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长安三万里》的史实与兵器复原真实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9 15:4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今年暑期档名声最大的历史题材电影,那大概就是有再现大唐美誉的《长安三万里》。按理说作为一个高度艺术化的动画电影,去严格审视他们的历史复原多少有些苛刻,但既然如今网络上,对于这部电影的复原吹捧之声不绝于耳,那么本期就聚焦于电影中展现的唐代军事,谈谈这部电影的复原是否真的能算贴近历史。

在电影的开头,便是唐朝广德元年爆发的唐-吐蕃战争。不过电影中所展现的并不是令人津津乐道的郭子仪退吐蕃,而是在西南的第二战场上,带领剑南节度使的高适与吐蕃军队的战争。

作为动画电影中,第一次再现的吐蕃人形象,电影制作方所复原的吐蕃铠甲,是参考了18~20世纪西藏铠甲。虽说在《通典·吐蕃传》中记载,吐蕃人“人马俱披锁子甲,其制甚精”,而且藏区在武器铠甲方面,算得上是东亚的活化石,但电影所参考的藏甲,和吐蕃毕竟也是跨越一千多年的时光,能参考的价值也就非常有限了。

考虑到《通典》中,还记载吐蕃人的锁子甲“周体皆遍,唯开两眼”,所以真要复原,具有类似特点的波斯、中亚风格锁甲,反而比近代的藏甲更具参考价值。

当然,如果说参考波斯、中亚风格的锁甲来复原吐蕃铠甲,会给制作组大幅增加难度的话,其实也完全可以参考流传下来的吐蕃壁画。尤其是吐蕃宽松的套筒臂甲,与当时西北唐军的臂甲有明显区别。不过与壁画进行对比,其实又有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电影中吐蕃人的发型服饰。电影中被俘虏的吐蕃人所留辫发,与出土的吐蕃壁画中的吐蕃人蓄发缠巾的形象差别较大,更像是吐谷浑或突厥人。

除此之外,电影中吐蕃兵使用的长矛、藤牌也有问题。电影中的藤牌,是中国明清时期的藏区所使用的铁条固定藤条制作而成的藤牌。虽说从壁画来看,作为吐蕃残部建立的古格王朝有使用藤牌,但很难确定吐蕃是否也会使用类似造型结构的盾牌。而且考虑到《通典·吐蕃传》中记载吐蕃的武备“兵器有弓、刀、楯、桕、甲、胄”,所以吐蕃人所使用的盾牌,可能也是某种个体较大的木盾,而非较小的“排”。

再来看长矛,电影中的长矛算是出现了古装剧的通病,那就是矛的长度做的太短。按照《通典》记载,唐代的枪长一般为“一丈八尺”,依照唐尺计算大约超过5米左右。在此基础上,吐蕃人使用的长枪更是“枪细,而长于中国者”,但这些在电影中都没有表现,考虑到动画制作,不需要像影视剧那样,考虑道具和群众演员的训练带来的难度,动画中依然没有按历史情况还原唐代和吐蕃的长矛长度,不得不说是个巨大的遗憾。

历史上即使是骑枪,长度也远远长过电影中的长矛

枪的长度不仅是兵器外观的问题,也直接影响了电影中的动作呈现。比如电影中高适在年轻时,带领侦查马队与契丹骑兵作战时,他们列阵时便表现的极不合理。在历史上正常的状态,前排刀盾手的作用,是帮助长枪兵遮挡敌方弓箭、梭镖一类远程武器的打击。

而在贴近近战时,长枪兵依托枪的长度,在较远的距离攻击或迫将敌方骑兵逼停,刀盾手趁机通过攻击马腿等部位打击敌方,但在电影中太短的长枪,在布阵后枪头甚至无法超过刀盾手的站位,这就更不可能在敌方骑兵冲击军阵前逼停对方,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影中的会成步兵列阵一冲就垮的迷惑行为。

不只是枪的长度电影中的枪头也有很大的问题。不知是电影制作时,是为了表现自身的艺术设计能力,还是电影寻找的参考对象出现了问题,电影中高适所使用的枪枪头与历史上唐代枪头差别极大,更像是明清时期所使用的枪头。

再比如电影许多的镜头中,不知是建模的失误还是对铠甲结构的误解,臂甲竟然被压在了身甲下,这样穿着铠甲的士兵将很难抬起手臂挥动武器。

在说完装备问题后,还要说一下电影中困住七万吐蕃兵的瓮中捉鳖之计,单纯从电影中的地形来看,高适的计策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尤其是高适还攻破吐蕃营地,这在古代对军队士气可谓已经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不过吧,计策没有问题,但是里面的人物人设……就很怪。

不谈李白、杜甫等诗人,不管是开头出现的宦官程元振,还是安史之乱部分出现的哥舒翰,他们的人设与历史上相比,就实在有些颠覆性了。

首先来看程元振,在电影中的程元振形象,不仅正气十足而且颇为勇武。但是在历史上嘛,虽说程元振作为汉唐特色武职宦官,可能确实能上阵杀敌,但这位在港剧中,曾以大反派形象出场的程公公,不仅不是啥肃清朝政的名臣,甚至算得上是唐代堪称样板的奸宦。

