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盘点历史上被逼创业的开国帝王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0 17:00: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23年五六月交界,是刘縯、刘秀两兄弟的人生高光时刻。

其中,5月28日,在刘縯的主导下,更始政权的主力汉军攻下宛城,取得转折性胜利;6月1日,在刘秀偏师的努力下,昆阳之战意外大胜,42万新军被全面打崩,宣告新莽政权覆灭在即。

所以,在更始政权内部,刘氏兄弟一时间威望遽升,风光无限。

但接下来刘氏兄弟的境遇令人错愕。

按照《东观汉记》的记载,昆阳之战结束仅仅几天,刘縯就被皇帝刘玄、大臣朱鲔等人突然处决,罪名都搞不清楚。

而刘秀听说后,只能亲自前来宛城,向刘玄当面谢罪,有意撇清和刘縯旧部的关系,甚至都不敢为刘縯服丧,一时成为孤家寡人。

从巅峰滑落到一死一孤,前后不过十余天的时间,真可谓火冰两重天。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剧变,在更始政权内部是有迹可循的。

一年前,刘氏兄弟舂陵起兵,稍后加入绿林起义。可以说,正是有了以他俩为代表的宗室、豪强势力的加盟,绿林起义才和赤眉、铜马等起义衍生区别,全面改正了一直以来的流寇、游击等不成器作风,开始联合作战、逆势崛起,走上推翻新莽的正确轨道。

在这个过程中,刘氏兄弟出类拔萃的见识与才能,固然迅速壮大了绿林的势力,也同步让原绿林领袖心生嫉妒与恐惧。

这些人主要包括王匡、王凤、朱鲔、陈牧等,他们基本都是草莽之辈,先前造反不过是“逼上绿林山”,如果他们真能成事,也不会从公元18年一直蹉跎到现在,特别是对比赤眉起义的如火如荼、与新军多次主力对战,绿林起义都一直没有进入王莽的法眼,也可反证他们折腾的动静之小。

所以,绿林群雄是没有什么政治视野与追求的,能当个山大王混天了日也就满足了。若非22年绿林山突发瘟疫,恐怕他们还不会下山、另寻发展。

这样的群体自然目光短浅、贪于享乐、妒贤嫉能,更不要说家国意识,而一旦起义有了起色,他们也是首先考虑自身的功名利禄。

若非当时社会“人心思汉”的整体风潮,估计他们也不会找刘玄来做皇帝、招牌,索性自己上就是了。

盘点历史上被逼创业的开国帝王们

也正是在“新皇帝”的人选上,他们和刘氏兄弟第一次发生实质冲突。王匡、朱鲔、张卬等人的主张极其明确,谁都可以,就是刘縯不行,因为他们深知,刘縯能力太强、不好控制,一旦刘縯为帝,他们的地位和话语权容易不保。

刘縯对此其实是很不满的,舂陵、南阳等派系也推崇刘縯,双方的矛盾、对抗从此就暗流涌动了。

现实是,当时舂陵兵的兵力,要相对少于绿林旗下新市、下江、平林等三大主力,更不要说“革命资历”了,人家都是根正苗红、老革命,舂陵兵不过半路出家。

由此,刘縯没当上皇帝,也未尝不可接受,他本人对此也选择了妥协,毕竟当时的头号任务是推翻新朝,而刘縯的“公心”、顾全大局的意识,肯定要高于绿林群雄。

他是这么想,但别人可未必,毕竟他已经成为新皇帝刘玄的潜在威胁,张卬、朱鲔等人也对他不满,并有意识地拉拢、分化舂陵兵的要员,比如当初和刘縯一起起事的李秩兄弟,就投靠了过去。

刘秀对此有明确的警觉,并提醒刘縯注意,然而刘縯并未真当回事,也许在他看来,大敌未灭,内部先行内讧,是不是太不着调了?

