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他们,不应被忘却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31 04: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本报报道引起社会热烈反响,读者留言分享麻防工作者的逆行故事——

他们,不应被忘却

1月29日,本报《“消失”的麻风村》见报后引起社会热烈反响,读者纷纷留言,点赞几代麻防工作者的无私付出,不少读者还分享了自己了解的麻防工作者逆行故事。

吴女士在万州出生、长大,如今在成都工作。在看到本报报道后,她第一时间将新闻链接转发给自己的父亲。其父一阵感慨后,向她讲述了自己的防麻故事。原来,吴女士的父亲吴亚伟1982—1993年在万县防疫站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母亲怀孕七八个月时,还带着腹中的她,和父亲一起上过鱼背山。

当时,万县防疫站负责鱼背山麻风村的业务指导,吴亚伟经常往返鱼背山,练就了一身长距离走山路的本领。上山下山都要渡过驷步河,平时还好,遇到涨洪水时,渡船也不能通过,外面的人进不来,山上的人也出不去。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化疗法在当地推广后,麻风病治愈率大大提高,麻风病不再是不可治的绝症,新发病人不再上山集中治疗,而是居家治疗。吴亚伟和同事们每个月都要上门指导居家病人服药,对每一例麻风病人都要监测复查5至10年。在病人较多的时期,他们一年中大半年都在下乡,当时万县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最让吴亚伟欣慰的是,当时,防疫站的医生通过每年对重点区域进行定期体检发现了不少早期麻风病患者,通过早发现、早治疗,这些病人不但康复,畸残率也得到有效控制,没有留下后遗症。

今天,麻风病已极为鲜见,正是因为几代麻防工作者在默默无闻地付出,但以前的麻防工作者也曾和麻风病人一样遭受过歧视。当年,万县防疫站的工作人员乘轮船去外地工作时,因随身携带的桶上有“麻风防治”四个字,硬是没有被允许上船,只好改换交通工具,吴亚伟身边也有麻防工作者的家属上学、就业受到影响,但他们仍旧选择了逆行。

网友“风雨”20世纪80年代初在与鱼背山麻风村一河之隔的大滩口水文站工作,本报的报道勾起了他的回忆。20世纪80年代初,大滩口水文站是麻风院的医生们上街购买生活用品的必经之地,医生们和“风雨”熟悉后,路过时也会去水文站喝口水、歇歇脚,水文站工作人员也会和周边村民一起上山去看场电影。“风雨”留言说:“水文站和麻风村都在远离人群之地,我特别能体会医生们的不易,去最近的场镇要走至少十五里山路,照明主要靠煤油灯。鱼背山的医生长期扎根山区,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麻防事业,他们值得被看见!”

