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访云南杂交稻旱种专家指导组组长袁平荣:坚定不移把好事办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10 15:2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徐元锋

日前,有关云南“水稻上山”的情况引发网络热议,部分网友质疑其破坏生态、产量虚高、并不划算等,有关单位、专家和媒体回应了部分热点。云南杂交稻旱种是不是“水稻上山”?“水稻旱作”具体是怎么回事?推广这一技术是出于何种考虑?会不会带来生态环境风险?针对这些网友关心的问题,记者专访了云南省杂交稻旱种推广专家指导组组长、省农科院粮作所研究员袁平荣。

访云南杂交稻旱种专家指导组组长袁平荣:坚定不移把好事办好

红河州个旧市卡房镇喀斯特地区柑橘地里套种杂交稻

记 者:杂交稻旱种和“水稻上山”有什么区别吗?

袁平荣:我们的专业提法和政府有关文件里都是“杂交稻旱种”,“水稻上山”是种通俗说法,便于农民理解,也容易让人误解。其实在我们专家组的《指导意见》里,推广的旱作品种,既有杂交粳稻、也有杂交籼稻,还有陆稻品种,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旱稻,如旱优737、云陆142、中农大4号等。这项技术突出的也是“旱作”不是“上山”,在不具备水稻“水种水养”条件的平地、坡地都在推广,并非大家想象的“上高山”。云南94%的国土都是山区半山区,加之海拔较高,是否“上山”了不好界定。

云南雨季开始较早、雨热资源丰富、能保证稻谷正常生长的区域均可发展杂交稻旱种,《指导意见》给出的海拔一般在1700米以下,并没有提到山地还是平地。

记 者:云南推广杂交稻旱种是出于哪些考虑?

袁平荣:为了粮食安全,主要是保证老百姓的口粮安全。全国有13个粮食主产区(省),云南正好排在第14位。经过多年努力,云南实现了粮食自平衡,但是口粮目前还实现不了平衡,也就是自己产的大米不够吃。随着城市化等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目前的水稻面积是1064万多亩,比高峰期时少了五百多万亩。云南有4700多万人口,口粮以稻米为主,米饭也好、米线也好,还要招待好众多游客,所以每年要从外省购入大米约两三百万吨。保证口粮安全,云南也要扛起自身的责任。

云南山区面积广,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许多地方雨水留不住,看得见脚下的江水河水,山坡地却用不上、用不起,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总之因地制宜,为稳定稻谷种植面积,开辟稻谷生产新途径,推广杂交稻旱种成为云南做大稻谷增量的新途径。

红河州开远市中和营镇,因为干旱少雨玉米开始卷叶,但杂交稻长势良好

记 者:相对于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推广杂交稻旱种有哪些好处?

袁平荣:相对于传统水稻种植而言,杂交稻旱作首先更节水,保守说也要节水三分之一以上。杂交稻利用杂交优势,直接播种不用泡田插秧,生长过程中主要靠雨水。即使是“水栽旱养”,需水量整体还是少。其次是采用轻简化栽培技术,省劳力,对老年人劳作更友好。比如播种,省去了育秧环节,播种方式分为人工播种、农机播种和无人机播种,用“直播机”一个人一天播种五六亩,而水稻插秧三四个人一天才能栽一两亩。

推广杂交稻旱种的地块,以前种玉米的不少。玉米耐旱耐瘠,可以食用、做饲料、酿酒,但不是口粮,农民卖了玉米再买大米,相对来说种杂交稻经济效益更高,农民更欢迎种稻。近年来,云南玉米病虫害较多,尤其是草地贪夜蛾多发高发,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玉米绝收。草地贪夜蛾防范难度大,它不吃水稻芽叶,调整作物结构也是顺应之举。

记 者:杂交稻旱种除了品种和控草技术,还有哪些技术要点?

