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高祖是沛县丰邑中阳里人,姓刘,字季。
父亲叫刘太公,母亲叫刘太婆。
先前,刘太婆曾在大泽边小憩,梦见与天神相遇交合。
这时雷鸣电闪,天昏地暗,太公前往寻找,赶去观看,只见一蛟龙盘在太婆身上。
不久,刘太婆怀了孕就生下高祖。
高祖这个人,高鼻长颈,容貌有龙相,胡须特别美,左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
仁厚爱人,喜欢施舍,胸襟豁达,大度宽宏。
不愿从事农耕生产家务劳作。
到了壮年,试为官吏,当泗水亭亭长,衙门里的吏役没有不被他戏弄欺侮的。
他好酒贪色,常常到王太婆、武负的酒店赊酒喝,喝醉了,久卧不起。
武负、王太婆常见他睡着以后上面有条龙,感到很奇怪。
高祖每到酒店买酒畅饮,这天酒店售出的酒,总要比平时多出好几倍。
等二人发现怪现象之后,年底结账,二家酒店常常撕了账单,高祖欠债一笔勾销。
高祖曾到咸阳服徭役,有次秦始皇出巡,特许百姓观看,他看了感慨地说:“啊,大丈夫就应当如此!”单父县人吕公,跟沛县县令要好,为了躲避仇人到县令家里做客,后来把家也迁到沛县。
县里豪杰吏人听说县令家有贵客,都前往祝贺。
萧何任县衙主吏,管收贺礼,对来客们说:“贺礼不满千钱的,坐在堂下。”高祖作亭长,一向轻视这班官吏,就欺骗写了一张礼帖:“贺钱一万。”其实没带一钱,礼帖呈上,吕公看了大惊,起身到门迎接,吕公喜欢给人看相,一见高祖状貌不凡,特别敬重,引高祖入坐。
萧何说:“刘季向来大话很多,成事很少。”高祖趁机耍弄那班人,就坐了上座,毫不谦让。
酒宴快结束时,吕公以目示意,执意留下高祖。
散席了,高祖留在最后。
吕公对他说:“我年轻时,喜欢给人看相,相过很多人,没有一个像你这样的贵相,希望你保重自己。
我有一个亲生女儿,愿意做你执箕帚的妻子。”酒宴结束后,吕老太生气地对吕公说:“先前,您常想把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儿,嫁给贵人。
沛县县令与你要好,求娶女儿,你不答应,怎么随随便便把女儿许配给刘季?”吕公说“:这不是你们女流之辈所能懂得的。”吕公终于把女儿嫁给刘季。
吕公的女儿就是吕后,生了孝惠帝、鲁元公主。
高祖任亭长时,常请假回家种田。
吕后带着两个孩子在田里锄草,有个过路的老汉向她讨水喝,吕后给了他一些吃的。
老汉给吕后相面说“:夫人是天下的贵人。”吕后让他给两个孩子看相,老汉看见孝惠,说:“夫人所以显贵,是因为有这个孩子。”再给鲁元看相,也是贵人之相。
老汉已经离去,高祖正好从邻居家来,吕后告诉他一个过路的老汉给我们母子看相,说我们将来是大贵人。
高祖问老汉去向,吕后说:“没走多远。”高祖就追上去,问那老汉。
老汉说:“刚才给您夫人和孩子看相,他们都像您,您的相真是贵不可言。”高祖就向他说“:果真如老人所讲,我决不忘记您的恩德。”到高祖显贵了,就不知那个老汉的去向。
高祖当亭长时,喜欢一种用竹皮编织的帽子,派巡捕到薛地定做,经常戴着它。
到显贵了还常戴,所谓“刘氏冠”,就是这种帽子。
高祖以亭长的身份为县里押送一批民亻夫到骊山,很多民亻夫中途逃走。
高祖预料,等到了骊山,民亻夫可能会跑光。
到了丰邑西面的湖沼地带,便停下来喝酒,到夜间,高祖把民亻夫都放了。
并说:“你们都走吧!我也从此逃命去了!”民亻夫中精壮汉子十多人愿意跟随他。
高祖酒喝多了,连夜抄小路通过湖沼地带,派一个人在前面探路。
探路的人回来报告说:“前面有条大蛇挡住了去路,请回走。”高祖醉了,说:“壮士走路,怕什么。”于是走上前,拔出剑来击斩蛇,蛇砍成两段,路通了。
又走了几里,酒兴发作,倒下睡着。
后面的人走到斩蛇的地方,见到一位老太婆夜晚哭泣。
