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3个中产女性的抱团养老实验,失败了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12-12 18:49:00 来源:缘之心

“40岁了,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自称是北漂中年人的张黎,未婚,决定和闺蜜开始一场“抱团养老”实验。

张黎年底就要40岁了,几年前被互联网大厂优化后,她成了自由职业者,最近两年的主要工作是“为朋友搬砖做PPT”。在北京有套80平米的两居室,没有贷款,但房子并不能消解“养老焦虑”。

这份焦虑首先来自于两段失败的恋爱经历。

第一段恋爱只维持了不到一年,男友和她只是周末见面,距离感给这段恋情蒙上了阴影,张黎隐隐觉得自己是对方若干潜在结婚对象里的其中一个。

第二段恋情在她看来有了更多的亲密感。和这位小五六岁的“年下鲜肉”相处的一年半里,他大部分时间没固定工作,因为外形不错,有一些推广活动或者平面拍摄的兼职收入,后来经济环境不好,工作机会急剧减少,他们在家里一天都说不上三句话。一次剧烈吵架后,张黎将“小男友”赶出了家门。

自觉永远“找不到对的人”后,张黎想到了“抱团养老”,这来自于她跟闺蜜Sandy之间的一次深夜长聊,两人都认为自己不适合恋爱,甚至不适合结婚。

“既然谈恋爱有那么多不确定性,那不如几个好朋友一起,组成搭子,生活开支可以平分,也不会太孤单。算是二十年后养老的一个先期‘小实验’,如果能持续下去,那就证明是可行的。”

当时Sandy正好重新找住处,于是,张黎将自己的父母从老家接来北京,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她搬出去和闺蜜住,她们在东五环外找到了一间有三间卧室、东西朝向的房子,月租6500元。

十几天后,另外一位朋友小林也搬了进来,三人各住一屋,平时轮流做饭和家务。生活共同花费上,她们商议“成立”一个小金库来解决,根据张黎后来大致估算,一起生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张黎和Sandy各自支出了1万元,小林支出了7000元,其中包括三次大型出游和十几次聚餐费用。

张黎和Sandy因为关系要好,她们私下商量好要存一笔养老基金。当时,两人一起往这笔基金里各自注入了25万,目标是在十年内也存到100万。在这份颇为美好的养老计划里,包括了如下的内容:“55-60岁前提前退休,找一个南方靠海小城养老,开一家小店”。

“刚开始那一个多月,过得很有动力,虽然磨合生活习惯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有一个目标在心里,有些事情都可以妥协,比如可能有人早起,动静比较大,那我也提前早睡保证睡眠,一些生活费用均摊可能不公平,但你也要做心理调整,没必要一个个去追究。”

张黎的母亲从一开始就对女儿搬出家硬要和朋友住一起的行为表示了反对,“我妈说40岁的女人就不要再折腾了,和你那些朋友住一起,不如降低标准早点找个男人嫁了。”

与张黎的父母向往的“养儿防老”不同,随着人们对婚育热情的降低,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更像是一种“幻想”。与同龄人一起“抱团养老”,可能是另一种选择。

顾名思义,“抱团养老”指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老朋友,不依靠子女,不入住养老院,共同搬到一个地方居住,互相照顾,共同承担生活成本。这不是一个全新的现象,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丹麦,后来推广到了瑞士和荷兰,当下在欧美各国都非常流行。

根据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60周岁以后,女性总体人口会超越男性,85岁以后,男性存活率不到女性的70%,因此老年独身女性对于“抱团养老”的需求是最高的。

英国就出现过一个最著名的抱团养老社区——“新园”(New Ground),这是英国第一座独属老年女性的社区,位于伦敦北部,26位从50到90多岁不等的中老年人居住在这里。与传统的养老院不同,新园“从规划到建设,全程由住户主持”,生活在这里的老年人“独立生活又关系紧密”,大家互相关照,但又不成为彼此的护理负担。

这听起来像是人人向往的养老乌托邦,但实际上,新园从动念到建成,整整用了18年的时间,仅是找到一块可以使用的地,就花费了11年的时间。最初提出建设新园的六位女性中,只有一位最终等到了入住那一天。

如果说新园对国内的现实情况而言难以借鉴,那么日本女性的抱团养老互助便让更多国人心动。日本媒体NHK曾拍摄过一部纪录片《7位一起生活的单身女人》,记录了七位平均年龄80岁的老年单身女性是如何“抱团养老”的。

最先提出同居养老计划的人是78岁的村田幸子,她曾是NHK的播音员。年轻时因不满日本女性结婚后必须辞职回归家庭的风气,选择了终身不婚。从2002年起,她开始为共居养老团招募合适的人选,希望寻找单身、有经济能力、有生活自理能力、性格开朗、认同共居养老理念的单身老年女性。

2008年,七位“老年单身贵族”终于聚在一起,各自买下了同一栋公寓的不同单间,开启了共居生活。每个房间里都安装了SOS呼叫系统,2018年初,71岁的川名纪美忽发心悸头疼,就通过SOS系统叫来另一位老人帮忙。

从2008年到2018年,七位老人互相陪伴、彼此照顾、共同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大大缓解了老年生活的孤独。

虽然无论新园还是日本女性的共居养老,都非常理想化,但并不妨碍国内有一批人正积极地准备“抱团养老”。

今年同样40岁的小龙姐居住在长沙,将养老当做项目进行规划:

