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湖北阳新80后青年连续12年开垦,昔日荒山如今变成“花果山”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5 13:45: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梁传松通讯员倪锦阳倪胜林眼下正是枇杷成熟的季节,在湖北省阳新县王英镇仙岛湖景区南岸,幕阜山深处的一处坡地上,黄澄澄的枇杷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这里满山透绿、郁郁葱葱。12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山,2012年,该县王英镇杉木村青年刘合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回到家乡,决定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花果山”,经过这些年不断地开垦,刘合伦误打误撞将自己的一片果园打造成了网红打卡地,引来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而他的这处世外桃源也多次被中央电视台进行专题报道。返乡,在石头堆上种果树“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世外桃源,在那里与世无争,没有烦恼,可以过上轻松的无忧无虑的生活。”5月13日,提起自己的打造仙岛湖碧水农庄的初衷,今年41岁的刘合伦介绍,人们对美好生活都充满了憧憬,而自己喜欢清静,喜欢大自然,喜欢原生态,喜欢儿时的味道,于是便决定留在老家的仙岛湖畔,慢慢完善心中的世外桃源。1983年出生的刘合伦和家乡很多同龄人一样,16岁那年离开了生养自己的仙岛湖,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十几年下来,他辗转浙江、北京等地,在工地上当过小工,在早餐店里打过杂,帮人代购机票等。眼看着人生到了而立之年,浓浓的乡愁驱使着他做出一个决定:回到仙岛湖,打造自己的梦中桃源。

湖北阳新80后青年连续12年开垦,昔日荒山如今变成“花果山”

刘合伦(右)和他的果园“当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母亲在2009年生病了,需要有人照顾,因为我是家里最小的,只要母亲住院就得回来。”刘合伦说,在母亲去世后,他毅然决然地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厌倦了在外漂泊的他,在2012年下定了决心,回乡承包了近百亩山地,计划在家乡的山地上种植果树。“那个时候,村里老人都告诫说,这种石头山是种不出来果树的。”刘合伦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因为当地的地质都是石头山,而且都是风化石,日晒雨淋后,石头风化脱落,经过暴雨后又被冲刷流失,导致山上寸草不生,所以这里的山无人问津。听说刘合伦要承包荒山,他的家人坚决反对。“连棵草都不长,还谈种什么果树!”刘合伦排除各种阻力,毅然与村里签下承包合同,挖开山上贫瘠的风化石,开始在这里种下了2000多棵枇杷。“创业的头几年确实很难,种下去的枇杷树苗到第三年开始挂果的时候,结果一场干旱死了一大半。”刘合伦说,为了摸索着在石头山上种出果树,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石头上挖坑,再将风化了的土层拢在一起,再种上果树。但是却没想到的是,2015年,连续多日未降雨,导致辛苦种下的枇杷旱死了一大半。破局,石头山变成花果山“目前种的红心猕猴桃比较多,大约有80亩的面积。”刘合伦指着一片刚结果的猕猴桃藤蔓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为了保证果苗不被旱死,他借钱安装供水喷灌设备,并先后在这片山坡上种植了桃树、杨梅、梨子、樱桃……刘合伦的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是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所以他就按自己心中的想法这么做了。为了保障风化后的土层不被暴雨冲刷流失,他一点点将原本陡峭的山坡建成阶梯状。经过多次试验,刘合伦成功了。在他和妻子王呈雨的努力下,栽种下去的果树一棵棵都成活了,并先后开始陆续挂果。

湖北阳新80后青年连续12年开垦,昔日荒山如今变成“花果山”

刘合伦的碧水农庄一角“原本是我的爱好,误打误撞把这片果园成了网红打卡地。”刘合伦说,刚开始他和妻子将外出打工的积蓄都投入到了这片果园里,后来发现搞农业的收效慢,投入的资金比他想象的都要多,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只得东借西拼,继续前行。“我夫妻一边垦荒一边摸索,不知道走了多少弯路。”回忆起创业初期,刘合伦感慨地说,所幸妻子王呈雨对他十分支持。妻子在村小学担任代课教师,每月收入不到1000元。刘合伦说,当初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开辟了这处果园,但做到后来发现入不敷出,甚至连生活都成了问题。当他正在为生活发愁时,却没想到自己的世外桃源被一些游客给盯上了,看着一年四季都挂满飘香四溢诱人的果子,一些游客纷纷在此逗留拍照。从开荒种植水果,到满山瓜果飘香;从简易工具房经营起的农家乐,到依岛而建的落地玻璃湖景民宿,刘合伦的碧水农庄随着仙岛湖整体旅游业的发展,一点点将梦想的光芒照进了现实。

