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对于人体来说,夏季是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在夏季初始的这一天,听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营养科副主任医师王仲霞为我们带来夏季养生小提示。
立夏一过,天气晴暖并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会有身体疲惫、食欲减退的感觉,称之为“疰夏”。“如果过食肥甘油腻、大补之物,则困胃伤脾,影响消化吸收,包括少吃生冷食物、少饮冷饮,特别是雪糕等冰制品。”王仲霞表示,老年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渐衰退,儿童消化机能尚未充盈,生冷食物多属寒性,常吃则易影响脾胃功能,导致泄泻、腹痛之症发生。“夏季天气炎热汗液增多,若阳气随汗液宣泄太过,会导致体内阳气虚衰;又或者过度吹空调、吃冷饮而使体内寒湿过甚,阳气被遏。”
夏季天气炎热,食物易腐烂变质,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王仲霞提醒,避免食用腐烂变质及被苍蝇、蟑螂污染过的食物;坚持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要用流水多清洗几遍,或削皮后再吃,这样才能预防细菌性痢疾等夏季常见肠道传染病。
“这个季节人体的经络气血流动畅通,是进行穴位按摩、艾灸的上佳时机。可选择关元、中脘、大椎、脾俞、肾俞、命门、至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有利于补充阳气。”王仲霞说。
适度运动也有利于湿气排出体外。王仲霞建议,避免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进行运动锻炼,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室外活动,运动时应穿着舒适、吸汗、透气性强的衣物,便于身体散热,同时注意补水。
(本报记者 田雅婷 本报通讯员 李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6 09: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