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明诚最怕李清照大雪天干这事,李清照晚年回忆亡夫,直言没心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3 09:58:00 来源:戏说三国

女真人北撤不久,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史称高宗,赵构仍沿用了宋的国号,他所建立的政权史称“南宋”。(赵构于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于南京即皇帝位,改元为“建炎”。因此靖康二年也是建炎元年)

史料证明,国事危急时刻,保守派最容易堕落为投降派。在蒙受了靖康亡国的奇耻大辱之后,痛失半壁河山的宋高宗赵构,不但继承了祖宗的保守政治,并且更形成了自己的新特征,那就是投降政治。

赵明诚最怕李清照大雪天干这事,李清照晚年回忆亡夫,直言没心情

改元第二天,赵构就迫不及待地任命心腹翁彥国知江宁府,令其缮治宫室城墙,准备在江宁建都。第三天,又派出使节赴金廷主动称臣,乞求罢兵言和。他准备割让黄河以北的土地人民,对金乞和。

哪知翁彥国到江宁月余即卒于任上。无奈之下,赵构任命赵明诚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

青州旧居尚有十余屋书册,本来赵明诚与李清照打算于翌年春返回,把归来堂所藏尽数南运的。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建炎元年冬十二月,先是临朐军卒赵晟聚众作乱,青州知州曾孝序父子为乱兵所杀。乱兵在青州抢掠财物,焚烧民宅。与此同时,女真军卷土重来,兵分三路大规模南侵。右都元帅完颜宗辅统东路军自沧州渡黄河,进攻淄州、青州等山东地区。

赵明诚最怕李清照大雪天干这事,李清照晚年回忆亡夫,直言没心情

建炎二年正月,三路女真军连克南宋数重镇,青州陷落。归来堂中的收藏,“皆为煨烬矣。”

李清照在其《金石录后序》中记载为建炎十二月事,误矣!归来堂所藏,是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穷二十余年精力所至,一旦化为灰烬,李清照心底的悲愤不问可知。归来堂上、易安室中,夫妻二人的相互考较学问的欢声笑语,也被女真铁骑踏的粉碎,变成了遥远的回忆。

词人的心在滴血,在深秋的时节,她的爱国热忱终于被点燃,发出了国恨家仇的时代悲音。

赵明诚最怕李清照大雪天干这事,李清照晚年回忆亡夫,直言没心情

在经历了离乱与战争洗礼后,李清照不再是从前那个只知吟风弄月的闺阁女子,在经历了家国之痛后,她开始变的坚韧,词作风格也有了明显改变。

李清照有两阙《临江仙》,作于建康城(注:建炎三年五月,改江宁府为建康府)。

其一: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又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其二: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赵明诚最怕李清照大雪天干这事,李清照晚年回忆亡夫,直言没心情

在词前,李清照缀有小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阙。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据此可知,这两阙咏梅词都是刻意效仿欧阳修迭字佳构而作。《漱玉词》中只收录了两首,显然有失传的(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负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一说此词为南唐冯延已所作)。

赵明诚最怕李清照大雪天干这事,李清照晚年回忆亡夫,直言没心情

其中“踏雪没心情”句,据宋-周辉《清波杂志》卷八记载,“顷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诗每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在国破家亡、十余年心血化为灰烬的初春时节,再美丽的灯,词人也会无视。就连平时最喜爱的踏雪寻梅之事也因为丈夫的不配合,而失去了兴趣。

赵明诚最怕李清照大雪天干这事,李清照晚年回忆亡夫,直言没心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3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嗜酒好赌的李清照依然担得起“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李清照出生于北宋时期的山东济南,她除了精通书画、金石等技艺,更以诗词最为见长,被人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其父李格非是当朝进士,更是著名文豪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其母王氏是状
2025-04-15 11:05:00
才女守寡后欲改嫁出上联:寂寞寒窗空守寡,却成千古绝对无人应对
...个人成山,大时代不佳,夹缝求生者前途命运更惨。就像李清照这般,才情出众且极具个性,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北宋末年,李清照生于书香且世代为官之家,前半生无忧无需愁。家中
2024-10-10 15:21:00
为了离婚甘愿坐牢两年?到底是谁在黑她是懦弱怨妇啊…
...当然,文艺作品这种东西见仁见智,但评论区一直在拉踩李清照羊是真的看不懂了…很多人竟然认为李清照能有现在的地位不过是因为她是女的评论区甚至还有人的老师评价李清照被过誉,不仅文学
2023-06-05 11:20:00
李清照与朱淑真,被封建伦理压抑的妇女才情
...生与人生观,且对世道人心有所贡献而得到真正的敬爱。李清照便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而宋代另一才女朱淑真,则是失败的典型。我们先来看李清照的生平。这位千古一人的才女,有着千载难逢的好
2023-01-18 22:29:00
李清照被丈夫冷落是真的吗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是一个千古第一才女,满腹诗书,写出了很多词遗传至今,让人读了能够感受那份凄凉和沧桑。李清照与赵明诚相亲相爱,都会吟诗作对,可谓知己,但是后来赵明诚病逝,只留
2023-09-01 17:03:00
李清照生活在怎样的时代
...明水。莲子湖上荷叶连田田,映日荷花别样红。千古才女李清照“婉婉新上头,湔裾出乐游”,推迟半年之久的及笄礼隆重举行,她于此礼前后写下了那首传唱至今的《如梦令》。这首词,不仅是她
2024-05-27 11:03:00
赵明诚和李清照:当年那些嫁给爱情的男女,后来都怎么样了?
...花灯,也正是在这一天,赵明诚遇见了自己的梦中情人,李清照。当时李清照是远近闻名的才貌双全的女子,一首《如梦令》深得文人墨客的赞美和欣赏,想要一睹芳容的男子也如过江之鲫,赵明诚
2024-10-26 11:45:00
李清照家世背景强大,为何晚年生活得十分凄惨?
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49岁的李清照在丧偶三年之后带着原配丈夫赵明诚的古董改嫁给了右承务郎张汝舟,岂料新婚之夜圆房之后,张汝舟粗鲁地捏着李清照的脖子,找她要赵明诚留下的古董
2023-06-08 21:18:00
一代才女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感情,为什么会一步一步走向破裂?
...看到开头没有想到结尾。穿透历史的迷雾,900年前,才女李清照的爱情故事让人津津乐道,她与赵明诚的凄惨婚姻更让人唏嘘不已。李清照是两宋之交、动荡朝代中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是
2022-12-12 16: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