人们问她为什么哭,老太婆说:“有人杀了我的儿子,所以哭。”又问“:你儿子为什么被人杀了?”老太婆说“:我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变成蛇,挡在路上,现在被赤帝的儿子杀了。
所以哭。”人们以为老太婆不老实,想给她苦头吃,老太婆却忽然不见了。
后面的人赶到,高祖酒也醒了。
他们把刚才的事情告诉他,高祖内心独自高兴,自以为自己非同一般。
那些跟随他的人也更加敬畏他。
秦始皇常说“:东南面有天子之气。”于是便出巡东方,想加以镇伏。
高祖怀疑与自己有关,就逃亡躲避,隐藏在芒、砀一带的深山大泽中。
吕后与别人一起寻找,常能找到他。
高祖感到奇怪,问是什么原因。
吕后说:“你所藏的地方,上面常有云气,所以跟着云气走,就常能找得你。”高祖听后心中喜悦。
沛县人有的听说这件事,大多想归附他。
秦二世元年秋天,陈胜等人在蕲县起兵,到陈县自立为王,号称张楚。
各郡县都有人起来杀死官吏,响应陈涉。
沛县县令恐惧,也想带领沛县人响应陈涉。
主吏萧何,狱掾曹参对他说:“您是秦朝官吏,现在想要背叛它,率领沛县子弟,恐怕别人不听。
希望你召集那些逃亡在外的人,可以得到好几百人,有了这股力量,再去号召民众,民众就不敢不听从了。”于是县令命樊哙召刘季,这时刘季的队伍已有几十上百人了。
于是樊哙跟刘季回来。
沛县县令又后悔了,恐怕刘季一来发生变故,就关闭城门,严加防守,还想杀掉萧何、曹参。
萧何、曹参害怕,越过城墙,投靠刘季。
刘季用绸绢写了封信射到城上,对沛县父老说“:天下受秦暴政之苦很久了。
如今父老虽在替县令守城,但各地诸侯纷纷起兵,沛县即将遭到杀戮,如果大家能联合起来杀掉县令,推选能够当首领的担当重任,以响应诸侯,就能保全家室。
不然,父子兄弟遭到屠杀,那就毫无意义了。”于是,父老们就率领子弟一起杀了
史记
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季,想请他做沛县县令。
刘季说:“目前天下大乱,诸侯纷纷起事,如果首领选择不当,就会一败涂地,我不是吝惜自己的生命,而是担心能力薄弱,不能保全父老兄弟。
这是大事,希望另外推选能够胜任的人。”萧何、曹参等都是文官,爱惜生命,恐怕事有不成,被秦朝诛灭全族。
所以都推举刘季。
父老们都说:“平时,我们就听说过刘季许多奇闻怪事,他一定能显贵,并且又经过占卜,没有比刘季更吉利的了。”这时,刘季还是屡次推让。
但大家都不敢担任,最终立刘季为沛公。
在沛县的衙门祭祀黄帝和蚩尤,用牲畜的血涂染鼓和旗。
旗帜一律用红色,这是因为从前被杀的那条蛇是白帝之子,而杀蛇的是赤帝之子的缘故,所以崇尚红色。
那些年轻豪侠的县吏,如萧何、曹参、樊哙等,都替沛公征集沛中子弟为兵,共得二三千人,攻打胡陵、方与之后,回军驻守丰邑。
秦二世二年(前208),陈涉的部将周章率军西进到戏水,兵败而还。
燕、赵、齐、魏都自立为王。
项氏叔侄在吴地起事。
秦朝泗川郡监叫平,率军围攻丰邑,二天后,沛公出兵迎战,大败秦军。
沛公派雍齿守卫丰邑,自己领兵到薛地。
泗川郡守壮在薛县战败,逃到戚县,被沛公左司马捉住杀了。
沛公领军回亢父,到了方舆,没有交战。
陈胜王派魏国人周市攻城略地。
周市派人对雍齿说“:丰邑,曾是我们魏王的迁都之地。
现在魏王已占有几十个城邑。
你现在如果投降魏国,魏国就封你为侯,仍然守卫丰邑。
如果不投降,我们将要攻破丰邑,进行屠杀。”雍齿本来就不情愿归属沛公,等到魏国招降,就反叛沛公替魏国守卫丰邑。
沛公领兵攻打丰邑,没有攻下。
后因病回到沛县。
沛公怨恨雍齿和丰邑子弟背叛他,听说东阳宁君、秦嘉在留县立景驹为假王,于是前往投靠景驹,想借兵攻打丰邑。
这时,秦将章邯率军追击陈胜,偏将司马。。率兵向北平定楚地,屠杀相城,来到砀县。
东阳宁君、沛公引兵西进,在萧县西面与司马。。交战,出师不利,退回留县,会集散兵,攻打砀县,三天攻下砀县。
于是收编砀县降兵五六千人,又攻打下邑,也攻下了。