客观说,刘縯还真是高估了朱鲔、王匡这些泥腿子,能不能干掉王莽以后再说,反正你刘縯是眼前的威胁,必须除掉。

按照史书记载,刘玄、朱鲔等人曾给刘縯摆过一次“鸿门宴”,一旦刘玄致敬范增,“摔玉为号”,刀斧手就冲出来干掉刘縯。好在刘玄犹豫不决,一直没有动手发令,刘縯方才躲过一劫。

这个事情,其实凸显了刘玄独特的立场与见识。作为绿林推举出来的“傀儡皇帝”,刘玄未尝没有自己的心思,毕竟谁都不愿甘做傀儡,而无故诛杀功臣,朱鲔等人倒是达到目的了,但“恶名”不都由他来担么?

何况,刘玄才是更始政权的皇帝、王莽的头号敌人,他不可能没有一点大局观,他是可以轻松杀掉刘縯等人,但能臣都杀了,干不掉新朝怎么办?一旦起义失败,他可是头号反贼、必死无疑!

应该说,正是这一点,让刘縯侥幸活了下来,也很快带来宛城与昆阳的巨大胜利。

盘点历史上被逼创业的开国帝王们

可惜,悲催的就在这里,刘玄之所以力排众议留着刘縯,正是要让他打天下,如今宛城已下,42万主力新军又尽数战败、溃散,新朝覆灭的趋势已不难预见,刘縯也就没了存在的价值!

而刘縯、刘秀由此急剧升高的威望,反而成了刘玄的主要威胁,刘玄由此不敢再等,从而先下手为强,迅速处死刘縯。

整个事情,在刘玄、朱鲔等人来说,就是令人不齿的阴谋诡计、妒贤嫉能、攘外必先安内。

在刘縯来说,对刘玄是功高震主,对绿林群雄则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而对刘秀来说,因为刘縯的意外身死,舂陵派大势已去,所谓“形势比人强”,刘秀当时的心理,可谓恐惧、愤懑、决绝,兼而有之。

恐惧的是,他现在形同“板上鱼肉”,他大哥刘縯都能被处死,何况他一个偏将军?他的命运已经不受自己主宰,能不能保住性命,只能看对方的心情。

而刘縯之死,在更始政权内部并没有引发大的动荡,舂陵旧部、南阳豪强,虽然心里可能不服,但面上都接受了现实,并没有人为刘縯出头、鸣不平。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刘秀明智的做法,只能是彻底认怂,而且要全面切割跟刘縯的关系。

这个做法,很像他在昆阳之战中的“死中求活”,同样是“尽人事,安天命”,其实他这么做,也未必就能躲过死劫,但不这么做,倒肯定必死无疑。

事实证明,又是刘玄仅存的“见识”保住了刘秀一命,毕竟刘秀有巨大战功,又极度乖觉,他的威望、威胁又一时远不如刘縯,完全可以留用一段,至于以后嘛……

盘点历史上被逼创业的开国帝王们

刘秀愤懑的则是,以他和大哥刘縯对更始政权的巨大贡献,居然落得如此“兔死狗烹”、过河拆桥的下场,实在是没有公道,上天无眼!

虽然他表面上宛如没事人一样谈笑自如,但那不过都是装出来的,私下里、夜里的时候,他都忍不住泪流沾枕,既为大哥之死而伤心,也为自己的朝不保夕、前途渺茫而焦虑。

在这段时间里,刘秀还干过一件流传千古的风流之事,那就是,他终于娶到了南阳女神阴丽华,得偿昔日夙愿。但不难想象,以刘秀这一段的危险处境,结婚恐怕同样是凸显他“没心没肺”、迷惑刘玄等人的幌子。

应该说,这几个月的痛苦经历,对于刘秀毕生来说,是极为重要而关键的蜕变,他被迫学会了忍辱负重、虚与委蛇,以及打落牙齿和血吞,从而练就了极为坚强、富于韧性的强大心理。

由此,刘秀势必对更始政权产生决绝心理,他深知,留在刘玄等人身边,他不仅命运难测,而且注定无所作为。

所以他必须远离政权中心,争取外放。而在未来,除非他混不出来,一旦他成了气候,他是必定要脱离更始政权的!这是他大哥刘縯用性命所馈赠给他的血泪教训!