湖北阳新80后青年连续12年开垦,昔日荒山如今变成“花果山”

刘合伦练习水上飘“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几间民宿提前被预订一空。”刘合伦说,目前每到周末,游客可以在他那里体验赏花、观鸟和采摘,一些钓鱼爱好者还可以在他那里享受快乐的垂钓时光。引路,为乡村振兴添柴火长年在山林中穿梭,在岛屿中来回跑,刘合伦的皮肤被晒得黝黑,他也练就了能利用一根竹竿在湖水中“行走”。2021年,他用竹竿在水上“独竹漂”的视频被发到网上,引来网友纷纷围观,刘合伦也成了当地的一名小网红。慕名而来的游客央求他表演,刘合伦总是来者不拒。经过十多年的苦苦探索,刘合伦积累了一套在石头山上种植果苗的经验,果苗种植规模越做越大。初尝甜头的刘合伦不再满足“小打小闹”沉浸在自己的桃花源世界里,他将自己的碧水农庄改造成了猕猴桃经济带、野生蜂蜜经济带、农事体验园、民俗文化园、特产采购园、旅游综合服务区、生态休闲区和户外露营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湖北阳新80后青年连续12年开垦,昔日荒山如今变成“花果山”

刘合伦在采摘枇杷“中央电视台已对我们碧水农庄进行了三次报道。”刘合伦骄傲地说,他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农庄却在三年时间内,三次上了央视的专题报道,他打造完整的田园生态环境的梦想也在一步步得到实现。极目新闻记者从阳新县王英镇了解到,从2000年左右开始试水旅游,20余年的时间,王英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272元增长到如今的18000元。发展乡村旅游,让民房变客房、农事变体验、农园变景园、农产品变旅游纪念品……如今,该镇近万人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旅游核心产业红利不断释放,仙岛湖风景区也成为黄石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亮丽名片。(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1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荒山妙变“花果山”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莫洛村荒山妙变“花果山”本报讯 (记者 黄立飞)近年来,习水县二郎镇莫洛村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通过党建引领,群众和企业共同发力,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种植业。过去
2023-06-26 09:48:00
江西上栗:荒山今成“花果山”
...栗县萍水源种养专业合作社,把荒山改造成四季飘香的‘花果山’。”如今,琵琶、杨梅、桃子等时令水果轮番上市,为周边村民提供季节性岗位10余个。果园深处,71岁的钟水平正指导村民套
2025-04-22 18:12:00
曹田村:荒山成了“花果山”
...发展果树种植,将一片片石漠化荒山变成了环境优美的“花果山”。“以前我们这里都是光秃秃的石头山,种的农作物收成也不好。”村民邓科学回忆道。而现在,随着果树种植的推广,村民们的生
2024-03-22 01:58:00
仁德|白永利:集结老兵助扶贫,把昔日荒山变成“花果山”
...枣园等近10个经济作物园。白家庄近5000亩荒山逐渐有了“花果山”的新气象,发生了华丽蜕变。人们惊奇地发现,祖辈世代厮守的白家庄发生了华丽的蜕变:满山风化的红粉土竟这般富有种
2023-12-21 20:16:00
云南西畴:荒山变绿洲 石漠结花果
...漠化治理,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实现从“石头山”向“花果山”的蝶变,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的乡村振兴路。西畴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三光片区”高山气候独
2024-10-18 11:43:00
与死神赛跑的危重症专家
...博士后课题项目一项,获批研究型学科立项资助,获评市花果山科教强卫专家团队第一层次,指导研究生获江苏省教育厅实践创新课题立项4项。在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他与北大吴聪颖教授团队合
2024-04-30 13:02:00
苹果气象服务助推三门峡乡村振兴——昔日荒坡岭今朝﹃花果山﹄
...亩、已建成1.8万亩的标准化果树基地,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果山”。2017年初,三门峡市气象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河南省苹果气象服务中心,先后在二仙坡果业基地建立多要素自动气
2023-09-27 18:48:00
河南社旗:荒山坡蝶变“绿色银行”
...清除杂草,粪便还能补充土壤肥力。自此,霸王山变成了花果山。“利用荒山荒坡种西瓜,多亏范书勤老师为山脚下的群众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门路。”2013年,范书勤在林间套种的50亩
