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魏赛男
修订后的《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条例》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优化婚姻登记服务。换言之,结婚登记的双方不再需要提供户口簿,也不用回户籍地。对此,有人拍手叫好,认为这是“实现婚姻自由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有人担忧“简化流程是否会降低婚姻的严肃性”。热议的背后,折射出社会对婚姻自由与责任关系的深层思考。
优化婚姻登记服务,是改进举措也是现实需要。过去,婚姻登记与户籍绑定,年轻人若想结婚,必须回户籍地办理;甚至可能因父母扣留户口簿,而被迫放弃婚姻自主权。修订后的《条例》取消了对户口簿的审查和地域管辖,提高了婚姻登记的便利性,既降低了制度性成本,也削弱了传统观念对婚姻的过度干预。这背后是对民法典“婚姻自由”原则的呼应,更是对个体选择权的尊重。
也有人担心,没了父母“把关”,年轻人可能会因为一时冲动而结婚,甚至担心会让骗婚、重婚者钻空子。应当承认,这些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婚姻不是“过家家”,它关乎两个人以及双方家庭的未来。但必须指出的是,“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并不等于“一放了之”。婚姻登记机关已同步强化联网核查能力,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确保信息准确安全;同时,《条例》要求政府部门提供婚前教育、家庭关系调解等服务,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这些举措,既尊重个体选择权,也能够帮助年轻人作出理性决策。
户口簿退场,本质是让婚姻回归本真——它不再是被户籍、父母甚至社会眼光绑架的“任务”,而是两个成年人基于爱与责任的自主选择。当然,自由从来不是免费的。当行政手段“退后一步”,法律、道德和个人判断就得“往前一步”。婚姻登记可以简化,但幸福的婚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经营,忠诚、担当、尊重和包容,一个都不能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