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金色沙海中汇成“绿电蓝海”——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探访全国单体容量最大沙漠光伏项目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03 10:28:00 来源:新疆网原创

金色沙海中汇成“绿电蓝海”——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探访全国单体容量最大沙漠光伏项目

5月29日,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的中国绿发新疆中绿电技术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米东区350万千瓦光伏项目断路器顺利合闸,标志着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沙漠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全媒体记者陈岩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宋建华 贾梦妍)5月29日,中绿电乌鲁木齐米东区350万千瓦光伏项目成功并网,成为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中首个成功并网的新能源项目,也是目前全国单体容量最大沙漠光伏项目,标志着乌鲁木齐市依托“南风北光”资源建设“沙戈荒”(即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风光大基地迈出坚实一步。

从2023年8月29日正式开工到现在,短短9个月时间,乌鲁木齐市如何在人迹罕至、环境恶劣的沙漠中汇聚出一片追光逐日生绿电的蓝色“光伏海”?这片“光伏海”将会产生怎么样的绿色动能?

5月29日至31日,记者多次走进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蒋家湾750千伏变电站等地,见证众多建设者如何在沙漠中逐日追光产生澎湃绿能。

1.要素保障

为项目建设夯基筑垒

5月31日,从乌鲁木齐市中心驱车80余公里,来到乌鲁木齐市唯一的沙漠——米东区北部沙漠南缘的国家级公益林中心管护站凤凰台管护站,再往里走,就是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

沿着新修建的砂砾便道往里走,路上是各类大型施工车辆,两侧每隔不远都是在建的光伏项目工地,一片片错落有致的光伏板随坡就势分布在沙漠中,给金色的沙漠披上了蓝色的新衣。

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乌鲁木齐市紧紧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决策部署和市委“南风北光”资源高质量开发利用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北部沙漠太阳能资源丰富、辐射强度高、日照时间长的优势,于2022年开工建设北部沙漠光伏基地项目。

基地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总面积约103万亩,规划建设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目前已获批建设8个光伏项目,装机规模940万千瓦,投资金额超370亿元。

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市委、市人民政府及米东区委、区人民政府积极做好靠前服务保障工作,协调解决项目堵点难点问题,全力保障项目按计划推进。

沿着砂砾便道往前行驶50余公里,辗转1个多小时,眼前豁然开朗,蓝天白云之下,光伏板突然增多,密密麻麻连成一片。

这是中绿电乌鲁木齐米东区350万千瓦光伏项目的光伏发电区域。

该项目位于东道海子荒漠湿地区域,采用655单晶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建设123万个光伏桩基、共计1000余个光伏发电方阵,并同步完成四座220kV升压站、208公里送出线路等建设任务。

“就脚下的这条砂砾便道,就为施工解决了最大的难题。”新疆中绿电技术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米东区350万千瓦光伏项目部经理常超凡说。

截至目前,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路网建项目(一期)道路工程总长108公里中4个标段的2、3、4标段戈壁铺设(砂砾便道)任务已经完成,1标段道路戈壁铺设将在6月底完成。

光伏基地还规划设立了占地1.8万平方米的驿站服务区,将招商50余家商户,涉及农贸市场、餐饮、超市、五金、百货、快捷宾馆、大众洗浴等,并配套建设可容纳200辆车的免费停车场。

强化要素保障,企业感触最深。5月30日上午,新疆中绿电技术有限公司为米东区人民政府送来了一面写着“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锦旗及感谢信。

“在沙漠中建设项目难度实属不小,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两级领导多次到达现场,全力协调解决重大难题,成立专班专项协助项目推进,解决了道路通行、大件运输、用水用电等一系列‘卡脖子’问题,最大限度为我们项目建设提供了支援保障、缩短了项目的建设时间。”新疆中绿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曾小栗说。

33岁的施工工人高丁强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是第一批来到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的建设者之一,他和40多位同班组的工友见证了光伏基地从无到有,再到如今成片成片的“光伏蓝海”。

“刚来时,满眼都是沙子,吃饭、喝水都是问题。”高丁强说,“后来路修好了,水有了、营地有了,新鲜蔬菜进来了,如今这么大的光伏项目如期并网,作为建设者,非常自豪。”

2.科技赋能

跑出乌鲁木齐“加速度”

