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港澳会客厅|吴志华:我们要走出博物馆,跑在时代之前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24 16:3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香港11月24日电 (记者 韩星童 范思忆 刘轩廷 罗嗣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在18岁那年初访故宫博物院,被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所震撼,那时他没有想到自己与故宫文化的渊源如此之深。

作为一名历史学者,吴志华深耕博物馆事业逾30年,身份也几经转变,做过中学历史老师、博物馆馆长,又曾在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官至副署长,如今回到博物馆,他说开心之余,又感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重大。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逾一年,取得有目共睹的优秀成绩,但这其中博物馆发展有何曲折?又从中摸索出哪些方向?过去30年香港博物馆事业有何发展?策展手法与观众反馈又有何异同?吴志华近日接受中国新闻网“港澳会客厅”栏目专访,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

港澳会客厅|吴志华:我们要走出博物馆,跑在时代之前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近日接受中国新闻网“港澳会客厅”栏目专访。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

采访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网记者: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已一年多了,无论是日常文物展,还是与海外联合筹办的特展,都非常受欢迎。经过这段时间的运营和观众反馈,博物馆总结出哪些经验,未来策展方向又有哪些侧重?

吴志华:我非常高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从去年7月开幕一年多时间,观众超过160万(人次)。对香港的博物馆来说,这个数字很高。除了看人数高低之外,我觉得还要看观众的反应、反馈。我观察了,也听到一些媒体、观众的反映,是蛮好的。他们觉得来博物馆参观,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对中外文化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是很丰盛的参观体验。

故宫文物我们在北京能看到,在台湾也能看到,为什么还要来香港看?当然,这有地理的元素,我们刚好在三个不同的城市,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所表达、所展示出来的故宫文化不太一样,我们的展览展示的是比较现代的、跟老百姓生活连接起来的故宫文化。香港的策展人、艺术家、设计师将本地元素放入演绎故宫文化的展览中,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香港的特点。

我认为现代表现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用现代眼光把传统更有活力、更生动地跟生活连接起来。所以我们按照这个思路去表现故宫文化和传统,观众很能接受这种方法、表达。同时,我们也发现,时代变化很大,现在观众对博物馆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往后我们要把握好,延续我们的形式把博物馆做得更好。

中新网记者:这些年来,香港在传播、呈现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有哪些新的视角和方向?

吴志华: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越来越重要,让世界的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我们愿意跟全世界的人合作交流。香港文博机构可以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过去十年,特区政府在推动文化艺术(方面)很努力,做了很多工作,慢慢透过香港这个平台对中外文化交流已经做出很多重要的成果。除了地理优势以外,我们还有网络、有经验、有人才。

我们的人才来自世界各地,团队具有国际化背景、国际视野,这更好地帮助我们跟一些外国的博物馆合作。这种合作是双向的,我们希望帮助内地博物馆把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览推到海外,也希望透过不同的合作,把世界不同的博物馆的展览带到香港、到内地展出。

除了展览以外,我们还有一些人才培训、学术研究,比如我们今年有两个国际研讨会,已经开了一个三星堆(主题),反应很好。12月中我们还会召开一个中国文物保护研讨会,中国文物保护这个课题在国际很受重视,这个研讨会我们会跟故宫博物院和敦煌研究院合作,很多中外学者会来香港探讨中国文物保护的情况及往后的发展。

中新网记者:您之前提到,博物馆的使命不仅仅是保存和展示历史,还要丰富历史。那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如何实践这一点?

吴志华:中华文化有五千多年(历史),中国文明的特点有连续、包容、创新、和平,都体现文明的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当中创新是很重要的,我们过去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不同阶段,都有一些新的元素、外来的元素,放进去以后,整个文明的生命力就提高了。

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为例,我们有宝贵的故宫文物、故宫文化资源,我们希望除了介绍给观众,也邀请观众把故宫文化作为生命旅途、个人文化价值(的一部分)。我们有一个词叫内化,把故宫文化内化后,一定要参与其中。不单是我知道了、我明白了,重要的还有我拥有了、我参与了,给它新的意义、新的内涵。新的意义加入到传统文化中,传统文化就跟时代连接起来了,不同的时代发展起来,这便是我们文化的生命力在常驻。

我举个例子,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去年开幕时,有一个展览是我们邀请6位香港年轻艺术家做了一些多媒体展品,跟故宫文化互动,这个展览很受欢迎。

我们准备今年开一个新的展览,邀请8位香港年轻艺术家,准备用“皇家园林”作为主题,他们了解皇家园林以后,会做一些展品作为回应、对话,看看现代人、现代艺术家怎么跟古代园林建筑师对话。我们希望他们之间会有连接,历史需要连接,并在连接以后,对今天的生活有一点意义。

中新网记者:每一个文物的背后都有深远的故事,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构成了历史。历史又是从什么时候,为什么吸引了您,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