袁平荣:杂交稻旱种是一个技术体系,科学技术创新和突破点不少。就品种而言,云南地形地貌、气候类型多样,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杂交稻旱作需要多个品种支撑,不能几个品种包打天下。陆地种稻杂草多,我们采用“一清、二封、三除”的防控技术体系,对病虫害也有防控指导意见。需要说明的是,杂交稻旱种并不会增加化肥农药的环境风险,化肥使用量较常规减少2%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以上。

杂交稻旱种除了品种和控草,种植模式上也有不少创新,主要包括粮经轮作和间套种。如与烤烟种植轮作,可以有效利用土壤余肥;与马铃薯等冬早蔬菜轮作,这些区域往往土地平整、土壤肥力高,还能利用灌溉设施获得较高产量。间套种方面,与玉米、向日葵、幼林果树套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增收。

杂交稻旱种并不排斥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恰恰相反,具备一定条件的水利保障,更有利于杂交稻丰产,国家土地整理项目、机耕路等,对云南来说多多益善。

访云南杂交稻旱种专家指导组组长袁平荣:坚定不移把好事办好

红河州开远市中和营镇杂交稻旱作基地

记 者:2022年云南拿出1亿元补贴推广杂交稻旱种50万亩,具体怎么操作的?

袁平荣:去年全省计划推广杂交稻旱种50万亩、产量1500万公斤以上。核心区良种覆盖率100%,平均单产每亩400公斤以上,辐射带动区平均单产每亩300公斤以上。我们集成推广摸索了“最佳”种植方式、“最少”药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产量效益的计数模式,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为了推广好杂交稻旱种,省里按照每亩200元标准,安排了1亿元补贴资金。这笔钱,不是补给推广企业,也不是直接发给农民,而是以种子、化肥农药等实物形式补贴给农民,这也是为了防止农民自己买到不合适的种子造成损失。

