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的智者与不幸的结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06 00:08:00 来源:戏说三国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在各个朝代的建立过程之中,都少不了优秀的谋士与骁勇善战的将领,这对于朱元璋来说亦是如此。说起明朝的建立,那么就不得不提及当时的功臣刘伯温,他是辅佐朱元璋成为皇帝的重要功臣。

刘伯温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人,他在当时被人称为“才比张良”的人物。朱元璋在众多谋臣之中也对他青睐有加,很多重要的决策都是刘伯温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他先后参与了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策略。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的智者与不幸的结局

然而,聪慧如此的刘伯温,他依旧没有获得一个富贵安稳的结局。就在朱元璋上任以后,他逐渐被人排挤,就连他的儿子都遭到了牵连。

疑心颇重的朱元璋,担心他会有谋逆之心,于是他派遣胡惟庸带着御医前往刘府“探病”。这次探病结束以后,刘伯温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日渐沉重,最终在第二年的春天去世。

不过,据说刘伯温在去世之前,他曾经派人给朱元璋送去了一筐鱼。最初的时候,朱元璋没有看懂这里面的深意,17年后他才明白这一筐鱼的意思。

以鱼喻己,以宽待臣

刘伯温送鱼的第一重意思,它是相对浅显的,他用筐里的鱼代指自己命不久矣,希望借助自己的曾经的功劳,让朱元璋放过自己的家人。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的智者与不幸的结局

毕竟,现在的刘氏一族早已不受重用,所以刘伯温死后,刘家会更加的失势。他希望朱元璋放下疑心,此后能够让自己的家人安稳地生活下去。

这一点,朱元璋也从中感受到了,他想起了刘伯温的功劳。于是,他在刘伯温死后,放过了刘伯温的家人。这样的结局,尽管不那么尽如人意,但对于刘伯温来说也算是能够安心了。

不过,这筐离开了水的鱼,它们除了代指刘伯温自己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味。刘伯温用它们象征: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臣子。在明朝建立以后,这些臣子就变成了筐中奄奄一息的鱼——他们失去了威胁的能力,只能够任人宰割。

所以刘伯温希望朱元璋能够善待功臣,不要让天下的功臣们都寒了心。毕竟,之后的朝政还需要他们的付出,只有朱元璋论功行赏、宽以待人,才能够使明朝长长久久地统治下去。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的智者与不幸的结局

皇室争斗,难以避免

刘伯温除了劝谏朱元璋要宽待臣子之外,还看到了皇室之中潜藏的危机:朱元璋拥有多名皇子,皇位对于他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一件事。

然而,朱元璋一直没有正式册封太子,与此同时,各位皇子又大多待在京城的皇宫之中。这样一来,宫中难免会有各种明争暗斗,皇宫之中也容易产生权力的争夺。

朱元璋在心目中的皇位继承人朱标意外病逝后,才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鱼筐”好比大明朝的天下,“鱼”好比朱元璋的子孙,大家都在一起、争夺生存空间就容易造成死亡。

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吧,朱元璋在临死之前,很快就指定了皇位的继承人,并且将自己其余的儿子全都派到各个地方,以防宫中发生篡位的风险。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的智者与不幸的结局

我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曾发生过,皇子争权而自相残杀的事件。比如,唐朝的李世民就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在这场斗争当中有不少皇子都丧命了,而当时的唐高祖也迫于压力,选择退位。

这样的事情自然不是朱元璋想要看到的,所以刘伯温的“提醒”也可谓十分具有前瞻性。这使得明朝的统治,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隐患,促进了政局的稳定。

注意分封,消除弊端

从前面所举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刘伯温十分具有谋略,所以在民间还流传着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除了以上两种以外,其实还有第三种含义,但朱元璋自始至终没有体会到的一层含义。第三层意思便是要谨慎地对待分封制,控制分封子孙的数量,刘伯温把天下比做这个鱼筐,把朱氏的子孙比作筐中的鱼。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的智者与不幸的结局

通过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出天下是有限的,但是分封的子孙可能是无穷的,照这样下去,必然会有一天筐里的空间不够。

等到那个时候,筐里的鱼可能因为缺少空气而死掉,此外装鱼的筐也可能会不堪重负而坏掉。其实同样的话,朱元璋在此前也曾听臣下劝诫过,但是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因此,在洪武三年的时候,朱元璋才会大行分封,册封自己的儿子与兄弟为藩王,并且派他们到边疆驻守。对于疑心极重的朱元璋来说,自己的儿子比外人可靠多了,让他们去驻守边境才能保证明朝的稳定。