第一步是建立互联网养老人群的“精神交流地”。她在小红书上拥有七个名叫“未婚姐妹乐活群”的群组,总计有4000多人。

第二步是从这些群组中找到可以共同生活、旅行的“搭子”,在未来举行集体活动,建立人脉。

第三步就是从这些“搭子”中筛选出志同道合的姐妹。最终目标是和姐妹们一起“租或建一个养老院,或去旅居式养老,比如在一个城市生活一段时间,再去另一个城市”。

社交网络的集聚效应让小龙姐的“抱团养老社群”扩展到了全国各地。据她后台数据估算,这些“养老群”里有近62%的人在35-44岁之间,有23%的人在25-34岁之间,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女性。

在群组里,讨论度最高的话题之一就是多少钱可以无忧躺平养老,多数人都提到了一个数字:300万。按照现金银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的方式,年利率利息1.45%到1.8%的情况下,300万存款每年能拿到利息大概在43500元到54000元之间,每个月能有3625元到4500元的收入。

“退休养老的成本是你现在生活支出成本的三倍基本上就可以了”,小龙姐说。

和小龙姐三步走的“抱团养老”计划相比,张黎的“抱团养老”实验在进行了不到一年后,就遇到了问题。

今年夏天的一次京郊徒步旅行中,小林因为体力不支,半途休息,张黎和Sandy将她安顿在休息处后,继续徒步两小时后再和小林汇合。这件事让小林心生嫌隙,认为张黎和Sandy抛下自己,不顾“姐妹情”。小林当时略带开玩笑地说:“就这也不指望咱们仨养老了”,气氛瞬间冷了下来。

这场小矛盾成了三人共居生活的转折点,小林后来因为换工作,每月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不在家里住,不久后就默默搬出了三人之家。

数月前,Sandy的母亲生病,和张黎商量从养老存款里取出10万,松散的集资约定毕竟经不住亲人生病等意外的影响,100万的存钱目标暂时被无限期搁置。

一时间头脑发热的决定在几个月内就分崩离析。小林离开后,她和Sandy依然住在这间能看得见附近公园风景的房间里,但日常一起养老的话题已经甚少提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家庭为单位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有所提升,新中产人群购买保险的行为更主动、保险保障的需求更多元。新中产人群通常指年龄在25岁至40岁之间、身处三线及以上城市、线上消费能
2023-09-07 17:12:00
延长女性退休年龄不能“一刀切”
...恰是,50岁退休的员工,家庭经济条件都很一般,即便是中产,也属于中产阶层中的低水平一档。而她们的子女,大多也经济条件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像高收入阶层一样,可以通过请
2024-02-29 10:57:00
上海故事 | 时代之问,太保作答:“芳洲计划”五年探索破解“人生三件大事”
...为样本,提出三大创新突破:人群画像革新:首次将“新中产”与“中高净值人群”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揭示上海地区“理性消费+品质追求”的独特性;需求冲突洞察:精准捕捉该群体在“财富增
2025-09-04 10:18:00
北京中产离开千万学区房,全家搬到威海“养老”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三联生活实验室原标题 | 这批北京中产,怎么都搬到威海去了?作者 ✎ 阿联 图片 ✎ 受访者供图编辑 ✎ 婷宝过去一年,有一批不想卷了的北京中产,突然间纷纷举家搬
2023-01-10 23:02:00
...民币151.96亿元)。马克龙称,这些“减税措施完全是针对中产阶级的”。但有法国政界人士认为,没有披露任何细节的减税毫无意义,此举意在转移养老金改革引起的矛盾。据法国24新闻
2023-05-17 16:41:00
文/小七编辑/章鱼近几年,互联网上从不缺“香港赚钱深圳花”的消息。香港人在深圳山姆排队抢购的新闻还没过去多久,港人北上的潮水有了新变动:香港人正在北上置业,挤爆深圳楼市。有数据显
2025-03-29 10:28:00
...养生活。贵州,正从避暑胜地,快速成长为全国“候鸟式养老”热门目的地。它的魅力密码究竟在哪里呢?核心吸引力,首推得天独厚的“凉资源”。这里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3℃,森林覆盖率超过
2025-08-07 04:19:00
村里年轻人,正在接受光棍现实
...《日光之下》剧照我们发现,“农二代”的生活方式已经中产化了。越来越多的超龄农民工选择在城市栖居,他们哪怕是过年也不返乡。乡情人情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边缘。我们也发现
2023-02-27 13:39:00
《蛮好的人生》炸裂收官!胡曼黎拒绝豪门弟弟,40+活成大女主!
...入财产纠纷,邱丽苏公司破产后被追债的戏码,活脱脱是中产焦虑图鉴。但胡曼黎没有落井下石,也没有圣母心泛滥,只是淡淡说了句\"法律问题找律师吧\"。这种边界感十足的处事方式,才是
2025-05-16 10:29: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公交司机守护走失幼童
“这孩子一个人在路边太危险了!”近日,太原公交二公司S15路驾驶员闫利锋结束上午运营任务,驾车途经山西实验小学门口准备返回场站时
2025-11-08 18:06:00
拥抱与解决方案如何同频? 珍爱网支招恋爱沟通指南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情侣之间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容易“撞车”,其中“他在讲道理,她在等拥抱”引发了无数网友共鸣。情侣间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各说各话
2025-11-07 15:59:00
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感动全网 老师讲述背后故事:学生主动要看不好的评论
大皖新闻讯 学生在作文中回忆与奶奶之间的事,奶奶从罐子里舀白糖给他吃的小小回忆,生动表达了祖孙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老师被这篇作文感动
2025-11-07 19:23:00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
电话听出异常 受伤老人获救助
独居老人踩着凳子取柜顶东西,摔倒在地,无法起身。正当不知所措时,网格员给老人打来问询电话,获悉这一突发情况。11月6日上午
2025-11-06 22:11:00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