站在制高点往下望,中绿电乌鲁木齐米东区350万千瓦光伏项目现场,既有大片的光伏方阵蔚为壮观,又有分散的光伏板蜿蜒错落。

为什么选择在沙漠建设大型光伏电站?为什么光伏方阵呈不规则分布?一系列疑问待解。

“别看是沙漠,由于遮挡少,光照条件更优越,电站年平均满负荷利用小时数排在全国同类地形的前列。”中绿电乌鲁木齐米东区350万千瓦光伏项目部经理常超凡说。

中建八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总包技术经理陶震西说,项目充分考虑光伏板组件的抗风压能力、桩基的深度、选用材质等方面,项目部从光伏支架、光伏基础、场内线路到施工方案,都进行了反复试验、不断优化,从而更好应对沙漠的特殊环境。

中绿电乌鲁木齐米东区350万千瓦光伏项目是中建八局第一大单新能源业务,首批落地的20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项目为南北狭长形状,占地约11.25万亩。

沙丘连绵起伏,广袤无垠。中建八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新能源战线拓荒者进入沙漠腹地这片没有水、电、路、信号的“四无”地带,以最严作风、最快速度、最实举措全力投入项目各项建设。

总面积约315万亩的米东区北部沙漠是固定、半固定沙漠,这里地域辽阔,太阳能资源丰富,但是沙漠中连绵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沙丘。

如何让“瀚海”成为“光伏海”,各施工单位采用依势而建、错落分布的形式来建设。

陶震西说,针对米东区北部沙漠高度落差很大,他们采用光伏组件随坡就势的模式,保质保量如期完成项目建设。

为了更好解决沙戈荒地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工程施工,中建八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还联合中建八局工程研究院先后研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沙丘光伏电站高效施工技术、大型新能源电站智能巡检系统等,通过合理使用高科技手段,确保了在沙漠实现光伏发电的高效定位安装。

目前,中建八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通过项目建设已上报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科技赋能项目的智能、高效建设。

项目开建以来,中建八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还创造了多个沙漠光伏施工“奇迹”:用2个月时间完成光伏场区道路摊铺,确保116万根桩基拔地而起;4个月完成支架安装8万吨;年后紧抓复工复产,45天完成2座升压站,电气实体安装、设备调试工作……

项目的光伏场区、220千伏升压站、外送线路作为有机整体协同建设,高峰期参建人员上万人,投入装载机、吊车、打桩机、叉车等各类机械1800余辆。

“各项目团队不畏高温、不惧风沙,保障了如期完工。”常超凡说。

3.“上网”“入户”

释放澎湃绿能

随着“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加快建设,茫茫沙海中涌现出一个个新能源“绿洲”。源源绿电通过条条银线奔流向远方,点亮千家万户。

“一网”飞瀚海,“绿电”输送远方。作为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内的首个送出线路项目已经基本全部完工,为中绿电乌鲁木齐市米东区350万千瓦光伏项目“上网”“入户”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万里黄沙中,一座座铁塔巍然屹立,一条条银线排列有序。工人正在进行最后的附属设施施工和检修、调试工作。

中绿电乌鲁木齐市米东区350万千瓦光伏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共需4条送出线路,总长约200公里,确保项目汇集的电能经由这些送出线路,从蒋家湾750千伏变电站等进入国家电网,输送到疆内外的企业和千家万户。

“我们是光伏基地首个主体完工的送出线路项目,电塔搭建、线缆架设等实体工程量已经全部完成。”中建八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外送线路负责人徐子仪说。

“经过3个月的努力,看着一条条线路在空中建起来,现在又完成并网,将沙漠中的电能输送到包括我老家在内的全国各地,我们很高兴、很骄傲。”来自甘肃的电力工人刘伟说。

通过无人机的镜头往下看,光伏阵列好似撒播阳光“种子”的田野,正在源源不断产生绿色的电能。乌鲁木齐还积极拓展绿电应用场景,围绕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区、绿电产业园,推进新能源与多产业联动发展。