吴志华:我个人对历史的兴趣应该在小学时就已经开启了。我喜欢看一些历史故事书,慢慢到中学,越看越多。我会问自己,如果我能改变历史的话,我会怎么去改变历史。后来大学专业我挑选了历史,希望接受一些专业的培训,对历史的发展进行更好、更全面的分析,给现代人做个参考,我们常说以史为鉴,就是这个意思。

我认为有时候看历史不应该太理性,历史也需要感性,它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文脉、源头,是中国人共同的身份。有时候我们做展览,我经常告诉同事们,专业是需要的,可是不能全都是学术研究成果,我们能不能做一些展览去感动观众,(让他们知道)原来我们的文化、源头是从这里来。

中新网记者:您之前在访问中提到,初次参观故宫博物院是在1982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大一,紫禁城留给您的第一印象如何?这么多年过去了,您已成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可以说与故宫渊源颇深,您对于故宫文化的看法和感受有何变化?

吴志华:我第一次去故宫时还是一个18岁的学生,在香港生活这么多年,见的都是高楼大厦,第一次去故宫,很震撼,原来发生这么多历史的地方就在我眼前。往后每年我到内地,有时候到北京,我都会去故宫走一趟,现在也是一样,当然现在是因为工作关系。但从来没有想过故宫跟我的渊源是一生一世的。

我对故宫的个人感情越来越深,除了感情以外,我跟很多故宫同仁一样,感到责任是很大的。这么重要的五千年文明遗产在我们手上,怎样去把故宫文化、故宫产品、故宫背后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播好。我们现在正讨论怎么样利用这么好的基础把故宫文化在香港、在海外的传播做得更好。

中新网记者:我们知道您从小是在西九龙长大,对这个地方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曾经的西九龙是怎样的?有哪些难忘的回忆?如今西九文化区建成,您又回到这里工作,又是什么样的感受?

吴志华:我在西九龙出生长大,那个时候西九龙应该是香港最穷的地方。我爸爸移居香港从事体力工作,小时候我没有想过能有机会受教育,没有想过念大学,也没有想过自己能在博物馆做文化工作。

所以回顾过去60年,这个地方很好,这是一个希望之地,给了我们很多希望,年轻人的希望、小孩子的希望,可以在这里把希望、理想实现,只要你努力,就可以做出一些成绩。

今天的西九龙跟过去是完全不同的,现在西九龙已经是一个商业、文化的地方,尤其是西九文化区在这里建起来后,把整个香港的发展都改变了。大家以前说我们是文化沙漠,我希望给我们多一些时间,再过5年以后,大家会说香港是一个文化大都会。

中新网记者:回看过去30年,回看香港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的曲折与发展,最后想请您说一说您的感悟。

吴志华:我在30多年前进博物馆,那时观众不太关注,我记得博物馆大概一年有10万人、20万人(参观),我们已经觉得很高兴了。

过去30年发展,整个香港博物馆事业越做越好,这跟香港回归祖国有关系,我们能够找到我们的根源、我们的发展,我们能够把香港的历史跟祖国的历史连接在一起。回归以后,我们在香港做了很多很大型的优秀传统文化展览,很受欢迎,帮助观众提升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出现和完成是在这个格局里,如果香港观众没有这个诉求,这个馆不会建起来,去年开幕到现在也不会有160多万观众。这跟30年前一年只有10万、20万观众根本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这对我们从事文物、博物馆工作的人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但我也有一些担忧,因为观众要求越来越高,还有很多是年轻的观众,他们有机会接触不同的媒体、其他的资讯。所以我们一定不能满足于把文物呈现出来,而是应该用很多新的方法、新的科技满足他们对知识的要求、对情感的要求、对文化热爱的要求。

