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宁晚报
牦牛藏羊走向全国各地、农民变身带货主播、千亩花海里游人如织……
从一个个特色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到一大批成熟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从人头攒动的乡村技能培训班,到企业能人的“乡村工厂”……
深入实施“三乡工程”,多维度推进品牌建设,我市蹚出一条具有西宁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找准坐标定位,深挖潜力优势,大力推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布局,思路越来越活、办法越来越多,一项项新技术、一个个特色产品、一条条产业链,正在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湟源县丰盛巷湟源臻品店内,杨顺光整理着货架上的农畜产品。“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整合县上特色农畜产品,通过直播带货,把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推向了全国,产品很受欢迎。”杨顺光高兴地说。湟源县牦牛肉、马牙蚕豆、文友烧鸡、青稞米、吉友陈醋……这些农畜产品打上“湟源臻品”区域品牌后,变得十分畅销。
让绿色成为乡村的底色。在深入实施“三乡工程”过程中,我市激活要素资源,聚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以蔬菜、马铃薯、油菜、青稞、牦牛、燕麦等高原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成功创建西宁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河湟田源”。积极推进“农村电商+旅游”示范点建设,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各类农特产品推广销售,促进农民增收。
“走,去乡下!”在广袤的高原古城乡村大地上感受乡土人情,成了越来越多市民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催生了更多乡村旅游新业态,也让更多有心人“嗅”到了乡村游的商机。
“陶小堡河湟文化乡村旅游集散产业示范一条街已成为有规模的游客集散地,去年4月投入运营以来,到年底接待游客20万人,村集体年收益达126万元。”城北区大堡子镇陶北村党总支书记陈俊良介绍,随着“三乡工程”的深入实施,游客增多,依托乡土特色,建设美食坊,培育青绣、剪纸等手艺人,市民有“看点”、村民能增收。
在湟中区拦隆口镇拦一村,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岭——金仓岭。坐落在金仓岭上的慕家村,百年来以古法酿制“慕家村”酩馏而闻名。
“我们的酩馏酒及其衍生产业成为金仓岭的特色产业,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慕容古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慕兰说。
“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样式、一村一风格、一村一特色”,我市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丰富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条,培育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0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2个,省级森林城镇7个,省级森林乡村7个。
全面推行“乡村旅游+文化、体育、康养”等多元开发,打造河湟精品旅游民宿7个,建设3处生态旅游基地,培育青海省自驾车营地4家,湟中区共和镇盘道花田、湟源县大黑沟旅游景区、大通县“十里塘坊”等特色品牌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吸引着更多的市民下乡。
持续推进品牌建设,打造出具有特色的西宁样板,“三乡工程”已经展示出巨大的潜能与空间、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作为我市推进乡村振兴的特色载体和最强抓手,“三乡工程”已然成为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一张亮丽“名片”。(记者 樊娅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7 05:12: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