瀚海沙漠,通过蓝色光伏海,不仅点亮了城市的霓虹和企业的生产灯,还为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出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原来沙漠不止一种颜色!坐上火车去围观→
...沙漠迎来旅游热“沙海”风光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适时加开旅客列车满足游客深度体验沙漠游的需求这几个沙漠离市区较近、交通方便一起来看看吧↓↓↓ 塔克拉
2024-06-18 10:11:00
他们在沙海腹地打造『中国深度』
本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2月1日,在深地塔科1井,科研人员在查看使用过的钻头。(新华社发)车行沙海,一路颠簸不断,后视镜中车轮带起的沙尘滚滚向前,车窗左前方,模糊的井架逐渐清晰。这
2024-02-13 03:22:00
· “周末经济+”释放消费活力 “浪山”火出圈带火“浪山经济”
...热越火”趋势据景区统计,周末休息日来景区的游客中,乌鲁木齐市的游客占到50%以上,从乌鲁木齐驾车到鄯善只需要不到3个小时。除此之外,现在新疆进入旅游旺季,外地游客在乌鲁木齐机
2024-05-12 15:04:00
...体会时光的变迁。出行方案前往伊吾胡杨林景区可自驾从乌鲁木齐到哈密,再经S249线、S302线到伊吾县淖毛湖镇,也可乘坐兰新高铁列车到哈密站下车,在哈密市客运站乘坐公交去往淖毛
2023-10-19 15:31:00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院长张宇清说。(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15日电)
2024-12-16 07:07: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21日电(记者戴子鸾、孙哲)21日,2024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迎来首个特殊赛段(SS1)的争夺。高温炙烤下,车手们在刚踏上征途时就遭遇极限挑战,
2024-05-21 22:26: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22日电(记者戴子鸾 孙哲)22日,2024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开始第二个特殊赛段(SS2)的比拼。这一赛段在往届环塔中有“魔鬼赛段”之称,不过今
2024-05-23 00:44:00
乡村振兴丨大漠小村绽新颜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18日电 题:大漠小村绽新颜新华社记者苟立锋、宿传义达里雅布依在哪儿?地图上,这五个字镶嵌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四面八方无尽黄沙。现
2023-08-18 19:27: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13日电 (勾佳棋 秦彤)黄沙漫漫,尘土飞扬。一辆辆大型货运车在沙土路上驶过。不远处一座座沙坑里,是连片的光伏板。“光伏项目早一天投产,我
2023-11-13 18:0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段正浩 通讯员 吴霄汉 济宁报道3月30日,山东移动济宁分公司通过创新构建反诈联防机制,联合嘉祥农商银行开展“守护‘两卡’安全
2025-04-03 10:50:00
中国网4月3日讯 据最高检网站3日消息,四川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崔保华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2025-04-03 10:50:00
湖南龙山:秦简文化进校园推动传统文化教育
“千年秦简,方寸拓印,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厚重与璀璨。拓印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明的延续……”4月2日,湖南省龙山县第二中学联合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
2025-04-03 10:50:00
清明假期哪里适宜旅行?扫墓注意什么?一文看全-中国网
中国网4月3日讯(记者 彭瑶)清明小长假来了,4月4—6日放假三天不调休,踏青、祭扫活动叠加,人流增多。小长假期间天气如何
2025-04-03 10:51:00
近400人!最大规模韩国旅游团入境威海
大众网威海记者 王彬 杨栋博 威海报道4月1日,来自韩国健步球协会的近400名团体游客入境威海,开启为期3天的山海休闲之旅
2025-04-03 10:51:00
金湖县银涂镇举办“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春风拂柳绿,清明寄深情。4月2日上午,金湖县银涂镇在复连村烈士陵园举行“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镇村40余名志愿者参与,以文明祭扫的方式向革命英烈致以崇高敬意
2025-04-03 10:52:0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坚持聚焦主题、简约务实,不分批次
2025-04-03 10:52:0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25-04-03 10:52:00
全福街道路劲东城社区开展“历接历办”小程序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高“历接历办”小程序在辖区居民群众中的知晓度,3月31日,全福街道路劲东城社区开展“历接历办”小程序宣传活动
2025-04-03 10:52:00
说起麻糍这道美食的发源地,在我们大杭州,当数建德三都。三都麻糍是建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起源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
2025-04-03 10:53:00
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召开第六届工会会员(职工)代表大会
大众网记者 段正浩 济宁报道3月31日,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召开第六届工会会员(职工)代表大会,全院94名职工代表参加会议
2025-04-03 10:54:00
江西下达202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南昌新闻中心
本报讯 王纪洪、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郑周贇报道:为确保完成国家确定的江西省202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经省政府同意
2025-04-03 10:55:00
嘉祥县黄垓镇残联开展上门评残活动
大众网记者 张效良 通讯员 关中平济宁报道4月2日,嘉祥县黄垓镇残联邀请嘉祥县残联、嘉祥县中医院评残专家共6人组成残疾评定小组
2025-04-03 10:55:00
金乡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护航梨花节行动
执法队员规范停车现场大众网记者 高传顺 通讯员 李新华 济宁报道4月2日,济宁市金乡县第六届梨花节活动在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
2025-04-03 10:56:00
元和职工新课堂 搭台赋能新青年
江南时报讯 为丰富青年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更好满足青年职工在文化生活、技能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需要,点亮青年职工“八小时外”的多彩生活
2025-04-03 10: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