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年轻人最不缺的结婚条件,被取消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5-21 10:55:00 来源:新周刊

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开始实施,其中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提供户口簿等新规定。

近几天,第一批不用户口簿领证的年轻人已经在社交媒体晒出了新的领证流程,但更加便利的领证方式,但却引发了年轻人的集体“警觉”,评论区流传最多的一句话是:“宽进严出是诈骗”。

宽进,指的是领证变得更加容易,以前领证需要户口簿,现在可以绕过从父母那里拿户口簿这步,“私定终身”更容易;严出,对应的是2020年1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规定,30天的离婚冷静期。

年轻人最不缺的结婚条件,被取消了

2025年4月21日,湖北宜昌,市民展示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及结婚证。(图/视觉中国)

从实际操作上讲,现在结婚只需要身份证,而离婚需要申请—受理—冷静期—审查—登记五个步骤,结婚和离婚本身确实更加“宽进严出”了。

但是不是“诈骗”,可能需要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待。

领证用户口簿,5亿人都得“跑一趟”

中国的流动人口数量近十几年增速惊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户分离人口4.9亿,这个数字比 2010年高出了 88%。

在 4.9亿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人口就超过了1亿。也就是说,想要结婚,首先要回到户籍地,拿到户口簿,到当地民政局领证,再返回工作的地区,来回折腾至少两天,而且民政局周末休息,这就导致领证往往和请假挂钩。

当然这并不是老家的民政局故意想折腾人,而是以前条件不允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婚姻登记信息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必须要在户籍地办理才能有效避免重婚风险。即使这样依然难堵漏洞,此前就出现过一男子在2015年到2017年领了三本结婚证的新闻。从2012 年起,婚姻登记信息的联网工作逐步推进,到2025 年实现全国联网,今年才能实现无论身在何处,只需身份证就能无风险领证。

年轻人最不缺的结婚条件,被取消了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首日 多地新人预约登记结婚。2025年5月10日,手持结婚证的新人在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拍照留念。

实操问题解决之后,面临的是观念问题。过去想拿到户口簿领证结婚,户主(父母)同意是绕不开的一步,但身份证领证之后,理论上即使不经过父母同意也可以结婚,这也是此次新政质疑声最大的来源。年轻人对结婚用户口簿的执着,还是令人意外的,被上一代冠上叛逆之名的年轻人,在结婚面前意外地做了一回“想听父母话的孩子”。

在过去,想要结婚但无法说服父母的年轻人,往往会选择冒险“偷”户口簿,这也成了国内影视剧的经典桥段。

但经常无法如愿,甚至有通过起诉父母来获得户口簿的尝试。

年轻人最不缺的结婚条件,被取消了

(图/《小巷人家》)

在全国各地的法院信息里,这样的故事随处可见。比如2021年,江西上犹县的一位女性把父亲告上法院,原因是结婚前父亲向相恋四年的男友索要10万元彩礼,男友支付了6万元彩礼,剩余的4万元却因经济困难未能兑现,父亲因此拒绝将户口簿交给女儿,最终女儿通过起诉的方式要回了户口簿。

一个反常识的现象是,不但父母要为子女的婚姻大事把关,子女在影响父母婚姻上也不遑多让。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80%的丧偶老人有再婚愿望,但其中真正进行婚姻登记的不足一成。其中子女的反对意见就是重要原因,通过藏匿父母社保卡、户口簿阻碍父母再婚的事情也并不少见。

年轻人最不缺的结婚条件,被取消了

(图/《都挺好》)

如果说父母干涉子女婚姻是为了让他们“过得更好”,那么子女干涉父母婚姻,不少是出于财产或者面子的考量。

无论孩子还是父母,都应该做自己婚姻的第一责任人,提前做足该做的准备。

中国人实现婚姻自由,其实才不到 100年

1950年起,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了包办强迫,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可以想象新法律推行遇到的震动和对抗,当时为了普法,还拍了不少电影,比如《儿女亲事》(1950)《妈妈要我出嫁》(1956)。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自由恋爱都是奢侈品,故事里歌颂冲破桎梏的恋爱,年轻人也更向往自由的爱情。而75 年过去,人们对婚恋的态度已经从歌颂自由,变成了恐惧自由。当下年轻人虽然更加开放,但在面对婚姻问题时往往趋向于保守。

比如在某社交平台,虽然大家经常讨论不断变换的“crush”,但到了婚姻问题,但却经常发帖让大家帮自己“云相亲”,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列举出自己和对方的条件、或者几位“候选者”ABC的条件表格,让大家帮自己拿主意。

年轻人最不缺的结婚条件,被取消了

《2014-2015年中国男女婚恋观报告》显示,在能接受闪婚的群体中,占比最大的其实是70后,90后同意闪婚的比例反而最小。

90后对爱情是更谨慎的,而 00 后在谨慎的基础上更加现实,相亲跟学历同样内卷。《2022-2023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中,00 后相亲的平均年龄只有20岁,比 90 后早了整整四岁。