总之,杂交稻旱种有利于口粮安全,试种过的农民普遍欢迎,我们将继续完善推广方案,做好解疑释惑,坚定不移的把好事办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0 17: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今年我市水稻已收割14万亩左右
...现一派秋日丰收的忙碌景象。“目前正在收割的是糯稻和杂交稻,由于今年天气条件好,亩均产量在1200斤以上,比去年每亩增收100多斤。”农场主人陈福明望着田里沉甸甸的稻穗笑容满面
2023-10-19 00:51:00
衡阳“三一工程”双季优质超级杂交稻周年亩产1200公斤
...质科技创新工程(以下简称‘三一工程’)双季优质超级杂交稻核心示范区晚稻测产结果——平均亩产574.4公斤”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在衡阳县“三一工程”双季优质
2024-10-25 00:31:00
我国杂交水稻在70余国推广应用近百亿亩
...和1000公斤的超级稻育种四期育种攻关目标,2017年,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亩产超1100公斤。“杂交水稻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里程碑式研究成果,是半个世纪以来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对
2023-10-12 21:49:00
像种果树一样种水稻
...获得了具有地下茎的杂交一代植株,期望继续选育出宿根杂交稻并实现“一次制种无性繁殖用多年”的目标,但经过20年的努力并未成功,他在1997年《西南农业学报》发表的文章指出:“由
2023-01-04 06:11:00
杂交水稻育种需千挑万选
...鉴定、新品种区域试验等一系列程序。通常育出一个优秀杂交稻品种,至少需要8至10年。张宏伟在田间查看水稻长势贵阳花溪的气候条件下,水稻每年7月底会迎来抽穗扬花季。气温最高的正午
2023-05-15 15:48:00
2023年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高产攻关实验首个示范点早造测产 亩产突破900公斤
...丰优1002”等产量高、抗病虫能力强、广适性、超高产的杂交稻新组合。今年是海南第三年进行“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试验
2023-05-16 14:31:00
上山水稻也稳产
...了起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称,“水稻上山”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即把“山下水田”的杂交稻品种引到“山上旱地”种植,不用泡田,不用育秧插秧。这种旱地水稻产量还不错,
2023-08-03 00:08:00
...施肥。”记者注意到,专家们在蒿枝坝村示范种植的405亩杂交稻旱种平均亩产690.9公斤,但哈果吗村村民的旱种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350公斤,差距较大。“差距大的原因,在于农民技
2023-06-06 00:50:00
...,中国工程院有13名院士齐聚这里,见证示范种植的405亩杂交稻旱种的丰收:一穗穗金黄的稻谷压弯了腰,连片的杂交稻旱种犹如金色的海浪阵阵翻滚。收割机很快收获了满满一车的新鲜稻谷
2023-01-03 05:0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今年国庆旅游,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在一些景区和城市公园、湖边、江滩甚至路边,有些游客搭起了帐篷,形成了连片的“帐篷阵”
2025-10-09 10:01:00
三河浩然文化村:8天主题活动绘就乡村文旅新画卷
河北新闻网讯(马皓琪、陈晨)10月1日至8日,三河市浩然文化村围绕“借势节庆·广谱触达·深度深耕”主线,精心策划推出“国庆中秋8天乐”系列主题活动
2025-10-09 10:02:00
体验非遗制香两岸少年共篆“福”字2025第二届海峡两岸(集美)科普研学季启幕东南网10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吴舒远)嘉庚故里
2025-10-09 10:16:00
城市设计共探索,馆校联动促创新——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成功举办“城市设计的发现之旅”学术交流活动
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建设“国土空间实践教学共同体”的部署要求,推动城市规划领域“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助力培养高素质规划人才
2025-10-09 10:25:00
暖心义诊进集市,健康服务零距离——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走进店子集
鲁网10月9日讯为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提升居民健康意识,9月30日上午,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在廉忠学主任、孙美丽副主任及刘萍护士长的带领下
2025-10-09 10:28:00
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贺小庄村幸福大院:中秋佳节暖意浓 老人共庆团圆节
鲁网10月9日讯中秋月圆时,情暖幸福院。近日,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贺小庄村幸福大院处处洋溢着团圆喜庆的氛围,老人们齐聚一堂
2025-10-09 10:28: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进万家】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蔺家楼村:国庆中秋“撞”满怀 “一村一戏”乐开怀
鲁网10月8日讯10月6日,“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演出暨四季村晚活动在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蔺家楼村热闹举行,为村民们送上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
2025-10-09 10:28:00
国网青岛市即墨区供电公司开展“海岛光明行·电暖渔家心”志愿服务活动
鲁网10月9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宋清晨)国庆假期期间,国网青岛市即墨区供电公司依托宋林海岛志愿服务中心等载体,组织青年员工及田横供电所
2025-10-09 10:28:00
前灌社区:少年“解旗”暖人心 小善举传递新时代新风
鲁网10月9日讯近日,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前灌社区文化广场,一名少年主动整理缠绕旗杆红旗的暖心举动,赢得了社区居民的称赞
2025-10-09 10:30: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进万家】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何家庄村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活动
鲁网10月9日讯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何家庄村开展了公益电影放映活动
2025-10-09 10:30:00
平度三医国庆义诊进茶山:健康守护与应急保障“双箭齐发”
鲁网10月9日讯国庆佳节,秋高气爽,平度市茶山景区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为切实将健康服务延伸至群众身边,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于10月1日当天
2025-10-09 10:31:00
9月23日,由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主办的湖北省第十六届“中国统计开放日”主会场活动,在武汉市江岸区咸安坊户外广场隆重举行
2025-10-09 10:31:00
东营市利津县明集乡中心幼儿园——2025年秋季学期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活动
鲁网10月9日讯为切实做好2025秋季学期学前幼儿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提高资助政策的知晓度,使广大家长清晰助学的政策,保证符合条件的幼儿能享受助学待遇
2025-10-09 10:31:00
双节送温暖 情系夕阳红——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贺小庄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鲁网10月9日讯近日,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贺小庄志愿服务队开展“双节送温暖 情系夕阳红”关爱孤寡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为村里的孤寡老人送去节日的祝福与温暖
2025-10-09 10:31:00
近日,中国银行燕郊分行组织开展了“迎国庆·燃羽力,勇拼搏·向未来”全辖职工羽毛球比赛。比赛设男女混双项目,采用单循环制的赛制
2025-10-09 10: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