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喻景权——让科学技术真正走进农田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01 12:48:00 来源:杭州网

人物名片

喻景权:1963年生,浙江义乌人,现任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常务副主任。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蔬菜抗逆高产调控领域研究,在蔬菜抗逆栽培、栽培模式革新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为我国蔬菜产业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一等奖4项。

人民日报讯 “喻老师,您看这些西红柿长势咋样?后期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在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一间办公室里,喻景权院士正通过手机视频,与山东的农民讨论西红柿种植的技术问题。手机屏幕上,使用了无土栽培技术的西红柿秧苗颜色青绿,枝条挺拔,长势正旺。

“只有了解清楚农户的真实需求,才能更好地确定研究方向。”经常和农户打交道的喻景权,手机里存着全国各地上百个农户的联系方式。无论多忙,对于微信上发来的蔬菜种植技术难题,他都一一进行解答。深耕蔬菜生长研究领域四十余载的他,经常被人称为“农民的朋友”。

“学有所成,就要踏踏实实地做点事”

走进浙江大学蔬菜研究所的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实验室,一排排正在培育的植株整齐摆放在架子上,室内温度、湿度、光强等参数都可以实现精准调控……

正在忙碌的喻景权告诉记者,他研究的主要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尤其是蔬菜种植方面的技术和规律。“简而言之,就是研究怎样让消费者吃到更营养更安全的蔬菜。”喻景权说。

1963年,喻景权出生于浙江义乌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田地里长大的他,从小就对农学相关问题感到好奇。1979年,喻景权进入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学习,毕业后被分配至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工作,开始从事蔬菜种植研究。

从浙江省农科院到临安天目山区高山蔬菜研究基地,喻景权需要换乘6趟公交车才能到达。天气不好的时候,他就吃住在山上。那时候,条件艰苦,甚至连种大棚用的塑料薄膜都很紧缺,但喻景权克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真正走进农田以后,我发现在学校里学习的农业技术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如何培育出能适应恶劣环境且更加优质的蔬菜,是喻景权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1988年,喻景权赴海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在博士后期间担任国外某知名基础研究机构的研究员。1995年,喻景权已在专业领域小有成就,许多知名企业向他发出邀请,并许诺丰厚待遇,但他毅然选择回国,选择回到母校任教。

回忆过往,喻景权对于自己当初的选择无怨无悔。“学有所成,就要踏踏实实地做点事,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喻景权认为,这正是一个农业科学家的责任和担当。

“科研成果都是在摸爬滚打里磨出来的”

远望夜晚的实验室大楼,已近晚上11点,依然有办公室亮着灯,那是喻景权仍在实验室忙碌着。

“科研成果都是在摸爬滚打里磨出来的。”喻景权说,他刚回国时,科研经费十分短缺,实验室也只是一间狭小破旧的老房子。但喻景权毫不气馁,开始了蔬菜抗逆高产调控领域的研究。

“人们常说搞科研是坐‘冷板凳’,但想要出成果就不能按部就班,有的时候,意外情况恰恰是值得深挖的线索。”谈及自己的科研心得,喻景权如是说。

在一次对提高蔬菜抗低温能力的研究中,喻景权和团队尝试将提取的植物源化合物喷洒到蔬菜中,观察实验效果。其中的一间大棚,由于黄瓜自身患有枯萎病,按常理抗低温的效果自然会受到干扰。

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喷了药剂的那几行黄瓜长得特别好。这说明药剂不仅能提高植物的耐低温能力,还能提高植物对枯萎病的抗性。

“我们的技术对枯萎病很有效果!”喻景权难掩激动,回到实验室便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深入研究。

凭着细心的观察和持续不断的努力,喻景权率先鉴定出茄果类、瓜类和豆类蔬菜根系释放的15种自毒物质,探明自毒物质是引起蔬菜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并建立“除障因、增抗性”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此外,喻景权还带领团队探明了影响蔬菜抗冷、光合效率和瓜类坐果的调控物质及其作用机制,并研发了仿生调控产品和抗逆调控方法,大幅提高光合效率和产量。

最近10年,喻景权又将视角投向西部地区蔬菜种植问题,研发出SAS无土栽培技术,实现了无土栽培技术的革新;他和团队成员研发出新型盐碱水淡化技术,帮助西部地区摆脱自然环境的限制,解决蔬菜供应难题。在西北荒漠深处,新技术克服了水质恶劣、土地盐碱化等诸多问题,让当地群众吃上了物美价廉的无土栽培黄瓜、番茄等蔬果……

虽然年届六旬,但喻景权常常坚持前往基层一线,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关系到农户蔬菜种植的收成,一定不能出差错。”喻景权说。

“了解农户的技术需求,才能做好研究”

去年,喻景权带领学生深入西北戈壁,针对当地的蔬菜种植情况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调研和技术推广。

