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他们,不应被忘却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31 04: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本报报道引起社会热烈反响,读者留言分享麻防工作者的逆行故事——

他们,不应被忘却

1月29日,本报《“消失”的麻风村》见报后引起社会热烈反响,读者纷纷留言,点赞几代麻防工作者的无私付出,不少读者还分享了自己了解的麻防工作者逆行故事。

吴女士在万州出生、长大,如今在成都工作。在看到本报报道后,她第一时间将新闻链接转发给自己的父亲。其父一阵感慨后,向她讲述了自己的防麻故事。原来,吴女士的父亲吴亚伟1982—1993年在万县防疫站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母亲怀孕七八个月时,还带着腹中的她,和父亲一起上过鱼背山。

当时,万县防疫站负责鱼背山麻风村的业务指导,吴亚伟经常往返鱼背山,练就了一身长距离走山路的本领。上山下山都要渡过驷步河,平时还好,遇到涨洪水时,渡船也不能通过,外面的人进不来,山上的人也出不去。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化疗法在当地推广后,麻风病治愈率大大提高,麻风病不再是不可治的绝症,新发病人不再上山集中治疗,而是居家治疗。吴亚伟和同事们每个月都要上门指导居家病人服药,对每一例麻风病人都要监测复查5至10年。在病人较多的时期,他们一年中大半年都在下乡,当时万县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最让吴亚伟欣慰的是,当时,防疫站的医生通过每年对重点区域进行定期体检发现了不少早期麻风病患者,通过早发现、早治疗,这些病人不但康复,畸残率也得到有效控制,没有留下后遗症。

今天,麻风病已极为鲜见,正是因为几代麻防工作者在默默无闻地付出,但以前的麻防工作者也曾和麻风病人一样遭受过歧视。当年,万县防疫站的工作人员乘轮船去外地工作时,因随身携带的桶上有“麻风防治”四个字,硬是没有被允许上船,只好改换交通工具,吴亚伟身边也有麻防工作者的家属上学、就业受到影响,但他们仍旧选择了逆行。

网友“风雨”20世纪80年代初在与鱼背山麻风村一河之隔的大滩口水文站工作,本报的报道勾起了他的回忆。20世纪80年代初,大滩口水文站是麻风院的医生们上街购买生活用品的必经之地,医生们和“风雨”熟悉后,路过时也会去水文站喝口水、歇歇脚,水文站工作人员也会和周边村民一起上山去看场电影。“风雨”留言说:“水文站和麻风村都在远离人群之地,我特别能体会医生们的不易,去最近的场镇要走至少十五里山路,照明主要靠煤油灯。鱼背山的医生长期扎根山区,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麻防事业,他们值得被看见!”