然而,这样的分封政策在后来产生了极大的危害,等他知道朱棣的野心后,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来不及了(去世了)。

果不其然,在朱元璋死后,藩王朱棣就起兵谋反,并顺利地夺取了政权,大明朝经历了一番血雨腥风。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的智者与不幸的结局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根据有福同享的观念,实行了皇室人员的供养制度。通过财政支出,增加皇室子弟的福利,简单地来说就是:凡是皇室子弟,都由国家出钱供养。

这个政策在明朝早期来看,似乎还是比较可行的,毕竟当时的皇室子孙的数量还相对有限。但是随着皇室子弟数量的急剧增加,单单这一项奉养制度,就要使朝廷每年增加上千万两银钱的支出。

回首明朝的中后期,这笔支出给明朝带来了极大的财政压力,加速了明朝的衰败。刘伯温作为一个“才比诸葛”的谋士,他为稳固明朝的统治,可谓是尽心尽力。

可惜的是,他遇到的是疑心重的朱元璋,并且在朝中也受到其他大臣的排挤。这一点,是十分令人惋惜的。当年,如果朱元璋善待刘伯温,说不定历史会出现一定的“改写”。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的智者与不幸的结局

推而广之,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也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勤于动脑思考事件背后的本质问题,从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的减少不必要的隐患,并更加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6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朱元璋没有封刘伯温为丞相
...人常将其比作三国的诸葛亮。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朱元璋闻刘伯温之威名,厚礼相聘请其出山辅佐,刘伯温感其真心而效力于朱元璋,朱元璋在刘伯温的辅佐下,陆续消灭群雄:张士诚、陈友
2023-02-23 14:46:00
大明王朝初期英雄刘伯温的传奇故事
...算命奇才,甚至有传说称他能够预测未来。这一身份使得朱元璋既尊敬又忌惮他,而后人对他也充满了无限仰慕。正因如此,刘伯温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这些故事多数聚焦在刘伯温辉煌的青春岁月
2023-09-19 20:21:00
野史: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
说起刘伯温,很多人都会想起他神乎其神的才智、与朱元璋的传奇合作,甚至还有百年后竟然应验的神秘预言。这个明朝开国功臣,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却在功成名就之后,反被皇帝猜忌,最终含恨而
2024-11-03 09:39:00
...直到49岁那年,他才决定结束隐居的生活,正式出山辅佐朱元璋,一位后来开创大明盛世的帝王。是何缘由使他延迟了这一出山的步伐呢?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需从那颗光明顶上的启示说起。刘
2023-11-10 20:16:00
刘伯温和李善长谁更得皇上的青睐
朱元璋是明朝的缔造者,众多文人墨客纷纷向他献上忠诚。在朱元璋的麾下,英勇的文人兵士主要分为两大阵营。其中一派为淮西集团,以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为首领。李善长曾在朝中做丞相一职。另一
2023-10-17 13:58:00
元朝进士施耐庵的文学之路与《水浒传》的诞生
...壁,最后辞官归乡,过上了流浪生活。1360年,刘伯温被朱元璋邀请为军师。从此两位高人各自辅佐张士诚和朱元璋,各为其主,争夺天下,就好比那三国孔明与公瑾。但张士诚为人太过独断专
2023-11-29 13:06:00
朱元璋的选择:重用胡惟庸背后的权力逻辑
前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平民起家,最终推翻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在这个过程中,他身边聚集了许多能臣猛将,其中刘伯温和胡
2024-02-29 19:55:00
刘伯温“福建出天子,三山作战场”的神秘预言与明朝的危机
...代的明朝时期,国家的命运承载着无数人的期望与忧虑。朱元璋登基为帝后不久,他身边的智囊刘伯温就展现出了超凡的智慧和预知未来的能力。有一天,朱元璋召见了刘伯温,他对刘伯温说:“国
2023-11-19 00:20:00
刘伯温以画喻理,解决明朝封赏问题
明朝建立之初,开国的盛况和功臣众多,成为朱元璋心中一个重大的难题。要知道,明朝的稳固不仅依靠政治手段和战略计划,还要依赖于对这些功臣的适当封赏。但封赏是一个双刃剑,过多会使权力分
2023-09-10 11: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