公平的说,刘秀之后“背叛”更始政权而自立,并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背信弃义,而是刘玄、绿林这群家伙既不讲究,又太低段,根本不配和当时的社会顶层精英同台竞技!

对此,以邓禹为代表的知识精英自有公论,在刘秀前往河北的路上,邓禹前来投靠,并明确直言:“(更始)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

刘秀是不是天命所归且不说,反正更始政权、刘玄等人肯定不是,他们的覆亡是注定的。

纵观新末反抗战争,和秦末异曲同工,肇始者赤眉、绿林很像陈胜吴广等先驱,他们富有反抗精神,但流寇、游击习气严重,特别是稍有成就便即内讧,很难与精英阶层真正合作,这一点堪称历代农民起义的一个规律,算是阶层局限性吧。

而起义能够最终胜利,恰恰是精英阶层参与进来并主导,无论是项羽刘邦等六国贵族后代,还是刘縯刘秀等宗室豪强,莫不如是。

至于推翻秦朝、新朝,只是天下大乱的阶段成就,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群雄并起”,无论是楚汉争霸、十八诸侯王同场竞技,还是刘秀与绿林、赤眉、铜马、隗嚣、公孙述等势力的相互争斗。

刘秀和高祖刘邦的前后两段经历也颇为相像,他们在推翻前朝的军事斗争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却没有受到公正对待,由此他们只能在劣势条件下再出发、被逼创业。

只是,相比刘邦的各方面优厚条件,再出发的刘秀其实是孤身上路,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大概也是因此,他的这条开国、一统之路,不仅更加困难,也将持续更长时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0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朝,即汉光武帝。刘秀励精图治勤政爱民,是历史有名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在位期间,为一贤明的君王。同时,也是个情深义重的男人。他此生钟情阴丽华,从未变心。刘秀的人生最高理想就是当执
2023-03-08 21:23:00
盘点被民间称为紫薇星下凡的三位帝王
...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
2023-04-18 09:50:00
盘点历史上的杰出帝王,他们的付出与对中国社会的贡献
...到了隋文帝时期的国力。第四名光武帝刘秀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他在位32年,开拓了著名的光武中兴。刘秀为人随和,实行的是典型的以柔克刚的战略。他不喜欢打仗,而是以自己的平易近人
2023-09-16 21:06:00
他是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大帝刘秀,作为帝王级的人物,刘秀的完美在人类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评价刘秀,说他“允冠百王”,意思基本就是最好的
2022-12-14 16:33:00
盘点中国历史上那些庙号为世宗的帝王们
...继承王位。四、南燕世宗慕容德慕容德是十六国时期南燕开国皇帝,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儿子,生于336年,早年担任后燕大将军,后来自立为帝建立南燕,40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
2023-10-04 13:55:00
开国皇帝刘秀的存在感为何远低于刘邦、朱元璋?
...自己的老祖宗刘邦,更要低于大明朝的朱元璋。同样都是开国皇帝,在任时期成就不低,历史形象更加完美的刘秀,为何存在感如此之低?刘秀的存在感如此之低,归结起来主要是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2023-09-30 08:12:00
臣子受到猜忌,皇帝讲述了两人过往,诞生有名的成语故事
...有屠杀功臣的君王,也就会有优待功臣的君王……东汉的开国君王光武帝刘秀,不得不说就是这样一个优秀完美的帝王,在他的身上,我们几乎找不出他任何的缺点,事业有成、迎娶白富美、儿女成
2023-06-01 11:24:00
中国历史上,那些互相见过面的大一统王朝开国皇帝,你知道几个?
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们,个个雄才大略,他们的相遇更是历史中的惊鸿一瞥。你是否知道,这些开国皇帝中,有些竟曾互相见过面?他们在历史的上,彼此间是如何互动的?这些相遇又为
2024-08-19 11:32:00
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却为何很少被提及,甚至很多史书总都只言片语般略过?
...起,反倒是让刘秀在历史上鲜少被提及。中国历史上许多开国皇帝,都是话题人物,他们的一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传奇经历,例如:身世不明的秦始皇、逆袭翻盘的刘邦、乞丐皇帝朱元璋,黄袍加身
2023-09-27 16: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