然后回军丰邑。
听说项梁在薛县,就带了随从一百多人去拜见他。
项梁给沛公增拨士兵五千人,五大夫级将领十人。
沛公回来,又领兵攻打丰邑。
沛公跟随项梁一个多月后,
项羽
攻克襄城回来了。
项梁召集所有将领到薛县来,听说陈胜王确实死了,因而就立楚国后代、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建都盱眙。
项梁号称武信君。
过了几个月,楚军北上攻打亢父,援救东阿,大破秦军。
齐军收兵回去,楚军单独追击败兵,派沛公、项羽另外攻打城阳,攻陷后进行了屠杀。
驻军濮阳东面,与秦军交战,击败秦军。
秦军又振作起来,坚守濮阳,决水自环固守。
楚军撤走,转攻定陶,没有攻下。
沛公与项羽率兵西进,攻取秦地,到达雍丘,与秦军交战,大败秦军,斩杀李由。
回军进攻外黄,没有攻下。
项梁接连击败秦军,面有骄矜之色。
宋义劝谏,他听不进去。
秦朝派兵增援章邯,衔枚连夜袭击项梁,在定陶大破楚军,项梁战死。
这时,沛公与项羽正在攻打陈留,听说项梁战死,就带兵和将军吕臣的兵一起东归。
吕臣的军队驻扎在彭城东面,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彭城西面,沛公的军队驻扎在砀山。
章邯击破项梁的军队以后,就以为楚地之兵不足为患。
于是渡过黄河,北攻赵国,大败赵军。
当时,赵歇为赵王,秦将王离率兵把他包围在巨鹿城,这就是所谓的河北之军。
秦二世三年(前207),楚怀王见项梁兵败,心中恐惧,便把都城从盱眙迁到彭城,合并吕臣、项羽的军队,由自己统率。
任命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统领砀郡兵马。
封项羽为长安侯,号称鲁公。
任命吕臣为司徒,他的父亲吕青为令尹。
赵国屡次请求援救,楚怀王于是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上救赵。
命令沛公西进,攻城略地,入关破秦。
楚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攻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
这时候,秦军还很强大,常常乘胜追击,各将军都认为先入关不利。
惟独项羽怨恨秦军击败项梁,自告奋勇,愿意同沛公一道西进入关。
怀王手下老将都说“:项羽为人凶悍暴躁、狡黠狠毒。
项羽曾经攻打襄城,城中没留下一个活口,全部坑杀而死。
他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遭残杀毁灭的。
况且楚军屡次轻率出兵,以前陈王、项梁都失败了,不如变更办法,派遣忠厚长者,持仁义而西进,向秦国的父兄讲明道理。
秦国父兄饱受他们君主之苦已经很久了,如今要是真能有位宽厚长者前去,不施暴虐,应该容易攻下关中。
而项羽凶暴,不可派遣。
只有沛公一向是宽大厚道的长者,可以派遣。”怀王最终不答应项羽请求,而派沛公率军西进,攻取秦地,收集了陈王、项梁的散兵。
沛公于是经过砀县到达城阳,与杠里的秦国驻军对垒,击败秦国的两支军队。
楚军又出兵袭击秦将王离,也大获全胜。
沛公率兵西进,在昌邑与彭越相遇,便与他一起攻打秦军,作战不利。
回军到栗县,遇到刚武侯,夺过他的军队,大约四千余人。
两军合在一起,与魏国将领皇欣、申徒武蒲的军队联合攻打昌邑,没有攻克。
西进路过高阳。
看守城门的郦食其说:“经过这里的将军很多,我看沛公是个大人物,有忠厚长者的气度。”于是请求进见,游说沛公。
沛公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
郦生见了沛公并不下拜,只作了个长揖,说“:足下如果决计要诛灭无道的暴秦,就不应该蹲坐接见长者。”于是沛公忙起身,整装致歉,请郦生上坐。
