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伯温以画喻理,解决明朝封赏问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0 11:21: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建立之初,开国的盛况和功臣众多,成为朱元璋心中一个重大的难题。要知道,明朝的稳固不仅依靠政治手段和战略计划,还要依赖于对这些功臣的适当封赏。

刘伯温以画喻理,解决明朝封赏问题

但封赏是一个双刃剑,过多会使权力分散,过少则会引起功臣们的不满。此事困扰了朱元璋整整三年,直到一位天才策士——刘伯温,以他的智慧为朱元璋解决了这个难题。

打天下是一回事,治天下又是另一回事。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面临着如何处理功臣的难题。毕竟,在建立大明的过程中,他曾给予过许多承诺,如同对常遇春的“将来一定让常遇春全族兴旺”的誓言。但当真正面对赏赐的时刻,朱元璋发现,封赏的标准很难确定,而且封赏太多,会使整个政权变得混乱。

刘伯温以画喻理,解决明朝封赏问题

刘伯温,这位明初的重要策士,凭借其出众的智慧和对局势的敏锐洞察,早已觉察到这个问题。但他并没有急于表现,而是等待时机。

一天,朱元璋对水患问题单独召见了刘伯温。在简短的交流后,刘伯温建议皇帝一起出宫走走,散散心。

随着刘伯温的引导,两人走到了城隍庙。这里的人们都聚在一处,正看着墙上的一幅奇特的画。那幅画上,一个面露困惑之色的男子坐在椅子上,他的头上有许多头发束,并且每束头发上都戴着一顶帽子。

刘伯温以画喻理,解决明朝封赏问题

刘伯温利用这幅画,为朱元璋解开了困惑。他用这幅画隐喻了“官多法乱”的道理。朱元璋明白了,过多的封赏会导致整个政权的不稳定,从而决定“只封功臣,不封亲朋”。

而这幅画,实际上是刘伯温事先安排绘制,并在合适的时机展示给朱元璋,旨在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为皇帝解决难题。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刘伯温的智慧,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为皇帝着想的态度。

刘伯温以画喻理,解决明朝封赏问题

刘伯温的这种先见之明和策略智慧,让他成为明朝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智者。他不仅帮助朱元璋稳定了政权,还以其独到的见解和策略,为明朝初期的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幕也足以证明,刘伯温在明初的策略家中是无人能敌的。他的智慧不仅仅在于短期的战术布局,更在于对整个大局的长远规划和深入理解。

刘伯温以画喻理,解决明朝封赏问题

刘伯温深谙人心,身手不露无情,三言两语就化解朱元璋三年的烦扰。正是有了这样聪慧过人的谋士,朱元璋才能建立大业。刘伯温用心良苦,也让我们见识到出神入化的智慧。

当然了,以上说法不过是民间故事,算不上历史,至于刘伯温是否真的写过这个预言,朱元璋又是否真的派人护送刘伯温回家,我想还得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之后,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0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都说刘伯温是“张良”,为何待遇却是最差的?
洪武三年,征虏大将军徐达率军大破扩廓帖木儿,朱元璋闻讯大喜,颁平定沙漠诏于天下。十一月,徐达率军返回南京,朱元璋随即大封开国功臣,封公者六人、封侯者二十八人、封伯者两人。封赏诏书
2023-08-30 06:18:00
朱元璋只封刘伯温为诚意伯,还默许他被胡惟庸害死
...子房,三国时辅佐刘备的诸葛亮诸葛孔明,明朝初期辅佐朱元璋的刘基刘伯温,都是有名的谋士,他们所辅佐的君王都是开国之君,都是在乱世之中起于平末之人。打得江山之后,三人的结局却是各
2023-01-19 20:23:00
朱元璋封赏功臣,为何刘伯温位居倒数第一
作为元末混战的胜利者,朱元璋的经历和汉高祖刘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不妨做这么一个设想,把朱元璋比作刘邦,那么他身边的萧何自然而然就应该是李善长,毕竟李善长大部分时候,都是为朱元璋做
2024-04-26 10:47:00
城隍庙里一幅画,朱元璋觉得好笑,刘伯温怎么说
朱元璋的成功,离不开他的知人善用,他的手下聚集了一大批的能人武将,说到能人,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刘伯温。刘伯温在许多的人的眼中是一位“奇人”,许多文学作品中,拿他和诸葛亮做比
2024-05-24 09:47:00
朱元璋的为君之道,看他如何走上君主专制的巅峰
...,北驱蛮夷,恢复中华。吾敬太祖之才,却畏太祖之暴。朱元璋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草根出身的皇帝,确实让人对其不得不佩服。拼爹拼不过秦始皇,拼家境比刘邦还要差,拼地位更是卑微到了极致
2023-11-02 08:55:00
朱元璋是如何看待刘伯温的
...朝开国功臣之一的诚意伯刘伯温(本名刘基)经常被明太祖朱元璋称呼为“吾之子房”,也就是把他跟西汉开国功臣之一的留侯张良相比。但刘伯温在朱元璋心里,真能比得上张良吗?起码,从朱元
2023-05-31 14:47:00
“一统天下”的刘伯温,为何在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不重用他?
“一统天下”的刘伯温,为何在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不重用他?【“山野说故事”再次与您相见,感谢您的关注】刘伯温究竟有何才华?从流传于民间的谚语中可以看出。常言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
2024-10-10 15:35:00
“福建出天子,三山作战场”,指的是什么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在晚年时为了想知道大明帝国未来的走向,便请来了他手下的第一谋士刘伯温问询。刘伯温被后世之人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在当时也是一大奇人,往往能够通过独特的思维,根据相关
2024-04-26 11:33:00
刘伯温是“神”一样的人物,为什么朱元璋只封他为诚意伯?
...不能的“牛人”。事实上,刘伯温,确实很了不起,他为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和治理大明王朝,提供了不小的助力。从1359年,受朱元璋礼聘而至,到1375年,十多年的时间里,刘伯温参
2023-04-27 05: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