年轻人对婚姻、生育的审慎是一种理性的回归,也是对自我更加关注、对下一代更加负责的体现。学历越高、结婚率越低,这在全球都是共同的现象。无论结婚还是生子,都是选择了一条要接受挑战的道路,而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就应该深刻意识到必须负起相应的责任,而不能用“水到渠成”的态度来面对。

年轻一代在结婚这件事上的理性程度,实际上已经远高于父母一代。“不需要户口簿”只能作为一个减少繁琐手续的措施,但这不意味着不通知双方父母,毕竟在这个“不想留下二本吻痕”的年代,家庭结构到个人学历都是不能忽略的。

在法定结婚年龄上,中国男性 22 岁、女性 20岁的规定在国际上属于较高的年龄行列,而这个年龄是在 1980年修改婚姻法时规定的,在1950年的初版婚姻法里,规定的婚姻年龄是男 20岁、女性 18 岁,结婚年龄提升两岁,和当时提倡晚婚晚育、计划生育的政策有关。

年轻人最不缺的结婚条件,被取消了

(图/《点燃我,温暖你》)

同为东亚的日本、韩国法定结婚年龄是18岁,不过在20 岁之前申请必须有父母的同意,而在 20 岁之前也不能吸烟、饮酒——也就是说可以结婚,但是婚礼上不能敬酒点烟。

而关于离婚冷静期,很多国家也有类似的规定,比如韩国和俄罗斯都有1到 3个月的离婚冷静期,而英国的离婚冷静期更是长达20 周,不过仅限于无过错离婚。

纵观历史、旁观邻国,可以想见,未来我们在鼓励结婚上会出现更多的政策,取消户口簿限制只是一个开始,但要扭转结婚率、生育率下降的现状,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谈论结婚时,除了户口簿还能谈些什么

今年两会,有政协委员提议将结婚年龄改到 18岁。但如果真的下降到这个年龄,那高中抓早恋的老师遇到18岁的高三生,就“无法可依”了。

谈论结婚之前,除了户口簿,还有很多值得谈论的话题,比如缺席的情感教育。关于当代年轻人社会生物钟的吐槽由来已久:十七八岁严禁早恋,甚至大学时期也是如此,但一毕业就被催婚,中间没有关于正确对待情感、认识婚恋的指引,全凭个人摸索。

性教育更是如此。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3》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出生人口总数为902万,但人工流产数量竟然达到了967.2万,其中 25 岁以下的女性数量就占了一半。比起催婚、催生,合理的性教育才是当务之急。

结婚之前谈钱的部分,除了彩礼,需要关注的还有个人征信。2024年,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总额达到1239.64亿元,这个数字在 2010 年只有 88.04 亿,同比翻了十几倍。彩礼可能是几十万,但可能对方已经欠了几百万。在当下,干净的个人征信可以说是最好的“彩礼”了。

除了做婚前体检、拉对方征信,当代年轻人需要“排雷”的地方还有太多,比如要不要签婚前协议、孩子跟谁姓、是不是妈宝、婚前 30 问、MBTI是什么……可谓事无巨细,需要耐心磨合。等把这些阻碍先扫清,再和父母谈也不迟。