食其游说沛公袭击陈留,夺取秦的粮仓。
沛公就封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军,率领陈留的军队,一起攻打开封,没有攻下。
转兵向西,与秦国将领杨熊在白马交战,又在曲遇东面打了一仗,大破秦军。
杨熊逃到荥阳,秦二世派人将他斩首示众。
沛公又向南进攻颍阳,屠杀了颍阳城,又因张良的关系,占领了韩国的頧辕险道。
这时,赵将司马。。正要渡过黄河,进军关中,沛公就向北进攻平阴,切断黄河渡口。
又向南,在洛阳东面与秦交战,战斗不利,退回阳城,把军中骑兵集中起来,在韜县东面与南阳郡守吕齿奇交战,取得了胜利。
攻下了南阳郡,吕齿奇败逃,退守宛城。
沛公领兵绕过宛城西进。
张良劝谏说“:您虽然急于入关,但秦兵还很多,又凭险抵抗。
如果不攻下宛城,宛城的守敌从后面攻击,强大的秦军在前面史记阻挡,这是很危险的。”于是沛公当晚率军绕道回来,换了旗帜,黎明时,层层包围了宛城。
南阳郡守想自杀,他的门客陈恢说:“莫忙着死。”就翻过城墙见沛公,说:“我听说您和诸侯约定,先攻入咸阳的人就做关中王。
如今足下停留在宛城,宛城是大郡的都城,连城数十,人民众多,粮食充足,官吏和民众自以为投降是死路一条,所以大家都登城防卫,拼命坚守。
现在足下整天不停地进攻,死伤一定很多,如果领兵解围而去,宛城的军队一定跟踪追击。
这样足下前则失去先进咸阳称王的约定,后又有强大的宛城军追击的忧患。
为足下考虑,不如明约招降,封南阳郡守,让他留守南阳,足下率领宛城的士兵一道西进。
那些没有降服的城邑,听到这个就会争先打开城门,等候足下,足下就可以畅行无阻了。”沛公说:“好。”就封郡守为殷侯,封给陈恢一千户。
沛公率兵继续西进,所到城邑,没有不降服的。
到了丹水,高武侯戚鳃、襄侯王陵也都在西陵归降。
回军攻打胡阳,遇到番君部将梅軭,与他一起,攻下了析县和郦县。
派遣魏国人宁昌到关中去,秦使者不来。
这时,章邯已在赵地率军投降了项羽。
当初,项羽与宋义北上救赵,等到项羽杀了宋义,代为上将军,各部将如黥布等都归属项羽,打败了秦将王离的军队,降服了章邯,诸侯们都归附他。
赵高杀了秦二世,派人来联系,想与沛公定约,分割关中,各自为王。
沛公以为这是个阴谋,就用张良的计策,派郦食其和陆贾去说服秦将,以利相诱,乘机袭击武关,大破秦军。
又在蓝田南面与秦军交战,增设疑兵,多树旗帜,迷惑敌人。
命诸将兵士,所过之处,不得掳掠。
秦人大为喜悦,秦军瓦解,因而沛公军大破秦军。
又在蓝田北面打了一仗,也大获全胜。
沛公乘胜追击,彻底击败秦军。
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先于各路诸侯到达霸上。
秦王子婴乘素车,驾白马,脖子系了丝绳,封了皇帝的玺和符节,投降于轵道旁。
诸将中有人主张杀掉秦王。
沛公说“:当初怀王派遣我,原本是因为我能宽大容人。
况且人家已经投降,又杀掉人家,不吉祥。”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员,向西进入咸阳。
沛公想留在秦宫中安歇,经樊哙、张良劝谏,便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物和府库封存起来,率军驻扎霸上。
沛公召集各县父老、豪杰,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严刑苛法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的要灭族,相聚议论的要斩首。
我和诸侯同受怀王的约定,先入关的就为关中王,所以我当为关中王,现在我要和父老们约法三章:杀人的判死罪,伤人和抢劫的依法治罪。
