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国防时报
任务当先锋,首战必成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卫星观测站全体人员,已经投入到新一年高密度任务备战工作中,他们学习原理,检查线路,维护设备……齐心协力、斗志昂扬,誓夺任务开门红!
为实现任务开门红,他们快速成才
“数据交互软件异常退出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排除故障?”
面对考官的咄咄逼问,助理工程师彭玉思路清晰、对答如流,10道口试题,5道实装操作题,都没能难倒他。要知道,他到数据交互岗位还不到两个月,能取得这样的进步,十分难得。
去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彭玉一到单位,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刻苦和努力。为尽快持证上岗,春节期间,他主动放弃回家团圆的机会,每天都泡在学习室里看图纸、画电路,学原理。用他的话说:“春节虽然有遗憾,不能与家人团聚,但利用过节‘加油充电’,为年后的上岗考核做准备,未尝不是另一种幸福。”春节之后,大家惊奇地发现,彭玉的岗位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组长安家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个小伙子有前途!”
对即将到来的首次任务,彭玉充满了期待:“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我一定要做好百分之百的准备,确保我的岗位万无一失。”
据悉,首战在即,除了彭玉之外,任青山、叶逾浅等科技人员纷纷请战,各个岗位新人辈出,单位一片生机勃勃。
为实现任务开门红,他们勇挑大梁
高密度任务中的通信保障工作,是维系卫星发射数据输送和信息流转的“生命线”,时刻保持链路稳定畅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该站通信组长谢军和他的团队就是这条生命线的守护人。
当前,该站正在进行整体规划重建,这是单位发展的大事,喜事。但施工给通信保障带来很大挑战,施工方对线路走向不熟悉,挖断线缆情况时有发生,给任务数据传输带来极大的风险。为彻底消除风险隐患,谢军带领全组人员对通信线路进行全面细致的摸排,绘制出详细的线路走向图,标定重点线缆方位。改迁7条线路,重新铺设9条临时备用线路,做到既降低了通信中断的风险,又不影响建设工期。
此外,针对任务专用光缆传输距离远,经常会出现光缆环网网络链路问题,谢军带领通信岗位人员排查梳理应急处置流程,积极与有关单位沟通协调,反复核对端设备对线路路由和接口关系,多方请教技术专家,编写完成《通信系统应急方案》。经过演练验证效果显著,原来需要完成的操作动作由13个减少到6个,应急时间也由不完全受控降低到了十分钟以内。
据了解,除了谢组长之外,该站的其他技术骨干为任务准备贡献力量。技术总体戴骏飞带领4名专家,对新上岗人员进行了考核,高水准、全方位的严格考核,确保所有岗位人员能力素质符合任务需求。同时,他们还做好任务技术状态管控,确保任务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为实现任务开门红,他们精益求精
装备状态可靠性是圆满完成卫星发射的重要保障。面对高密度任务,该站积极研究以内控指标为主导的设备维修管理体系,成效显著。
说到设备故障,该站有过很深的教训。去年5月,该站某型设备在发射活动当天自动断电关机,岗位操作手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至多更换4块板卡就能解决故障。”然而,在更换4块板卡后,故障依旧,以往的经验没有发挥作用。另一岗位人员张学成在比对测试指标记录时,发现反馈板的电压比指标高了0.04V。经请示后,将电压调整至指标值,故障得以及时解决,任务顺利完成。
0.04V只是一个很小的偏差,但却差点影响任务成功。随后,全体技术人员吸取经验教训,迅速行动对所属设备历史技术指标进行汇总,形成各分机正常、异常数据,构建覆盖全岗位、全设备的指标参数知识库。同时,将知识库的重要部分,按照状态、参数和故障三个部分,区分颜色形成表格,张贴在机房醒目的位置,形成可视化。在可视化处理后,岗位人员对设备状态掌握更加准确,平均故障维修时间从30分钟下降到15分钟,大大提升了保障任务成功的能力。
(王振华张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4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