除了在博物馆这个建筑以内,我们还要走出博物馆,走去社区、走去学校,最重要的是走去新媒体。新媒体对我们现在博物馆人员来说是最困扰的,因为我们不了解,但新媒体有助于传播文化,我们希望多了解年轻的观众,希望看到的、希望体现到的,这个我需要跟媒体朋友多学习、合作,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得更好、更广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出生、成长于香港西九龙,这里对他而言是一个“希望之地”。近日接受中国新闻网“港澳会客厅”专访时他说,博物馆在这里拔地而起,正改变着
2023-11-24 16:23: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近日接受中国新闻网“港澳会客厅”专访时表示,看待历史不应该太过于“理性”,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的根,这
2023-11-24 16:18:00
第三届“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举行分享会 京港青年共话文创未来
...,培育、启迪新一代文化人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太古地产行政总裁彭国邦、香港歌手兼艺术家王菀之及参与交流计划的16名京港青年出席当日活动,共同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024-08-03 21:33:00
...多地区出现水浸情况。9月9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在答中新社记者提问时表示,此次强降雨期间,博物馆中的所有文物都完好无损,目前博物馆所有展厅也已正常对外开放。吴志华对
2023-09-10 11:47:00
...社香港2月21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21日出席特别展览“金彰华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梦蝶轩藏古代金器”开幕典礼时表示,随着香港与内地实现全面“
2023-02-21 22:48:00
中国古代艺术保护国际研讨会在港开幕 推动文保领域国际合作
...东、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郭青林、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九州国立博物馆馆长富田淳等。“中国古代艺术保护国际合作与馆际合作”圆桌讨论同日下午举行。王旭东表示,是次研讨会聚焦中
2023-12-13 20:43:00
人文湾区  魅力彰显(潮涌大湾区)
...国家与世界联系的桥梁纽带。”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表示,香港应继续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把握文化艺术发展的新机遇。“从空间维度来看,粤港
2024-09-05 07:13:00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第三届「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
...王旭东博士、常务副院长娄玮、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助理主任陈颖诗和太古地产董事 ─零售业务韩置见面,就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创
2024-08-23 14:04:00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表示,希望吸引中外观众参观展览,让他们深入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孕育过程,及其连续、创新、统一、包容及和平的特性,认识中
2023-08-24 10:4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车祸现场5人被困 贵池乡镇干部冒险相救
大皖新闻讯 近日,池州市贵池区委政法委发布公示,拟授予该区牌楼镇人大主席王建军“贵池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以表彰其7月30日紧急救援车祸被困5人的义举
2025-09-15 16:18:00
《图说百年贵大》分享会在贵州大学举行
9月14日下午,“书香浸润 典耀溪山”《图说百年贵大》分享会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举行。本次活动由贵州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2025-09-15 16:19:00
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梅山社区举办“好物换新主 童心乐陶享”跳蚤市场活动
鲁网9月15日讯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培养社区居民尤其是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沟通能力,9月14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梅山社区携手恒大城小区物业
2025-09-15 16:21:00
在金融行业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农业银行铅山永平支行始终秉承“客户至上、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将文明服务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2025-09-15 16:21:00
“喝开水文旅瓶”上市发布会隆重举行 康师傅携手山东文旅以“好客之水”敬齐鲁——IP赋能品牌,文化点亮市场,共谱文旅融合新篇章
鲁网9月15日讯9月15日上午,以“喝开水文旅瓶上市”为主题的战略合作发布会在济南成功举办。康师傅喝开水与山东文旅正式宣布携手
2025-09-15 16:23:00
“出彩人生”——共筑自贸梦・清风行动文艺宣讲活动走进海南陵水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郑红梅□ 黄余 朱世飞)9月12日晚,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省演艺集团承办,省歌舞团、省民族歌舞团
2025-09-15 16:37:00
“小事”见温度!海口市秀英区网格志愿者用行动关爱辖区老人获赞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网格志愿服务是不可或缺的有力推手。一直以来,海口市秀英区街道网格志愿服务工作以“做实每件事
2025-09-15 16:37:00
江苏移动:晕染“奶油白” 用AI织就“糯糯的温暖”
家,连着几代人的幸福。当琐碎的日常化作指尖的从容,科技的脉动便开始应和着生活的节拍,沿着家庭的肌理蔓延。它化身“生活管家”
2025-09-15 16:37:00
中央民族大学海南国际学院2025开学典礼举行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郑红梅□ 杨丹丹)9月12日上午,中央民族大学海南国际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在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学生会堂举行
2025-09-15 16:38:00
烟威首例!烟台毓璜顶医院成功实施“隐形”乳腺癌DIEP乳房重建术,助患者重拾健康自信
鲁网9月15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侯瑞)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梁志及其团队,成功为一名38岁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2025-09-15 16:55:00
通讯员 李效钦9月15日起,中国农业银行泰安龙泽支行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围绕“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活动主题
2025-09-15 17:01:00
遗落车筐丢手机 民警格格帮寻回
9月14日,迎春社区网格员与社区民警联动协作,一起找到捡拾财物的邻居,为小区居民李先生要回遗失的手机,获得了居民诚挚感谢
2025-09-15 17:01:00
小区监控器被撞 排查找到肇事者
小区监控器被车撞坏,肇事者直接逃离现场。华硕苑社区网格员排查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汇报和排查,迅速锁定肇事驾驶人,并完成责任认定与维修赔付流程
2025-09-15 17:01:00
老人学会上网,生活便捷了,却也遇到不少新问题,比如“网购不会退货”“每个月被自动扣费”等。9月15日起,滨体社区定期开设消费课堂
2025-09-15 17:01:00
又暖又靠谱!日照市人民医院既治好患者,又救了突发急症的家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艳“千言万语道不尽感激,是你们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用专业与温暖守护了我们全家的希望……”近日,在日照市人民医院骨科病房内
2025-09-15 17: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