父母催婚,不代表一定会结婚。同样的,结婚不需要户口簿,也不代表大家在结婚这件事上就绕过父母了,毕竟父母还等着办婚礼的时候收回份子钱。

年轻人最不缺的结婚条件,被取消了

(图/《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至于广为流传的“宽进严出是诈骗”一说,恐怕没有一个诈骗会事先把“宽进严出”的规则提前告诉受骗者。事先知晓离婚有冷静期,对“宽进严出”感到恐惧,可能说明你还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正是这样的“预防针”,让年轻人在结婚之前就知道,离婚并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结婚越来越“容易”,年轻人也需提升“爱”的能力
...读者向“听语+”表达担忧——当结婚越来越“容易”,年轻人是否已经准备好告别“父母把关”的婚姻模式?又是否具备了经营好一段婚姻的能力?“偷户口簿”时代终结,婚姻登记迎来大变革“
2025-04-30 07:41:00
...终反对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的重要原因。进入法定婚龄的年轻人都已是成年人,成年人应该也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或许一些年轻人思想还不够成熟,或许还缺乏社会经验,但都不影响他们成为
2024-08-15 15:23:00
...是相对普遍的现实,人生就是会有这些困难和冲突,我们年轻人还是应该多些耐心,多做一些努力去促进沟通、弥合冲突,尽力照顾家人的感受,而不是以“婚姻是我的自由”为依据心安理得地先斩
2024-08-17 08:10:00
...网站留言称,现在婚姻登记必须提供户口簿不合理,很多年轻人往往因为父母粗暴干涉而拿不出户口簿,这与宪法规定的“结婚自由”原则相违背,建议对此规定进行修订。这位网民6月27日留言
2023-07-10 13:42:00
婚姻登记拟不再需要户口簿,是“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网站留言称,现在婚姻登记必须提供户口簿不合理,很多年轻人往往因为父母粗暴干涉而拿不出户口簿,这与法律规定的“结婚自由”原则相违背,建议对此规定进行修订。民政部社会事务司答复称
2024-08-15 13:43:00
...网站留言称,现在婚姻登记必须提供户口簿不合理,很多年轻人往往因为父母粗暴干涉而拿不出户口簿,这与宪法规定的“结婚自由”原则相违背,建议对此规定进行修订。网民6月27日留言称:
2023-07-11 21:22:00
...相关条文的跟进,也是顺应了简化程序时代大势。现在的年轻人,许多都在外工作,取消户口簿的硬性要求,确实能让大家不必为了一张纸来回奔波。而且户口簿很多都保存在父母手里,结婚先拿户
2024-08-19 03:15:00
草案的多项修订条款凸显弱化了户口簿作用
...款凸显倡导婚姻自由,给予当事人更大的婚姻自主权。“年轻人不用找家长要户口簿就能结婚,会不会更草率?家长好歹能给把把关呀。”有些为人父母者对这一修改不免担忧。张荆律师介绍,从程
2024-08-17 01:40:00
...是改进举措也是现实需要。过去,婚姻登记与户籍绑定,年轻人若想结婚,必须回户籍地办理;甚至可能因父母扣留户口簿,而被迫放弃婚姻自主权。修订后的《条例》取消了对户口簿的审查和地域
2025-05-12 09:3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第二届低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天域航通斩获国产民用大型无人机海外首单
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的第二届低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8月29日在新疆兵团八师石河子市新疆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举行。以“擘画低空新丝路
2025-08-30 16:48:00
临沂三河口小学举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
鲁网8月30日讯8月27日上午,临沂三河口小学特邀高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胡廷香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专属的心理健康培训
2025-08-30 17:21:00
武当太极名师刘嗣传新书《实用武当三丰太极拳三十八式》发布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8月23日至9月3日,“道生共命 德身福运”广东江门市新会紫云观系列文化活动精彩开展。活动涵盖江门武当功夫会馆暑期结业仪式
2025-08-30 17:33:00
晋州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文艺汇演书画创作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邢园园、石珉玮)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26日,由晋州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
2025-08-30 18:18:00
修保车间的七夕:藏在镜头里的爱与家
七夕佳节,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以“爱情忠贞、家庭幸福”为主题,开展照片征集活动,职工们用镜头捕捉生活片段,传递爱与责任
2025-08-30 18:37:00
长江读书节第六届讲书人大赛总决赛在南京圆满收官
8月28日上午,长江读书节第六届讲书人大赛全国总决赛于南京图书馆隆重启幕。来自长江沿线及中部地区28个省份的30位讲书精英齐聚金陵
2025-08-30 19:47:00
西店社区暑期研学邂逅百年宝兴隆,于钱币中聆听千年时光回响
近日,一场小雨让闷热多时的北京显得格外清爽,9时许,一场由朝阳区西店社区组织、宝兴隆北京艺术馆承接“探秘钱币里的千年故事”西店社区暑期研学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2025-08-30 19:47:00
扎根临沂沃土,临沂市人民医院王浩建设卒中中心进入国家第一梯队
王浩2014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7年被公派访学德国哥廷根大学附属吕讷堡医院。德国的学习生涯,让他看到了世界上先进
2025-08-30 20:19:00
长春人速来!人民广场这里“超出片”
近日,长春人民广场又添一处“打卡点”!在哪?就在大家熟悉的人民广场!伪满洲国中央银行旧址门前的区域经过整修后,成了市民和游客争相拍照的热门地
2025-08-30 20:30:00
吉林吉刻元梦数字技术赋能智慧管理:让场馆运营“一目了然”
在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的展厅内,吉林省吉刻元梦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展台前人头攒动。作为数字化领域的新企业
2025-08-30 20:31:00
书香满中原,数字启新篇 悉数河南展区阅读新形态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初秋时节,书香满溢。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内,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与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河南展区同时拉开帷幕
2025-08-30 20:33:00
8月30日,“河北五超”衡水赛区一票难求,两名小球迷得到票连连道谢,这兴奋点也是没谁了!
2025-08-30 22:01:00
积木搭建将“中轴线”搬进商场
8月30日,北京市丰台区某商场,一位母亲带着孩子从用积木搭建的北京中轴线微缩模型旁经过。据介绍,为庆祝“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
2025-08-30 21:49:00
临沂市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内科刘淑红:患者口中“最安心的依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葛堂伟 王馨在临沂市肿瘤医院内科五病区病房,总能看到主任刘淑红忙碌的身影:耐心倾听患者主诉
2025-08-30 21:24:00
【2025数博会】数字人才培养交流活动:以前沿对话勾勒数字时代人才培养图景
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字人才培养”交流活动上,进行了“数据赋能AI的人才培养”“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圆桌对话
2025-08-30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