其余秦法一律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一切照旧。
我到这里来,是为了替父老们除害,不是来侵害和暴虐你们的。
不要害怕!我之所以回军霸上,是为了等待各路诸侯到来,制定大家遵守的规约。”于是派人和秦朝官吏一起到各县、乡、邑,广泛宣传。
关中百姓十分高兴,争着送牛羊酒食慰劳士兵。
沛公一再谦让,不肯接受,说道“:我们军中仓库粮食很多,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老百姓更加喜悦,只担心沛公不做秦王。
有人游说沛公道“:秦地比天下其他地方富足十倍,地势险要。
如今听说章邯投降项羽,项羽给他雍王封号,要在关中称王。
如果他来了,沛公你恐怕就不能占有这个地方了。
应该赶快派兵把守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同时在关中逐步征兵,扩充实力,以抵抗他们。”沛公赞成他的计策,照着做了。
十一月中,项羽果然率领诸侯军西进,要进函谷关,关门紧闭。
听说沛公已平定关中,非常愤怒。
派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十二月中,到达戏水。
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听说项羽发怒,要攻打沛公,派人对项羽说“:沛公要称关中王,让子婴为相,所有的珍奇宝贝都占有了。”想借此求得项羽封赏。
亚父范增劝项羽进攻沛公。
项羽就让士兵们饱吃一顿,准备第二天早上与沛公会战。
这时项羽有兵四十万,号称一百万。
沛公有兵十万,号称二十万,实力敌不过项羽。
恰好项伯要救张良,连夜赶去见他,沛公借此机会通过项伯劝说项羽,项羽才不出兵进攻沛公。
沛公带了百余名随从,驱马赶到鸿门,当面向项羽道歉。
项羽说“:这是你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对我说的。
不然,我怎么会产生这种做法呢?”沛公因为有樊哙、张良的保护,才得以脱身而回。
回来后,立即杀了曹无伤。
项羽挥师西进,大肆屠杀,焚烧咸阳秦王朝宫室,所过之处,无不遭到严重破坏。
秦地百姓大失所望,然而,由于恐惧,又不敢不服从项羽。
项羽派人向怀王回报请示。
怀王说“:照原来约定办。”项羽怨恨怀王不肯让他跟沛公一起西进入关,而派他北上救赵,致使在此争天下的约定中,竟然落后。
就说:“怀王是我家项梁拥立的,没有什么功劳,凭什么作主定约!平定天下的,本来是诸位将领和我项籍。”于是假意尊崇怀王,推为义帝,实际上不听从他的命令。
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统辖梁国、楚国的九个郡,建都彭城。
背弃原立的约定,改封沛公为汉王,统辖巴、蜀、汉中,建都南郑。
将关中一分为三,立秦国三位降将:章邯为雍王,建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建都栎阳,董翳为翟王,建都高奴。
封楚将瑕丘人申阳为河南王,建都洛阳。
封赵将司马。。为殷王,建都朝歌。
将赵王歇迁往代地,封为代王。
封赵相张耳为常山王,建都襄国。
封当阳君黥布为九江王,建都六县。
封怀王的柱国共敖为临江王,建都江陵。
封番君吴芮为衡山王,建都邾县。
封燕将臧荼为燕王,建都蓟县。
将原燕王韩广迁往辽东,封为辽东王。
韩广不服,臧荼就率军攻打,把他杀死在无终。
把河间郡的三个县封给成安君陈余,居住南皮。
封给梅軭十万户。
四月,各路诸侯离开主帅项羽,率军回到各自的封国。
汉王回国,项王派三万士兵随从,楚国和其他诸侯国中愿意跟随汉王的还有好几万人,他们从杜县南面进入蚀中通道,军队通过之后,就烧毁栈道,以防备诸侯军的偷袭,并向项羽表示没有东进的意图。
