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海峡两岸家书讲述血脉亲情 40年后,这对祖孙终相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3 07:34:00 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 通讯员黄昱东

3月12日,“两岸书血脉情——王省、王翔宇捐赠家书展”开展仪式在孙中山纪念馆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87件,其中包含1949年—1991年王省家族祖孙三代海峡两岸的来往书信,以一个家族的骨肉亲情为视角,展现了海峡两岸血脉相连的情感。

展览分为“分离:天各一方”“牵挂:笔端寄情”“团聚:骨肉亲情”三部分,用一封封家书、一张张照片,以及口述视频、文字介绍等,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家族骨肉分离、坎坷寻亲,最终阖家团圆的故事。

1949年3月12日,24岁的复旦大学毕业生王德元在上海叩别父母,登上轮船,远赴台湾谋业。王德元原计划年底就回家过年,不承想,这一别,竟再未相见。

现场展出的一封封家书,诉说着这个家庭分隔两岸的离愁。1949年11月23日王德元致信父亲王子翔的一封家书中,期待“时局平定,重回沪滨”。到了中秋佳节,王德元在家书中倾诉道:“儿欲在沪必阖家欢座,同庆佳节,正是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令人感慨不至也。”

王德元抵达台湾后不久就找到了工作,在福华毛纺厂任总务,并于1951年底成家立业。在上海的王子翔时刻关心着儿子。双方书信频繁,字里行间,承载了父亲对离乡游子的殷殷期盼。

随着时局的变化,双方书信往来一度中断。王德元的母亲临终前,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大儿子的消息。“我祖母病重垂危之际,强撑着病体,吊着一口气,撑到了我生日的那一天。那天她拿出一个蛋糕,看着我吃完后,拉着我的手和我讲了一句话,‘你一定会看到你大伯的,到时候一定要告诉他,妈妈在临死的时候还在想着他。’”在开展仪式现场,王子翔的孙子、王德元的侄子王省动情地讲述了家书背后的故事。

1985年,王省父亲王德基的好友邓建煦在美国讲学,偶然间打听到王德元的女儿王家梅已移居美国。1986年,王家梅致信祖父王子翔,祖孙三代终于联系上。

此时王子翔才得知大儿子王德元已于1985年3月突发心脏病逝世,他悲痛不已,在1986年给孙女王家梅的家书中诉说道:“警悉你的父亲已于去春永离人世,凶信传来,使我痛哭终日,泪满胸襟。”

1987年,台湾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1989年,王德元的儿子王威信赶到上海认祖归宗,与刚过九十大寿的爷爷王子翔团聚。王省回忆说:“堂弟走到家门外就跪下,一步一拜进来,边拜边哭着说:‘爷爷,我代表爸爸来看你老人家了’。”祖孙二人见面后,抱头痛哭。几个月后,王子翔安详离世。

王子翔离世后,相隔海峡两岸的王氏家族成员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时常团聚。他们整理出了完整的家书121封,编辑成《两岸书血脉情——王省家族书信集》一书,已编印发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海峡两岸血脉相连 共筑家园时代强音
...mp;海峡组歌《直挂云帆济沧海》2025年11月5日19:30,一场以\"海峡两岸血脉相连、共筑家园\"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将在闽江之心青年会广场隆重上演。由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2025-11-07 13:28:00
“家书两岸·思念成海”福建海洋文化创意展在福州开幕
...者 田宏炜)今天,第二届海丝纪录片大会子活动——“家书两岸·思念成海”福建海洋文化创意展在福州举办。该展览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免费向公众开放至3
2025-03-14 19:14:00
121封两岸手写家书南京展出
...颖)121封跨越近半个世纪、记录三代人在两岸离散聚合的家书,12日在南京孙中山纪念馆集中展出。2023年清明节前夕,浙江南浔“四象八牛”后裔联谊会上海分会秘书长王省带着儿子、
2024-03-12 20:43:00
图片故事|中秋话团圆,两岸家书里的思念
...自:新华社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题:中秋话团圆,两岸家书里的思念新华社记者 朱娜“亲爱的妈妈,秋节快乐……”1988年的中秋节前夕,61岁的去台老兵张天保给远在陕西的母亲写
2023-09-29 17:04:00
中新网评:海峡难隔鸿雁,“中国正能量”书写两岸温情
...的交流变得越来越便利,越来越打破时间和空间的藩篱。海峡两岸的大陆和台湾亦如此。一封封书信、一条条视频、一行行诗……飞越一湾浅浅的海峡,两岸的温情,我们正在书写!近日,2022
2023-09-03 10:17:00
电影《家的方向》观影后网评催人泪下 反应百姓心声 两岸统一成最强音!
...被赋予多重象征意义。它不仅因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家书”载体的历史渊源,更因其“风雨无阻归巢”的生物特性,隐喻着游子对精神原乡的追寻,以及对团圆的渴望。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鸽哨声
2025-05-27 09:24:00
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高秉涵为原型电影《吾土吾乡》在潍坊开机
...放以来,一位身躯佝偻的老人,无数次怀抱骨灰坛奔波于海峡两岸,护送上百位台湾老兵魂归故里、叶落归根。他以瘦弱的肩膀扛起数百位游子的归乡夙愿,用生命践行家国情怀。他就是“感动中国
2025-09-03 14:47:00
...俗木偶剧中的三太子形象进行创作的。“我们还打算成立海峡两岸AIGC培训基地,预计今年9月就会有第一批台湾青年来厦门开展AI创作方面的培训学习。”陈铎说。 在论坛的尾声,在台
2025-06-16 12:06:00
中新社绵阳3月2日电 (记者 王鹏)第七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2日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启幕,两岸文化专家学者、文昌宫观代表、台商代表、两岸师生等200余人参加。“北孔子,南文
2025-03-02 21: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