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的秋审有什么程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4 16:4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清代最高司法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地方上各种死刑犯按例每年都要上报刑部等待秋审判决。秋审这个词很多人都听说过,以符合“春生秋杀”的自然规律,是皇帝勾决人犯的重大政务活动。那么秋审到底是如何执行的呢?这里还是需要具体说一下的。

清朝的秋审有什么程序

秋审分地方和中央两级,地方的大致程序是:每年二月、三月,先由按察司拟定罪名,报督抚复勘,然后于五月上报刑部。相对于地方秋审来说,中央的秋审程序要更为复杂、严谨得多,由司至堂须经过多个程序,职责划分也非常明确。

康熙年间,秋审事务经刑部各司核查后,由政务相对清闲的四川司汇总。到雍正年间,由于四川地区移民涌入、人口大量增加,各类治安案件激增,四川司开始由简转繁,再承担秋审重任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于是从雍正十二年起,秋审不再由四川司负责,而单独设局,派遣司官统一办理,这个机构官方的称谓就叫秋审处。秋审处不是一个正式的编制机构,每年到秋审时由刑部堂官派选精明强干者充任,称总办、提调、协办,资历浅者称为行走。

从乾隆七年起,秋审处的工作步入正轨,具体核定地方上报的重大案件,区别实缓。到了乾隆中期,秋审处逐渐形成了一种行政运作模式,即每年刑部负责审核外省刑名案件的十七个清吏司,由堂官选派满、汉司官各一人,专办秋审之事,各司抄录案件,每十起为一册。

秋审是国家的重大政务,一年内全部重案汇集于秋审处。监候人犯是生是死,秋审处官员有着重要的话语权。秋审实缓最初并没有统一的条文规定,全凭办理者酌情运用。

每年的七八月,是秋审司议、堂议、九卿会议,以至最后请旨勾决的时间,秋审处的工作量极大。晚清著名学者沈家本在日记中记载了他办理光绪十九年秋审时的情形。

他从当年的二月二十七日开始看秋审册,几乎无日不看,如果白天有其他公务要办,就在晚上加班。七月初十日,秋审册看完呈堂,二十九日开始连续三天司议,都是早上上班,一直议到晚上。第二天还要到衙门堂议,全无休息的时间。

清朝的秋审有什么程序

除了工作强度大以外,总办司官核定秋审时,还要承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秋审处本来是刑部人才汇集之地,竞争也尤其激烈。按程序,秋审处初步拟定意见后,要与各省按察司拟定的意见核对,如果两者不符就要进行“堂议”。

堂议时,如果堂、司之间意见不和,那些精于律法的秋审处官员常常能够坚持己见,与上司争得面红耳赤。可以想象,这种行为是有很大风险的。不过,如果堂官心胸宽广、爱惜人才,敢于如此的司官反而更容易获得赏识,在秋审处,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

堂议之后,刑部还要将讨论的结果提交九卿会议,最后交皇帝勾决。一旦出现办理不当或是不合皇帝的心意,刑部官员往往当即就会受到处分,对仕途前程大为不利。

清朝的秋审有什么程序

尤其是乾隆皇帝,最反感臣子沽名钓誉,因此刑部稍有宽容之处,便会受到斥责。而刑部如果主动从严,又将陷皇帝于不仁,有违爱民恤民之心。总而言之,秋审处乃至刑部的官员往往落得里外不是人的境地。

不过,祸兮福所倚,对秋审处的官员来说,能够获得的荣誉、机会也是成正比的。由于同堂官交往密切,乾隆中期以后每逢京察(三年一次的京官考核),刑部都有非秋审处司官不列一等的惯例。

不仅如此,刑部堂官还常常以秋审大典在即为名,将已经升任他职的总办司官留在刑部办事。六部司官中唯有秋审处司官有这样的殊荣。另外,由于皇帝对秋审处格外重视,所以秋审的主要官员也往往能直接得到皇帝赏识。清中期以后,秋审处的司官仕途通顺,很容易获得提拔。

因为秋审处司官地位重要、责任重大,所以一定要经验丰富、熟悉法律,汉司官最好还要进士出身。可见,秋审处不但在刑部地位最重,其司官人选在整个朝廷内也是备受关注的。事实上,刑部尚书、侍郎一般都是秋审处老司官出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4 2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乾隆十三年,谁剃头谁死 ,这是为何
...平,表彰其功绩,而这个工作被交给了当时掌管翰林院的刑部尚书阿克敦。(乾隆练字图)或是因为学识不够,或者干脆是因为疏忽,阿克敦在册文中出现了一些小小的纰漏,大概是类似于错别字之
2024-06-23 11:31:00
乾隆十三年为何是清朝历史上最为严苛的一年
...此大发雷霆。将掌管翰林院的学士阿克敦革职查办,交给刑部治罪,最后刑部给阿克敦定了一个绞监候,乾隆帝十分的不满,认为刑部的官员有偏袒的嫌疑,于是乎将刑部的大小官员统统革职查办,
2023-07-02 22:17:00
为什么尹嘉铨最终还是丢了自己的命?
...追加了一本。乾隆冒火了,把他抓起来,对他一通严查,刑部判他一个凌迟处死的罪行。最后乾隆皇帝开恩,不凌迟,改为“绞立决”。尹嘉铨究竟要给乾隆说什么事,为什么最终事没说好,结果把
2023-08-17 17:15:00
清朝最幸运的大臣是谁呢
...守护泰陵,后授阿克敦工部侍郎。乾隆五年,调阿克敦入刑部,再调吏部。乾隆八年,授阿克敦为镶蓝旗满洲都统;十年,阿克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十一年,授刑部尚书。乾隆十三年,命他为协办
2023-01-12 13:21:00
乾隆死后他第一个揭发和珅,之后却因贪污自尽
...召回朝廷。回朝后的广兴,不仅担任了兵部侍郎,还兼署刑部侍郎。当时刑部的同僚认为他不过就是钻营而得到的官职,认为没有多少刑罚的专业知识,非常看不起他。然而广兴却引用律例,解决了
2023-06-13 14:02:00
乾隆纪念亡妻的方式却有一点可怕,究竟可怕在什么地方呢
...无数官员被牵连,甚至失去性命,家破人亡。最初是因为刑部尚书为皇后编写册文,将“皇妣”写成了先太后,乾隆对皇后的事很上心,一应事宜都要自己亲自查看,正巧乾隆翻看翰林院编制的册文
2023-01-09 15:55:00
他生前为国之重臣,死后被列入五阁臣
...强权,敢于弹劾朝廷重臣《清史稿刘统勋传》:六年,授刑部侍郎。服阕,诣京师。擢左都御史。乾隆六年,刘统勋在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期间,尽忠职守,负责监督朝廷官员的言行举止。没过多久
2023-04-18 07:53:00
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性情大变有多可怕?皇子被踢残重臣被处死
...后”时,很生气,然后就下令把翰林院的领导阿克敦拉到刑部处罚。刑部看皇帝不高兴,就给了他重刑。不曾想,这么做在乾隆看来反而是刑部故意包庇,所以又下圣旨,刑部官员全部罢免。圣旨一
2022-12-31 19:50:00
...这一看不打紧,案子立即引起了乾隆的高度重视。他任命刑部侍郎阿永阿为钦差,会同河南巡抚叶存仁前往湖北详查并据实上奏,乾隆准备亲审此案。让乾隆警觉的原因是,这对兄弟的名字–“张洪
2023-03-15 22: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