到达南郑,汉王部下诸将和士卒很多中途逃跑,士卒们都感怀而歌唱,思念家乡,极想东归。
韩信劝汉王说:“项羽封诸将有功的为王,惟独封大王于南郑,这是贬谪。
我军的官吏和士兵都是山东人,日夜翘首踮足,盼望东归。
正该乘这种锐气,加以利用,可以成大功。
如果等到天下已定,人人都自求安宁,就不能再利用了。
不如此时决策,东向出兵,争权以取天下。”史记项羽出了函谷关,派人迁徙义帝,说“:古代帝王统辖方圆千里,必须居于江河上游。”于是就把义帝迁到长沙郡的郴县,催促他快走。
这时群臣陆续背叛义帝,项羽就暗地命令衡山王和临江王一路追击,把义帝杀死在江南。
项羽怨恨田荣,就封齐将田都为齐王。
田荣恼怒,因而自立为齐王,杀掉田都而反楚,又把将军印给了彭越,让他在梁地起兵反楚。
楚命令萧县县令角攻打彭越,被彭越打得大败。
陈余怨恨项羽不封自己为王,派夏说游说田荣,请求借兵攻打张耳。
田荣借给陈余兵,打败常山王张耳,张耳逃跑归附汉王。
陈余把赵王歇从代地接回,重立为赵王。
赵王就立陈余为代王。
项羽大怒,发兵向北进攻齐国。
八月,汉王用韩信的计谋,从故道回军,袭击雍王章邯。
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章邯兵败,退走,在好。。停下再战,又失败,逃回到废丘。
汉王随即平定雍地。
向东到咸阳,领兵将雍王包围在废丘,同时派遣部将攻占了陇西、北地、上郡,命将军薛欧、王吸领兵出武关,借助驻守南阳的王陵的军队,从沛县接出太公和吕后。
项羽闻讯,派兵在阳夏阻击,使汉军不能前进。
封原吴县县令郑昌为韩王,以抵抗汉军。
二年(前205),汉王向东攻占各地。
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阳都投降了汉王。
韩王郑昌不愿归降,汉王派韩信把他打败。
己巳日,立太子为皇帝,来到太上皇庙。
群臣都说:“高祖由平民起家,拨乱反正,平定天下,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功劳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
太子承袭帝位做了皇帝,就是孝惠帝。
下令各郡国诸侯都建立高祖庙,每年按时祭祀。
到孝惠帝五年(前190),孝惠皇帝思念高祖回沛县的悲欢往事,就把沛宫作为高祖的原庙。
高祖在沛县所教歌唱的儿童一百二十人,让他们都在原庙奏乐唱歌,以后有了缺额,立即加以补充。
高皇帝有八个儿子:庶出的长子齐悼惠王刘肥;次子孝惠皇帝,是吕后的儿子;三子赵隐王如意,是戚夫人的儿子;史记四子代王
刘恒
,后来立为孝文皇帝,是薄太后的儿子;五子梁王刘恢,吕太后当政时,迁为赵共王;六子淮阳王刘友,吕太后当政时,迁为赵幽王;七子淮南厉王刘长,八子燕王刘建。
太史公说:夏朝的政治诚信敦厚,诚信敦厚的弊端在于使老百姓粗野少礼,所以殷人便用恭敬威严来继承它。
恭敬威严的弊端在于使老百姓迷信鬼神,所以周人便用尊卑等级来继承它。
尊卑等级的弊端在于使老百姓不能开诚相见,因此,要补救不能开诚相见的弊端,莫过于提倡诚信敦厚。
夏、殷、周三代治理国家的法则循环往复,终而复始。
从周朝到秦朝之间,可以说弊端就出在讲究尊卑等级上面。
秦朝的政治没有改变这种状况,反而残酷地使用刑法,这难道不荒谬吗?所以汉朝兴起,承受过去的弊政又改变由此而引起的种种弊端,使人不至于倦怠,实现天道循环的正统。
规定每年十月,诸侯来京朝见皇帝。
皇帝乘坐的车驾,用黄色的丝绸做盖顶,用蚩睺牛尾或野鸡尾做成装饰品,放置在车的左边。
葬高祖于长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15: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