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张玲玲
“每天,黔行春晖支教团的哥哥姐姐们给我们上文化课,教我们做手工,陪我们做游戏,让我们感受非遗文化。”
“他们教的语文课、英语课都很好懂,也很有趣。”
7月,在贵州省铜仁市第三十四小学,黔行春晖支教团研究生志愿者们的到来,为山村的孩子打开一扇窗,校园里不仅充满了歌声,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也让这所乡村学校变得更加生机盎然。
“志愿者姐姐给我们上了一堂剪纸课,我用彩纸剪出了一朵大大的花,把它贴到我家窗子上,十分惹人喜爱。”二年级的杨博文说。
为了让孩子们体验传统文化,感受国粹京剧魅力,支教团特别邀请了南京市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脸谱代表性传人王志海、虞晓寅两位老师带来《京剧脸谱》主题课。课堂上,两位老师为孩子们讲述了京剧的历史、艺术手段、行当分类及脸谱分类,带领孩子们亲手绘制脸谱,稚嫩的小手将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对应的图案轮廓中,戏曲的魅力也在不经意间走进了孩子心中。“我想变成孙悟空,拿起金箍棒,这样就可以翻一个筋斗到很远的地方去看看啦……”四年级的潘云汐激动地说道。
“此次来的大部分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除了基础教学,我们还安排了南京的一些非遗文化课程,比如彩粽编制、花灯、剪纸、风筝等。同时,支教团成员都是研究生,课程中,我们也会根据各自研究的领域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他们如何高效学习和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黔行春晖支教团负责人黄佳雪说。
相比在学校,暑期支教更多的是一种相互交流与陪伴,志愿者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暑假。他们是孩子们的老师,教授他们课程,陪伴他们成长,而孩子们对志愿者而言也是一种陪伴与成长。“在这里,我喜欢他们天真纯洁的笑容、对知识和生活的好奇与渴望;在我情绪低落时走到我身边,悄悄对我说‘老师别难过啦,我叠的花送给你’;在我忙到没有时间吃午饭时,主动分享他们的饭菜;在课间拉着我的手,兴致勃勃地讲各种有趣的事和脑筋急转弯……”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孙文昊说。
“我希望我们的到来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知识,能在他们心中播种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种子,同时希望他们传承支教志愿服务的精神,长大后帮助更多需要像他们一样的孩子。”宁波大学研究生李振国说。
黔行春晖支教团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和资源,帮助更多孩子通过支教感受大山外的世界。支教团成立以来,已陆续开展支教活动9期,正式志愿者有425名,服务青少年达2000余人。据悉,此次支教团共有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9所大学的25名研究生志愿者老师参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8 1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