“没想到几十年前,就已经有这样一群医务人员在默默守护人们的健康。”网友“2051”是一名00后高中生,通过本报报道了解麻风病防治工作的不易后,深受感动。他在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上留言说:“麻风村现在虽然已经消失了,但那些奉献者,不应被人们忘却,向他们致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消失”的麻风村!永不褪色的守望
...绕,成为当时麻风患者的“避风港”。古老的传染病——麻风病,曾是人们避之不及的“不治之症”。上世纪70年代,10名转业老兵带头以身犯险守望“麻风村”,在风华盛年先后挺进鱼背山诠
2023-01-29 13:33:00
为病患托起生命的蓝天
...纪检监察报本报通讯员 刘剑峰20多年,他无怨无悔坚守在麻风病防治工作一线。20多年,他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17例,指导康复患者30余例,矫正康复手术6例
2024-04-15 02:59:00
早诊早治  消除麻风危害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麻风病防治培训班的学员在学习专业知识(资料照片)。本报记者 张家祯近日,国家疾控局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2024—2030年)》
2024-03-13 05:47:00
省麻风病防治专家组来随督导检查麻风病防治工作
...日报随州日报讯(通讯员唐心敏)11月22日,省疾控中心麻风病防治部、省麻风病临床中心、孝感麻风病区域防治中心专家组,对我市麻风病防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本次督导内容主要包括麻
2023-12-01 09:49:00
“医”线观察|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贵州连续10年保持以省为单位基本消灭麻风病状态
...动力及其深远意义。2025年1月26日‌,是第72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主题为“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从201
2025-01-24 21:15:00
早发现早治疗 减少麻风病风险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1月28日是第71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早发现早治疗 减少麻风病风险本报讯(记者章 浩)1月28日是第71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7届“中国麻风节”,今年的
2024-01-29 01:39:00
李桂科:把“麻风孤岛”变成“幸福村”
...日报“我第一天去山石屏村,离开的时候回头一看,发现麻风病患者还望着我。那一刻,我意识到他们有多么需要我。”回忆起1981年初遇“麻风孤岛”时的场景,最近获得2022年“最美科
2023-07-22 01:46:00
正确认识麻风病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今年的1月28日是第71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7届“中国麻风节”。今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活动的主题为“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提及麻风病,大家
2024-01-24 03:04:00
西藏贡觉县举办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班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鲜敢为提升基层麻风病防治能力,促进麻风病监测工作深入开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近日,贡觉县疾控中心在县人民医院组织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村医培训。培训特别邀
2024-05-29 00:5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9月7日市招考中心发布消息,我省今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已于9月3日18时结束。考生报名资格审核即将开始,根据考生报考类型
2025-09-08 07:34:00
9月,伴随着学校开学,不少学校附近的房屋租赁市场也随之火爆起来,有的家长为了就近送孩子上学租房,有的大学生为了享有更加独立的空间在校外租房
2025-09-08 07:37:00
健康证,本是守护食品安全的防线,如今却被明码标价,成为二十多元就能买到的行业“通行证”。假健康证泛滥,仅关注“一纸真假”
2025-09-08 07:38:00
近日,各大高校进入开学季,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和山东女子学院两所高校新开设的本科专业“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受到大家的关注
2025-09-08 07:38:00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需要用心呵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种新生业态的兴起,未成年人做出民事法律的行为不断引起争执和思考。例如网上游戏
2025-09-08 07:38:00
南报网讯(通讯员宁交轩记者王茸)9月4日中午,两辆轿车在栖霞区发生交通事故,引发火情,正巧路过的林国凯见状立刻停下车,将被困司机从驾驶室里拽了出来
2025-09-08 07:42: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9月7日,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与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位于淮安市涟水县高沟镇的今世缘酒业总部举办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2025-09-08 07:43:00
“心有理想,势不可当!”南工程新生开学,3个“李想”惊喜相遇南报网讯(记者何洁姜静)9月7日,南京工程学院2025级本科新生报到现场
2025-09-08 07:43:00
时隔近3年,又拍到了!
时隔近3年9月7日午夜至8日凌晨我国再迎“红月亮”如果凌晨您好梦正酣错过了这场天文奇观也别着急我们拍到啦快来一起欣赏一下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摄影 郭亮
2025-09-08 07:49:00
9月8日,备受关注的锦绣长风项目迎来选房时刻,对此,市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在选房流程中特别提醒,申购家庭在选房过程中弃选不算违约
2025-09-08 07:03:00
缘分!同年同月同日生!山东工商学院三名新生报到日过生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王琳9月7日,山东工商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报到,有三名新生邂逅一段奇妙的缘分:同年同月同日生
2025-09-07 20:38:00
别笑得那么早、那么欢!善意岂容肆意嘲弄!最近,一名深圳网约车司机将自己的遭遇发布在短视频平台,引起网友热议。视频中,两位女子谎称自己手机丢失
2025-09-08 00:26:00
南报网讯(通讯员王璐记者姜静)9月6日,南京农业大学迎新现场,上演了一场最美的双向奔赴。来自贵州的新生赵宁靖来报到了。而这一刻
2025-09-07 08:47:00
“外五县瑜伽裤”,怎么就成捞女标签了?
当穿瑜伽裤骑车、爬山、健身成为烙在女性身上的一种不文明、不检点的标签时,原本没有属性的瑜伽裤被迫成为“性暗示”的载体。作者 | 邢亚琪编辑 | 宋爽题图 | 《好事成双》一个身穿
2025-09-07 12:1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9月3日交通晚高峰,网约车司机郑师傅送一名脑出血女孩进岛就医,路遇警车,试着求助。“警车上的警务人员一听到求助
2025-09-07 0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