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
黄州区一中 殷永红
人物简介:语文高级教师,黄冈名师,黄冈市十佳班主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这样看来,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似乎越来越少了。然而,这种看似接近于“没有问题”的现实,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
它会让我们放弃思考,放弃探索,成为一具具单纯的“碳基生命”。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当下,在基于人工智能的各种聊天模型越来越强大的今天,我们几乎可以通过它们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各种搜索引擎的触角,深入网络无限空间,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帮你找到“答案”。你敲击几下键盘——甚至用语音输入命令,它就找到了你要查阅很多资料、绞尽脑汁才能得到的“答案”。更有甚者,很多学生已经开始运用人工智能帮助自己“写论文”了。总之,在便利的互联网时代,在超级计算机计算能力呈几何级增长的时代,不少人已经放弃了自主思考,放弃了探究知识的权利,甘心成为被“硅基生命”统治的“碳基生命”。
人类一旦过度依赖互联网,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放弃自主思考,放弃不懈的探究,“问题”就相当严重了。就个体而言,他接收的信息就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他就会被束缚在自己“编织”的“信息茧房”里,成为一只“井底之蛙”。当今互联网上,各种“键盘侠”各种“乌合之众”,吵吵闹闹,乌烟瘴气,根本原因是,这些人深陷互联网的“罗网”,过于依赖人工智能,将自己的思维、见识限定在一个极其褊狭的领域,成为极端观点乃至错误观点的“支持者”。当然,他们也是受害者,因为任何时代,最先付出代价的,肯定是无知者。
如果一个群体沉迷于互联网、人工智能,那问题就更严重了。因为,人类本身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因为,人类本身的探索追求,才是创造新知识的正确路径。人类创造新知识,基于人类独立的思考。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其实是人类的“学生”。它们目前还是通过“学习”人类的知识来完成任务,它们没有单独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过度依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来“解决问题”的群体,等于将自己的未来交给了别人,交给了不断创造新知识的群体。在国家之间、族群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这种行为无异于提前举白旗了。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整体性放弃独立思考放弃创造新知识,是无法想象的。新知识就是生产力,就是国家民族的核心竞争力。遇到“问题”都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上找“答案”的国家民族,必然会受到竞争者的降维打击。因此,我们必须适度应用互联网,有选择性地运用人工智能。遇到任何问题,首先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深度思考。即使向“人工智能”请教获得答案,那个答案也只能仅供参考,最后自己拍板。
在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的时代,我们更要加强自主学习,独立深入思考,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创造出具有自主性的新知识。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出现基于过度依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产生的问题,更能让互联网人工智能成为自己的学生。这样既可以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现实,也可以为人类整体进步作出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9 12: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