22 16:37:00
起底抖音流行的“伪慈善”网红,该封杀了!
...行在短视频账号上发布的一支视频引发热议。视频展示了大凉山一名老人和小女孩的简陋生活环境,称女孩是老人捡来的孤儿,两人相依为命。老人小孩悲惨的境遇引发了大批网友关注。然而,记者
2023-02-23 11:44:00
...将石榴扔到路边,老人默默捡起石榴,弯腰鞠躬……随着大凉山的石榴进入成熟期,大凉山成为许多网红、短视频创作者们竞相角逐的“流量热土”与“淘金地”,但其中也不乏鱼目混珠者。近日,
2023-09-25 17:36:00
四川凉山多名百万粉丝网红被捕:虚假助农、售卖假货牟取暴利
...构的孵化下,打着助农旗号,通过摆拍虚假视频,打造“大凉山原生态”人设,带货销售假冒的大凉山特色农产品,牟取高额利益,涉案金额超千万元。目前,该案件已抓获犯罪嫌疑人54人,其中
2023-09-20 17:52:00
大凉山假公益团队:卖惨带货,为让女孩流泪直接掐哭
大凉山被认为是网红“天然流量池”。如今,在各大视频平台,活跃着很多带有“大凉山”标签的网红,而韩文无疑是大凉山网红最早的推手之一。2021年4月,韩文因虚构大凉山贫困,从事网络直
2023-05-25 14:57:00
凉山整治“网红乱象”:处置违规账号346个,永久关闭“赵灵儿”等5个超200万粉丝账号
近年来,瞄准大凉山淳朴自然的民族风情、绿色优质农产品的特色定位,“大凉山”成为了许多供应链公司、网红、短视频创作者们竞相角逐的“流量热土”与“淘金地”,但其中不乏鱼目混珠者……9
2023-09-20 17:17:00
赚足网友同情心的“公益”视频,有多少是“真可怜人”拍的?
如果你看到这样一个视频,贫困的大凉山里,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满面脏污,面对镜头被人问起,你爸妈还在吗?他说,不在了。那你跟谁一起生活呀?自己。然后镜头一转,拍到小男孩居住的地方—
2023-06-05 14:0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对话陈铎:让更多人关注沙滩文化
多彩贵州网讯我觉得应该加大对沙滩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此来扩大影响力。”11月11日下午,受邀参加遵义沙滩文化诗文名篇朗诵会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2025-11-11 22:04: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穿”上它,还能多走一公里!
大皖新闻讯 系好腿带、扣紧腰带,穿上“机械护膝”爬楼梯,竟然毫不费力。11月11日上午,“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5-11-11 21:29:00
融合艺术与体育,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穗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广州香江1号艺术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本次展览遴选雕塑家
2025-11-11 21:29:00
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启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今天,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开幕
2025-11-11 21:29:00
多国诗人相聚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与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2025-11-11 21:29: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