程元振先是诬陷元瑱、裴冕,以至“来瑱名将,裴冕元勋,二人既被诬陷,天下方镇皆解体”。也正是藩镇对程元振的不满,让电影中的这次唐-吐蕃战争中,在“吐蕃、党项入犯京畿”时,“下诏征兵,诸道卒无至者。”

换言之,如果这位被评价为“蕞尔之身,合当万死”的程公公,如果真这么大摇大摆的离开权利中枢,大摇大摆的去对他恨之入骨的藩镇去传旨施压,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下,倒也的确是勇武过人。

再来说哥舒翰,电影中对于潼关之战时,哥舒翰已经中风不起的确是符合历史,而且潼关本身毗邻黄河,也是制作组难得用心之作。不过对于潼关之战的展现,对哥舒翰的还是有一定美化的,先是删除了因哥舒翰对“以精锐回诛国忠”的“许之,未发”而引发的双方内耗。

而潼关之战的大败,除了在朝廷逼迫下哥舒翰恸哭出关,更是有“谓乾祐(安禄山部将)兵少,轻之,遂促将士令进”,最后才导致了哥舒翰此战大败。除此之外,哥舒翰在守潼关时,还公报私仇,用“伪令人为禄山遗思顺书”的手段,诬告并未参与叛乱的安禄山堂亲安思顺谋反,导致“思顺及弟太仆卿元贞坐诛,徙其家属于岭外,天下冤之。”

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二号功臣李光弼,便是出身契丹的番将

另外,《长安三万里》作为主角的高适,其实是把很多人事迹放到他身上。比如大破吐蕃的是剑南节度使、与杜甫私交很好的诗人严武,而高适却曾被吐蕃大破剑南西山诸州、城。当然了,剧情为塑造高适进行适当的改编并无不可,况且也并未对严武进行丑化。

总的来说,瑕不掩瑜,《长安三万里》对历史的还原、盛唐气象的塑造还是很成功的,算得上国产动画电影之光了,希望未来能有青出于蓝的作品继续涌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9 18:45:3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解读《长安三万里》:一场关于大唐的“万里归途”
...江,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在7月8日,《长安三万里》上映。作为新文化的第一部,《长安三万里》在历史脉络之下开展大唐的文人故事。历史、诗文、神韵,共同构成了荡气回肠的长安
2023-07-07 14:51:00
追光动画《长安三万里》7月8日开始上映,颇受关注。作为一部以唐代历史为背景的电影,影片用动画形式呈现大唐多地盛景,令观众穿越回长安。《长安三万里》讲述了安史之乱爆发后数年,吐蕃大
2023-07-13 21:18:00
《长安三万里》特别视频 高适妙计破吐蕃之围
正片片段在线观看暑期档动画巨制《长安三万里》今日发布“云山城之战”特别视频,视频展现与吐蕃交战的大唐节度使高适诱敌深入,与严武率领的大军里应外合,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围魏救赵”
2023-07-28 12:22:00
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程元振是怎么死的?
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开头,就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这,就是程监军、程公公、程元振。这三个名字其实是同一个人,他片中那个大敌当前前来审查高适的朝廷命官。按《长安三万里》里的说法,程公
2023-08-01 10:44:00
《长安三万里》被指有意绕开洛阳,导演回应
▲导演谈《长安三万里》被指有意绕开洛阳:如果收到法律函会从公司层面回应。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8月17日,《长安三万里》电影被指情节故意绕开洛阳,有史实错误引
2023-08-18 14:31:00
《长安三万里》高适压根就没搭救过李白
《长安三万里》正在上映,对于喜欢传统文化的人来说,值得一看。但对于唐诗迷来说,却喜欢不起来这部影片,因为它歪曲了好多历史。最典型的是黑化了李白,将李白塑造成了一个夸夸其谈,言而无
2023-07-27 16:57:00
《长安三万里》被起诉,洛阳人想争什么
...作者 | 张明扬编辑 | 谭山山题图 | 《风起洛阳》《长安三万里》上映以来,似乎风波不断。8月16日,洛阳市隋唐史学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认为该影片中部分情节描述与
2023-08-19 21:02:00
为这部创造历史的杰作,再提提意见
《长安三万里》片长168分钟,可能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最长的院线动画电影。上映54天,票房近18亿,在这个暑期档绽放光芒!影片的故事和人物取材于真实历史,整体基调和画风也趋于历史写实
2023-08-31 00:50:00
...揭开史诗画卷背后的创作密码上海出品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影片取材自中国唐代历史,通过大诗人高适、李白等人的传奇故事,为观众展现出大唐的雄浑气魄以及唐诗传承千年的经典魅力
2023-07-11 06: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