“甘肃酒泉的荒漠地带,风沙遍地,环境恶劣。”2018级直博生杨峰俊说,每天一大早,喻景权带着他们来到农户的蔬菜种植示范棚,指导农户安装调试无土栽培设备,并跟他们探讨技术细节。

“深入基层,才能了解农户的技术需求,才能做好研究。”调研中,喻景权的这句话让杨峰俊印象很深。

过了晌午,工作还没结束,有村民带着煮好的饺子来到大棚。木板当桌,大家席地而坐,就在大棚这样简陋的环境里,喻景权和学生们一边吃饭一边研讨。

“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敬业精神。”喻景权说。

平日里,他的手机都是全天开机,随时接收学生发来的第一手实验数据,或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行程排得满满的喻景权常常出差,但出差回来后他总是第一时间来到实验室或者温室大棚,了解实验进展,讨论实验细节,有时直到深夜。

“喻老师不仅对专业精益求精,还始终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和大家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周艳虹说,她清楚地记得,针对冬春寡照制约蔬菜产量和品质问题,喻景权带着团队摸清了光环境信号调控蔬菜生长发育的机制,研究出LED精准补光新方法。为建好灯光系统,实验所需的各种各样的灯具,都是喻景权带着学生们到市场上一个一个淘回来的。

“叮——叮——”记者采访过程中,喻景权的手机响了起来,他看了一眼笑着说,学生发来了一组实验数据,他需要马上去看一下。

记者手记

国之所需,当为毕生之所往

科研“开花结果”的背后,少不了苦坐“冷板凳”的坚守。从农家学子到学成回国,再到为了科研和技术推广扎根田野……在重大的人生选择面前,喻景权总是将国家需要放在第一位,坚持不懈、迎难而上,这样的家国情怀贯穿了他的科研人生,也成为他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的动力之源。

更可贵的是,除了始终如一的坚守,喻景权还用实际行动感染着周围的人。国之所需,当为毕生之所往。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秉持科学的信念,怀揣求知的梦想,他们正在科学的道路上奋勇攀登、砥砺前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1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浙江南浔:“田秀才”探索农业种植新“稻”路
...等地,多次前往中国科学院发育与遗传所、嘉兴农科院、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等院所,邀请农业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功夫不负有心人,姚松泉承接了中国科学院李家洋院士的“嘉优
2024-04-01 14:07:00
...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科学院Fellow,浙江大学数字农业农村研究中心主任,我国农业信息学科带头人之一,著名农业信息化和智能装备专家,2016年至2018年连
2023-08-27 00:09:00
博士创新站 助力中小企业“燃”起来
...,公司营业收入连续三年保持快速增长。”泰山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张国锋与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泰安东华合创软件有限公司建立博士创新站,开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2024-05-31 04:37:00
海宁90后海归回家卖豆腐
...进了父亲的豆制品厂。那段时间,为了了解豆制品的加工技术,吴钰涛跑遍了中国大大小小的豆制品机械厂,他惊讶地发现,这些工厂的技术大多还停留在20年前的水平,其中最先进的一家机械厂
2023-09-28 06:35:00
提升农业含绿量 增加发展含金量(大数据观察)
...用量1380吨。着眼顶层设计,推动系统发力。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国家层面已编制全国畜禽粪肥利用种养结合、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专项规划,系统谋划
2024-12-03 06:01:00
巧用农田保护千岛湖水质
...湖地区农业生产过程的氮磷迁移规律,建立净水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保障农业生产绿色发展,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康绍忠说。在生态环境部不久前公布的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中,
2024-01-23 08:01:00
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石家庄中心成立围绕经开区主导产业开展专业科技服务河北日报讯(记者张晓超)近日,石家庄经开区与浙江大学签约,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石家庄中心正式成立。石家庄经开区
2024-06-17 18:27:00
“求是桥·万里行”浙江大学-青岛科技成果对接会暨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交流会成功举行
...网1月4日讯(记者 曹国凤)1月3日,“求是桥·万里行”浙江大学-青岛科技成果对接会暨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大会在青岛东方影都希尔顿逸林酒店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青岛西海岸新区人
2025-01-04 15:20:00
为深化校地合作,加强济南市与浙江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及人才产业领域精准对接,促进浙江大学优秀科技成果在济南落地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6月6日,济南科技成果转化及人才产业对接浙江
2024-06-07 12:5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
民警张野的 “逆龄成长记”
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德胜街道,有个身影走到哪儿都被人热络地打招呼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上来喊“张妈”;老人们热情地拉着她的手叫“闺女”
2025-11-07 14:49:00
当满载大湾区调味品、家居建材的班列从佛山丹灶启程,3天直达南京、常州的物流新篇,不仅是粤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动线升级,更是中国顶尖经济体从“齐头并进”到“双向赋能”的生动注解
2025-11-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