“没想到几十年前,就已经有这样一群医务人员在默默守护人们的健康。”网友“2051”是一名00后高中生,通过本报报道了解麻风病防治工作的不易后,深受感动。他在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上留言说:“麻风村现在虽然已经消失了,但那些奉献者,不应被人们忘却,向他们致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消失”的麻风村!永不褪色的守望
...绕,成为当时麻风患者的“避风港”。古老的传染病——麻风病,曾是人们避之不及的“不治之症”。上世纪70年代,10名转业老兵带头以身犯险守望“麻风村”,在风华盛年先后挺进鱼背山诠
2023-01-29 13:33:00
为病患托起生命的蓝天
...纪检监察报本报通讯员 刘剑峰20多年,他无怨无悔坚守在麻风病防治工作一线。20多年,他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17例,指导康复患者30余例,矫正康复手术6例
2024-04-15 02:59:00
早诊早治  消除麻风危害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麻风病防治培训班的学员在学习专业知识(资料照片)。本报记者 张家祯近日,国家疾控局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2024—2030年)》
2024-03-13 05:47:00
省麻风病防治专家组来随督导检查麻风病防治工作
...日报随州日报讯(通讯员唐心敏)11月22日,省疾控中心麻风病防治部、省麻风病临床中心、孝感麻风病区域防治中心专家组,对我市麻风病防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本次督导内容主要包括麻
2023-12-01 09:49:00
“医”线观察|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贵州连续10年保持以省为单位基本消灭麻风病状态
...动力及其深远意义。2025年1月26日‌,是第72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主题为“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从201
2025-01-24 21:15:00
早发现早治疗 减少麻风病风险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1月28日是第71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早发现早治疗 减少麻风病风险本报讯(记者章 浩)1月28日是第71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7届“中国麻风节”,今年的
2024-01-29 01:39:00
李桂科:把“麻风孤岛”变成“幸福村”
...日报“我第一天去山石屏村,离开的时候回头一看,发现麻风病患者还望着我。那一刻,我意识到他们有多么需要我。”回忆起1981年初遇“麻风孤岛”时的场景,最近获得2022年“最美科
2023-07-22 01:46:00
正确认识麻风病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今年的1月28日是第71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7届“中国麻风节”。今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活动的主题为“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提及麻风病,大家
2024-01-24 03:04:00
西藏贡觉县举办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班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鲜敢为提升基层麻风病防治能力,促进麻风病监测工作深入开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近日,贡觉县疾控中心在县人民医院组织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村医培训。培训特别邀
2024-05-29 00:5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当即墨古城的游客们通过AR技术“穿越”到田横五百士的悲壮场景,与历史人物“面对面”感受忠勇精神;当滨州市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内
2025-09-10 17:13:00
平度市人民医院精准放疗 重获新“声”——一位七旬下咽癌患者的求医之路
鲁网9月10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肿瘤治疗领域正悄然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精准放疗技术的应用
2025-09-10 17:17:00
当九月的桂香漫过校园围墙,当粉笔灰染白又一批青丝,我们迎来又一个教师节。三尺讲台前,那双托起无数梦想的手,仍在黑板与课本间书写永恒
2025-09-10 17:17:00
东南网龙岩9月5日讯(通讯员 张思颖 梁丽珍)近日,一位陈姓客户来到工行龙岩东方支行,表示自己父亲有一张卡这个月到期。大堂经理拿过一看原来是代发工资单位工资卡
2025-09-10 17:17:00
贵州杂技剧《脊梁》全国巡演即将启幕
9月10日,当代大型杂技剧《脊梁》全国巡演新闻发布会在贵阳召开。会上介绍,当代大型杂技剧《脊梁》全国巡演将于9月12日在六盘水市凉都大剧院正式拉开帷幕
2025-09-10 17:21:00
东南网龙岩9月10日讯(通讯员黄俊榕)“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冒着大热天上门来帮忙,不然这存折密码的事儿真不知道要耽误到什么时候
2025-09-10 17:21:00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何毅豪)8月30日,45岁的段先生(化名)躺在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回想几天前的工业意外仍心有余悸
2025-09-10 17:22:00
萍乡武功山:山水为媒连两岸情谊 青春作伴赴山海之约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9月8日,第三届海峡两岸(萍乡·武功山)青年户外文化交流活动启动暨武功山“人生首野”授牌仪式在萍乡武功山成功举办
2025-09-10 17:22:00
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在江苏昆山盛大开幕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汪宏胜)汇中国百戏,展戏曲新颜。9月8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
2025-09-10 17:23:00
西安一商场将仿唐俑造型用作厕所标识 商场:有30多款,每间厕所都不一样
大皖新闻讯 身着襦裙,发髻高梳,神态悠闲,荡着秋千......近日,西安一商场将仿唐俑造型用作男女洗手间标识,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2025-09-10 17:30:00
中国微短剧市场或将迎来千亿规模,安徽“梦工厂”咋样
大皖新闻讯 “三四天拍完一部,节奏很快,对剧本、演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传统影视转型微短剧的演员王庆喜,真切感受到了行业的升级与蜕变
2025-09-10 17:31:00
芜湖多起出租车“绕路”投诉真相:系导航地址标注错误所致
大皖新闻讯 近日,芜湖市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频繁接到乘客投诉,反映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前往“某酒店(芜湖高铁站店)”时
2025-09-10 17:32:00
绘制书香出行指南,温馨巴士带您便捷抵达图书馆与书店
大众网记者 刘姿岑 通讯员 胡振 青岛报道新学期伊始,岛城中小学及高校陆续开学,图书馆与书店成为学生课后学习、选购教辅的热门场所
2025-09-10 17:36:00
“从蔚蓝走向未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达成各类合作意向200余项,实现交易额8000余万元!
海报新闻记者 王秀洁 毕筱涵 青岛报道9月9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世界博览城国际展览中心圆满落幕
2025-09-10 17:45:00
临沂市肿瘤医院支医专家“一刀除患”36年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
近日,来自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专家任忠峰成功切除一例高难度肿物,患者受这处巨大甲状腺肿物困扰36年,切除后犹如“移”走了压在其颈间和心头的“一座大山”
2025-09-10 1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