2023-07-31 16:14:00
倾注青春在青山
...亩,并建起了冷库和展览馆。昔日的荒山,真正变成了“花果山”。十年无悔付出蹚出致富道路2020年,张锦超紧抓互联网发展风口,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通过智慧农业
2023-05-05 14:4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传承稷下智慧,第十届齐文化与稷下学论坛在淄博举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晓光 通讯员 陈振奇赓续齐风韶韵,汇聚百家新声,9月13日,第十届齐文化与稷下学论坛在淄博举办。据悉
2025-09-13 22:05:00
“沂蒙精神代代传”红色文化文艺创作研讨会在临沂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9月12日,“沂蒙精神代代传”红色文化文艺创作研讨会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会上发布了《山东省“沂蒙精神代代传”红色文化主题文艺创作传播
2025-09-13 21:16:00
扳手为笔 匠心传情
在轰鸣的机器声中,在排列整齐的车辆旁,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老师”。他们没有三尺讲台,却以车间为课堂;没有粉笔黑板,却以扳手
2025-09-13 18:36:00
临沂市人民医院急诊医生朱运锋:生死边缘的生命守护者
在临沂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总有一盏灯彻夜长明。这里是生命的“摆渡站”,也是与死神博弈的 “主战场”。作为临沂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
2025-09-13 13:35:00
罗永浩直播吐槽西贝一个馒头卖21元太缺德 西贝客服:早就不卖了
大皖新闻讯 近日,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关于预制菜的争议持续引发关注。9月12日晚,罗永浩在十多个平台进行近一小时的直播,再次回应此事
2025-09-13 12:51:00
合肥市发布“9·18”防空警报试鸣通告
大皖新闻讯 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9·18”防空警报试鸣的通告。通告称,为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提高对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和认知度
2025-09-13 10:30:00
鲁菜智能体正式上线:科技赋能千年鲁韵,数字重构舌尖文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召旭 许昱洲9月12日,在德州市体育公园南广场启幕的2025齐鲁美食节暨跟着齐鲁超赛品美食活动上
2025-09-13 10:10:00
千年兵圣智慧点亮现代商战 滨州企业以《孙子兵法》缔造发展奇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9月12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孙子智慧”与“营商之道”对话会在山东滨州盛大举行。此次活动由滨州市政府精心主办
2025-09-13 07:49:00
山东滨州:沉痛送别!战友白伟,一路走好!
9月12日13时,滨州市殡仪馆内庄严肃穆,哀乐低沉,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三河湖派出所所长白伟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
2025-09-13 07:49:00
上饶银行弋阳支行与弋阳县民营(个私)经济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10日,上饶银行弋阳支行与弋阳县民营(个私)经济协会签署战略合作仪式。此次战略合作主要围绕两大核心方向展开:一是强化金融服务供给
2025-09-12 17:41:00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金融机构要优化传统与智能化服务,让老年人在金融服务中更有获得感
2025-09-12 17:43:00
走进沂蒙“大先生”|临沂启航中学魏代玲: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教育篇章
【编者按】一万步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都由良师开卷。在沂蒙大地,一代代优秀教师将拳拳之心倾注教育事业,照亮莘莘学子筑梦之路
2025-09-12 17:44:00
最近,东营一家做外贸生意的企业负责人王经理总算松了口气。手里那笔等着用的外币回款,原本卡在入账环节,急得他嘴上起了好几个泡
2025-09-12 17:44:00
大众网记者 邓梦娇 梁红国 王雪 临沂报道
2025-09-12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